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美股的首個完美金融風暴,都有哪些信號?

大家好,歡迎來到見聞閱讀。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崩潰和救援:美國股市百年跌蕩啟示錄》。本書作者是內申斯股份有限公司(NationsShares)的總裁兼首席投資官斯科特·內申斯(Scott Nations)。

市場上發生的故事,包括現代股市暴跌,基本上都是些令人神魂顛倒的故事。一些人預見到股市暴跌即將來臨,另一些人卻絲毫未察覺,反而為股票下跌推波助瀾;一些人蓄意製造股市危機,還有一些人則只是愚蠢或魯莽地投資股市。甚至還有另一種既讓人著迷又讓人恐懼的故事是,大多數造成股市暴跌的責任人打著為公眾謀利益的幌子去操縱股市。

然而本書的話題並不只是討論某個人在股市中遭遇的陰謀,畢竟股市對投資者的影響深遠。假如一個投資者於1899年12月31日投資1美元給道瓊斯工業指數,那麼在1929年華爾街股市風暴到來之前,他的投資收益已經增加到156.88美元。如果那個投資者能避開1987年10月19日那場股市大崩盤,他的1美元投資將升值到202.71美元。如果那個投資者能夠躲過2008年那5天的“股市倒黴日”,那麼他的1美元投資將變成319.24美元,收益十分可觀。

遺憾的是,股市崩潰的代價不僅是財產損失,它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恐懼感,使人們從此不敢再投資股市,這對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股市崩潰還會產生不可預知甚至讓人迷惑的諸多問題。例如,20世紀70年代初,人們對股市缺乏信心,紛紛拒絕投資,造成股市持續低迷,這直接導致了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我們會通過本書瞭解這些內幕。

今天的內容,我們先看20世紀的首個美股大事件:1907年恐慌。

這場金融危機持續了三週,十月中旬危機爆發時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價相比去年峰值下跌了50%。經濟衰退引發了恐慌,出現了很多對銀行和信託公司的擠兌事件。擠兌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紐約銀行的回收市場流動性以及存款人對存款喪失信心,而在投機商號不受監管的押注行為則使得形勢進一步惡化。

摧毁美股的首个完美金融风暴,都有哪些信号?

1907年10月銀行危機期間的華爾街

1907年10月,一次操縱“美國銅業公司”的行動失敗並觸發了危機。行動失敗時,為操縱計劃貸款的銀行遭遇擠兌,此後擠兌蔓延到其他相關銀行和信貸公司,一週後紐約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公司”倒閉。“尼克伯克信託公司”的分崩離析使全紐約的信貸公司都被恐懼所籠罩,因為地方銀行的儲備都是從紐約銀行提取的。隨著大量民眾從地方銀行提出存款,恐慌在全國範圍蔓延開來...

大恐慌(1907年)

1

崩潰和救援幾十年來,美國人已經習慣性地接受了他們的總統都是年紀較大的人,而1901年9月15日早晨,美國人一覺醒來,驚奇地發現一位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的人在7800萬美國人中初露鋒芒,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總統遇刺身亡後當選美國新總統。

麥金利連任兩屆總統,在位期間很受歡迎。即使按照現在的審美標準來看,58歲時候的他也一點都不顯老。他個子雖然不高,只有5英尺7英寸(約1.70米),但是他胸肌發達,雙肩寬厚,大腹便便,那時候這樣的形象就是健康和富有的標誌。但在1901年9月6日,距離麥金利卸任總統還有三年時,他在紐約布法羅泛美博覽會的歡迎隊伍中遭到槍擊。事發前三天,一個叫利昂·喬爾戈斯(Leon Gzolgosz)的28歲無政府主義者,花4.50美元買了一把鍍鉻的32毫米口徑來福左輪手槍。當這個人接近麥金利時,兩次向其射擊,擊中了麥金利的胸膛。第一次遭襲時,麥金利總統並未被擊中要害,倖免於難。他還優雅地指示他的隨從在向總統夫人報告情況時不要說得太嚴重。一位叫馬修·曼恩(Matthew Mann)的外科醫生當時正好在集會現場,儘管設備十分簡陋,並且曼恩其實只是一位婦產科教授,但他還是被要求立即給總統做手術,而不是將總統送往當地的醫院。即便如此,麥金利還是在8天之後的9月14日去世。

