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陳翔六點半藝人


實際上二百五並不是罵人的話,只是形容這個人憨厚老實,不懂得圓滑處事,經常因為莽撞闖禍。關於二百五有以下幾個傳聞故事。



蘇秦被害說

蘇秦和張儀都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外交家,兩人共同拜於鬼谷子門下。張儀學成之後入秦拜相,以連橫之術使得山東六國逐一與秦國結盟,因此秦國逐漸蠶食了大量六國的土地。

蘇秦學成之後,開始遊說六國,提出了六國合縱破連橫的方法,最終說服六國組成合縱盟。蘇秦也因此成為了六國的“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一步。



後來,合縱盟瓦解後,蘇秦到達了齊國。因為蘇秦當時的名望很高,所以齊宣王任用蘇秦為客卿。這件事導致了齊宣王手下的大臣不滿,他們害怕失寵,所以就派遣了刺客刺殺蘇秦。

蘇秦重傷為死之時,齊宣王趕了過來看望蘇秦,當時並沒有抓到刺客,所以蘇秦又為齊宣王出了一條計策;“希望自己去世之後,齊王以燕國間諜的名義將自己的屍身車裂,然後下令以千金懸賞行刺之人,這樣就可以抓住刺客。”

齊宣王照辦,並且張貼告示,宣判蘇秦為奸細已經車裂,刺殺蘇秦者可以獲得黃金千兩。這時果然有人承認自己是刺客,而且一來就是四個人。



齊宣王看到這四個人氣不打一處來,並且反覆詢問他們誰是真的,誰是冒充的,結果四個人都說自己是真的。爭執不下的時候,其中有個人說就當是我們四人一起刺殺的吧,這樣我們每個人可以獲得二百五十兩黃金。於是四個人分分舉手同意。

齊宣王看到這四個傻得可愛的人問道:“你們商量好了嗎,金子怎麼分呀”。四人異口同聲的回答:“每人二百五十兩。”

齊宣王拍案而起,大怒道:“來人呀,把這四個二百五給我拖出去砍了。”於是二百五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唐朝官員說

相傳唐朝時期的京兆尹權力很大,所以在出行的時候派頭十足,經常伴隨著龐大的儀仗隊。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是京兆尹很威風,就連前面開路的小吏也開始狐假虎威,他們經常拿著棍子或者很長的竹竿驅趕行人。

最開始京兆尹頭前只有一名小吏,這名小吏的官職叫做“喝道伍佰”。後來又添加了一名小吏,於是“喝道伍佰”變成了兩個人,竹竿也變成了兩根。於是人們為了表達對這種狐假虎威奴才的憤恨,所以便稱呼他們為“二百五”,又因為變成了兩根竹竿,所以也叫他們二竿子。



秀才傳說

相傳古代的時候,有一名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結果到老一事無成,就連兒子也沒生一個。所以秀才便心灰意冷、淡泊名利。

後來看開了之後,反而生育了兩個兒子。秀才回想一生感慨萬千,於是給大兒子起名成事,小兒子起名敗事。從此之後老秀才便在家悉心教導兒子,希望他們將來可以學有所成。



有一天老秀才有事出門,臨行前告訴兩個兒子練習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並且讓妻子督促。

老秀才到了晚上回來後問妻子:“兩個兒子的課業如何?”妻子回答道:“兩個兒子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秀才很納悶的接過了兒子練習的字帖看了看,慨然長嘆:“原來兩個都是二百五呀。”


我是越關


關於二百五的來源,說一個故事。


有個自作聰明的人做了地主的管家,每年秋收後幫地主收租,田租單價二百五十文。有一次收租對話如下。

租戶:“二百五?”

