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

陳翔六點半藝人


实际上二百五并不是骂人的话,只是形容这个人憨厚老实,不懂得圆滑处事,经常因为莽撞闯祸。关于二百五有以下几个传闻故事。



苏秦被害说

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家,两人共同拜于鬼谷子门下。张仪学成之后入秦拜相,以连横之术使得山东六国逐一与秦国结盟,因此秦国逐渐蚕食了大量六国的土地。

苏秦学成之后,开始游说六国,提出了六国合纵破连横的方法,最终说服六国组成合纵盟。苏秦也因此成为了六国的“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得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一步。



后来,合纵盟瓦解后,苏秦到达了齐国。因为苏秦当时的名望很高,所以齐宣王任用苏秦为客卿。这件事导致了齐宣王手下的大臣不满,他们害怕失宠,所以就派遣了刺客刺杀苏秦。

苏秦重伤为死之时,齐宣王赶了过来看望苏秦,当时并没有抓到刺客,所以苏秦又为齐宣王出了一条计策;“希望自己去世之后,齐王以燕国间谍的名义将自己的尸身车裂,然后下令以千金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就可以抓住刺客。”

齐宣王照办,并且张贴告示,宣判苏秦为奸细已经车裂,刺杀苏秦者可以获得黄金千两。这时果然有人承认自己是刺客,而且一来就是四个人。



齐宣王看到这四个人气不打一处来,并且反复询问他们谁是真的,谁是冒充的,结果四个人都说自己是真的。争执不下的时候,其中有个人说就当是我们四人一起刺杀的吧,这样我们每个人可以获得二百五十两黄金。于是四个人分分举手同意。

齐宣王看到这四个傻得可爱的人问道:“你们商量好了吗,金子怎么分呀”。四人异口同声的回答:“每人二百五十两。”

齐宣王拍案而起,大怒道:“来人呀,把这四个二百五给我拖出去砍了。”于是二百五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唐朝官员说

相传唐朝时期的京兆尹权力很大,所以在出行的时候派头十足,经常伴随着庞大的仪仗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京兆尹很威风,就连前面开路的小吏也开始狐假虎威,他们经常拿着棍子或者很长的竹竿驱赶行人。

最开始京兆尹头前只有一名小吏,这名小吏的官职叫做“喝道伍佰”。后来又添加了一名小吏,于是“喝道伍佰”变成了两个人,竹竿也变成了两根。于是人们为了表达对这种狐假虎威奴才的愤恨,所以便称呼他们为“二百五”,又因为变成了两根竹竿,所以也叫他们二竿子。



秀才传说

相传古代的时候,有一名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结果到老一事无成,就连儿子也没生一个。所以秀才便心灰意冷、淡泊名利。

后来看开了之后,反而生育了两个儿子。秀才回想一生感慨万千,于是给大儿子起名成事,小儿子起名败事。从此之后老秀才便在家悉心教导儿子,希望他们将来可以学有所成。



有一天老秀才有事出门,临行前告诉两个儿子练习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并且让妻子督促。

老秀才到了晚上回来后问妻子:“两个儿子的课业如何?”妻子回答道:“两个儿子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秀才很纳闷的接过了儿子练习的字帖看了看,慨然长叹:“原来两个都是二百五呀。”


我是越关


关于二百五的来源,说一个故事。


有个自作聪明的人做了地主的管家,每年秋收后帮地主收租,田租单价二百五十文。有一次收租对话如下。

租户:“二百五?”

他:“是。”

租户拿出两串钱给他:“这是二百。”又拿出五文钱给他:“ 这是五。”

“爽快!”他高兴的拿上二百零五文钱就走了。

从此所有的租户交租都是两百文加上五文钱,租的多就按单价分次和他算租金。

这个小故事还原了租户对高价租金的厌恶,同时还有着租户的淳朴想法:所有收租的都是二百五,这样可以少收我的租金。这么接地气的故事,说不定二百五真的是这么来的。


飞鱼科普


话说一个秀才,年近四十,才金榜题名,然后娶得一妻,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取名老大为成事,老二为败事,一日老秀才出门,出门之前教了两个儿子各一个字,老大的字难让写他写300遍,老二的字简单让他写200遍,然后老秀才就出门了。

过了一天,老秀才回到家,检查作业,老大成事写了不到三百字,老二败事写了超过二百字,一数,都是二百五十个字,老秀才说:成事三百不足,败事二百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自此,二百五就流传了下来,形容头脑有问题。


杨择赢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成了骂人的话?我看你们一个个真的是二百五了,连二百五是什么意思都不懂,那就要笑掉大牙啰。我不管二百五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故事,我不知道。就直接从二百五这个数字来解答,二百五,在平时生活当中用来骂人的,就是骂你这个人傻,就是猪,二百五指的是猪,把你这个人当成猪来骂,你知不知道。因为在生活中人们养的猪,达到二百五斤的时侯是刚刚好杀吃,不大不小,猪一般养到这个重量时是最佳出栏的时候,所以平时农村卖猪的时候称猪经常有人笑话,连称都不看,先说句笑话,刚好二百五,大家就一起跟着笑,平时你被人家说你是二百五,就是这个意思,骂你是猪。


