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2017年4月26日進駐貴州督察以來,貴陽市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每一件轉辦件都嚴查徹查、嚴督實改,一些長期困擾群眾生活的大氣汙染、垃圾汙染、噪音汙染等問題得以快速解決,市民真切感受到環保督察帶來的新變化。
空氣質量六項汙染物實現完全達標,全市16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全部達到III類水質標準及以上,水質保持100%達標,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1.15%,公園累計達942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88平方米……這些數字不再是生硬冰冷的環境衡量標準,而是市民眼中躍動的幸福感、滿足感。
實際上,變化的不只是數字。對貴陽而言,中央環保督察是機遇、是“良醫上門”,為貴陽培育綠色動能、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機會。
提高政治站位 向環境要潛力
2017年4月26日,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貴州省工作動員會在貴陽召開,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覆蓋全省各地、各部門。
“環境保護督察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制度創新。全省上下要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的決策部署,切實增強主動接受督察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動員會上的這句話,依舊讓人印象深刻。
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貴州省,重點督察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情況。這場全面“體檢”,不僅在於“把脈看病”,更在於標本兼治“環境頑疾”。
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對貴州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後,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於2017年8月1日向貴州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經過梳理,意見中涉及貴陽市的共有32個問題。
知恥而後勇,當背水一戰。
此後,貴陽以最深刻的認識、最堅決的態度、最強勁的力度、最嚴厲的問責,確保按期保質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建設公平共享創新型中心城市提供更好的生態支撐。
貴陽迅速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任務落實,認真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調度安排督察問題整改工作。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和有關企業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推進整改落實,基本形成自上而下抓環保、撲下身子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同時,貴陽印發實施《貴陽市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劃分辦法(試行)》,建立各級黨委、政府對環境保護負總責,環保部門統一監管,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印發《貴陽市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及交辦信訪投訴案件整改包保工作方案》,四大班子領導按照“包到邊、改到底、責到位”的要求,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32個問題和交辦的1681件信訪投訴案件實行分類分區包乾,按時限完成整改。
截至2018年10月,經第二輪省級環保督察認定,32個問題達銷號標準的有20個,11個基本完成,1個正在推進中。
堅持公眾參與 向工作要成效
“看到樓下汽車噴漆車間被環保部門貼上封條,很高興。”2018年4月30日,樓下華通4S店11個噴漆房被全部貼上封條後,家住萬科悅城的李女士心情愉悅,一大早就推著剛滿週歲的孩子到小區樓下散步,“總算不用再擔心娃娃的身體健康受到廢氣損害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整治和改造,桐蔭路的變化可大了,不僅道路變寬變好了,而且周邊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心情很舒坦。”2018年5月11日,談到近來身邊環境發生的變化時,住在經開區桐蔭路附近洛解村的張貴林說。
……
群眾的獲得感來源於整改速度,更來源於整改實效,環保督察整改絕不能做“表面功夫”。
從接到督察意見以來,貴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解決群眾關心的重點問題,在全面辦結答覆1681件信訪投訴件的基礎上,梳理出348個需持續推進或長效管理的問題並推動整改。同時,讓“群眾參與”貫穿始終,接受群眾監督。從2018年7月13日開始,貴陽利用市政府官網公佈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及移交的信訪投訴件整改完成情況,設置公眾舉報電話,廣泛發動公眾參與監督舉報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讓群眾來評判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實效。
截至2018年10月,交辦的1681件信訪投訴件,除去重複投訴,共有1185個問題,已解決1182個問題,還有3個問題正在推進解決中。
創新體制機制 向制度要保障
2017年9月29日,市委十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表決通過《中共貴陽市委關於大生態戰略貴陽行動的實施意見》。
《意見》指出,到2020年,貴陽市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森林覆蓋率達6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7%,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90%左右,PM2.5年均濃度穩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左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82%左右,描繪出一幅百姓富、生態美爽爽貴陽新未來的美好藍圖。
這些都發出一個信號:對於環保督察整改,貴陽市認真對待,謀劃長遠。
隨即,《2017年度環境保護目標考核權重調整方案》《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試行)》《貴陽市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實施細則(試行)》《空氣質量生態激勵約束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出臺,借力督察行動,強化了貴陽市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建設。
不僅築牢環境保護“基底”,貴陽市還針對環境治理上的“沉痾舊疾”狠下猛藥——實施《金鐘河流域水環境質量考核暨獎懲辦法》,累計核算、收取生態補償資金0.74億元;制定《南明河流域斷面考核及獎懲辦法》,將從2019年1月起對超標斷面所在區域收取生態補償資金;制定《貴陽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跟進辦理花溪、修文兩地個人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汙染環境案件……
貴陽還借力大數據,創新環境管理手段,實施“生態雲”一期工程,打造林業、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三位一體的“生態雲”平臺,實現全市生態環境數據信息的融合、共享、交換和綜合利用;建設“貴陽市固體廢物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項目”,新增醫療廢物條碼視頻管理等功能,實現醫療廢物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就這樣,全市上下把中央環保督察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次全方位全覆蓋大體檢,堅持標本兼治,明確各級領導職責,細化獎懲制度,建立健全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貴陽長效機制。
市委、市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殷切囑託,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在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提升的同時,推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生態持續改善的“雙贏”。
2017年,貴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7.96億元、同比增長11.3%,經濟增速連續7年位居省會城市前2位。
記者 張 晨
審校 楊豐源
簽發 況順強
閱讀更多 貴陽日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