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溫州:“兩隻手”合力引領改革潮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温州:“两只手”合力引领改革潮

溫州夜景。楊冰傑 攝

在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中,民營經濟發祥地、改革探路者溫州無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40年間,溫州人將市場經濟這隻“無形之手”揮舞得格外有力,歷屆黨委政府則通過制度層面的突破與創新,用“有形之手”為民營經濟生長提供養分。

“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溫州人敢闖敢幹的磅礴活力,更離不開主政者的智慧與擔當。”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改革開放之初,政府不壓制、不扼殺,放手讓百姓創業,使民營經濟從點點星火漸成燎原之勢;1990年代初,在“姓資姓社”的爭論中,政府敢於擔當,鼓勵、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溫州遭遇“成長的煩惱”,“唱衰”之聲甚囂塵上時,市委、市政府承擔地方“金融改革”的重任,攻堅克難;“目前,溫州又啟動了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温州:“两只手”合力引领改革潮

1983年,溫州創辦全國第一個專業市場:永嘉橋頭紐扣市場。

從“八大王風波”到“無為而治”

在很多人眼裡,溫州是財富的代名詞,遍地是老闆、豪車滿街跑,而40年前的溫州是名副其實的“邊窮地區”。

1978年,溫州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13元,低於全國134元的水平;人均耕地0.41畝,不足全國1/3;與外界的交通只有往上海的水路和一條路況極差的國道,被戲稱“水(溫州方言諧音‘死’)路一條”、“汽車跳、溫州到”。

但嗅覺靈敏的溫州人感覺到了改革開放的春風。1978年,樂清柳市鎮出現第一家低壓電器門市部,至1981年全鎮電器門市部達300餘家。無數溫州人從農民“變身”供銷員,靠一雙腳為溫州這個小地方跑出通往全國的財富之路。

1980年,18歲的章華妹領取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也在那一年,溫州通用機械廠副廠長鄭秀康下海創辦皮鞋作坊,成為當時第一批辦“企業”的人。

“我辦企業時沒資金、廠房,把老婆的一條毛料褲賣了,大概50元,把結婚時買的手錶賣了100多元,加起來不到200元。我鄰居是位老太太,丈夫去世後給她留了筆錢,她借了我500元。我想,哪怕是為了還錢給她也要拼命工作。”鄭秀康告訴澎湃新聞。

溫州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1982年的“八大王風波”是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

改革初期有一項罪叫“投機倒把”,個人販賣工業品、運輸販運等都在打擊之列。“八大王”是樂清當時有代表性的八個個體經營專業戶,有7人以投機倒把罪被判刑,1人遭通緝。

1983年中央1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下達後,“八大王”被羈押的人員陸續被改判無罪釋放、發還罰沒財物。不過,當時並未對他們平反,社會對個人經商觀望氣氛濃厚。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鬍宏偉在其新書《東方啟動點》寫道:1984年,中央下達保護私營經濟的第三個“一號文件”,時任溫州市委書記袁芳烈藉此東風,在省委常委電話會議上疾呼為“八大王”平反,獲一致同意。在當年的全市鄉鎮書記以上幹部大會上,溫州市委宣佈為“八大王”徹底平反。多年以後,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告訴袁芳烈,“八大王”平反了,他才敢砸下所有家底,開辦求精開關廠。

1984年,南存輝與同學胡成中合辦求精開關廠(正泰集團、德力西集團的前身)。這一年,全國第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永嘉縣橋頭紐扣專業市場開業。

“溫州也從這年開始進入民間投資最大、經濟增長最快的第一個發展黃金期。”胡宏偉介紹。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温州:“两只手”合力引领改革潮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報首次公開提出“溫州模式”。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發《溫州33萬人從事家庭工業》並配發評論員文章《溫州的啟示》,“溫州模式”首次見諸媒體。自此,“溫州模式”不僅成為解密溫州改革奇蹟的“鑰匙”,更是解讀以發展市場經濟為價值取向、以全民富裕為最終訴求的中國改革的樣本。

那幾年,溫州政府部門順應民眾突破計劃體制束縛而噴湧的活力,頂住壓力,“放任自流”、“不設限”,

外界評價這個階段溫州政府部門是“無為而治”,袁芳烈也曾表示:“‘無為’也是‘為’,甚至比‘為’更需要勇氣和魄力。”

一把火燒出“質量立市”、“信用溫州”

1980年代,價格低、款式新的“溫州鞋”風靡全國,產量一度佔全國1/10,但對其質量低劣的詬病也不絕於耳,被稱為“晨昏鞋”、“星期鞋”,一些城市開始驅逐“溫州鞋”。

1987年,一場圍剿“溫州鞋”的暴風驟雨席捲全國,南京、上海、湖北等地查抄的溫州鞋堆積成山。當年8月8日,5000多雙溫州鞋在杭州武林門廣場被一把火燒掉。

這把火讓溫州產品的信譽跌入谷底。當地開始從產品質量入手,對溫州的誠信展開“救贖”,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繼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同時治理整頓“假冒偽劣”問題。

1993年下半年,市委提出“第二次創業”,實施“質量立市”,《溫州市質量立市實施辦法》成為全國首個由地方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地方政府頒佈實施的關於質量建設的法規性文件,“358質量系統工程”、名牌興業、信用溫州、品牌強市等措施連續出臺。

