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用嘴啃玩具啃拖鞋啃一切,這樣的寶寶智力究竟正常嗎?

寶寶總是用嘴啃玩具啃拖鞋啃一切,這樣的寶寶智力究竟正常嗎?

經常有新媽媽問這樣的問題:

給寶寶買了好多玩具,又漂亮又益智,可是寶寶為什麼不知道玩,只知道塞到嘴裡啃啃啃呢?是不是太笨啊?怎麼教他玩玩具呢?

寶寶總是用嘴啃玩具啃拖鞋啃一切,這樣的寶寶智力究竟正常嗎?

看到這個問題,總讓我想到一個科幻故事,差不多可以類比這個情況:

說,外星人想和地球人溝通,於是發射到地球一個黑匣子,裡面是一些外星人的信息,地球人拿到了黑匣子搞來搞去就是研究不明白裡面的奧秘,外星人看了於是說:地球人實在太笨了,總拿眼睛看什麼?為什麼不用腦電波感應一下呢?

如果你對一個7個月內的小娃提出要他“用手玩玩具”的要求,無異於外星人對你提出“用腦電波感應一下”的要求。

你說他為啥不用手玩啊?因為他沒有這個能力啊!

小寶寶們會在很長時間裡會感覺自己有一雙機器貓的手,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手指頭是做什麼用的,你讓他怎麼用手玩啊?

我們太熟悉成人的世界,總是覺得用手擺弄才叫做“玩”,其實在小寶寶的世界裡,“啃”這個動作,其實也是一種主要的玩耍方式啊!

寶寶為什麼總是在啃東西?

寶寶出生之後,因為需要吃奶,他們第一個學會的動作是控制自己的嘴唇和舌頭。所以對於寶寶來說,嘴唇和舌頭可比手要親切好用多了,而且寶寶的嘴巴神經末梢比身體其他任何部位都多,所以當寶寶遇到個新鮮東西,想要知道例如“它是柔軟還是堅硬?我可以吃嗎?它能發出聲音嗎?”這種問題,用嘴巴探索其實是更加方便的方式。

嘴唇和舌頭會告訴寶寶,這個物品的形狀和紋理,更能夠讓他們知道,這個東西的味道和口感,這種感受對寶寶來說是很深刻的。

所以,你會發現,如果寶寶吃到了他不喜歡吃的東西,下次他就會記住,我家糖豆趁我不注意偷偷從廚房拿走了幾粒花椒,興沖沖地放進嘴裡,1秒,自己面帶囧樣立馬就吐了出來,再後來自己又偷偷弄來幾粒花椒,也就敢拿著往瓶子裡面丟著玩,再也不吃了,哈哈~~

所以,如果你家寶寶喜歡見什麼啃什麼,非但不代表他笨,而是代表他很健康,很聰明,並且對周圍的世界感興趣。在寶寶生命的第一年裡,孩子通過感官探索周圍的環境——無論是看,觸摸,聽,聞味道,還是用舌頭品嚐,都是一種探索,他們探索的越多,學習到的也就越多。

他們要啃到什麼時候?

雖然直到寶寶一歲多了,他們依然會有啃東西的行為,但是一般來說,寶寶們會在9-10個月左右,出現用手來玩玩具的行為。

到了寶寶12個月左右,他們用手玩東西的時間會開始越來越多。

寶寶24個月的時候,他們的絕大部分時間會用手來玩,但是直到3歲之前,依然不能避免他們偶爾往嘴裡亂塞東西。

寶寶總是用嘴啃玩具啃拖鞋啃一切,這樣的寶寶智力究竟正常嗎?

所以,一般玩具廠商會把“3歲”作為一個安全的劃分,很多玩具都會標明3歲以上才能玩,譬如太空沙或者橡皮泥之類的,不一定是因為這個玩具3歲以下的孩子沒能力玩,而是因為這個玩具有可能會被吃,3歲以下玩起來會有吞入風險的原因。

寶寶會不會因為亂吃東西而生病?

