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纸坊线由7号线一期工程野芷湖站引出,沿文化大道、文华街向南行走,全长约16.69km,均为地下线。全线设站7座,设新路村站、大花岭站、江夏客厅站、谭鑫培公园站、北华街站、纸坊大街站、青龙山地铁小镇站,单程需22分钟。该线与7号线贯通试运营,单程需73分钟。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纸坊线线路色与7号线一期保持一致,为凤凰橙,车站装修延续7号线一期的基本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延续。整体表现了整条线路的运动活力、商业活力、交通活力,突出纸坊线“橙色律动,活力地铁”的设计理念,并旨在表现各站点周边区域自然风貌与人文特色。其中标准站在材料统一的装饰元素基础上,对吊顶和墙柱面做了不同的组合,将照明、通风、消防、检修等设备系统整体设计到其中,使顶面拥有完整、统一、美观的装饰效果,同时还兼顾完成了各系统的合理布置,成为空间中别具特色的景色。同时设有3座特色站,具体如下:

一、谭鑫培站

装修主题:谭韵印象

艺术主题:国粹艺术 致敬经典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谭鑫培作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车站通过对周边建筑谭鑫培公园建筑结构形体的提炼,以“谭韵印象”为装修设计主题,以整体空间艺术化的手法打造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地铁站。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车站从整体入手,将中式风格建筑独有的卯榫形式演变为站内天花的形态结构,同时在天花做艺术化处理,增加特点氛围,增强站内空间秩序的美感。顶面采用定制铝方通组合,侧部采用喷绘京剧脸谱艺术化效果,顶部采用标准灯具契合风格特点。柱子以简洁造型进行塑造并点缀艺术品,强调空间整体性,营造出简洁明亮并富有艺术特色的站内空间。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艺术墙以“国粹艺术致敬经典”为主题,通过选取京剧大师谭鑫培老先生生平的9个经典艺术唱段,将视觉和听觉结合。保留老戏台的原貌,将真实的戏台演绎艺术带入地铁。谭鑫培老先生是中国著名京剧大师,创作的初衷是向大师致敬,艺术创作以还原原滋原味的京剧国粹文化,京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形式,不仅仅是视觉的体验,壁画通过将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方式将京剧诠释的更加饱满,打造一个京剧艺术的视听空间。壁画首次采用跨界合作的形式:通过寻访谭门故里,诚邀现代戏曲班底,演绎经典唱段;通过采集声音,将经典唱段通过这种艺术呈现形式,将高雅艺术带进地铁,拉近京剧与百姓的距离;通过选取京剧大师谭鑫培老先生《七张半》唱片的9个经典艺术唱段,将国粹艺术通过致敬经典、视听盛宴等桥段让视觉和听觉结合,打造武汉特色京剧艺术,弘扬京剧文化。

二、纸坊大街站

装修主题:

艺术主题:纸坊之源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纸坊纸坊,就是造纸作坊。在唐代,这里以造纸作坊集聚而闻名乡里,故被命名为“纸坊”,该地名沿用至今。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该地名沿用至今。依据纸坊地名的来源,该站艺术墙的画面内容讲述了古代造纸工艺的过程,表现手法为:对纸张侧切面进行提取,用流动舒展的线条进行艺术造型,将传统绘画的色彩与韵味同极富现代感的表现手法相结合,绘制出古香四溢且兼具时代气息的画面。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三、青龙山地铁小镇站

装修主题:怡然生活

艺术主题:山麓悦舍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该站装修主题是将武汉地区经典的民居建筑进行抽象化,以线性方式描绘“民居建筑轮廓”,并进行有序排列,前后叠加,错落有致,寓意小镇繁荣昌盛,连绵不断。将小镇民居屋的轮廓造型整体上升到半空,保证交通流线的通畅性和视线的通透性,同时地面局部用钛黑不锈钢划分功能区域,不锈钢上雕刻记录地铁小镇的建设过程和成就,并倒影主体雕塑装置,使其主体与地面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同时依托基地自身及周边独特的生态与文化资源,以轨道站点的建设及周边城镇的发展为契机,以旅游服务为主体,生态公园、文化博览、商业配套、休闲娱乐、颐养居住为辅助,从而打造生态环境优异的山麓人文小镇,故以“怡然生活”为车站装修设计主题。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整个车站通过墙面与顶面造型,把小镇房屋的形态演变到设计中,墙面通过采用木色铝单板组合形式以钢构架形状延伸至吊顶,使墙顶面融为一体,塑造空间整体性。车站灯具采用节能环保、时间长、光衰小的条形LED灯光照明系统,结合吊顶铝方通的构架组合,使空间环境显得更加的温润通透,展现和谐统一的感觉。带给乘客的不光是一个功能完善的乘车空间,更是一个文化与艺术共生的室内环境。意在营造一种都市中怡静自然,乐享生活的美好氛围。

江夏的首条地铁-纸坊线 3个特色站亮相!


艺术墙以“山麓悦舍”为主题,将武汉地区经典的名居建筑进行抽象,以线性方式保留“民居建筑轮廓”,并进行有序排列,形成前后叠加错落有致的效果,寓意小镇繁荣昌盛、连绵不断。创作中将小镇民居轮廓整体上升到半空,保证交通流线的通畅性和视线的通透性,同时地面局部用黑钛钢划分功能区域,不锈钢上雕刻记录地铁小镇的建设过程和成就,并倒影主题雕塑装置,使其主体与地面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四、其他艺术设计创新

在标准站---站台公共区楼扶梯三角房进行了艺术设计,艺术主题:成语故事为主线

基本采用充满正能量的题材,比如《立木为信》《程门立雪》和《有志竟成》等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容,用以表现湖北人民具有勤奋乐观,尊师重道、锐意进取的精神,基本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意义。选取暖色暗纹石材雕刻,塑造手法以拙为美,强调端正平直和稳重敦厚,说明了端正崇德,正直做人的道理。装饰纹饰以凤纹为主,其风格也是端平飘逸,和人物雕刻风格相呼应,充满楚文化的繁华浪漫韵味,反映出独特的湖北地方特色,显示了楚地的千年文明传承和不断追求发展的积极精神。



记者:胡昕 张亢

通讯员:常敏 袁永华 刘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