他:“是。”

租戶拿出兩串錢給他:“這是二百。”又拿出五文錢給他:“ 這是五。”

“爽快!”他高興的拿上二百零五文錢就走了。

從此所有的租戶交租都是兩百文加上五文錢,租的多就按單價分次和他算租金。

這個小故事還原了租戶對高價租金的厭惡,同時還有著租戶的淳樸想法:所有收租的都是二百五,這樣可以少收我的租金。這麼接地氣的故事,說不定二百五真的是這麼來的。


飛魚科普


話說一個秀才,年近四十,才金榜題名,然後娶得一妻,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取名老大為成事,老二為敗事,一日老秀才出門,出門之前教了兩個兒子各一個字,老大的字難讓寫他寫300遍,老二的字簡單讓他寫200遍,然後老秀才就出門了。

過了一天,老秀才回到家,檢查作業,老大成事寫了不到三百字,老二敗事寫了超過二百字,一數,都是二百五十個字,老秀才說:成事三百不足,敗事二百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自此,二百五就流傳了下來,形容頭腦有問題。


楊擇贏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我看你們一個個真的是二百五了,連二百五是什麼意思都不懂,那就要笑掉大牙囉。我不管二百五這句話是從哪裡來的,有什麼故事,我不知道。就直接從二百五這個數字來解答,二百五,在平時生活當中用來罵人的,就是罵你這個人傻,就是豬,二百五指的是豬,把你這個人當成豬來罵,你知不知道。因為在生活中人們養的豬,達到二百五斤的時侯是剛剛好殺吃,不大不小,豬一般養到這個重量時是最佳出欄的時候,所以平時農村賣豬的時候稱豬經常有人笑話,連稱都不看,先說句笑話,剛好二百五,大家就一起跟著笑,平時你被人家說你是二百五,就是這個意思,罵你是豬。


龍存開


二百五是一句罵人的話,這是舉國周知的,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二百五指的是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好出洋相的人都有可能獲此“殊榮”,從這點來看,二百五雖不是什麼褒義詞,但貶義的成分不算太重。

二百五的歷史並不悠久,《說文》、《爾雅》、《康熙字典》、《辭源》、《辭海》等等全都無載,《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也很簡略,不知出處。

而關於二百五的來歷也有很多說法,各自有各自的趣味性。

戰國蘇秦的故事

蘇秦是戰國著名的縱橫家,以遊說列國合縱抗秦而受到各國國君賞識,領六國相印,權勢可謂一時無兩。

所謂樹大招風,蘇秦在齊國活動的時候,遭遇刺客襲擊,重傷而亡。

明目張膽在齊國殺人,這是對齊國的蔑視,齊王很生氣,但他卻沒有下令捉拿兇手,而是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掛在城門口,張榜公示蘇秦是內奸,死有餘辜,齊王要獎勵出手的義士千金。

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來領賞,四人都一口咬定蘇秦就是自己殺的,於是他們被帶到齊王面前。齊王問他們千兩黃金怎麼分,四人還高興得回答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

齊王毛了,怒喝道:“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

從此民間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說法,被用來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財色所迷惑的人。

老秀才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可是始終不曾中舉,最後終於放棄了,開始培養下一代。

老秀才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成事,小兒子叫敗事,老秀才此後的主要事務就是教他們,指望他們能夠考上。

一天,秀才要出門,吩咐大兒子寫三百個,小兒子寫二百個。結果秀才回來之後一問,發現兩個兒子都只寫了二百五十個,於是感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銀兩的故事

據說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後來人們也把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平沙趣說歷史


前不久報名學習,老師給每個人編了號,我看了看,我是250號。剛開始看到這數字,心想怎麼這麼巧?


後來一想總要有一個人是250,為什麼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將編號改成了250+網名的格式。心裡思忖著只要我不說,靜悄悄地也就過去了。

沒想到群裡不一會兒卻因這個250熱鬧了起來。有人建議說怎麼沒有避開這個數字,有人建議換成2500,或換成25000……

250,在大多數人的心裡是怎樣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來“二百五”是指說話做事傻里傻氣,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說得白話一點,就是憨包一個。

憨就憨吧,也沒什麼,看來我這250心裡,“二百五”是當定了。

這麼多數字,為什麼只有二百五成了罵人的代名詞?雖然有書君覺得名字只是一個代名詞,噹噹250也沒什麼,心中還是有疑惑的。


為此有書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當得知其來歷後,再也不願當250了。

為什麼呢,且看兩個故事:

