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川军中有哪些“风云人物”?

情恋中国红


近代历史上,川军是很重要也很混乱的一个军阀体系,其中实力最大的当属川军五行。

川军五行分别是邓锡侯(金)、杨森(木)、刘湘(水)、刘文辉(火)、王陵基(土)。这五个人的名字中正好包含这金木水火土五个部首,是很有趣的巧合。

1,邓锡侯。

护国运动时担任营长,后来一路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被称为川军领袖,1938年至1948年担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统领四川省和西康省的军权,可谓是位高权重。

邓锡侯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一期,从军校上来看的老资格了,也正因如此,川军中保定军校毕业的人,大都尊邓锡侯为首领。红军长征期间,邓锡侯屡次被红军打败,后来干脆朝天开炮礼送红军离开。

抗日战争中,邓锡侯带领川军出川抗战,他说

"我们四川人是具有爱国传统精神的。黄花岗烈士有四川人;辛亥革命有四川人;护国之役也有四川人。当前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人民二十余年的供养,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光荣,籍以酬报四川人民......""我们只有长期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川军出川以后,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地归来,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这些言论彰显了一个爱国将领的良心。

解放战争后期,我军进军大西南,邓锡侯、刘文辉、潘文华、陈兰亭率部起义,让成都实现和平解放。1964年3月30日,邓锡侯在成都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2,杨森

杨森,四川广安县龙台镇寺人,他是川军中最为身名昭著的军阀恶霸。私人生活上,他公开的妻妾有12位,子女共有43人,荒唐畸形的婚姻分外引人注目。在人品上,也是饱受质疑,一生中有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胡志明的正义之举,又有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制造“平江惨案”和积极追随蒋介石打内战。

解放战争后期,杨森与刘伯承元帅联系,要求起义,被刘伯承严词拒绝!原因在于,平江惨案中,当年刘伯承和杨闇公领导顺(庆)泸(州)起义时,一开始杨森答应给与支持,结果起义发动,杨森背信弃义,导致杨闇公被杀,刘伯承只身逃走。这种两面三刀言而无信的小人,最后想通过交出即将被围歼的队伍换到自己在四川搜刮到的民脂民膏,自然遭到拒绝。

3,刘湘。

刘湘是四川各大军头最服气的首领,1921年7月,被推为四川各军总司令兼省长。刘湘曾任重庆大学第一任校长,对重庆大学的创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七七事变第二天,刘湘主动请战,要求四川人出兵到前线去,1938年,刘湘在汉口病死,留下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大才子郭沫若给刘湘的挽联最能评价他的一生。

治蜀是韦皋以后一人,功高德懋,细谨不蠲,更觉良工心独苦;征倭出夔门而东千里,志决身歼,大星忽坠,长使英雄泪满襟。

郭沫若把刘湘比作了唐朝的韦皋和蜀汉的诸葛亮,这评价虽然很高,却也很贴切。刘湘放弃割据四川建设了稳固的大后方,有派出川军抗战,实在是深明大义的爱国将领。

4,刘文辉。

刘文辉是刘湘的叔叔,著名地主刘文彩也是他的哥哥。刘文辉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刘文辉虽然是刘湘的叔叔,却参加川军比刘湘晚,在刘湘的提携下,再加上哥哥刘文彩的敛财手段,刘文辉逐渐成为川军重要领袖。当然刘湘和刘文辉也发生了二刘争川的闹剧,这些人在军阀混战中打破了狗脑子,但在抗日战争到来之时,都好含糊成为铁杆抗战的爱国英雄。

抗日战争初期,随着刘湘的去世张群担任四川省主席,刘文辉为了自己的前途,主动与我党和民盟联系,抵制蒋介石的分化瓦解,对西康保持了长期控制。1949年12月,刘文辉策划西康起义,我军兵不血刃战略西康省。

5,王陵基。

前面的四个人,杨森曾是四川省主席,另外三个刘湘、刘文辉、邓锡侯再加上田颂尧是四川四巨头。王陵基其实比他们资格都要老,是他们所有人的老师。

1908年王陵基任四川陆军军官学速成学堂副官,是刘湘、杨森的老师。在民国初年,王陵基先后历任川军第1师2旅4团团长,第1师5旅旅长,第15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是最早的川军领袖,可惜他死保袁世凯,被打成了光杆司令。先后投靠杨森和刘湘,后来成了刘湘的主要助手。1938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0集团军总司令兼第72军军长,出川参加抗战。


历史知事


说到川军,五行军阀必须要提。五行,金木水火土,在民国历史上,五位大名鼎鼎的川军风云人物,恰恰名字里的偏旁部首能够对上五行,因此被称为川军五行军阀。

1.金:邓锡侯,四川营山人。绰号“水晶猴子”,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在刘湘病逝后掌管四川军政,对于稳定川军、坚持抗战有功。1949年与刘文辉等举行川西起义。

2.木:杨森,四川广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绰号“多妻市长”。因为他曾经担任重庆市长、贵州省主席等职务。他的妻妾成群,到台湾后还娶了十九岁的女高中生,而他早是一个老翁了。据说在四川的时候,蒋介石曾婉转劝过杨森注意节欲养生,杨森一个立正,说:报告委员长,属下身体很好。蒋介石哭笑不得。不过这点杨森没吹牛,他活了96岁。

3.水:刘湘,四川大邑人。绰号“巴壁虎”。生前为陆军二级上将,死后被国民政府追晋为陆军一级上将。他在1932-1933年与刘文辉的叔侄大战中获胜,统一了四川。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坚决支持抗战,并不顾重病在身,亲自带兵出川,病逝于汉口。遗嘱还激励川军官兵抗日,洗刷内战之耻。

4.火:刘文辉,四川大邑人,绰号“多宝道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他是刘湘的族叔,其实比刘湘还小几岁。在叔侄大战败北后,任西康省主席,被称为“西康王”。1949年与邓锡侯、潘文华等在彭县举行川西起义。

5.土:王陵基,四川乐山人,绰号“王灵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他本是北洋军阀的铁杆支持者,北洋军阀覆灭他的部队也基本没有了。后来依附其他川军大佬重掌部分权力。解放战争期间曾是四川省主席,镇压川大学生运动。被我军俘虏后关进战犯管理所,后来被特赦,病逝于成都。

下图刘湘



磨史作镜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位川军的中的风云人物。(本文约600字,阅读需时2分)

川军在抗战中以敢拼的血性出名,那么川军中有哪些风云人物呢?