民營企業也意識到,質量是“溫州模式”的命門。

“1987年杭州武林廣場那把火點起的時候,我正在武漢銷售皮鞋,2000雙質量過硬的皮鞋也受牽連,被工商部門收繳,我還跟他們打官司,最後贏了。但杭州這把火對我觸動很大,1988年我借了3萬元開鞋廠,就從源頭開始掌控質量。”溫州奧康鞋業董事長王振滔告訴澎湃新聞。

1998年2月,“奧康”皮鞋被中國皮革協會評為“中國真皮鞋王”。次年12月,王振滔在杭州點燃一把火,把從全國收繳的仿冒奧康鞋的2萬隻鞋盒、2000雙鞋付之一炬。也在這一年,正泰、德力西、康奈拿下溫州第一批“中國馳名商標”。

2002年,溫州市人大常委會將1987年火燒溫州鞋的8月8日設為每年的溫州“誠信日”。2007年8月8日,“信用溫州 品牌強市”誠信主題活動在當年燒燬溫州劣質鞋的杭州武林廣場舉辦,溫州企業家共同點燃“誠信之火”。

如今,溫州已從昔日假冒偽劣的代名詞變為諸多行業質量標準的創立者。據統計,溫州企業參與制訂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1393項,拿下4個國家級“產品質量提升示範區”。

金融改革助溫州走出低谷

1990年代起,溫州低壓電器、服裝、鞋業、閥門、打火機等製造業快速發展,2002年~2007年,溫州的GDP增速都高於全國3個百分點以上。

但與此同時,不少溫州商人開始將目標瞄準更賺錢的房地產、煤炭等領域,大量熱錢湧入,“炒房團”、“炒煤團”等頻頻出現,一定程度導實業“空心化”。2011年第二季度,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調查顯示,民間借貸參與規模首次超過房地產、股票和基金等,成為溫州人投資的首選。

溫州民間資金豐富,企業間借款幾十萬、幾百萬有時甚至不打借條。但由於要素市場改革不徹底、地方金融體制改革相對滯後,民間金融鏈條又很脆弱。

2011年,溫州民間借貸風波爆發,部分企業破產、老闆跑路,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不良率上升,外界出現唱衰溫州的聲音。

2012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主要任務為探索發展民間融資、加快發展新型金融組織、發展專業資產管理機構等12項。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温州:“两只手”合力引领改革潮

2012年4月25日,全省首家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在溫州鹿城區開業。

在此背景下,溫州率先嚐試通過民間金融立法,促進民間融資“規範化”、“陽光化”。2014年3月,浙江省為溫州市制定出臺全國首個地方性金融法規《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其核心之一是“民間融資備案管理制度”,規定大額民間借貸強制備案,借款金額達一定額度或累計出借人數超過一定數量的應當報備。同時,搭建民間融資公共服務平臺“民間借貸服務中心”。

利率是資金交易的價格,也是調節民間借貸的槓桿。溫州在全市設立400餘個監測點,建成反映融資行情的“溫州指數”。目前,“溫州指數”已與全國46個城市合作,成為全國民間金融市場利率的“指示器”。

據市政府金融辦透露,溫州已逐步消除“資金鍊”、“擔保鏈”風險,化解區域企業金融風險的改革實踐受到國務院以及中國人民銀行、最高法院等部門的肯定。

今年9月6日,在溫州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重要活動——“勇當‘探路者’ 續寫創新史”主題論壇上,浙江省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表示:“溫州經濟已走出低谷、持續向好,GDP增速連續13個季度在7.5%~8.5%。”

推動效能革命,優化營商環境

作為最活躍的市場主體,民營企業佔溫州企業總數的99.5%;溫州常住人口924萬,每41人中就有一個老闆。

今年2月,溫州召開全市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動員大會,提出全面深化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為再造改革開放新優勢、再創高質量發展新輝煌提供保障,兵發佈了“深化改革優環境”十一條措施和“執紀監督治怠政”九條措施。

40年來,溫州一直在通過提升政府效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優良環境。

2002年11月,新華社播發《千億資金逃出溫州》一文,報道了一些外遷企業對溫州軟環境的抱怨,引起強烈反響。報道中,溫州蒼南縣龍港鎮“中國農民城”一位商人與朋友籌資150萬辦廠,但建廠房的3畝地卻遲遲批不下來。隨後,市委提出在全市機關部門開展“效能革命”,抓好機關作風建設。

2012年的溫州政府工作報告披露,高端要素在溫州難以集聚,產業“低小散”格局沒有根本改變,中小企業融資難,實體經濟發展存在不少突出問題。2013年8月,溫州市政府本級設定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歸零,成為浙江審批事項最少的城市。2014年,市級部門行政權力從12723項減少到4168項,減幅居全省前列。溫州還在浙江力推的“四張清單”(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企業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之外首創政府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的“第五張清單”,首批公佈實施167項政府職能、170項購買服務事項。

2017年初,溫州啟動“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設置綜合窗口,推進業務流程再造,讓群眾辦事從“多窗跑”變為“一窗辦”;率先實施“四個一”創新工程,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路;推行商事登記制度等系列改革,提升服務效率,降低企業制度成本。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温州:“两只手”合力引领改革潮

溫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大會。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今年1月,溫州提出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8月,全國工商聯報請中央統戰部同意,函覆浙江省委、省政府,同意溫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

10月17日,溫州舉行創建全國首個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大會,提出了30條創建主要任務。其中,關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有22條、關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8條。

“政府主動清除阻礙民企活力的各種壁壘,改善民營經濟生存環境。若民營經濟能在此良性循環下發展,溫州或將迎來繼1990年代‘黃金十年’後的又一春。”胡宏偉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