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藝術劇院的那些人,那些事

近年來,贛州市章貢區各舞臺上的文藝活動豐富多彩,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喝彩。臺上的節目讓人連連讚歎,而一場節目誕生的背後,凝聚著演員們多少汗水和努力,今天,帶你走進贛州藝術劇院的練功房,聆聽舞蹈演員背後的故事。


贛州藝術劇院的那些人,那些事

李景洪:傾注在贛南舞蹈中的感情

李景洪並不是贛州人,但來自吉安的他對不少有著贛南味道的舞蹈卻非常熟悉,從採茶戲到儺舞,從流傳在贛南大地上的紅色舞蹈到極具地方特色的釣拐,他都能信手拈來跳上一段。李景洪告訴記者,在劇院10年,他就跳了10年客家舞蹈,他也慢慢愛上了這片土地上流傳的文化。


贛州藝術劇院的那些人,那些事

張晴燁:想成為一名走心的舞蹈演員

張晴燁加入這個團隊才一年,出生於95年的她在這裡算是新人,因為年紀小,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妹妹”。是團裡的小妹妹,說起自己的從業路,張晴燁有些“一波三折”的感嘆。“其實我小學學了三年舞蹈,之後停止了,直到高三的最後一年才決定重新選擇藝考這條路,相當於是間隔了八年之後重新學習,基本已經沒有基礎了。經歷了近半年的魔鬼訓練後,我考到了四川師範大學舞蹈學院。”張晴燁說,在學校時因為有些舞種從未接觸過,她甚至有些對學習心灰意冷,直到學到了秧歌等漢族舞蹈,她才逐漸找到了感覺,慢慢地也吸引了老師的目光,讓她重拾了對舞蹈的信心。


贛州藝術劇院的那些人,那些事

陶濤:感受職業帶來的成就感

今年是陶濤進入贛州藝術劇院的第十年。十年在這裡,她幾乎傾注了自己的青春,這種付出也源自於她對舞蹈的熱愛。陶濤從小就喜歡舞蹈,學習之路也算是較為順利,一畢業她就參與了公開招考,進入了贛州藝術劇院,從舞蹈演員到自己參與舞蹈、小品等節目的編排,陶濤說,這十年也是她成長的黃金時期。

說起當演員的路,陶濤表示,那肯定是累,週一到週五要排練,週六週日就要出去演出,有的時候碰上了幾個活動銜接在一起,不僅要連軸轉,睡眠不足更是常有的事,累起來連走路都像踩在棉花上。然而這份工作所能給予都成就感,也是讓陶濤感到驕傲的。“去年我們到西藏去演出,那裡確實是文化比較匱乏的地方,我們表演完了之後,孩子們就把我們團團圍住要我們的簽名,就像遇見了明星一樣,當時覺得路途就算再怎麼辛苦,看到我們的節目能給大家帶來這樣的快樂,真是太值得了。”


贛州藝術劇院的那些人,那些事


其實,在贛州藝術劇院,像李景洪、張晴燁、陶濤這樣的普通演員有很多,每個人都在為這片土地文化事業做著自己的貢獻。演員們在舞臺上都是把最光鮮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大家,而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幾乎無人知曉,這群演員雖然年紀不大,但他們都在身體力行地為傳播著贛南的文藝文化事業,發揮著自己的力量。為他們,點贊!(章貢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