一、范绍增

曾经看过一部抗日电视剧《哈儿司令》,电视剧的主人公哈儿司令肥头大耳,看起来呆头呆脑的。身边的四川人告知,哈儿一词在四川话里就是傻子的意思。当然电视剧有杜撰的成分,不过这个傻儿司令倒是真有其人,他就是川军名将范绍增。为什么叫哈儿呢?原来小时候范绍增无比顽皮,经常调皮捣蛋,四川的朋友告诉我这种小孩会被人称为“哈棒儿”,或者“哈儿”。

虽然被叫做哈儿,但范绍增可不是糊涂蛋,在四川军阀混战中,范绍增主要投靠对象是杨森。范绍增很得杨森赏识,一路平步青云,做到了师长,甚至杨森战败后还让范绍增暂时统领余部。范绍增最有名的事迹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范绍增支持蒋介石抗日,揭发了刘湘与韩复榘的卖国勾当,被蒋介石任命为第88军军长。范绍增军长带兵与日军作战于江西、浙江、湖北等地,其部下曾经炸死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能在抗战以来使日军在职师团长阵亡,范绍增属第一人。蒋介石一直不放心川军高级将领,范绍增后来被任命为集团军副司令,此乃明升暗降。解放战争时期,范绍增率部起义,投靠了人民的怀抱。

二、王铭章

王铭章,四川新都人。王铭章在四川军阀混战期间最高任职虽为师长,但就全国而言,算不上一个风云人物,并没有打出名堂。抗日战争期间,王铭章是众多热血川军将领中的一员,出川抗日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军长孙震)。122师开赴第二战区前线,几仗下来,便折损过半,四个团的师只剩下两个团,随后又奔赴徐州会战前线。王铭章部驻守在滕县,但大部分军队被派往了前线,留下守城的只有师部、旅部和城内的警察武装等。日军为了打破僵局,疯狂进攻藤县,王铭章急调援军,但由于路程过长,加之部队不能立即从前线抽身,最终王铭章只凑了三千多人,还包括了卫生队等非战斗人员。在日军的进攻下,王铭章决心死守,带领着装备远落后于日军的三千多人拼死抵抗,但最终不支,王铭章也壮烈牺牲。但滕县保卫战为徐州中国军队主力的重新集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第五战区指挥官李宗仁对此评价道“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

此战打出了川军和中国军人的威风。王铭章的英勇杀敌可歌可泣,死后被追赠为陆军上将。在当时,凡抗日者,皆为民族英雄。

速读历史类精彩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川军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部队的简称,其源头主要是清末新军,川军中的风云人物有尹昌衡、张培爵、夏之时、熊克武、刘植藩、刘存厚、周道刚、但懋辛、石青阳、杨庶堪、刘之战、刘文辉、刘湘、刘成勋、杨森、王陵基、田颂尧、李家鈺、罗泽州、向楚、邓锡侯、赖心辉、潘文华、范绍增、冷寅东、王缵绪、王铭章、孙震等等,小史在此简单介绍一下“二刘”。

(邓锡侯、刘湘、刘文辉)

刘文辉、刘湘被称为”二刘”。二人都是四川成都大邑人,也是堂叔侄关系,刘文辉是刘湘的幺爸,刘文辉还有一个哥哥刘文彩,是当时的大地主。刘湘的辈分虽然比刘文辉小,但是比刘文辉大六岁。刘文辉13岁便报考了成都陆军小学,后被保送西安、北京就读,最后毕业于保定军校,刘湘则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刘湘比刘文辉先投身戎武,刘文辉投身戎武之时,刘湘已经是旅长了,他对刘文辉还是比较关照,刘文辉也经常帮助这个比他大的侄儿,他们两人在很长时间都相互帮助,最后二人在四川军阀混战中胜出,成为四川最大的两支势力,刘湘占据川东,刘文辉占据川西。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二刘都想一统四川,刘湘还曾公开声称自己要统一四川,刘文辉也针锋相对,声称自己也要统一四川,而且毕业保定军校的刘文辉还有称霸西南、逐鹿中原的野心。

而其他四川军阀则在二刘之间左右摇摆,至于刘文彩则是支持自己的弟弟,他派人去刺杀刘湘,刘湘非常生气。

二刘矛盾最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最终爆发了二刘之战,最终刘湘胜出,称霸四川,而刘文辉则退入西康。

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湘通电全国,呼吁一致抗日,并电呈蒋介石,表示川军愿意出川抗日。1937年10月15日刘湘率领川军出川抗战,在前线指挥抗日,曾率部阻击从浙江进犯的日寇,11月23日刘湘在抗战前线病倒,之后被送往芜湖医院医治,28日又转移到汉口万国医治,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刘湘留下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中国镜,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同年1月22日,国民政府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并举行国葬,葬于武侯祠。

刘湘将刘文辉打败后让他保留部分军队,主政西康,1935年起刘文辉开始经营治安混乱、经济落后、政治不稳定的西康地区。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文辉捐款五十万元,以表抗日立场,刘湘死后,与众多川内政要反对蒋介石亲信主政四川,最初蒋介石让步,但最后蒋介石自兼四川省主席,完全控制了四川。

(刘文辉一家)

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率部起义,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1976年6月24日在北京病逝。

川军还有很多风云人物,再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司马长史


提问者用了双引号,个人理解为挪喻。解放战争中四川军阀唯一一个试图“起义”而不被接受的,只有所谓“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重庆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杨森,二野司令员刘伯承愤怒的说:“有多少枪缴多少枪,就是缴械,别的不谈!”




