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险!这首堪称伟大的史诗,是从纸篓里捡回来的

1949年4月,北京香山别墅,伟人在获悉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占领总统府的消息后,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概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好险!这首堪称伟大的史诗,是从纸篓里捡回来的

不知道是对遣词炼字不甚满意,还是感觉有瑕疵,伟人把写成的诗稿揉吧揉吧,扔进了书桌旁的纸篓里。

田家英秘书在整理书房的时候,发现了丢弃的诗稿,小心翼翼的收藏保存。后来,在结集刊印的时候,田秘书连同这首七律和情况说明,一同呈交给主席阅览。伟人哈哈大笑道:原来还有这么回子事呀!

就这样,一首伟大的史诗,险些与世人擦肩而过。为此,这首《七律》,也被称之为“捡回来的国宝”。

好险!这首堪称伟大的史诗,是从纸篓里捡回来的

如今,当我们庆幸能够阅读和欣赏,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那些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作品的时候,不仅也会“猜测”:就凭老人家才如大海的风范,汪洋恣睢的想象,纵横捭阖的经历,千山万壑的胸襟,为什么只给我们留下几十首“神作”。还有多少他自以为“不足为外人道”的华彩辞章,被随手抛掷,让我们无缘得见,留下遗憾。

或许,我们不应该“抱怨”伟人对自己创作的苛求。正是这种苛求,才使得他的诗词如此璀璨,如此让我们爱不释手,百读不厌。

炼诗未就自长吟。伟人生前常说:诗,要经常改。不但让别人改,关键自己要改;不但当时要改,还要放一段时间,拿出来想了再改。这就是所谓“推敲”的好处。

好险!这首堪称伟大的史诗,是从纸篓里捡回来的

伟人写于长征途中的《清平乐.六盘山》,就是反复推敲修改而成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词中“红旗漫卷西风”的“红旗”二字,就先后四易其稿:

在原始稿中,是“赤旗漫卷西风”;1949年8月,在上海一家报纸发表时候改成“红旗漫卷西风”;1957年1月,《诗刊》发表的是“矛头漫卷西风”。最后,在1961年,主席为六盘山的“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书赠该作品时,才最终确定为“红旗漫卷西风”。

好险!这首堪称伟大的史诗,是从纸篓里捡回来的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所有伟大的作品和不朽经典,除了因大势而利导成篇的客观因素外,主观上的努力打磨永远都是传世的不二法门。

任何人间奇迹,都是神话;任何神话,又都是人的故事。

一代伟人,从来都是神话的缔造者,更是人间奇迹的创造者和领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