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經紀行業積極尋求轉型升級

隨著中介行業逐漸從野蠻生長向合作共生轉變,以鏈家、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為代表的中介企業也在積極尋求轉型升級,以更好的服務輸出來解鎖品質化居住的命題。

“存量時代,無論是房子的成交抑或中介發展規模均離不開‘品質’這一競爭關鍵詞,過去那種惡性競爭的規則或低質量的交易服務將被打入市場冷宮。”有業內人士稱。

對中介而言,近兩年調控給市場造成冷卻效應,同時也帶來一些積極的轉變機遇。當市場需求被壓縮的情況下,重品質和服務的品牌中介更容易在理性成交中突顯優勢,進而佔據市場份額。據瞭解,目前北京3000餘家備案經紀機構中,每年交易量排名TOP 10的經紀機構已經佔領了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並且,排名前列的中介機構正在拉開與排名靠後者的銷量差距。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此前分析認為,房地產經紀行業集中、准入門檻提高和擴張成本提升以及行業管理力度不斷加強將是必然結果。經歷多輪調控之後,北京中介行業幾經洗牌,行業集中度已經大幅提升。

在業內看來,政策高壓的市場環境下,大型經紀機構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也更善於利用市場的週期性變化擴大規模、化風險為發展機遇。長遠來看,各類品牌中介的品質化服務探索,也有助於將市場往更正向和競優的趨勢推動,形成良性的行業生態。

在行業蛻變過程中,鏈家也在探索多重變革,其近期對外公佈了全面品質提升計劃,包括“30124”客訴響應機制、全國八大安心服務承諾,51%經紀人本科率等一系列提升從業者品質和服務品質的舉措。

“過去鏈家贏得市場靠的是高於行業均值的服務品質和效率,但和消費者的預期相比,仍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間。”鏈家首席運營官王擁群表示,“未來幾年,我們將從組織、流程和觸點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的提升,以消費者為中心,去探索行業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在整個房地產行業裡,經紀產業鏈進化相對滯緩,其行業品質提升空間也較大。貝殼研究院院長、貝殼找房首席經濟學家楊現領認為,基於行業特性,房地產經紀人端存在幾個目前尚未完全解決的難題:第一,行業的整體認知能力都還是比較低;第二,流失率是最大的殺傷力,經紀人平均從業時間是七到八個月左右,導致經紀產業鏈高度不穩定;第三,收入波動大,由於行業准入門檻低和自由度高,不同經紀人之間的收入差距懸殊。

鏈家方面認為,經紀人的從業素質、專業度及服務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品質化提升程度,“高學歷、高專業度、良好價值觀和高社區參與度是新型社區專家的標準”。因而,在品質提升計劃中,鏈家對外宣佈在2020年將鏈家經紀人本科率提升至51%以上,加大校招力度,並通過內部組織氛圍營造、績效體系變革等手段,增加經紀人留存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