《大明王朝1566》中的太监吕芳为何能全身而退?

孔143297732


嘉靖帝因为之前的宫女谋杀案一事,我们在剧中看不到宫里有几个宫女,一切大小事务,包括盖印到熬煮汤药,都由亲近的太监一手完成。可见,这些太监是皇帝最亲近的人,但是这些人也得分成“长江”和“黄河”,不然就淹没了君权这座“大山”,这是本剧最长的脉络之一。直到海瑞发起“大招”,但是也只是憾动了嘉靖帝,令其悔悟,却无法动摇君权的根本利益。这是后话。




吕芳被称为“老祖宗”,是剧中设定了他是陪伴嘉靖帝最长的太监了,这点在嘉靖帝和黄锦于城门之上,观看朝中的清流百官和内阁对峙的时候,嘉靖帝对黄锦说:“这只是小阵仗,当年朕面对的比这多得多,险恶得多。你还小,当时吕芳就在身边。”这说的是,嘉靖当年和百官的“大礼议之争”,带着“痞性”的嘉靖帝那时才继位不久,就和百官干了起来,影响深远。这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透露了一个信息,嘉靖帝从稚嫩到成熟,都是吕芳在身边陪着,少不了出谋划策,鞍前马后,一起受过。所以,吕芳不止像老家人,还是老战友,嘉靖帝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感情。所以,情感上,吕芳也该全身而退。



更不用说,吕芳是有良心的宦官,很少有太监在外人面前暴露让自己自卑的缺陷,从心理上来说,这是大忌,甚至更多的太监因此而心理扭曲,如秦朝的赵高,如今的陈洪。而吕芳在高翰文面前,不仅说了这个大忌,还想成全高翰文和芸娘,这恐怕不止是想得到他的信任,也是吕芳“良心”的表现。正是吕芳这种能“超然”自己短处的宦官,他才没有为自己私利去争,他所做的都是为了嘉靖帝。虽然曾经因为海瑞审的供词,而去找了严嵩和徐阶讲和,这犯了忌讳,连严嵩都觉得不可思议,吕芳居然从后门进来了?所以,嘉靖帝惩罚让吕芳去“吉壤”,吕芳怎么做的?吕芳问清楚后,立刻就动身了。



这一幕像极了唐朝,老年唐太宗贬李绩去地方,如果李绩一迟疑,立遭杀身之祸。幸亏李绩是“纯臣”,没有所谓的结党营私,没有争权夺利之心,而吕芳正是宦官中的“纯臣”。当然,吕芳一系的黄锦,杨金水,冯保都是他的人,但是吕芳用这些人不是为己,而是为嘉靖帝。所以,杨金水第一次回皇宫,说到胡宗宪,杨金水说了客观的事实,并没有添油加醋,嘉靖帝才说,这个杨金水还是得力的。因此,嘉靖在敲打陈洪的时候说,吕芳没有用过一个自己人,他用的人,都是为朕用的。



所以,吕芳和嘉靖帝有深厚的感情,又是纯臣。嘉靖帝为了启用陈洪打击百官清流,这是要担恶名的。嘉靖帝让吕芳“小仗受,大仗走”,既是让吕芳全其身,成其名。


大飞熊ヽ骑士


在《大明王朝1566》中,吕芳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好人。对上能够忠心办事,对下能够爱护下属,正如他的干儿子黄锦所说,“我们这些人,原本都不是人,有了皇上我们才是半个人,有了老祖宗的多年呵护我们才有半个人样。”他最后能够善终,带着那个装疯的杨金水远离是非之地,可以说是皆大欢喜了。

吕芳能够全身而退最为关键的有两点,第一是嘉靖皇帝是一个念旧的人,对有功的人,对那些忠心替他办事的人,他是愿意保全这些人的;第二是吕芳能够做到为官三思,关键的时候倒戈到裕王这边。

《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可谓是一个深谙帝王心术的人。他成天躲在深宫之中,但是却对大明朝的事情了如指掌。可以说严嵩徐阶这些人,嘉靖是完全能够驾驭的。大明王朝的任何事情,虽然嘉靖不明言,但是都是嘉靖一个人说了算,是真正的乾纲独断。