(蒋介石和杨森)


当时的川中军阀刘文辉、邓锡候、潘文华等纷纷起义,解放军也一律表示欢迎,为什么惟独不接受川军“风云人物”杨森的所谓起义呢?此事不仅有多种原因,也是说来话长。

首先,杨森是四川军阀中最早投靠蒋介石的一个,反*立场坚决,犯下的血债太多。1927年国民党还在“宁汉对立”的分裂期,南京的蒋介石就以“占领和管理汉阳兵工厂”为诱饵,电邀驻军万县的杨森出兵,东西夹击武汉国民政府,从此就上了蒋介石的贼船,他也是蒋介石瓦解四川本地势力的重要内应。



(杨汉秀烈士)

甚至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杨森还命令特务逮捕了自己的亲侄女、共产党员杨汉秀,在劝降不成后予以杀害,因此严格说来,他的起义动机根本不纯。

杨森最大的一笔血债是“平江惨案”,1939年6月12日,时任第27集团军总司令的杨森奉蒋介石密令,不顾国共联合抗日的大局,出动部队包围了新四军驻湖南平江的通讯处,悍然杀害了新四军高级参谋、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等十几名干部,同时对彭德怀“平江起义”的红军家属进行血腥报复,残杀1000余人,其中有一家红军家属兄弟八人被杀掉六个,罪恶滔天。杨森利用自己地方军阀的身份,帮助蒋介石做出了国民党中央军不方便出手的血案。

(早年的杨森)

其次,杨森还是川中各武装派系头领中最反复无常和借用外力之人,思想封建,立场反动,甚为川籍人士所不齿。杨森与刘湘、潘文华等人均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共同是川军“速成系”的重要人物,而一旦羽翼丰满,立马与刘湘兵戎相见,结果被刘湘击败只身逃亡武汉。随即投靠北洋军阀吴佩孚,在吴的支持下又反攻四川,这就好像兄弟之间打架勾结外人帮忙一般无耻,最令兄弟们反感,吴佩孚失败下野后,杨森又如法炮制,转而倒向了蒋介石。

另外,杨森私生活也是靡烂透顶,仅公开的妻妾就有12人、子女43人,还是四川袍哥会的一名舵主,几乎就是个“混世魔王”的角色,臭名昭著。



(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

最后,是杨森为人的反复无常,曾经导致刘帅差点被害,1926年底刘伯承与四川早期革命领导人杨誾公发动“泸顺起义”,与刘湘的反动军队大战167天,期间允诺联合对抗刘湘的杨森玩弄两面三刀的手段,危急时刻拒不出兵,致起义军兵败杨誾公壮烈牺牲,刘伯承孤身脱险。

1949年底,刘伯承指挥的第二野战军横扫大西南,杨森先是以明码电报表示要举行起义,刘司令员指示敌工部门:“千万不要这种人,别理他!你们做起义工作的,不要找这些人!”杨森没有收到答复后仍不死心,又派“使者”前往二野驻地面谈,提出的部队起义条件居然是解放军要放行他搜刮来的浮财,刘司令员非常生气,坚决不接受杨森所谓的“起义”。

解放军随即消灭了第20军残部,碰个大钉子的杨森灰溜溜逃往台湾。


(杨森)


度度狼gg


说到川军,刘伯承元帅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他是近现代史上,那个乱世之中的常胜将军,有“小孙武”的美称。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战乱之中走过来的。打过的大小战役,有几百次之多。用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军来形容他,真的是一点都不为过。

他最早的时候参加过北伐战争,因为战争之中,表现勇猛,屡立奇功,所以晋升的很快,但是,同时受伤的次数也最多。最厉害的一次是,他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右眼。


因为伤势严重,所以就必须要动手术。当时给他动手术的名医,是个德国人。因为刘伯承伤在了眼睛上,这个位置比较特殊。若是用麻药的话,有可能伤及到脑细胞。要知道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脑子意味着什么,战场瞬息万变,若是判断稍微有点不对,有可能就会带来全军覆没的后果。这种后果,刘伯承是承受不了的。所以他宁愿不手术,也不要用麻药。

德国医生告诉他,不用麻药也可以。但是,手术的那种疼痛是深入骨髓的,你能承受的了吗。刘伯承是个军人,对于他来说,只要不伤及脑子,多大的痛苦,他都能忍受。

结果整个手术,持续了几个小时,直到手术结束之后。刘伯承都没有吭一生。做完手术之后,德国医生对刘伯承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呀,刘伯承当真是如同铁人一般。从此之后刘伯承得了一个“军神”的名号。


之后的战争,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反围剿斗争之中,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都是选择最艰难的任务去执行。他的骁勇善战,他的用兵如神,为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期间,刘伯承领导的,最为可圈可点的战役,就是率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要知道当时,他们是孤军直入,而且是直接深入到了敌人最为密集的腹地之中。可谓是险象环生,万一有个不留神,就会全军覆没。

恰恰就是在这里的狭小的路上,他们相逢了强大的敌军。这时候对于刘伯承来说,只有前进才有可能胜利,所以就有了“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战。才有了刘伯承得最终胜利。可以说这一战打的就是军人的勇气,只有不怕死的一方,才有可能取得胜利,结果经过一番厮杀,刘伯承军团胜利了。

刘伯承带领刘邓大军一路凯歌,拿下了整个之前被敌军占领的中原腹地,为中国的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而且刘伯承军团的此次胜利,还被毛泽东评为是中国解放军由被动防守的状态变为了主动出击的开始。为中国的解放战争打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关于川军的风云人物,您还知道哪些,欢迎补充!


史学达人


刘伯承 1892.12.4 1986.10.7 四川开县

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24年脱离川军,加入共产党,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后病逝于北京。

熊克武

1885.12.2

1970.9.2 四川井研县

北洋政府陆军中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策动川西起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病逝于北京。

刘存厚 1885.1.24 1960.6 四川简阳县

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终于台湾。

周道刚 1875 1953 四川双流县

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病逝于成都。

彭光烈 1883 1956 四川双流县 北洋政府陆军中将 1949年在双流县通电起义。

石青阳 1878 1935 四川巴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病逝于上海。

刘湘 1888.7.1 1938.1.20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率军出川抗日,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故于汉口。

杨森 1884.2.20 1977.5.15 四川广安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病逝于台湾。

刘文辉

1894.1.10

1976.6.24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在彭县通电起义,林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病逝于北京。

李家钰 1892.4.25 1944.5.21 四川浦江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在陕县秦家坡高地遭到日军的围攻,壮烈殉国。

邓锡侯

1889.6.22

1964.3.30

四川营山县

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在彭县起义,四川省副省长、全国人大代表。病逝于成都。

孙震 1892.2.5 1985.9.9 四川绵竹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逝世于台北市。

王陵基 1883.9

1967.3.17

四川乐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50年化装成军医外逃被捕,1964年获人民政府特赦。病逝于北京。

吕超

1890.3.9

1952.7.20

四川宜宾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留居大陆,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等职。病故于重庆。

潘文华

1886.10.1.

