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像表明,華縣郭村為古彤國國都的可能性最大

古彤國古鄭國國都在郭村之我見

(接上篇)彤國的地理位置,古今歷史地理學家倒有較一致的認定,即在陝西省華縣境內西南。但具體方位卻眾說不一。有說在今赤水鎮郭村,有說在瓜坡鎮故城村,還有說在今高塘塬區的。2003年,華縣東陽鄉境內發現西周古墓群,其中有9座是王墓,而東陽鄉正好位於華縣西南,由此可推斷,彤國應該就在今華縣高塘鎮,東陽鄉一帶無疑。

史載:戰國時,秦孝公與魏惠王曾會於彤地;秦國商鞅變法,被保守派汙衊陷害,商鞅被迫起兵反抗,失敗後被殺於彤地。此後,“彤”作為地名,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再也沒有在歷史中顯現。

據華縣民間藝術研究會副會長郭村人同陽州說:“瓜坡鎮一朋友老父親告訴他說‘商鞅變法被陷謀反被殺於彤地,就是你郭村,他有準確資料。’待後來他去看資料時,很遺憾,其人已亡 。”

這基本可以初步確定,郭村即彤國國都,郭村關帝廟址即彤國王城。不但如此,古鄭國的國都在郭村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關於古鄭國立國的時間,據網載“鄭國,別名奠國,國君為姬姓,伯爵。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周厲王幼子友于鄭,史稱“鄭桓公”。那麼,其國都又在那裡呢?應該說,就在郭村,因為放著一個現成的夏商兩朝彤國舊都,周代成王之子侄所居彤國都城不去享用,何必去別處瞎折騰。

有朋友反對說:“目前大家都認為,古鄭國的國都在華縣東北約40裡地的拾村,而在柳技鎮南關村已挖堀出古鄭國的南關門遺址。筆者認為此說法可信度極差。因為,無論從其建都地理位置、建都面積、建設時間、建設財力、必要性等方面考核,都是極不合理、令人生疑難予置信的,理由如下:

1、四面環水,豈宜作都

從地理位置看,拾村到柳枝南關村,地處渭河南側笫一階地。

民諺雲“黃河沒底,渭河沒岸,濱臨渭河的拾村及南側平原不但受到渭水的危脅,而且,東側方山河,西側構峪河、羅紋河、石堤河自二道階池流入一道階地後,均向東北方向漫流,致一道階地水泊縱橫,蘆葦遍野,這種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豈能作都?

形成向正北方向流淌的兩邊有堤人工河,是明代華州州官桑溥督建的。具典籍載,當時,州城之北,羅紋以西,地勢低窪,水流不暢,形成東西20多里的大片積水,而且漲溢為患,人稱"天鵝池"。桑溥決心治理天鵝池水害,在勘察地勢後,令鄉官宜民總負其責,調集百姓,開渠引水入渭,不但排除了積水,還增加了大片耕地。桑溥還主持開挖了另一項排水工程--惠民渠。惠民渠第一渠在構峪河,自彭村抵孟村入渭;第二渠在方山河,自孫莊(在今華陰縣)至西灘入渭。而渭河大堤更是晚至上世紀60年代才修建的。

2、建都面積超出想象

從建都面積看,從拾村到南關村,南北距離在10裡以上,即按10裡計,建城一般為方形,方方十里為100平方里。郭村舊城牆內約方方一里,有居民1600人,上古時人少,按居住1000人計,拾村古城100平方里即可居10萬人。

據《禮記.王制篇》:“王者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姬友史稱鄭桓公,田方百里。其國域東自潼關(東鄰為焦國和東虢國) ,西至臨渭區(臨潼即為西周王畿禁地)。北邊大荔縣其時為犬戎所佔,佔地大致與今渭南市南四縣相當,那時人口稀少,每縣只有幾萬人,總共只十多萬人的古鄭國,有必要有能力修建可居十萬人的都城嗎?此說法漏洞明顯。

3、 時間倉促,不容謀建

從時間節點看,古鄭國從立國到滅國,從前806年至前771年,只存在了36年,且在中途鄭恆公己感到渭北遊牧民族犬戎的威脅。公元前782年周幽王宮涅即位寵幸褒姒到前771年被殺,在位12年,因政治昏庸,天下動盪。鄭桓公為避禍亂,兼告周幽王獲准後,遂將財產和家屬遷至東虢(在今河南滎陽)和鄶(在今河南密縣東南)之間,令兒子掘突營建新鄭(即今新鄭縣)。鄭桓公死後,鄭國人共同擁立掘突繼位,是為鄭武公。這就說明,如若真的在拾村營建古鄭國都,時間節點也限制了他的營建規模。所以拾村為古鄭國都,柳技鎮南關村為古鄭國都南關門的說法頗有疑點。


種種跡像表明,華縣郭村為古彤國國都的可能性最大

魂歸古鄭(華州連環畫家李興武作)

4、國小財窘,難營巨都

從建設財力來看,十多萬人的小國,30幾年間又需營造兩座國都,有多少財力人力支撐,何況營建方方100平方里的巨形國都,恐怕西周天子城鎬京都無此規模,所以拾村為古鄭國之都的說法無異於痴人說夢。

5、沃野舊都在側,無需痴舉

從必要性而言,也無需此舉,處於渭河二道階地的關東最大平原,是東起石堤河,西到遇仙河,北從閆巖孔村羅家崖畔南到三道階地--金惠大明塬邊,方方15平方公里的平原區,是華縣乃至西安以東最大的二道階地大平原,這裡不但不受水害威脅,且地下水位普遍在2-3米,打井汲水方便。連新石器時代古人都知居住在二道階地和三道階地---金惠大明高塘塬區之河溪旁,而不涉足二道階地之下的水泊窪地,有眾多仰韶遺址可資證明。幾千年後的周人反而舍此求彼舍高就低,其智商不如上古人的說法令人難以認同。