嘉靖做皇帝是缺点的,这一点海瑞的《治安疏》就说得很明白了,电视剧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嘉靖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他还是个念旧情的人。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很恰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无论对于老严嵩,还是对于吕芳,这些跟了他很多年的老人,他都是有感情的。即使迫于朝局的需要,嘉靖后来杀了严世蕃等人,但是对于老严嵩,嘉靖还是客客气气的,并且让老严嵩回家颐养天年了。

嘉靖对伺候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内阁首辅严嵩能够网开一面,自然极有可能对这个跟了自己一辈子,忠心耿耿的老奴仆不会下毒手。

当然,除了嘉靖念旧的个性以外,吕芳自己的为人也至关重要。吕芳当初教导自己的干儿子冯保,说过为官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吕芳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位高权重。但是从裕王的儿子出生以后,吕芳就明白了裕王是非常有可能继位的。这种情况下,他如果一味的和严嵩合作,到头来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他敏感的捕捉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派了自己的干儿子冯保给世子做大伴。冯保也不负期望,吕芳成功的搭上了裕王这条线,这为嘉靖去世以后,他能够不被牵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光如此,吕芳也能够把握到朝局的变化。

在嘉靖罢黜了严嵩,杀了严世蕃以后,他明白朝廷中平衡局面已经打破。他不愿像陈洪那样得罪百官,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做。毕竟干这种事情多半是没有好结果的,迟早是会被清算的。嘉靖也看出来这个老仆人的心思,所以找个理由将他罚到南京去守陵,让他能够颐养天年。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吕芳才是个人物,懂权谋,知进退。

首先,嘉靖帝不是个好伺候的主子,把权力看的很重,完全乾纲独断。无论内阁,还是司礼监,都是工具而已。做到掌印太监已经是到头了,只有祈祷被皇上长期信任而重用,才有给太监们当“老祖宗”的资格,才有和内阁首辅次辅合作和制衡的身份。

其次,花无百日红,人也有老的那一天,皇帝也有归西的时候。所以急流勇退,未必不是好事。等到换了主子,前途未卜。

第三,干儿子干孙子们,也不都是善良之辈,在权力面前,能叫干爹,也能出卖干爹,还可能搞死干爹。年龄大了,惹不起就要躲得起。也要选择可靠的,帮助和培养为潜力股,以求给自己养老。

看明代历史,风光一时的大太监很多,大多数都死于非命。或权力过界了,或换了皇帝,或被内部举报了……



几苇渡


简单概括:

1、开剧冯宝打死人后,吕芳与其对话的内容——“文官常说的三思,是指思危、思退、思变……”可见吕芳深谙文武官员宦海沉浮的真谛!此为油!

2、安排冯宝进裕王府,给裕王世子做大伴,提前部署好了帝、奴双接棒的前期准备工作,由此可见吕芳对朝局的高瞻远瞩,此为智!

3、嘉靖皇帝当着陈洪对吕芳的评论——“用人无数,但他从来就没有自己人”。由此可见吕芳作为皇帝家奴的忠。

4、临行反拜冯宝——“孩儿们就拜托给你了”。由此可见吕芳作为宦官集团大当家的义。

5、携杨金水离京,点拨杨金水可以不用再装疯,杨金水涉水大哭,足见吕芳作为宦官集团大当家行事的密

综上:虽然是一个大太监,能做到这些善终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寄魂予风




从嘉靖皇帝登基开始,吕芳就一直守在他身边,并一步步坐上内相的位置,帮着嘉靖皇帝处理内廷事务。

嘉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也是一个绝顶自私的人。他对自己任用的每一个人都了如指掌,能够操控如木偶,完全为自己所用。

嘉靖是一个刻薄寡恩的人,能在他身边呆的很久是很不容易的事。只有吕芳跟了他40年,严嵩跟了他20年。好几任内阁首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能坐得久并且能够善终,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外相也就是内阁首辅经常换来换去,但长期以来吕芳的位置是比较稳固的。吕芳是一个忠诚的好奴才,做事大局观极强,大事小事都处理的让嘉靖皇帝感觉非常舒服。