1950.11.16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彭县通电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病逝于成都。

但懋辛

1886.1.25

1965.11.7

四川荣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策动川西起义,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等职。病逝于成都。

王缵绪

1885.5.9

1960.11

四川西充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成都起义,1957年潜赴深圳企图越境,被逮捕。病死于狱中。

田颂尧

1888.6.19

1975.10.25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1949年彭县起义,四川省政协委员。病逝于成都。

王铭章 1893.7.4 1938.3.14 四川新都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山东滕县与日军作战时壮烈殉国。

饶国华 1894.12.7 1937.12.1 四川资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抗日战争期间在广德、泗安战役中,自杀殉国。

唐式遵 1883 1950.3.28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被解放军击毙于越隽县。

赖心辉 1886 1942.4.18 四川三台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病逝于成都。

杨干才 1900

1949.4.24

四川广安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安徽芜湖兵败自杀。

杨汉域 1905 1973 四川广安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成都参加起义。

范绍增 1894年

1978.3.5

四川大竹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大竹起义,河南省体委主任等职。病故于郑州。

赵渭宾 1893 1938.3.17 四川新都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38,徐州会战,在滕县殉国。

许国璋 1897 1943.11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常德会战中自杀殉国。

罗泽洲

1891.5.15

1950.7.17

四川浦江县

北洋政府陆军少将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在成都吞服烟膏身亡。

黄隐 1890.6.12

1968.4.2

四川华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通电起义,川西军区副司令员,病逝于成都。

马毓智 1894 1956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参加起义。后任四川文史馆馆员。 病逝于成都。

喻孟群 不详 不详 四川营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广汉率部起义。

刘邦俊 1891

1950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被俘获后在简阳被处决。

夏首勋 1890 1969 四川江津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予以平反。

陈离 1892 1977.5.3 四川安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国家林业部副部长。病逝于北京。

陈万仞 1888 1961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参加成都起义,后任成都市政协委员。逝世于成都。

廖震 1881 1949.11.30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在成都服毒自杀。

许绍宗 1896 1967 河北青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广汉起义。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协委员。

董宋珩 1891 1955.1.8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什邡率第16兵团起义。解放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

陈光藻 1890 1962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雅安参加起义。

刘元瑭 1903 1958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因抗拒政府,被判处死缓,在狱中病故。

唐英 不详 不详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参加康定起义,1950年率部叛变,后又率部回康定投诚。

向传义 1886 1955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拒赴台湾,在成都迎接解放。

钟体乾 1879 1962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协助潘文华起义。后任四川省副省长等职。病逝于成都。

刘兆藜 1893 1962 四川南部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成都率部起义。任重庆北碚区政协委员。

韩全朴 1891 1971 四川南充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万县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后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傅翼

1888.3.8

1952 四川酉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拒绝参加反共武装,在重庆迎接解放。

张斯可 1882 1961 四川资中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参加起义。四川省政协常委,病逝于成都。

王泽浚 1903

1974.1.19

四川西充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8年在浙江邳县战败被俘。病逝于秦城监狱。

李宗昉 1891 1954 四川彭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川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四川文史专员。

孟浩然 1897 1953 四川梁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渠县参加起义。

胡临聪 1902.1.10 1989.3.19 四川犍为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8年淮海战役中于商丘被俘,1960年获特赦。病故于成都。

廖泽 1890 1952 四川江津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51年在重庆被捕,次年被处决。

傅秉勋 1906 1952.9.2 四川仁寿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52在黑水兵败自杀。

杨晒轩

1892.11.21

1965 四川岳池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参加起义。任解放军第8步兵学校副校长等职。

杨勤安 1890.9.7 1962 四川峨边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成都起义。后任解放军西南军区高参。

陈兰亭 1887.6.25 1961.5.23 四川石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重庆迎接解放,后病逝于重庆。

夏炯 1897 1950.11.10 四川温江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50年在灌县被俘,后被处决。

王翥 1894 1959 四川大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温江起义。四川民主联军新编第12军副军长。病逝于重庆。

王靖宇 不详 不详 四川犍为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在雅安参加起义。因起义部队叛乱被捕,1964获特赦。

陈鼎卿 不详 不详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9年在彭县率部起义。后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牛锡光 1887 1960 四川成都市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参加彭县起义。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病逝于成都。

杨汉烈 1917 1987.7.10 四川广安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率20军在金堂起义。解放军第7军19师师长。

彭斌 1900 1978 四川荣昌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灌县起义,后作为战犯被押,1961年被赦。

谢无圻 1897 1952 四川华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四川彭县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60军第179师师长。

黄鳌 不详 不详 四川崇庆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四川崇庆起义。

吕康 1892 1969 四川华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什邡县随16兵团一起起义。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周从化 1895

1949.11.27

四川新繁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重庆被国民党杀害,1950年追认为烈士。

伍培英 1908

1968.10.22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西昌起义。因文革中迫害,在成都自杀。

罗俊树 不详 不详 四川巴中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50年在犍为参加起义。

罗忠信 1896 1962 四川泸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川为中共从事策反工作,后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余际唐 1888.12.6 1964.5.22 四川荣昌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春参与策动国民党军起义。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薛奉先 不详 不详 四川荥经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邛崃被俘。

彭焕章 1895

1971.12.3

四川永川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宜宾起义,四川政协委员。病逝于内江。

罗君彤 1892 1969 四川营山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四川什邡起义。

范楠煊 不详 不详 四川大竹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四川渠县参加起义。

杨学端 1888 1969 四川西昌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雅安参加起义。1969年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严啸虎 不详 不详 四川华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8年在彭县参加起义。四川省政协常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

汪匣锋 1899 1953 四川简阳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3年病逝于铁岭狱中。

向廷瑞

1898 不详 四川遂宁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广汉起义。任解放军第7军17师参谋长,重庆市政协委员。

刘元琮 1909

1951.3.22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雅安参加起义。解放军第62军186师师长。1951年自杀。

刘元瑄 1911.8 1996.3 四川大邑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雅安参加起义。解放军第62军副军长。

田钟毅 1895 1972 云南漾濞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成都参加起义。四川省政府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李树骅 1893 1966 四川遂宁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成都参加起义。川北区剿匪副总指挥,川北区政协委员。

