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預防“媽媽手”!不然會很受傷,做好防治教您五招

文|福林媽咪

如今娛樂圈秀恩愛根本就不算什麼,明星曬娃才是主流!曬娃已不罕見,一大波明星又開始曬帶娃時受的傷,這最多的傷況就是明星媽媽們手腕的“媽媽手”!

月子裡預防“媽媽手”!不然會很受傷,做好防治教您五招

生活中很多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也會出現手腕疼的症狀,這個時候就要格外注意,別讓手腕疼演變成“媽媽手”。

“媽媽手”其實是腱鞘炎的一種,之所以被稱為“媽媽手”是因為腱鞘炎在新媽媽這樣的群體中的發生率較高。

這“媽媽手”是怎麼回事?所有的手疼都是“媽媽手”的後遺症嗎?出現“媽媽手”的情況,我們又該怎麼做,彆著急,我這就為各位寶媽一一解答。

月子裡預防“媽媽手”!不然會很受傷,做好防治教您五招

一是因為新媽媽在懷孕、分娩時體內內分泌激素水平發生了變化,手腕部位的肌腱韌帶容易拉傷。二也是因為媽媽在照顧寶寶時,會借用手腕、大拇指部位的力量抱寶寶、給寶寶處理衛生或者做家務,頻繁的甚至過度的使用,使得手腕部肌腱和腱鞘的摩擦加劇,導致炎症的發生。

其實,“媽媽手”不只是媽媽的特有的病症,許多經常帶寶寶的爺爺奶奶,或者一些職業工作人員,因為長時間使用雙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腱鞘炎的症狀,也就是“媽媽手”。

月子裡預防“媽媽手”!不然會很受傷,做好防治教您五招

日常生活中,“媽媽手”的出現很普遍,出現了之後我們怎麼做,這也是大家關注的點。

1、局部熱敷

我們都知道,熱敷本身可以緩解肌肉痙攣,有止痛、消腫,避免炎症加重的功效,如果“媽媽手”疼痛難忍,媽媽們可以選擇用熱毛巾貼敷疼痛患處,以緩解疼痛加劇。


2、適當手部運動

適當的運動也是緩解疼痛的療法。對“媽媽手”的手部運動,媽媽們可以參考下面的幾個小動作:

(1)將手指十指交叉,掌心翻向外,手臂向前推,並保持動作不少於20秒。我一開始這樣做時,手腕還有點兒疼的,也就堅持有10秒左右。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疼痛情況來決定時間的長短。

(2)手臂伸直,手指朝下方,掌心向外,用另一隻手,將向下的手指往後拉,同樣保持動作20秒,然後再換另一隻手做同樣的動作。

月子裡預防“媽媽手”!不然會很受傷,做好防治教您五招

(3)手臂伸直,手指朝下方,掌心向內,用另一隻手,將向下的手指往後拉,保持動作20秒,然後換手做同樣的動作。

(4)將手掌打開,十指相互對應,然後用力向中間推,同樣保持動作20秒。

寶媽們在做這些小運動時,要把握好時間尺度,不要時間過長,讓肌肉太緊張而又造成肌肉損傷。


3、戴上護腕

護具雖不能治療寶媽們的“媽媽手”,但是可以減輕媽媽們腕部的受力情況,讓媽媽們的肌腱得到休息,幫助肌腱炎症消退。

月子裡預防“媽媽手”!不然會很受傷,做好防治教您五招

4、得空兒休息一段時間

寶媽們在生完寶寶後,身體機能不可能迅速恢復,要多多休養,照顧寶寶的工作也可以交個爸爸或者其他家人。如果媽媽們免不了要幹些活兒,那也要避免重活兒、累活兒,以及長時間幹活兒。

“媽媽手”的出現可能是媽媽們無意的動作導致的,所以對“媽媽手”的預防也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正確的抱姿是關鍵。

寶媽們或其他家人在抱寶寶時,要注意自己手臂、手腕的正確姿勢。

月子裡預防“媽媽手”!不然會很受傷,做好防治教您五招

橫抱和斜抱寶寶時,儘量讓寶寶的頭枕在自己的肘部,讓身體、肩膀、胳膊肘和手腕一同用力來抱住寶寶,這樣可以減少手腕這一個部位的用力,從而減少“媽媽手”的出現。

豎著抱寶寶時,儘量不要用手在下方託著寶寶抱,而是將寶寶靠近身前,用兩隻手臂的力量將寶寶捆抱在胸前。


然後,照顧寶寶是一家人的重任,寶媽們也需要休息

寶媽們在平時照顧寶寶時,如果感到手腕酸脹,要停下手中動作,適當甩手、轉圈運動一下腕部關節,做一些腕部護理小動作,休息一下手部關節。

月子裡預防“媽媽手”!不然會很受傷,做好防治教您五招

寶寶的出生是一家人希望的延續,每個家人都應該在照顧寶寶上儘自己的一份心意,而不是將照顧寶寶的任務全權教給媽媽,寶寶的日常照顧護理,爸爸也要出一份力,別讓媽媽們感受到“喪偶式”育兒的悲涼。

警惕“媽媽手”的出現,不只是媽媽們需要,一些長時間用手腕的工作人員也要時刻注意,別讓糟糕的“媽媽手”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多多預防和治療才會讓手部關節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