一、瓜分黃金250兩的歷史淵源:

話說春秋戰國時期,有著六國帥印的蘇秦竟然被人暗殺。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鐵定的軍事紀律,誰有這樣的膽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讓齊王大怒。


為了替蘇秦報仇,他讓人割下蘇秦的頭,掛在城門上,並貼了懸賞廣告。說蘇秦是內奸,殺得好,為了懲奸揚忠,決定懸賞千兩黃金,望殺人英雄前來領賞。


告示一貼出,就有四個人來邀功,堅持說蘇秦是自己殺的。齊王問千兩黃金他們怎麼分,他們說每人250。這下齊王火了,怒喝:“把這四個‘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民間傳說:

在科舉時代,有一考試多年的秀才,從十七八歲開始科考,考到結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兩個孩子。


當一個孩子五六歲,另一個孩子七八歲時,還是沒考上舉人。心想不能誤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寬裕。於是決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給他的這兩個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敗事。

有一天,他要出門了。於是給兩個孩子佈置了作業。要求成事寫300遍,敗事寫200遍。回來後,他檢查作業。


發現成事只完成了250,而敗事也完成了250。於是感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是二百五啊!

後來發展到現在,當一個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還帶來壞影響時,就會說他是一個“二百五”,因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看來這個“二百五”當不得,有書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聲說事。於是在群裡鄭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後來細思極恐,還是覺得不妙,於是向助教申請退出進階班群,留了一級到了基礎班。重新分號時沒想到是150,群裡不足200人。看著這個150,有書君啞然失笑,還好,總比“二百五”好多了!

這個250,雖是一個代號,能避就避吧,免得帶來心理陰影。


不是有個心裡暗示效應麼,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有書課堂


1,戰國時期有個叫蘇秦的人,說服六國聯合抗秦,被齊王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後來被人刺殺了。齊王為了抓住殺人兇手,用了一個引蛇出洞的計謀,重賞千金獎勵殺蘇秦的義士。有四個貪財之人來領賞,堅持都說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問怎麼樣分千金之賞?四個人都同意平分每人二百伍,齊王下令把四個二百伍推出去斬首。人們常把傻瓜、笨蛋、和財迷之人,說成是二百伍。

2,民間傳說,從前有個秀才,終其一生都沒有考取功名,老來得子添雙丁,起名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一天外出辦事,要老妻監督兩個兒子習字,趕集回來後問結果,老妻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伍。

3,古人用紙包銀兩,500兩為一封,250兩就是半封,取其諧音為半瘋,所以辦事不靠譜的人也被稱之為二百伍。

二百伍是個貶義詞,內含半吊子、半瘋傻瓜的意思,說話不著調辦事不靠譜的人,都會被人戲稱為二百伍。


用戶64077389477


用“二百五”罵人,本義是說對方在孃胎裡只待了250天,分娩時不足月,所以智商欠缺。

俗話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受精卵著床到小寶寶呱呱墜地,正常時間是10個月,即300天。那些只懷250天就出生的孩子,屬於典型的“早產兒”,身體和大腦發育都遜於普通人,不太容易存活下來。即使活下來了,長大成人了,思維也會比常人慢半拍,顯得有些傻,這就是為什麼罵人的時候會說人家“二百五”的真正原因。

當然,現在醫學先進,早產兒的存活率已經大幅度提升,嬰幼兒的教育條件和教育理念也空前發達,只懷250天甚至還不足250天的早產兒,出生時雖然比普通孩子瘦小得多,長大後還是有可能在心智上和身體上全面追趕上來的。

查唐傳奇、宋話本、元雜劇、明清小說,裡面都沒有“二百五”一詞,說明這句罵人話是民國時代或者建國以後才流行起來的,流行時間大約與上海和廣東人常說的“十三點”差不多。

還有人說,二百五是250文的意思,250文是半吊,所以二百五等同於半吊子。

事實上,一貫銅錢是一千文(實際上只有七八百文),一吊銅錢是一百文(若用清末通行的當十銅元,則一吊只有十枚),半吊即50文,怎麼可能是250文呢?