廖敬安 1899.5.1 1987.10.2 四川开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9年在开县起义。四川政协常委。病逝于万县。

柴意新 1898 1943 四川南部县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43常德会战中殉国。

注:1.石青阳、李家钰、王铭章、饶国华、唐式遵、杨干才生前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去世后追赠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2.许国璋、赵渭宾、傅秉勋生前军衔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去世追赠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3.刘文辉、潘文华、王缵绪、唐式遵其军衔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贫道青竹


川军是民国时期位于四川的军阀部队,因其核心区域就是在四川,故名川军。民国时期,四川可以说是中国最为混乱的一块地方,四川的大小军阀长期陷于互相争斗当中,据统计自1912年到1932年这20年间,四川军阀混战共约470余次,在这段时间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湘、刘文辉、刘成勋等军阀相继诞生,可以说四川就没有一天安定的日子,而这个时期全国各地对于川军的评价可谓是十分之差,被世人称之为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但是这一切都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时被彻底的改变,抗战时期共有350余万川军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川军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包括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保卫战等等,整个抗日战争川军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可以说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自此川军就被世人称为铁血之师,正所谓“无川不成军”,更是到后世还流传出“川人从未负国,国人决不负川”的豪言壮语来表达对川军的尊崇,可以说川军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敬仰与铭记。

那么在这段历史当中,川军有哪些风流人物值得我们了解呢?

熊克武

四川省井研县盐井湾人,1918至1924年成为四川省之实际统治者,可以说他是川军的实际创始人,曾经周总理这样评价过熊克武,说他识大体,顾大局。熊克武一生的经历可以说是传奇般的存在,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之后回国发展革命。

先后组织泸州、成都、江南、广安、嘉定和广州起义,但均告失败,不过也正是因为熊克武的屡败屡起,他的名声和威望开始逐渐在四川散播开,变成了四川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国民国的成立,熊克武被孙中山任命为左将军蜀军总司令,负责在四川组建蜀军,而这也是川军的“源头”, 同时在熊克武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蜀军的建设的时候,在南京的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了最终的协议,有袁世凯逼迫满清皇帝退位,然后由袁世凯继任大总统,随着孙中山的下台,熊克武的四川也被袁世凯的北洋系所把控,熊克武的蜀军被改编成川军第5师,熊克武任师长兼重庆镇守使。

1913年刚没平静的一年的中国又发生了动乱,由于袁世凯发动了对革命党的打压,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党开始了反击,史称“二次革命”。此时的熊克武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他将第5师改编为4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1个炮兵团和1个工辎兵营,并在7月响应了孙中山的号召开始了讨袁战争,但是由于北洋军实力强大,讨袁战争最终失败,熊克武被迫解散了他的军队,同时逃亡日本东京,而熊克武这一躲就是躲了两年。直到1915年,袁世凯因为称帝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地步,蔡锷等人发动了护国战争,于是熊克武并借机从日本返回了昆明,并加入到了蔡锷的护国军当中,被蔡锷任命为四川招讨使,之后随着护国战争的胜利,熊克武被重新任命为第5师师长兼重庆镇守使,当然此时的熊克武还不是四川真正的掌权人。

熊克武真正的巅峰时刻是在1917年。1917年护法战争爆发,滇军唐继尧率军进入四川,同年打败了四川当时的掌权人刘存厚,之后熊克武宣布加入唐继尧的靖国联军。在唐继尧占领成都之后,熊克武凭借着在四川的声望被唐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自此熊克武真正走向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可以说在熊克武1917年-1920年主政时期的四川,是自辛亥革命以来四川最为稳定的一段时期,熊克武为了让四川能从战乱中恢复过来,

先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先是缩编部队,减少军费的支出,在当时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军队的扩编,熊克武能够主动缩减部队,以此减少百姓的负担,实在是难能可贵;再是派出部队清缴土匪,在熊克武的努力下,曾经到处都是土匪的四川,在半年的时间内即肃清;之后更是停止苛捐杂税及振兴实业和教育。总之四川在熊克武三年的努力下慢慢的恢复了原本的生机,但是无奈战乱时期不是每一个人都向熊克武那样为民着想,四川的大小军阀们又再一起发生了混战,四川又再一次乱了起来。再这之后倒熊之战、靖川之战、驱刘之战、川鄂战争等混战相继在四川爆发,最终1924年4月熊克武被驱赶出四川,自此熊克武彻底失去了四川的掌控权。

杨森

四川广安县龙台镇寺人,他是川军著名将领,也是四川军阀集团中“速成系”的核心人物。杨森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不是他的战绩,有不是他的成就,而是他的婚姻,他公开的妻妾有12位之多,子女更是有43人,同时他包养而未公开的小妾数量更是不明,可以说他是民国军阀中妻妾最多的一位,也正是因为这样,人家一旦提起杨森,更多时候想起的就是他老婆很多。

杨森早年间毕业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被分配新军17镇任排长(17镇就是川军的前身),后来因为杨森十分会带兵,他的排在数次的比赛当中都夺得第一名,所以他就被升认为第33混成协一营右队官。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他任川军第1师的营长,之后投向熊克武的麾下参加了“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后被俘,不过不知道他是不是命不该绝,在俘虏营的时候他因为勇气过人而被滇军将领黄毓成看重,于是就摇身一变变成了黄毓成的副官,就从川军变成了滇军。自此之后他开始了飞黄腾达的一生,先是参加护国战争有功,被任命为滇军第2军参谋长兼独立团团长,后在滇军占领四川之后,被先后任命为川军第9混成旅旅长、泸永镇守使及第9师师长,直至做到了川军第2军军长。

虽然杨森在1、2军之战中被刘湘打败,但之后在北洋政府吴佩孚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又将熊克武等人逐赶到了川南,他最终掌控了四川的核心区域,包括成都和重庆,之后并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自此杨森走向了人生最为辉煌的一刻,鼎峰时期的杨森拥有六十多个团,七万多的部队,控制了下川东各县,成为四川一霸。

不过杨森虽然在主政四川的时候有着很多的劣迹,但是在大义上杨森却称的上是英雄,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战争爆发的时候,杨森是首批出川抗日的军阀,杨森在此期间浴血抗日,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多次战役,可谓是战功赫赫,