之所以嘉靖皇帝忍无可忍要处置吕芳,并不是吕芳犯了什么错,而是严嵩倒台后,形势发生了变化,人事上也需要进行调整。

以前大臣们对皇帝不满,都由严嵩这个打手亲自处理。对于严嵩的铁血手腕,嘉靖皇帝是比较满意的。能替主子分忧的奴才都是好奴才。



严嵩倒台后,海瑞顶撞皇帝的事,内阁首辅徐阶和吕芳都在和稀泥。这就让嘉靖皇帝非常不满意,他需要一个有铁血手腕的人来帮他处理这些烂事。

这个人有且只能是陈洪,他心狠手辣,善于揣摩嘉靖皇帝的心思。



既然内相的差事都要交给陈洪了,那么吕芳就只能退休了。让吕芳退下去,总要找个借口,这从来都不是什么难事。

嘉靖皇帝就说,最近伺候我,吕芳犯了三次错。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芳草萋萋,这不是什么好事。也就是说到处都是吕芳的人,权势太大了,应该退休了。

但吕芳并没有犯什么错,换人也只是因为嘉靖皇帝需要。于是嘉靖皇帝就把吕芳派到南京去守祖陵。

对于吕芳来说,这也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善终的表现。毕竟伴君如伴虎,小心翼翼四十年,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吕芳能够混到大内最高位置,并陪在嘉靖皇帝身边40年,这本身就说明他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吕芳的水准之高,早在他派冯保去裕王府时就显露了出来。他对冯保说: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在人家都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下来以后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正是这三思让吕芳40年如履薄冰,如鱼得水,始终稳坐如泰山。他派冯保去裕王府,也是在给自己留退路。


冯保去裕王府是去伺候世子,也就是未来的太子和皇帝。这就基本上决定了冯保会成为未来的皇宫内的丞相,简称内相。有自己的人在担任内相,吕芳的晚年也就不用担忧了。


新知传习阁


奴才能否得善终,全在主人一念之间。

吕芳是刘和平虚构出来的角色,其人物原型应该是明穆宗时的大太监李芳。咱们先说虚构的吕芳,之后再说真实的李芳。



吕芳能够全身而退,究其原因还是要着落在嘉靖身上。因为是虚构人物,所以后续讨论主要是基于《大明王朝1566》展开。

严嵩把嘉靖琢磨明白了。这位道君皇帝故作云淡风轻,看似一心求道,其实帝王心术玩得很溜,又非常自负,一刻也没有放松对权力的把控。


这种领导往往看谁都像奴才,而且他也只需要奴才。吕芳,其实也包括严嵩,都是嘉靖眼里的好奴才。对主人无限忠诚,绝不藏私,指哪打哪、指谁咬谁,推功揽过,关键时刻替领导背锅……这是嘉靖对奴才的要求。至于奴才偷吃一点肉,只要不越过他的心理价位,嘉靖并不在乎。



吕芳终究只是一个太监,权力游戏他还是没有玩明白。眼看闹得不可开交,老头居然拿着一坛酒想去劝和严嵩和徐阶。姑且不说这两位官场老手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政治斗争就是你死我活。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俩人愿意偃旗息鼓握手言和,他们代表的利益集团也不可能就此罢手。

而且吕公公显然忘了自己的身份。明朝太监不过是皇帝的一条狗,官员忌惮太监,本质上是忌惮背后的天子。吕芳此举,严嵩和徐阶势必认为是嘉靖的意思。而在大明朝,皇帝赐酒可不是什么好事。



洪武朝,官员茹太素经常上书言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各种叨逼叨,搞得朱重八同志不胜其扰。朱老板明显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有一回赐酒给茹太素,并放了狠话,今儿咱们俩喝一杯,你丫要是再不收敛一点,那以后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茹太素最终还是没有逃过杀身之祸,遭连坐而死。

据《明史》记载——

太素(茹太素)抗直不屈,屡濒于罪,帝时宥之。一日,宴便殿,赐之酒曰:“
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太素叩首,即续韵对曰:“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帝为恻然。未几,谪御史,复坐排陷詹徽,与同官十二人俱镣足治事。后竟坐法死。

在错误的时间,用错误的方式,向错误的对象传递了错误的信息,这个锅当然只能是吕公公来背。客观说,嘉靖并非没有想过杀几个人镇镇场子,只是还没有想好杀多少人,以及杀哪些人而已。