寶寶見什麼啃什麼的階段,是老母親最牽腸掛肚的階段,一個沒看到就開始啃拖鞋,真的是防不勝防。

其實呢,關於衛生方面,媽媽們還是不必太敏感,雖然啃拖鞋這種行為看上去蠻噁心的,但實質上並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傷害。

人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細菌”、“病毒”或者“寄生蟲”。

自從家家有了沖水馬桶以來,寄生蟲威脅基本算是沒有了。

細菌只會在溫暖潮溼有營養的地方才會大量滋生,所以灰塵和沙土這種東西雖然看著噁心,但其實細菌並不多,不小心吃一點倒肚子裡倒也不會生病。當然了,儘量還是不要讓寶寶吃到灰土,但是真的吃到了,媽媽也不要過度擔心和自責。

其實對於亂啃這種行為,最容易感染的是病毒,但是病毒是不會單獨在空氣裡存活的,它的來源其實是受感染的人。

所以,如果兩個愛啃東西的小娃一起玩,其中一個生病,另一個就會通過“交換玩具上的口水”的方式,傳染上對方的病毒。

所以,對於喜歡啃東西的小娃,在家啃啃拖鞋倒是也不打緊,重要的是當寶寶接觸其他人的時候,要注意隔離寶寶啃過的玩具,並且勤給寶寶洗手,防止病毒傳播。

寶寶會不會因為亂吃東西發生危險?

這個真的會,尤其是家裡有哥哥姐姐的寶寶,發生這種“吞嚥小物件”的事故特別多,因為哥哥姐姐會把不適合嬰兒接觸的玩具小零件到處亂丟,出現很大的安全隱患。

所以,有倆寶的家庭,一定要有大人盯牢了,不要讓可以吞嚥的小零件出現在3歲以內的寶寶視線裡。

寶寶總是用嘴啃玩具啃拖鞋啃一切,這樣的寶寶智力究竟正常嗎?

如果寶寶不小心吞入異物,要分情況處理:

如果你的寶寶吞入的東西沒有銳角(硬幣,玻璃球等),並且看起來並沒有卡在嗓子裡,你可以暫時放心,絕大多數異物會被寶寶順利的排洩出來,並不會傷害他。

但是也要在接下來的幾天之內,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出現嘔吐、不吃東西,發燒,咳嗽,氣喘或者呼吸的時候有哨音,那還是應當儘快就醫。

檢查寶寶的便便,如果幾天之後,異物依然沒有被排出來,還是需要看醫生檢查一下。

如果寶寶吞入的是危險(針、牙籤等)的甚至危險物品(電池、磁鐵等),即使現在表現正常,也應該儘快就醫。

如果寶寶因為吸入異物發生窒息,會有這種表現:張大嘴巴,表情痛苦,喉嚨有古怪的聲音,哭不出來,臉色迅速變青。

這時候孩子命懸一線,需要馬上施行“海姆立克急救法”,關於這個急救法網上有很多視頻,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未雨綢繆,先學一下,有備無患。這裡就先簡單貼個圖~~

寶寶總是用嘴啃玩具啃拖鞋啃一切,這樣的寶寶智力究竟正常嗎?

寶寶總是用嘴啃玩具啃拖鞋啃一切,這樣的寶寶智力究竟正常嗎?

適用於小寶寶

注意:千萬不可以把手伸進孩子嘴裡摳挖,反而會使異物進入更深的氣管。

不愛啃東西的寶寶有沒有問題?

有沒有不愛啃東西的寶寶呢?有的,閨蜜家屁兜就不愛啃東西。

據我個人周邊樣本的統計,大概會有十分之一的寶寶會不喜歡啃東西,感覺這部分寶寶會比較敏感,有點潔癖的類型,所以不太喜歡啃東西,會更晚學會“自己喂自己”這個技能。

不過這部分寶寶一般來說會更早的對用手把玩東西更感興趣,一些精細運動發展的也比較快一點,最後也什麼都沒耽誤。

反正愛不愛啃東西就是寶寶個人喜好,並不是什麼問題。

所以呢,新媽媽看寶寶啃玩具就不要太憂傷,要有“一歲以內小寶寶的玩具,就是用來啃的”的覺悟。

寶寶總是用嘴啃玩具啃拖鞋啃一切,這樣的寶寶智力究竟正常嗎?

既然寶寶這麼愛啃東西,那就讓他們啃個夠好了,我記得糖豆最愛啃東西的時候,我就每天給她準備個筐,裡面放各種各樣花裡胡哨的玩具,不光是牙膠和搖鈴,還包括毛絨玩具啊,積木啊,各種球啊,反正只要是個兒頭夠大,不會被她吞下去的東西就可以,小朋友就靜靜的一個一個的啃過去,開心地度過一兩個小時。

所以說小小寶寶啃玩具,一點毛病都沒有哈!

育兒琦說——我不是專家,我只是一些生養過寶寶有些育兒經驗的寶媽。願我的育兒經驗能幫助同在或即將在育兒道路上的寶爸寶媽,當然有經驗的家長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希望通過我們的分享,能給那些孤獨奮鬥在育兒一線的寶媽們帶來一絲絲幫助與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