例如在参加淞沪会战的时候,他率领的军队在大场血战5昼夜,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阵地半步,日军也都未能前进一步,直到国民政府派出部队接手,杨森的部队才撤出战场,当清点伤亡人数的时候,杨森所部18000余人,伤亡竟高达7000余人,这不仅让人为之动容,在当时杨森所部是淞沪会战中除装备德国武器的王牌师中央军88师、税警团直属队外最能打的部队。再比如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候,杨森在堵截日军后撤途中,在珠影山全歼了企图接应的日军第9混成旅团的一个大队500人,而这也是日本官方都承认明文记载的战果。

可以说杨森虽然在当军阀的时候劣迹斑斑,但是在抗日这件事上杨森从来都是英雄,他无愧于四川,更无愧于国家。

邓锡侯

四川营山县人,他是民国四川保定系的首领,1938年至1948年担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统领四川省和西康省的军权,也是公认的民国末期川军的实际领导者。

邓锡侯真正发迹的时候是在护国战争胜利之后,这个时候由于他在护国战争中表现突出而被任命为川军第二师第三旅第五团团长。在这之后因川滇黔军之战中战功不断,而升任川军第三师师长,在1922年四川军阀混战的时候,更是趁机入主了重庆,从此他正式成为可以影响四川走向的大军阀。但是邓锡侯真正成为川军巨头的时候是在1923年,这年杨森在当了四川督理之后妄图控制整个四川,于是刘湘、邓锡侯、袁祖铭、刘文辉、田颂尧组成倒杨联军,邓锡侯被任命为联军副总司令,之后联军打败了杨森。随后联军头目在自贡召开分赃会议,由于邓锡侯的实力仅次于刘湘,因而分得四川的盐税专收权,月征三十万元,同时他还占据了华阳、简阳、遂宁、合川、南充、彭县、广汉、金堂、新津、灌县、新都、郫县以及松茂等广大地域,此时邓锡侯已然成为四川军阀“四巨头”之一,独霸一方。

不过同样邓锡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的表现也足以被称之为英雄,他在率领所部出川抗日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我们四川人是具有爱国传统精神的。黄花岗烈士有四川人;辛亥革命有四川人;护国之役也有四川人。当前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人民二十余年的供养,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光荣,籍以酬报四川人民,我们只有长期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川军出川以后,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地归来,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邓锡侯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四处征战,曾几次都差点丢掉性命,但是他却始终都没有后退一步,他的部队每个士兵只有一支川造或汉阳造步枪和两颗手榴弹,每师除数门迫击炮外,山炮、野炮一门都没有,就是这样落后的装备下,邓锡侯和他的将士们就凭借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以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拼死搏斗,中国就是靠着这帮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才最终打败了日军,将他们赶出了中国。

刘存厚

四川简州人,民国陆军上将,川军早期的领导者之一。刘存厚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1911年参加了蔡锷发动的昆明重九起义,随后被任命为援川滇军的总参谋。1912年被任命为川军第四师师长,二次革命的时候他投向了袁世凯阵营,袁世凯胜利后,被任命为重庆镇守使,及川军第二师师长。1912年8月被任命为川军第一军军长,之后刘存厚就与滇系的四川督军罗佩金和黔系的四川省长戴戡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对四川统治权的争夺,最终刘存厚在三方斗争中取胜并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督军。

可惜好景不长,在护法战争中刘存厚被熊克武打败,随即退出四川,逃往了陕西省宁羌,并在那里设立了临时的四川督军行署。1920年5月,刘存厚又和熊克武联手驱赶了四川省内唐継尧手下的滇军,随即北京政府任命刘存厚为四川督军,熊克武为四川省长。但是由于刘存厚对待士兵过于残暴,慢慢的其手底下的人不再支持刘存厚,无奈刘存厚只能宣布下野撤往宁羌,自此他彻底的失去了对四川的掌控权。

总的来说刘存厚也是乱世中的一代枭雄,但是过于的反复无常,谁强就投靠谁,谁弱就抛弃谁,先归附蔡锷,后投降张勋、段祺瑞等人,最后又归顺蒋介石,最终也因为他的反复彻底的失去了手中的权利,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

刘文辉

四川大邑,民国陆军上将,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称“西康王”。刘文辉可以说是中期争夺四川统治权的绝对主角之一,刘前期可谓是风光无限,鼎峰时期曾经贵为四川省主席,占据了四川的半壁河山,据有下川南的眉山、青神、仁寿、宜宾、南溪、屏山、资阳、威远、容县、泸州、合江、永川、纳溪、古蔺、资中、内江、隆昌、荣昌等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70余县防区,并拥军7个师20多个旅140个团12万多人马

,可以说此时的刘文辉就是四川的统治者,但是后期随着刘湘的崛起,再加上当时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支持,刘文辉最终在与刘湘的争夺中落败,被迫让出四川,退往雅安之后在刘湘的支持下坐上了西康省主席的位置。

刘文辉主政西康省数十年,在他推行“以教辅政,以政翼教”的政策下,原本治安混乱、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西康省慢慢的变的百姓生活安定,经济也变得越来越好。同时刘文辉特别重视西康省的教育问题,在他主政期间,各地的学校纷纷拔地而起,他曾经在巡视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的时候,对师生这么说到“你们这些学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 我们国家很需要你们,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后起之秀。特别是我们这个康定、康巴地区文化素质比较差,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习,把你们的文化程度提高,把你们的知识提高,将来为这个康巴做点贡献。”。可以说他对于当时的西康是作出巨大的贡献的,但是我们又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兴旺的同时西康人民付出的代价是被预征了未来几十年的税款,不过不管怎么说相对于其他的军阀,刘文辉还算是好的,好歹还能做到一点取自于民,而用之于民。

孙震

四川华阳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被任命为29军副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跟随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出川抗战,并就任二十二集团军副司令,之后由于四川政局动荡,邓锡侯返回四川稳定政局,而孙震则接替邓锡侯为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主要负责山东一带与日的作战。

台儿庄大捷之所以会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孙震和其第二十二集团在滕县与敌血战三天才换来的,而这场胜利对于孙震和第二十二集团来说就是一次悲壮的胜利,二十二集团军的王铭章代军长壮烈殉国,陈离师长负重伤,整个集团军打的最后只剩下不足一万人。但至始至终孙震和第二十二集团军都没有后退一步,正是因为他们的死守才最终让中国赢得了自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大捷。

