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4000多亿减至2158亿元 差点夭折的万达竟被王健林起死回生

现在许多大城市都有万达影院和万达广场,这些地方也是人流量比较多的娱乐场所,虽然说万达的消费水平很高,但是环境和服务质量还是很好的,万达也是王健林一步一步做起来的,现在的万达可以说是发展的十分强大,而王健林凭借着万达也当过一段时间的首富,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王健林为什么会这么成功?

商业经营与管理:把握商业的本质

万达用"模块化管理"管住了万达广场的建设,接下来更长期、持续的"商业经营与管理"(万达内部通俗地称之为"商管")是万达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换言之,如果万达不能把建成的万达广场经营好,万达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就可能会出故障,甚至累及整个体系的运转。

负债4000多亿减至2158亿元 差点夭折的万达竟被王健林起死回生

万达不仅有专门的"商管系统",而且由商业地产研究部等部门对商业经营与管理进行研究。实际上,在万达发展的早期阶段,王健林本人通过观察、琢磨,研究商场的人流动线、旺铺和冷铺的经营策略、广场业态组合、品牌落位以及促销活动安排等,也体现了他对商业经营与管理的重视。

万达更像金融公司而不是地产公司,并购产生协同效应

地产公司和金融公司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我认为,许多地产出身的公司的问题就在于过于地产本位,通过金融搞到钱就想买地修房子。而金融公司思想开放,从全局考虑,什么能升值就买什么。所以从商业历史来看,地产公司做金融许多做不大,而金融公司做地产许多却做的很大。就万达而言,它更像是个金融公司。王健林曾说"外界老说万达买买买,那我们就继续买……要买相关性强、能增加万达竞争力的业务。"万达买东西并不是为了给地产服务,而是看中那东西本身的价值。

负债4000多亿减至2158亿元 差点夭折的万达竟被王健林起死回生

而从全局效果来看,并购产生了协同效应。比如并购盈方体育开启了万达进军体育产业的大门,让万达认识到体育产业该如何做。万达投资同程旅游、时光网,都与万达现有产业形成巨大协同效应。在电影产业,万达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制作、发行、放映、网络全产业链的企业;在旅游产业,万达是全中国唯一拥有大型旅游目的地、线下渠道、线上网络的企业。

万达执行力就是抠细节

这个点万达说过不少次。"执行力好不好与一把手有直接关系。"该高管表示,"王董很能抓细节,写篇稿子,细到标点符号,内刊有错别字,都会指出。"万达抠细节主要抠在规范设计的阶段,所有万达广场都是标准化设计,首先确立标准,之后才能很好的执行。不过对于万达执行力是不是就意味着军事化管理,不能变通。该高管表示,总体还是以"目标考核"为核心,不会僵化管理。比如万达电商就没有对应的管理条线。

负债4000多亿减至2158亿元 差点夭折的万达竟被王健林起死回生

而且,万达拥有全房地产行业最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流程系统,通过节点化、模块化管理统筹项目进展。这种管控方式也在万达内部树立了"关键战役必须打赢"的氛围,因为"一次败仗很伤士气"。这个有点类似同样被认为具有强执行力"狼性文化"的华为。华为与中兴多年来明争暗斗,华为内部规定"与中兴的竞争性项目一个都不能丢",丢了,项目最高负责人就得走人。

王健林

17年的军旅生涯,王健林的骨子打上了军人的烙印。如今的万达集团就是按照军事化管理。王健林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到办公室;王健林要求所有的员工必须带工牌。王健林是个时间观念极强的人,尤其痛恨迟到。央视有次预约采访王健林,迟到了三分钟,被王健林直接拒绝。在万达,从来没有人敢迟到,而且都要提前到五分钟。

负债4000多亿减至2158亿元 差点夭折的万达竟被王健林起死回生

王健林曾经概括万达集团的企业文化:军队、学校、企业——万达首先是一支有执行力部队,然后才是一家能赚钱的公司。这就是真实的王健林,真实的万达。

做对手也要做朋友

王健林驰骋商场30年,结交了一帮的好朋友,江湖地位不言自明,但是能让群雄抛开前嫌,手拉手齐聚并为他两肋插刀,还是因为得道多助这种事,在中国商界恐怕还是第一回。可以说,这次帮助他渡过难关的正是他的人际关系和未来的商业趋势!

负债4000多亿减至2158亿元 差点夭折的万达竟被王健林起死回生

出手帮助王健林的几位大佬,都是商场枭雄,他们见惯了商场厮杀与混战,能出手相救何尝不是志趣相投和惺惺相惜!与其说大佬们集体出手相救,不如说这是民企大佬们的集体自救或集体抱团,他们要通过这种行为让人们对民营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也是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

我们评价一个企业家是否成功,除了看其在顺境时的纵横捭阖,更要看其身处逆境时,能否从容的化解危机,但目前来看,王健林的万达已经安然渡过难关了,你猜万达的下一步会怎么经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