龙存开


二百五是一句骂人的话,这是举国周知的,那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百五指的是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好出洋相的人都有可能获此“殊荣”,从这点来看,二百五虽不是什么褒义词,但贬义的成分不算太重。

二百五的历史并不悠久,《说文》、《尔雅》、《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等全都无载,《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也很简略,不知出处。

而关于二百五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各自有各自的趣味性。

战国苏秦的故事

苏秦是战国著名的纵横家,以游说列国合纵抗秦而受到各国国君赏识,领六国相印,权势可谓一时无两。

所谓树大招风,苏秦在齐国活动的时候,遭遇刺客袭击,重伤而亡。

明目张胆在齐国杀人,这是对齐国的蔑视,齐王很生气,但他却没有下令捉拿凶手,而是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城门口,张榜公示苏秦是内奸,死有余辜,齐王要奖励出手的义士千金。

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来领赏,四人都一口咬定苏秦就是自己杀的,于是他们被带到齐王面前。齐王问他们千两黄金怎么分,四人还高兴得回答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

齐王毛了,怒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被用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老秀才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可是始终不曾中举,最后终于放弃了,开始培养下一代。

老秀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成事,小儿子叫败事,老秀才此后的主要事务就是教他们,指望他们能够考上。

一天,秀才要出门,吩咐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结果秀才回来之后一问,发现两个儿子都只写了二百五十个,于是感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银两的故事

据说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平沙趣说历史


前不久报名学习,老师给每个人编了号,我看了看,我是250号。刚开始看到这数字,心想怎么这么巧?


后来一想总要有一个人是250,为什么不是我呢?就默默地将编号改成了250+网名的格式。心里思忖着只要我不说,静悄悄地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群里不一会儿却因这个250热闹了起来。有人建议说怎么没有避开这个数字,有人建议换成2500,或换成25000……

250,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是怎样的不堪或不吉利?我很好奇,百度了下:


原来“二百五”是指说话做事傻里傻气,莽撞,好出洋相的人。说得白话一点,就是憨包一个。

憨就憨吧,也没什么,看来我这250心里,“二百五”是当定了。

这么多数字,为什么只有二百五成了骂人的代名词?虽然有书君觉得名字只是一个代名词,当当250也没什么,心中还是有疑惑的。


为此有书君追本溯源,想一探真相,当得知其来历后,再也不愿当250了。

为什么呢,且看两个故事:

一、瓜分黄金250两的历史渊源: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六国帅印的苏秦竟然被人暗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铁定的军事纪律,谁有这样的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让齐王大怒。


为了替苏秦报仇,他让人割下苏秦的头,挂在城门上,并贴了悬赏广告。说苏秦是内奸,杀得好,为了惩奸扬忠,决定悬赏千两黄金,望杀人英雄前来领赏。


告示一贴出,就有四个人来邀功,坚持说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千两黄金他们怎么分,他们说每人250。这下齐王火了,怒喝:“把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砍了”。

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民间传说:

在科举时代,有一考试多年的秀才,从十七八岁开始科考,考到结了婚,考到生了孩子,考到有了两个孩子。


当一个孩子五六岁,另一个孩子七八岁时,还是没考上举人。心想不能误了孩子,家中又不是太宽裕。于是决定不考了,自己教孩子。


他给他的这两个孩子大的取名叫成事,小的取名叫败事。

有一天,他要出门了。于是给两个孩子布置了作业。要求成事写300遍,败事写200遍。回来后,他检查作业。


发现成事只完成了250,而败事也完成了250。于是感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是二百五啊!

后来发展到现在,当一个人做事不能恰如其分,还带来坏影响时,就会说他是一个“二百五”,因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看来这个“二百五”当不得,有书君再大度,也不能拿自己名声说事。于是在群里郑重申明:我不是250,我是2500。


后来细思极恐,还是觉得不妙,于是向助教申请退出进阶班群,留了一级到了基础班。重新分号时没想到是150,群里不足200人。看着这个150,有书君哑然失笑,还好,总比“二百五”好多了!

这个250,虽是一个代号,能避就避吧,免得带来心理阴影。


不是有个心里暗示效应么,如果久而久之真成了“二百五”,那就真成了罪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有书课堂


1,战国时期有个叫苏秦的人,说服六国联合抗秦,被齐王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后来被人刺杀了。齐王为了抓住杀人凶手,用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谋,重赏千金奖励杀苏秦的义士。有四个贪财之人来领赏,坚持都说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问怎么样分千金之赏?四个人都同意平分每人二百伍,齐王下令把四个二百伍推出去斩首。人们常把傻瓜、笨蛋、和财迷之人,说成是二百伍。

2,民间传说,从前有个秀才,终其一生都没有考取功名,老来得子添双丁,起名一个叫成事一个叫败事,一天外出办事,要老妻监督两个儿子习字,赶集回来后问结果,老妻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伍。