周道刚

四川成都双流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他是近代四川历史上的第一支军阀派系—四川武备系后期的领导者。满清时期他是33混成协协统,可谓是满清政府的死忠者,满清灭亡后,他被蔡锷任命为川军第1师师长,之后由于四川内乱,他被熊克武任命为四川督军,但是由于他主政期间接连得罪了川军和滇军,最终被两军围攻,周道刚弃城逃走,自此结束了其短暂的军阀生涯。

刘湘

四川成都大邑人,毕业于四川陆军讲武堂,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后期的统治者,名副其实的“四川王”。1913年二次革命之时,刘湘因作战有功,被提升为第一师第三团团长,1915年护国战争时期投靠袁世凯,因截断了护国军渡江的归路,有功被袁世凯晋升为少将,之后被任命为陆军第十五师步兵第二十九旅旅长,1917年被北京政府授予陆军中将衔。

1921年刘湘因在川滇黔军之战中协助熊克武取得四川的控制权,随被熊任命为川军第二军军长。1921年联省自治时期,刘湘被推举为四川总司令,之后在熊克武等人的支持下被推选为四川省长,自此刘湘拥军八万多人,成为了四川军阀速成系的领导者。1922年在刘成勋、邓锡侯、田颂尧、赖心辉等人的逼迫下,刘湘被迫辞去四川省长之职。1923年刘湘在袁祖铭和杨森的推举下再次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四川清乡督办,之后率军与熊克武所部激战,最终将熊克武等部驱赶至永川乐昌,随即占领成都,再之后熊克武虽多次反攻,但都被刘湘击退,最终熊克武败走广东,从此不再入川,之后刘湘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川滇边务督办,授为陆军上将兼筹川边边防事宜。

1925年,刘湘在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等四川军阀的协助下打败了四川另外一个大军阀杨森,自此算是名义上掌控了四川。1926年刘湘加入国民革命军,并参加北伐战争,随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川康绥抚委员。1933年刘湘打败了主政四川的最后一个竞争者原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文辉,自此刘湘终于统一整个四川,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

刘湘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爱国之心,他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个呼吁各地军阀抛弃成见,团结一致联合抗日的大军阀,刘湘在卢沟桥爆发的第二天就电呈蒋介石,说国民政府只要抗日,他及麾下的川军愿意无条件的听从国民政府的指挥与日血战,

之后更是身体力行带病率领川军奔赴抗日前线,最终在抗战前线吐血而亡,临死前他留下的遗嘱就是一句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可以说就凭借着这一点,他过往的一切错误都可以烟消云散,他的爱国之心和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就足以抹掉他之前所犯的任何错,这才是军人,才是国家最值得尊敬的军人

李家钰

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人,他是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1915年李家钰因在护国战争中表现突出而崭露头角,以战功升为营长,之后成为川军第三师某旅的旅长,直至升任川军第一师师长兼四川边防军总司令。

1925年,在杨森欲统一四川之时,跟随邓锡侯参与倒杨之战,随即攻下荣昌、内江、仁寿等县,之后四川军阀混战中李家钰的势力达到鼎盛,其拥有6个混成旅(18个步兵团),拥兵数万,并占有遂宁、安岳、乐至、潼南等县,称“遂宁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家钰通电国民政府请求出川抗战,随即李家钰率领麾下四十七军出川抗日。抗日战争期间,李家钰的部队可谓是骁勇善战,在长治保卫战,四十七军的104师312旅624团以十分落后的武器装备硬是在日军的飞机、大炮轮番攻击下死守两昼夜,之后在城墙被日军攻破的情况下,与敌进行肉搏战,最终毙伤敌寇一千余人,但其身几乎全军覆没,营长杨岳岷、连长杨显谟、夏抚涛、陈绍虞、黄高翼等壮烈殉国,在这之后李家钰甚至亲率四十七军连续猛攻并收复了被日军侵占的晋南平陆、芮城、安邑等县城。1939年李家钰积功升任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统辖陈铁的十四军、高桂滋的十七军、四十七等三个军七个师兵力。

1944年豫中会战爆发,李家钰的三十六集团军奉命参战,但最终由于汤恩伯和蒋鼎文的无能,四十多万国民革命军在十万日军面前一触即溃,李家钰只能被迫担负起了掩护友军撤退的任务,最终5月21日,李家钰的部队被包围在秦家坡一带,李家钰至死不降,最后自李家钰以下官兵200余人全部壮烈殉国,无一人投降。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这就是李家钰,虽然军阀时期他罪行累累,但是到了民族灭亡的时刻,他毅然而然的率军赶赴抗日的最前线,在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他和他的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数次击败了日军,但是最终因其军队缺枪少弹牺牲在了抗日的最前线,成为张自忠在第一线督战,死战不退后第二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

王缵绪

四川西充人,抗战初期担任四川省主席。初任满清第十七镇第三十三混成协队官,辛亥革命后任川军刘湘部团长,之后因权利欲望太大,被革去团长职务。之后他利用贿赂所得的10万银币,自购汉阳步枪2400枝,重机枪6挺和一批子弹,在夔府招兵3000人,开始自立成军建立了2个团1个营的兵力。

1922年王缵绪投奔杨森,因作战有功被任命为川军十六师三十二旅旅长。1925年,在杨森发动“统一之战”之时,被任命为第一师师长兼第一路总指挥,之后由于杨森败绩已显,并投向了刘湘所部,自立为国防军第十六师师长,次年王缵绪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二十一军第五师师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刘湘出川抗战,王缵绪代理四川省主席,他主政四川期间,也算是为四川做了一些好事,他先将税收从之前的一年四收改为二收,同时大力反腐败,杀了一批贪污官。

1939年王缵绪出川抗战,其部归第二十九集团军统率,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王缵绪英勇御敌,可以说一改往日军阀生涯中的种种劣迹。枣宜会战中,王缵绪身先士卒,率领着将士们冲锋在第一线,在大洪山中与日军激战30余日,并在此牢牢拖住了日寇西进的道路。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王缵绪的部队初期拥有共6万6千余官兵,加上补充壮丁4万5千余,共计十一万余人,而到抗战结束之后仅存不到2万人,可以说王缵绪和其部队真正做到了出川之前所说的