作为政治老手,嘉靖当然知道力量平衡的重要性,手下一团和气,倒霉的就得是他这个老板了。因此,一方面要打击严党,另一方面要敲打裕王小团体。修道几十年,嘉靖恐怕心里也明白,长生不老是没希望了,这天下终究有一天是自己儿子的。毕竟吕芳给自己当了一辈子好奴才,嘉靖也想给他留个善终,所以借故给老头发配南京养老去了。


咱回过头再说说李芳。按《明史》的说法,李芳虽是太监,但为人比较正直。


李芳,穆宗朝内官监太监也。帝初立,芳以能持正见信任。

因为直言劝谏得罪了朱载垕,李芳自然是没啥好果子吃。

芳切谏,帝不悦。祥等复媒孽之,帝遂怒,勒芳闲住。二年十一月复杖芳八十,下刑部监禁待决。尚书毛恺等言:芳罪状未明,臣等莫知所坐。帝曰:芳事朕无礼,其锢之。芳锢,祥等益横。

总体来说,文官群体对李芳这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在文官多方活动下,李芳最终被发配往南京,算是捡回一条命。

四年四月,刑科都给事中舒化等以热审届期,请宥芳,乃得释,充南京净军。


月下没有花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太监吕芳的原型是明穆宗时期宫廷内官李芳。李芳幼年时期因为家庭贫困所以就进宫阉割做个太监。我们都知道朱厚骢也就是嘉靖皇帝是属于藩王进京继承的皇位。李芳就是在嘉靖继位之后随身服侍的太监。

众所周知嘉靖刚继位的时候真可谓是孤家寡人一个。对于文官集团十分陌生宫内宦官更是一个不熟悉。而宦官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新皇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换上自己信任的宦官,这个时候李芳主动向嘉靖皇帝靠拢且任劳任怨。所以皇帝非常的信任他。另一方面原因也可能是嘉靖比较懒吧。嘉靖在刚继位的时候可谓是英明神武,颇具一代明君之像。但后期嘉靖沉迷修道不愿意有朝堂的事情和后宫的事情来打扰他。而李芳又是个妙人儿,懂得分寸对嘉靖又十分忠心 ,所以嘉奖对李芳也是很重用。李芳最高职位知道内监大总管。


而李芳不仅是在对嘉靖的忠心方面值得称颂。其人也颇具智慧。嘉靖有两个儿子景王和裕王。嘉靖修道之后信封道士所说的“二龙不相见”所以对于两个儿子从来没有过什么关心,都是放任自流。而实际上嘉靖十分喜欢裕王而对景王却一般般。李芳就是看出这一点,知道嘉靖百年之后裕王十之八九会继承大统。所以派了冯保去裕王府伺候裕王。而冯保也不间隔的在裕王面前说李芳的好话。所以裕王对于李芳也是颇具好感。

而近侍和大臣或皇子走的太近历来是皇帝所忌讳的。由于李芳和裕王频繁的沟通,再加上太监陈洪觊觎李芳的大太监位置,所以在嘉靖面前告了李芳的状。嘉靖一怒之下派李芳去南京守太祖的陵墓。而嘉靖这么做也并不是冷血。他派李芳去守皇陵一方面是因为李芳和裕王走的太近生气。另一方面也是为李芳考虑。嘉靖很清楚的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概念。知道自己死了之后新皇帝一定会清洗宦官的。而李芳跟了嘉靖大半辈子,所以嘉靖也想给李芳一个善终。而陈洪就是替李芳顶雷的靶子。那时的嘉靖已经深知命不久已,也是在为后事打算。裕王继位之后再加上冯保这层关系。李芳善始善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小小小百科全书


整个电视剧里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吕芳。他仿佛就像是岁月的沧桑打磨出来的一个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他说的话句句是经典,句句是生存之道。他无论身处高位还是罢官落魄,对每一个人都是不卑不亢。他是一个太监,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只有依靠皇权才能生存下去,按常理这种人的内心是极度阴暗的,这种人对上可以做一条狗,对下恨不得把所有人都踩在脚下。但是吕芳不是,像个看透人世间的圣人。嘉靖帝应该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何先生168747443


吕芳是著名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虚构的一个历史人物,其原型应该是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在位期间内官监的太监李芳。

