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后妃中她的地位最高,慈安、慈禧在她陵前只能以妃子身份行禮

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崩於承德避暑山莊。臨終前他自認為安排好了後事,讓八大臣輔佐嗣皇帝,又以兩宮太后制衡八大臣。可是他忘了在北京還有個強勢的弟弟恭親王奕訢,在叔嫂的通力配合下,一場辛酉政變剷除了顧命八大臣,讓慈禧登上了最高權力的寶座。

咸豐后妃中她的地位最高,慈安、慈禧在她陵前只能以妃子身份行禮

是時,慈禧雖是同治帝生母,可論身份,她在慈安太后面前依然是從屬地位,畢竟慈安是咸豐生前冊封的皇后,而慈禧不過是貴妃,在講究嫡庶之分的封建時代,慈禧總是要矮上一頭。不過,我們也不應該忽視,慈安太后也並非是咸豐皇帝的原配,而是個繼後,真正的原配皇后卻是另有其人。

此人便是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儘管薩克達氏名為皇后,實際上她生前一天皇后也沒當過。她的父親叫富泰,是太僕寺少卿。薩克達氏美麗淑賢,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月被道光帝許配給四阿哥奕詝作為嫡福晉。道光二十八年,奕詝和薩克達氏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新婚燕爾,小夫婦的感情十分融洽。

咸豐后妃中她的地位最高,慈安、慈禧在她陵前只能以妃子身份行禮

可是這薩克達氏命不好,剛結婚一年半便因病去世了,奕詝痛失愛妻,心情極為悲痛。可是當時正是他和六阿哥奕訢角逐皇位的關鍵時刻,愛妻的亡故只能埋在心底。也就是在薩克達氏去世的32天后,道光帝也駕崩了。奕詝奉遺旨繼承皇位,是為咸豐帝。

儘管薩克達氏和咸豐帝結婚的時間不長,卻給咸豐帝留下了溫馨的回憶。為了給愛妻正名,咸豐帝登基的第二天便下旨追封薩克達氏為孝德皇后,也就是咸豐帝的嫡皇后。直到咸豐二年(1852年),鈕鈷祿氏才被冊封為皇后,即後來的慈安太后,而當時的慈禧還是貴人的身份。

薩克達氏空有皇后之名卻無皇后之實,這是她一生的遺憾。不過,她的遺憾還不僅於此,她死後並沒有馬上入土為安,而是經歷了道光、咸豐、同治三朝,最終才得以葬入皇陵。既然咸豐帝如此深愛自己的原配妻子,為何遲遲不讓孝德皇后入葬呢?

咸豐后妃中她的地位最高,慈安、慈禧在她陵前只能以妃子身份行禮

按照清代喪葬制度,皇后死在皇帝前面就可理直氣壯地葬入皇陵地宮。可是,咸豐登基時,陵寢還沒有開始建造,因此薩克達氏死後停靈了很長時間。不幸的是,咸豐皇帝雖然在位十一年,可他所繼承的大清卻是山河破碎,即位時大清的國庫僅剩下二十多萬兩銀子,這點銀子對於一個四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可以說是山窮水盡了。

但令咸豐帝憂慮的還不是國庫告急,而是烽煙四起的太平天國運動。前方戰敗的消息不斷傳來,催兵催餉的文書如雪片一樣飛往紫禁城。這個時候,咸豐帝心急如焚,根本沒有心情也沒有財力去營建自己的陵寢。直到咸豐八年,大清朝度過了最危險的關頭,咸豐這才下旨讓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等人籌劃營建萬年吉地。

咸豐后妃中她的地位最高,慈安、慈禧在她陵前只能以妃子身份行禮

咸豐九年(1859年)四月十三日,皇陵破土動工。要是放在太平盛世和國力充盈的時候,皇陵的建造有個幾年便可告竣,偏偏咸豐帝生不逢時,國庫窮的叮噹響,皇陵只能用一些舊料勉強支應,就這,也難為了那些修陵的大臣,導致工程進度緩慢。

咸豐帝定陵沒有建成完工時,薩克達氏的棺槨一直停放在京師西郊的田村殯宮,無奈的是,直到咸豐駕崩,定陵也未修建完成。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薩克達氏的棺槨隨著咸豐帝的棺槨移到了東陵隆福寺暫安,在那裡又停了放了三年多。

咸豐后妃中她的地位最高,慈安、慈禧在她陵前只能以妃子身份行禮

同治四年(1865年)九月,定陵完工,九月二十二日,薩克達氏與咸豐帝同時入葬定陵地宮。在安放儀式上,同治帝、慈安、慈禧兩宮太后親臨現場,兩宮太后以庶妃的身份在薩克達氏的牌位前行禮。薩克達氏死於道光年間,一直拖到同治年間才入葬,歷經三朝,這在大清朝是獨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