“民族独立的金字塔,决心先拿我们的骨肉去砌成”这等壮语。

王铭章

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民族抗日英雄,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民国。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王铭章迅速请求出川抗日,9月12日正式跟随孙震的四十一军开赴抗日最前线。在出川的第一站,王铭章和其一二二师就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25日王铭章的三六四旅就在东回村与日军遭遇,随即在日军的飞机和大炮的轰炸下以简陋装备与日军激战一日,最终杀敌数百人,伤亡近二千人退出了战斗。

1938年徐州会战爆发,王铭章率领一二二师和一二四师进驻滕县,在滕县之时他对自己的部队这些说过“以川军薄弱的兵力和破败的武器,担当了津浦线上保卫徐州的第一线的重大任务,力量已不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二十年内战之罪愆了”。是的王铭章和一二二师就凭借着这种精神在滕县足足硬抗了日军飞机、大炮下三天的猛烈进攻,最终因伤亡殆尽,外无援军的情况下,王铭章发出最后一份电报“决心死拼,以报国家”,之后亲自率领着部队与日军进行巷战,最终王铭章在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之时,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壮烈殉国。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参谋长赵渭滨及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孟等全师数千人无一人撤退,几乎全部壮烈殉国,全师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也正是因为这些将士们的死守,最终中国赢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台儿庄大捷。

正如李宗仁所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是的,正是因为王铭章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与日军进行血战,并自死不退,才有了这场大胜,中国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烈士们的存在,中国才不会亡。

饶国华

四川省资阳县东乡人,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7年出川抗日,第一战并是亲自指挥第四三三旅佟毅部在广德前方约六十里的泗安占领阵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虽饶国华英勇善战,但无奈队友无能,最终只能遗憾的退出战场。1937年11月饶国华奉命加入到了南京保卫战的部队当中,亲自镇守广德这一关乎南京存亡的要地,但最终在武器不如人,又没有援兵可用的地步,再加上团长刘汝斋违背军令擅自后撤,以至全线溃败,在抵挡日军8天之后,饶国华所部全军覆没,广德失陷,饶国华拒绝投降,在撤退无望的情况下他面对广德方向大呼

“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随后举枪自尽,以死殉国。

在饶国华临死前,他写下遗书道“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唯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知遇及川中父老之情。本部扼守广德,掩护友军后撤集中,已达成任务。我官兵均不惜牺牲为国效力,忠勇可嘉深以为慰。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于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余死无恨矣。”。饶国华死的壮烈,他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为之铭记。

其实川军中还有着很多的抗日英雄,他们虽然早期作为军阀都是劣迹斑斑,但是在国家灭亡的最危险时刻,是他们第一个毅然决然的站出来为国效命,他们真正的做到了“为国而死,死又何妨”的豪言壮语,当然由于本人知识浅薄,很多的川军英雄们的信息收集都不全,这个请见谅,再加上篇幅有限,很多的川军英雄都没有写出,如杨干才将军、范绍增将军、黄隐将军、陈书农将军和马毓智将军等等。当然川军中不只只有这些将军们才是英雄,那些为之牺牲的20几万无名将士们更是英雄,总之这些人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英雄,更是我们中国人的英雄。


澳古说历史


川军是指民国时期在四川形成的地方军阀,在四川长时期的军阀混战中,由于时间短,出名的人物并不多,基本上都以刘湘和刘文辉为代表,实际上这远远不能展示整体川军中的风云人物,本篇问答来一把高能的,以时间轴为线,稍微详细点介绍介绍川军中的“风云人物”。

川军最早的来源成本比较复杂,其中有清陆军第十七镇改编而来的川军第一、四师,保路同志军改编的川军第二、三师,蜀军改编为川军第五师。

在川军军阀混战局面形成之前,川军的风云人物应该蜀军改编而成第五师熊克武,当时熊克武拥护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后来发起讨袁,虽然失败实力遭遇重挫,但始终在四川一带坚持反袁,后来袁世凯称帝,蔡锷发起护国战争,熊克武协同滇军继续参加反袁斗争,最终获得胜利。

再赶走了北洋势力后,由周道刚、刘存厚、钟体道、陈泽霖、熊克武分别占据一至五师师长的职位。”

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担任总统,任滇军的罗佩金担任四川督军,黔军总司令为戴堪为省长,四川军阀当然不愿意,刘存厚先后赶跑罗佩金和戴堪,北洋政府任命周道刚为督军,段祺瑞随后想要重新夺回四川,因此派吴新光入川,遭到西南军阀的联合打击,随后刘存厚又被任命为四川督军。

1918年熊克武响应南方护法军政府号召,联合西南军阀讨伐刘存厚,刘存厚败退到陕西,孙中山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

到1919年唐继尧联合贵系军阀,开始“倒熊运动”,被熊克武联合刘存厚打败,从此之后四川再无客军。

在这个过程中,刘湘、刘存勋、杨森等人相继崛起,刘存厚再次被驱逐。

1922年刘湘、杨森企图赶走熊克武,称霸四川,结果被打败,熊克武推选刘存勋为川军总司令,随后在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支持下,杨森和刘湘卷土重来,打败熊克武,形成杨森为四川督理,田颂尧会办四川军务,邓锡侯为省长,刘湘、刘存厚为边防督办。熊克武则被驱逐出川,被蒋介石、汪精卫消灭。

这期间,杨森与刘湘等大战,刘文辉也开始崛起。

在北伐军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川军接受国民革命军改编,形成杨森二十军军长,刘湘二十一军军长、赖心辉二十二军军长,刘存勋二十三军军长,刘文辉二十四军军长,邓锡侯二十八军军长,田颂尧为二十九军军长。

可以说,军阀混战到这时形成规模最大,势力最多的阶段,随后刘湘和刘文辉在上下东之战中实力快速膨胀,四川形成二刘对峙的局面,随后二刘大战中,刘湘打败刘文辉,树立了四川的霸权,到1933年军阀虽然割据,但是混战结束。

以上文章中,出现的人命,基本都在四川军阀混战的某一时期成为“风云人物”。

当然,这也并为能将所有风云人物全部加进来,有遗漏的烦请大家在评论区指出。


史论纵横


川军了解的不多,在抗战时期共有大约350万英勇的川军抗战,这是除了国民党中央军外的第一地方武装部队,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抗日大战。川军的高级将领有熊克武,彭光烈,杨森,邓锡侯,刘湘,刘文辉等等,都是高级将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