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悼念創辦人金庸:香港新聞業、華文文學界一大損失

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10月30日下午病逝於香港養和醫院,享年94歲。

金庸一手創辦的《明報》30日晚間在官網發文悼念:“《明報》創辦人、著名武俠小說家查良鏞先生(筆名金庸),今日於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4歲,《明報》全體成員對此深感惋惜及難過,對查先生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明報方面表示:“查良鏞先生是明報報業集團主席張曉卿丹斯里拿督的好友,《明報》在新聞業打拼多年,邁向一甲子,如非當年查良鏞先生不怕艱辛,殫精竭慮,以一支健筆打出名堂,無以臻此。今先生遽逝,對《明報》、對香港新聞事業,乃至對華文文學界,無疑都是一大損失。”

1959年,查良鏞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後來推出包括《明報晚報》、《明報月刊》和《明報週刊》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系列報刊,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註冊成立明報企業有限公司,當年3月2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對於金庸創辦《明報》的過程,人民網2003年曾刊文《金庸和他的》,予以詳細介紹。

文章透露,1960年代的香港,充斥了難民、小市民、移民和殖民者,雞零狗碎的市民文化大行其道。而武俠小說就正好滿足了民眾的此種需求,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時石破天驚,人手一冊,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氣勢。也因此金庸發現這是一個賺錢的行業,於是夥同中學同學沈寶新籌備出版日報。這就是出資10萬於1959年出籠的《明報》。

那時香港的報紙,大體有二類,一類是比較高層次的如《星島日報》、《華僑報》等;另一類是低層次的如《響尾蛇》、《超然》等,以色情為招徠,迎合男性讀者的低級趣味。早期的《明報》以小說及趣味資料為主,每日出版一張。35歲的金庸希望《明報》成為一份“走偏鋒”的小報,利用小市民感興趣的話題, 再配上他的武俠小說吸引讀者,發家制富。

《明報》創刊初期,沈寶新管營業,金庸負責編務,潘粵生作他們的助手。儘管他們不斷更改副刊內容,改變新聞路線,金庸更是抱病撰寫《神鵰俠侶》,但是《明報》還是一步步滑向“聲色犬馬”之路,銷量在千份之間起伏,第一年虧空嚴重。據《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兩人喝。” 那時,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時天星小輪已停航,要改乘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仔渡海。

倪匡曾說:“《明報》不倒閉,全靠金庸的武俠小說。”當時金庸的武俠在《商報》上連載已擁有大量讀者。許多人為了看金庸武俠,開始關注《明報》。慢慢金庸的武俠小說打穩了《明報》基礎,加上沈寶新的經營手法,《明報》的廣告業務穩步上升。

1960年代中國大陸的政治變局為金庸的出人頭地提供了機會,金庸拯救《明報》也靠的就是這個時候的社論,特別是1962年“難民潮”事件的報道社論。此時,《明報》才開始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定位。“難民潮”結束之後,《明報》一改報格,從一份側重武俠小說、煽情新聞和馬經的“小市民報章”,提升到一份為讀書人、知識分子接受的報章。1962年7月銷量跨過3萬份。到1963年,《明報》已完全擺脫財政窘境,平均日銷量是5萬份。

1988年《明報》日銷量已是11萬份,1989年躍升到18萬份。明報集團1990年度的盈利高達七千萬元,到1991年度接近一億元。金庸個人財富在1991年《資本》雜誌編輯《九十年代香港華人億萬富豪榜》中名列第64位。

新聞傳媒人王世瑜在談及《明報》的成功時說:“《明報》的成功,可歸功於查良鏞個人的遠見。由早期以武俠小說的金庸作號召,邁向1960年代以政論聞名的查良鏞年代,以至目前上市以企業手法經營《明報》,查良鏞成功地將《明報》塑造成一份備受知識分子尊敬的報紙。”在“黃色新聞”和販賣“三S”盛行的香港,僅有的數份報紙中,只有《明報》走持平、踏實的路線,以客觀和忠實的態度作為辦報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