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2700萬,搭建服務平臺方便群眾辦事

武岡:搭建三級政務服務平臺 切實方便群眾辦事

【開欄的話】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書記說:“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近年來,武岡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做細做實每件民生實事。

目前,我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申報累計已達百餘項,包括交通、水利、人社、教育、住房、醫療衛生、電力、養老、環保等各個行業。為客觀評價近幾年全市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效果,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繼續做好民生實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市委、市政府決定,自即日起,在全市重點實施的民生實事中評選“人民群眾最滿意的民生實事”並予以表彰。我們自今日起開闢《點贊-惠民實事》專欄,摘要刊發各部門單位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受益的民生實事,以饗讀者。

從2015年開始,我市啟動“新政改”,通過全面加強市、鄉、村三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有效推進政府轉變職能、強化服務,促進政務服務的均等化,切實方便群眾辦事。

武岡2700萬,搭建服務平臺方便群眾辦事

>>積極推進“三集中三到位” 建好武岡市本級政務中心

武岡市政務中心於2015年10月14日從樂洋路41號搬到目前的春光大橋橋頭工業園區辦公樓,裝修投入400萬元,辦公場地面積達4000平方米,1-4層為敞開式辦事大廳。目前,我市進駐政務中心的行政審批部門28個,151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在中心集中辦理。該中心立足解決“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積極推進“三集中三到位”,即把單位行政審批許可職能向一個股室集中、審批股室向政務大廳集中、審批事項網上辦理集中,做到事項進駐大廳到位、審批授權窗口到位、電子監察到位,讓群眾減少路上跑、大廳等、窗口辦的時間,實現“一次性告知、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絕大部分窗口實現了“最多跑一次”。

武岡2700萬,搭建服務平臺方便群眾辦事

>>狠抓鄉鎮政務服務陣地建設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通道

在建好市本級政務服務中心的同時,在全市18個鄉鎮(街道)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中心建設。2015年啟動,2016年全面鋪開,投入資金2700萬元,改建的5個,新建的13個;其中新建的鄉鎮(街道)政務中心場地面積為780平方米,改建的鄉鎮(街道)政務中心場地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已於2017年上半年全部投入使用,進駐窗口達到15個以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都納入鄉鎮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公。同時,為充分發揮鄉鎮政務中心職能,推動市直部門工作重心向基層下移,工作力量向基層下沉,我市還出臺文件,將13個部門180項行政權力和18項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到鄉鎮街道,為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武岡2700萬,搭建服務平臺方便群眾辦事

>>整合部門功能 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全面覆蓋

我市通過整合部門項目、利用原村級活動場所,投入資金14100萬元,改造和新建村級綜合服務平臺315個,實現全市村級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全覆蓋。綜合考慮半徑、服務人口和服務內容等因素,村級綜合服務平臺按照黨建“1+N”模式進行功能佈局,主要包括黨建服務、便民服務、電商服務、文體活動、農業服務、醫療服務、警備服務等7個方面的功能。通過職能整合,組建便民服務站,集中受理辦理關係人民群眾的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村便民服務站起到最大化的便民、惠民作用,真正建成親民、為民、便民的集中服務辦公場所。

我市總投入資金17200萬元用於全面加強市、鄉、村三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有效推進了政府轉變職能、強化服務,促進政務服務的均等化,讓武岡市84萬群眾受益,切實方便群眾辦事,讓基層群眾能夠真正公開平等地享受到效能政府、陽光政府提供的優質服務。2017年至2018年市本級政務中心窗口共辦理各類行政許可審批、公共服務事項644790件(次),鄉鎮政務中心辦件403752件(次),村級社區便民服務站辦件693046件(次),得到辦事群眾的一致好評。 攝影:鄢振輝 周劍平來源:新武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