開周說宋


小編的家鄉魯中地區,人們就經常說“二百五”這個詞,用來指傻頭傻腦,做事一根筋,缺心眼的人。那麼“二百五”為什麼成了罵人的詞呢?它到底是怎樣來的呢?出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思,小編詢問過當地很多的老人;本著求本溯源的原則,小編也翻閱過很多書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民間故事起源。

一個財主家有兩個兒子,腦筋都不太清楚,一個叫“成事”,一個叫“敗事”財主為了自己的家業能有人繼承,就重金聘請西席先生來教導。很多人衝著重金去了,可都被氣走了。一個落地老秀才去應聘留下了。教他們寫大字,老大的字難,讓他寫三百遍,老二的字簡單,讓他寫二百遍。等到檢查的時候,兩人都寫了二百五十遍。老秀才就說:成事三百不足,敗事二百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連數都數不明白。之後也憤然走人。從此二百五就流傳了下來,形容腦筋不清楚的人。

半封銀子起源。

古代銀子論兩,用封紙包銀子,每500兩銀子包一封,250兩銀子為半封。因為“半封”與“半瘋”諧音,有人就以“二百五”,來稱呼半傻子,缺心眼的人。

還有一種說法是,古代一吊錢是1000個銅板,也就是一千錢。二半吊子錢,也就是250個銅板。後來就以“二百五”,來形容二半吊子,一根筋的人。

戰國蘇秦起源。

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蘇秦,被人謀殺死於齊國,齊王很惱怒命人捉拿刺客,但是很久沒有捉到。後來齊王心生一計,命人割下蘇秦首級,懸於城門,貼出佈告:“蘇秦者,內奸也,殺人者,賞金1000兩”。這下有四個人跳了出來,找到齊王來領賞金。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多少分。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後來人們就用二百五來形容財迷心竅、不計後果的人。


對於這個回答,喜歡的點個贊吧,有不同想法的,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土妞話三農


現在我們罵人的時候經常會說你是250,所以在很多人的心裡這個250不是一個好數字,並且有點貶低自己。那麼歷史上究竟發生過什麼事情,使得這個數字後來演變成罵人的意思。這其中有兩個故事值得一說。

一、四個人分一千兩黃金

春秋戰國時候是個戰亂時期,時不時就會發動戰爭,但是每次戰亂髮生的時候都有一個基本的底線,那就是不殺來的使者。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也成了一條大家都默認遵守的條例。

但是有著劉國帥印的蘇秦作為使者卻被人殺害了,是誰有這麼大膽子,敢違背軍紀,齊王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十分生氣。為了找到這個殺蘇秦的人,他想了一條妙計,對外宣稱,蘇秦不是使者而是內奸,這種人就該殺,現在有人替自己殺了蘇秦,為表謝意決定賞殺蘇秦的人千兩黃金,希望做了好事的人能夠前來領賞。

此告示一出,果然有四個人趕忙前來,承認就是自己殺了蘇秦,還一直問齊王要這一千兩黃金,計算後每人拿250兩,錢剛到手,齊王直接下令,給我把這幾個二百五斬了。

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科舉制,這一制度也算是相對公平,讓那些寒門的人有機會躋身於貴族行列。而在當時有一個秀才,從17歲左右的時候就參加科舉考試,可是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也一直沒考上。

一個是因為自己當父親該承擔起相應責任,另一個是因為家中沒錢,所以這個秀才決定放棄考試。此後他每天在家中教自己的孩子讀書,兩個孩子的名字還特別獨特,一個叫成事,另一個就叫敗事。

一次,這位秀才要出去,於是給自己的孩子留了作業,成事需要抄寫300遍,敗事則要寫200遍,等回來後,他會檢查。事後他發現成事少完成了50遍,而敗事多完成了50遍,然後說了句:都是250啊!

所以這個250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做的不是很好,要不就是多了,要不就是少了,總之不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