試想,無論從“禹封諸侯於彤地,被夏桀所滅”;“商有肜伯,地即肜城”;“後周成王封子孫於彤” 。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彤國確有彤都確存。又據古史書《竹書紀年》載,周穆王元年(公元前976年)“築祗宮於南鄭”。《辭源》指出,南鄭“故城在今陝西華縣北”。當代歷史學家武伯綸說,“西周始終以豐鎬為都,中間穆王曾居鄭(今華縣),但時間不長。”可見鄭地於周穆王時曾一度為西周之都。

這就說明古彤國都所在地,從禹夏封建彤國起商周以降都在連續使用,彤國國都基本上可確定在郭村。那麼,也可間接說明了周代彤國也在郭村,加上週穆王曾居住過,周穆王自元前976-前922年在位,距鄭桓公被封於鄭的前806年只隔百十年。鄭桓公為什麼放著現成的周穆王國都及王城,稍加修飾即可享用而不用,卻要耗費巨資勞民傷財在拾村營建新都呢?除非腦子進水,不然,絕不會幹此蠢事。

有網友說古彤國的國都在高塘,證據是前些年曾在東陽發現西周墓群,且有王墓九座。此說法同樣偏頗,大家都知道古往今來,誰家將陵墓建於宅旁呢?且高塘有何都城遺址可證此說?

那網友或可反問說,你說古彤古鄭國都在郭村,有何憑證?

當然有!除了有王城形制佈局現狀可資參觀考證,上述11大謎局、遺址、遺存、傳說所傳遞的與王都有關的蛛絲馬跡外,郭村地下遺物即是物證。

大家知道,新石器時代,亦即夏商周之前的黃帝炎帝--唐堯舜禹時代,先民即會製作陶器。夏商周一降,用於建房修屋的磚瓦普遍使用。現只須將郭村地下所存瓦礫用碳14同位素測定,各代遺事即可窺見。

在郭村隨便那家宅基掏洞,即能在地面下0.7米以內,挖出互不關聯,中由黃土填隔的三五層瓦礫。這種現象平白無誤地傳遞著郭村屢毀屢建的歷史史實。

由近及遠,可以確定的災難事件有兩宗,一次是天災,一次是人禍。人禍發生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回民之亂中,郭村村民被殺戮房舍被焚燬殆盡。

天災是發生於明朝﹙1556年,(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的華縣大地震,據史料載:“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83萬有奇,其不知名未經奏報者復不可數計”。郭村房倒屋塌,居民九死一生當在情理之中。

而另外兩次是發生在何時的慘烈事件呢?據判斷一次發生在公元前771年,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事件中,周幽王與愛妃褒姒在驪山被犬戎殺戮西周滅亡,鄭桓公姬友在該事件中是唯一勤王且死於王事的諸侯國國君。慘烈戰事,必使犬戎死傷慘重,作為鄭國國都的郭村,遭犬戎報復屠城並被焚燬是在所難免的。


種種跡像表明,華縣郭村為古彤國國都的可能性最大

犬戎之亂(華州連環畫家李興武作)


最遠一次發生在夏朝,夏桀六年,桀伐罪不來入朝的彤城氏和黨高氏。彤城氏被滅國。

其他如東漢未年天下大亂,諸侯相互攻訐,燒殺搶掠,百姓蒙難。奸臣董卓當朝,殘害忠良,西涼太守馬騰被屈殺,其部屬作亂圍困長安﹙今西安﹚,董卓不敵,強令百官挾漢獻帝遷都洛陽,途遇風雨追兵殺戮,典籍佚失良多。當時長安通洛陽官道,就在郭村南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郭村因之焚燬,亦有可能。

郭村老人都知,解放初村東城牆外有寬達七八十米的城壕窪地。村西城牆外王巷至同家巷段,南北80餘米寬,東西100餘米長的低窪平地及北側4-5米高的陡崖,其土被取走用於災後重建的遺痕明顯。

磚瓦是人類文明的產物,自夏未商周以降的3000餘年間,究竟發生了多少慘烈的焚燬事件涉及郭村,史書未載,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其蛛絲馬跡正待後人去偽存真以窺其概。

筆者不厭其繁的列舉諸多史實及猜測,似待說明的是,郭村與瓜坡鎮故城村,高塘鎮等處被歷史學家認定為古彤國的國都所在地,但種種跡像表明,郭村為古彤國國都的可能性最大。故此,筆者蒐集相關信息並擬文以饗讀者,為使親友傳播以引起專家學者及考古學界的注意,開展更加深入細緻地探索研究與考證,以使千古之謎重見天日,而作拋磚引玉之用。

參考文獻

① 出自《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全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② 周代宮室考述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沈文倬

③ 關幹統籌法 我國在傳統項目管理方面發展歷程 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項目管理的實踐,並且創造了許多很好的傳統項目管理方法。例如,我國戰國時期的都江堰工程從工程項目設計和項目施工等各個方面都使用了系統思想,創造出了舉世公認的都江堰分洪與灌溉工程項目。在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由於宮廷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工料定額”和“工時”、“造價”管理方法,並且許多朝代的“工部”都有相應的“國家標準”。

但是,我國自宋朝以後開始在科技和管理方面走了下坡路,未能跟上世界科技與管理的快速發展。所以,我們在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方面,開始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

本文的統籌法使用案例若得以落實,將使我國在項目科學管理上比傳統認識早了1000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