在电视剧中,从宣布改稻为桑政策起,朝廷局势就暗流涌动,内阁大臣以及清流派密谋策划,试图扳倒严嵩严世蕃父子。而身为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的吕芳,无法置身其外。嘉靖皇帝虽然深居幕后,喜怒无常,遇事善于让大臣揣摩猜测,施展帝王心术。但他也确实信任这位陪伴身边的老奴才,当他突然发现严嵩一党已经尾大不掉、控制不住时,就暗自命令吕芳让自己的手下人搜集消息继续打探。

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嘉靖皇帝尊崇道法,故作神秘,要密切的控制朝局,没有一个自己的联络体系和用人机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表面上看,严嵩肆意专权,实际上他就是嘉靖皇帝的打手与行政代表。内阁大臣徐阶,士林有威望,与严嵩斗智斗勇,功能是制衡作用。奴才吕芳,性格老成,听话顺从且忠心,是作为一个各方中介出现的。在嘉靖的皇权赋予下,这三个人及其身后的派系形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控制结构。

严嵩党羽的最终倒台,其实是嘉靖的个人意志,那些内阁官员只是做了明面上的工作罢了,没有他的点头,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是太监们所说的我们头上只有一片天空、一片乌云。

除此之外,嘉靖皇帝也暗地里派出锦衣卫作为耳目,替自己在浙江察看,以免自己闭塞视听被蒙蔽。吕芳角色的重要,朝臣们都能看到,严党也可以看到,纷纷拉拢,这个时候就要考验吕芳的智慧了。否则一不小心,踩错点了,选择失误,就可能会万劫不复。幸运的是,智者往往是运筹帷幄之中,有远谋规划的吕芳,已经敏锐觉察到裕王迟早会将入主宫内,继承大统,于是借机以嘉靖帝的名义,将自己一手培养的太监冯保派到裕王府,给嘉靖帝的第一个皇孙,裕王的儿子做大伴,为自己日后做好打算,谋了一条后路。

自然,吕芳料定以冯保机灵的性格,定能伺候好小世子。果不其然,在冯保的精心照顾下,未来是万历皇帝的世子已然离不开他,形成了依赖。而且,冯保也积极发挥了裕王府-内廷吕芳之间传声筒的作用,两者互通消息,慢慢的裕王和李妃也基本上信任了吕芳。理想主义者海瑞不合时宜,上了一道逆天的奏折,指责皇帝,辱骂君父,又一次搅动了晚年嘉靖的神经,朝局顿时大变,风云再现,愤怒之余嘉靖也开始了自己的最后布局。最明显的一步就是,打算提拔陈洪而贬斥吕芳。

这当然不是因为嘉靖皇帝对吕芳完全失去了信任,而是他非常明白,一旦自己百年之后,新皇帝肯定要清算内廷太监,加上杨金水事件吕芳也被牵连,留下来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因此颇有一些飞扬跋扈的陈洪就成了新的秉笔太监。孰轻孰重,嘉靖皇帝心里是有谱的,并非庸溃之辈,尚在杭州的锦衣卫先把杨金水押解进京,之后嘉靖命赵贞吉署理江南织造局,给正在抗倭的总督胡宗宪筹措军需。至于如何处理海瑞,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嘉靖想看到的是一个表态。

当吕芳走完了嘉靖布局的这几个步骤时,就该退出舞台了,结果是带着装疯的杨金水,发配中都孝陵,实际上是远离朝局,全身而退,他的政治智慧是很高明的。

实际上,最明显一件事就是,当陈洪心里的小九九暴露,想要打压之前给吕芳办事的人之时,嘉靖突然龙颜大怒,骂道:

吕芳跟了我这么久,宫里待了这么久,从来就没有自己的人。

没有自己的人,不结党营私,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看电视剧的人也可以豁然开朗,吕芳一直给嘉靖皇帝办事,一些小太监给吕芳办事,吕芳只是嘉靖意志的中介而已。

高处不胜寒,也很孤独寂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朝夕相处吕芳的黯然离去,嘉靖心里颇有几分苍凉,故而给吕芳说话定性。也就是说,皇帝心里其实还是感念着吕芳多年苦劳的。

总之,如果做领导小弟到了这个份上,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吕芳久居内宫,伺候皇帝,也算是活明白了。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历史图文志


低调,培养接班人,对领导尽忠职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