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收账款的借方为什么等于应收账款借方?

HonE一个人


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不是一回事

《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要素有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科目也是六类: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报表上的项目是按照会计要素来的,明显和会计科目不一致。

一般来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报表项目的编制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预收账款”会计科目明细正常代表的是提前收到客户的款项,在没有发货或者提供服务之前,还是一种负债。

为了方便,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财会2006年第18号)规定:2203 预收账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

“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平常余额在借方,即债权。如果碰到明细科目余额在贷方的,表示应该收的货款是负数,就反过来来,不是客户欠企业,而是表示企业欠客户的,实质上就是提前收到的货款。所以编制报表的时候,按照实际情况,编入“预收款项”项目。反之亦然。

注意:资产负债表上是“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而非“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

关于这个问题,详细可以看一下我发表的一篇文章


王锋说财税


这个问题蛮有意思。

应收账款,是资产类科目,主要是为了反映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往来账项,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主要也是为了反映在销售业务过程中的往来账项。不同的是,应收账款是赊销,是先把东西给人,后来再回款,而预收账款是先收款,然后再发货。

一般货物比较紧俏,容易销售,客户会选择预付账款,先确定下购买权利,如果货物太普通,不够紧俏,商家往往会通过赊销的方式来促进销售。

那么预收账款的借方跟应收账款的借方是什么关系呢?

比如A公司有一批货物,非常紧俏,售价每件50元。B公司看好市场,觉得购进这批货物能挣钱,就提前预付了20件的货款,合计1000元。

从A公司的角度来说,收到预付的货款,要记账:

借:银行存款1000

贷:预收账款1000

这个时候只是收到货款,并没有转移货物。

过了几天,A公司发货,B公司收到货物,从A公司的角度做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此处为了举例,省略税款的计算)

建议在销售业务中,不管是不是赊销,先用应收账款记账,方便日后查询。

因为提前收到了货款,预收账款的余额还是要核销的,所以还要讲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的科目余额调平。

借:预收账款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在这种情况下,预收账款的借方就等于应收账款的借方了。但是有个前提,就是预付账款的金额正好等于全部货款,如果出现发货数量的上下浮动,导致金额变动,或者因为质量问题需要扣款,那么这两个数据就不相等了。

在实际业务中,预收账款多用于记录收到的定金,以后还是要冲平的。假如上个例子,实际A公司发出的货物时50件,那么A公司在确认应收账款时,就做如下处理了:

借:应收账款1500

借:预收账款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500

这种情况下预收账款就不等于应收账款的借方了。为什么说,不同的人做账,会做出不一样的账来,大概就是因为每个人对具体的业务有不同的理解吧。上面预收的例子,有人用应收账款核算,有人用预收账款核算。殊途同归罢了。


简净轩语


非请自来。

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只有“是什么”咯!怎么规定怎么做呗。

预收账款的借方

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的,什么时候会记入借方呢?——销售实现时,就要按实现的收入和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预收账款”科目。看好了,关键是“销售实现”,一般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自己心里默念三遍吧。

应收账款的借方

“应收账款”什么意思,顾名思义,不用过多解释。借方登记的是应收账款的增加,前提必然是“销售实现”。

两者联系

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核算的,发生预收业务,不记“预收账款”总得找个科目来记账啊。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那就是“应收账款”。相对而言,“应收账款”是“预收账款”的备胎,好尴尬!

举例对比

简单举个例子,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购销合同,1月份,乙公司向甲公司预付货款10块钱,2月份甲公司将30块钱的商品发给乙公司,乙公司验收并支付20块钱。(该开票都已开票,为简便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图:

结论

注意看红箭头,借贷方向相同,金额相同,两者可以替代,这就是“预收账款”的借方为什么等于“应收账款”借方。


龙门账


我是财务开水洗头,欢迎订阅相关财务知识。


我们分别看看应收与预收的科目意义: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资产类科目"。企业经营时如果采用"赊销"销售方式,多采用此科目。


应收账款借方增加:表示"钱属于自己,但暂时未收到"。

但有的客户能够先给钱后买货,此时就把钱先打过来了,那就计入贷方,表示"虽然收到了钱,但由于未发货,所以钱还不属于自己

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企业一般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款销售模式,多采用此科目。


预收账款贷方增加表示:"虽然收到了钱,但还不是属于自己",只有发货后钱才属于自己。

但有时部分老客户有要求时,也可以先发货后给钱。此时借方增加:表示"钱属于自己,但以后再给"。

综合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应收与预收设置目的不同。但由于业务较多,双方的借方科目与贷方科目是一个意思

如果企业为单一销售模式,那么可以只用一个科目。如果"既有赊账,又有现款",那么两个科目都会使用到。几种常见的科目意义一致的科目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资深财务开水洗头


可以看一下我的主页~~~关注一下派可数据公众号了解~~

如果想学财务知识可以关注派可财务分析公众号。


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应付账款”明细账户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则为预付账款。

企业应根据“应收账款”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及“预收账款”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根据“预付账款”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及“应付账款” 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资产负债表的“预付账款”项目。

应收账款是销售了货物,对方企业欠你们公司的,是债权应付账款是采购了货物,你们企业欠对方公司的,是债务预付账款是付了货款后,再去采购货物,是对方企业欠你们公司货物的,是债权预收账款是先收了货款后,再将产品发给对方企业,是你们公司欠对方企业货物的,是债务。

注:图为派可数据,一天实现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应用展示图。

关注派可数据,关注财务可视化分析

该回答来自派可数据社区,小编整理发布。

派可数据可视化分析


预收账款金额不多的,有些企业直接计入应收账款科目。

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没有确认收入没有开发票的时候收到客户的钱,是公司预收客户的货款;一旦“预收账款”科目余额为借方,说明公司预收客户的货款不够抵减客户的货物金额,也就是出现公司应收客户的货款;应收账款科目是资产类科目,借方表示应该收的客户的货款,所以说,预收账款借方与应收账款借方一样。


倔强的猪小妹儿


预收账款是负责类,负责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应收账款是资产类,资产的增加记借方,故别人给了订金没提货,是欠别人钱,所以叫预收帐款,货提走后,应收帐款因以前预收了该帐款,所以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