3,古人用纸包银两,500两为一封,250两就是半封,取其谐音为半疯,所以办事不靠谱的人也被称之为二百伍。

二百伍是个贬义词,内含半吊子、半疯傻瓜的意思,说话不着调办事不靠谱的人,都会被人戏称为二百伍。


用户64077389477


用“二百五”骂人,本义是说对方在娘胎里只待了250天,分娩时不足月,所以智商欠缺。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受精卵着床到小宝宝呱呱坠地,正常时间是10个月,即300天。那些只怀250天就出生的孩子,属于典型的“早产儿”,身体和大脑发育都逊于普通人,不太容易存活下来。即使活下来了,长大成人了,思维也会比常人慢半拍,显得有些傻,这就是为什么骂人的时候会说人家“二百五”的真正原因。

当然,现在医学先进,早产儿的存活率已经大幅度提升,婴幼儿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理念也空前发达,只怀250天甚至还不足250天的早产儿,出生时虽然比普通孩子瘦小得多,长大后还是有可能在心智上和身体上全面追赶上来的。

查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里面都没有“二百五”一词,说明这句骂人话是民国时代或者建国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流行时间大约与上海和广东人常说的“十三点”差不多。

还有人说,二百五是250文的意思,250文是半吊,所以二百五等同于半吊子。

事实上,一贯铜钱是一千文(实际上只有七八百文),一吊铜钱是一百文(若用清末通行的当十铜元,则一吊只有十枚),半吊即50文,怎么可能是250文呢?


开周说宋


小编的家乡鲁中地区,人们就经常说“二百五”这个词,用来指傻头傻脑,做事一根筋,缺心眼的人。那么“二百五”为什么成了骂人的词呢?它到底是怎样来的呢?出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思,小编询问过当地很多的老人;本着求本溯源的原则,小编也翻阅过很多书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民间故事起源。

一个财主家有两个儿子,脑筋都不太清楚,一个叫“成事”,一个叫“败事”财主为了自己的家业能有人继承,就重金聘请西席先生来教导。很多人冲着重金去了,可都被气走了。一个落地老秀才去应聘留下了。教他们写大字,老大的字难,让他写三百遍,老二的字简单,让他写二百遍。等到检查的时候,两人都写了二百五十遍。老秀才就说:成事三百不足,败事二百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连数都数不明白。之后也愤然走人。从此二百五就流传了下来,形容脑筋不清楚的人。

半封银子起源。

古代银子论两,用封纸包银子,每500两银子包一封,250两银子为半封。因为“半封”与“半疯”谐音,有人就以“二百五”,来称呼半傻子,缺心眼的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一吊钱是1000个铜板,也就是一千钱。二半吊子钱,也就是250个铜板。后来就以“二百五”,来形容二半吊子,一根筋的人。

战国苏秦起源。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被人谋杀死于齐国,齐王很恼怒命人捉拿刺客,但是很久没有捉到。后来齐王心生一计,命人割下苏秦首级,悬于城门,贴出布告:“苏秦者,内奸也,杀人者,赏金1000两”。这下有四个人跳了出来,找到齐王来领赏金。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多少分。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后来人们就用二百五来形容财迷心窍、不计后果的人。


对于这个回答,喜欢的点个赞吧,有不同想法的,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土妞话三农


现在我们骂人的时候经常会说你是250,所以在很多人的心里这个250不是一个好数字,并且有点贬低自己。那么历史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使得这个数字后来演变成骂人的意思。这其中有两个故事值得一说。

一、四个人分一千两黄金

春秋战国时候是个战乱时期,时不时就会发动战争,但是每次战乱发生的时候都有一个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杀来的使者。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也成了一条大家都默认遵守的条例。

但是有着刘国帅印的苏秦作为使者却被人杀害了,是谁有这么大胆子,敢违背军纪,齐王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十分生气。为了找到这个杀苏秦的人,他想了一条妙计,对外宣称,苏秦不是使者而是内奸,这种人就该杀,现在有人替自己杀了苏秦,为表谢意决定赏杀苏秦的人千两黄金,希望做了好事的人能够前来领赏。

此告示一出,果然有四个人赶忙前来,承认就是自己杀了苏秦,还一直问齐王要这一千两黄金,计算后每人拿250两,钱刚到手,齐王直接下令,给我把这几个二百五斩了。

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科举制,这一制度也算是相对公平,让那些寒门的人有机会跻身于贵族行列。而在当时有一个秀才,从17岁左右的时候就参加科举考试,可是直到自己有了孩子也一直没考上。

一个是因为自己当父亲该承担起相应责任,另一个是因为家中没钱,所以这个秀才决定放弃考试。此后他每天在家中教自己的孩子读书,两个孩子的名字还特别独特,一个叫成事,另一个就叫败事。

一次,这位秀才要出去,于是给自己的孩子留了作业,成事需要抄写300遍,败事则要写200遍,等回来后,他会检查。事后他发现成事少完成了50遍,而败事多完成了50遍,然后说了句:都是250啊!

所以这个250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做的不是很好,要不就是多了,要不就是少了,总之不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