槍擊事件發生時,羅斯福正在阿迪朗達克山的偏遠地帶打獵,此地距離紐約北溪鎮35英里(約56.33千米)遠。羅斯福並沒有因為槍擊事件回到華盛頓,而是選擇繼續打獵。麥金利去世的時候,羅斯福正在從塔哈瓦的狩獵小屋出發,沿著黑暗的道路前行,趕往北溪。1899年,時任副總統因為心臟病突發去世,麥金利讓當時還是紐約州州長的羅斯福接替副總統職務。而羅斯福之所以能獲得這個職位,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紐約州的一些實權人物早就想讓他離任州長,所以才藉由副總統選舉把他趕走。沒想到的是,在1901年9月14日,羅斯福宣誓就任美國總統,此時離他43歲生日還差43天。

當羅斯福作為一名英雄從美西戰爭的戰場歸來後,他就被當作是紐約州州長的理想人選。儘管戰場上不乏英勇善戰的戰士,但是羅斯福似乎不是單純的勇敢,他好像早有準備,想借著自己的英雄壯舉為今後的升職做鋪墊。他不愧是自我推銷的大師。開往古巴的船隻空間太小,容納不了太多的軍人,於是羅斯福下令,只有他和少數軍官騎馬作戰,而這支號稱“狂暴騎士”(Rough Riders)的軍團中的多數軍人只能步行作戰。但是即使美國軍隊反對,羅斯福還是確保記者、攝影師能夠乘船採訪,甚至那些早期老掉牙的電影攝影機也被裝上船。

這場戰爭持續不到四個月,但經驗似乎告訴羅斯福,接踵而來的職業和政治衝突都應該是武裝鬥爭中所謂的激情和正義所引起的。即使是與可能幫助自己的商人產生較小的分歧,也會引起他的無名怒火。對羅斯福來說,輸掉一場戰爭,或在戰場上陣亡都比完全不採取行動更讓他感到痛快。當有人問他,“有沒有可能,當你趕到那裡時,戰爭已經結束了”,他回答,“那太糟糕了”。他公然宣稱,希望他的軍官“要麼戰死,要麼負傷,要麼升官”。在戰場上他遇到“狂暴騎士”中一位生命垂危的軍官,他握著戰友的手說:“老夥計,這樣難道不好嗎?”

當羅斯福1898年參加紐約州州長競選時,他並不是一個政治新手。早在1882年,他23歲時就當選過紐約州議會議員。儘管有朋友警告他,那些和羅斯福受教育程度相當、財富實力相差無幾的人都沒有參與政治,但羅斯福回答道,“這隻能說明我認識的這些人不屬於統治階層,我就要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

作為一名議員,羅斯福被人們稱作“麻煩製造者”和“改革家”,這些頭銜是統治階層極其反感的。當他要求必須過問每件事時,報紙開始稱他為“暴風雨般的議員”。當時還很年輕的羅斯福揭露了金融家傑伊·古爾德(Jay Gould)和紐約最高法院法官西奧德里克·韋斯特布魯克(Theodoric Westbrook)之間存在金融關係,結果激怒了商人。就像他在古巴所展現出來的氣概,羅斯福把每一件事都看作是正確與錯誤、正義與邪惡之間的較量,沒有中間立場,就按照自己的道路一直向前走,沒有退路。偶爾,他也會因為發怒而使自己陷入沒有必要的或者危險的爭鬥中。

即使有戰功記錄,羅斯福也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當選紐約州州長。羅斯福從古巴回來才一個月就被托馬斯·克里爾·普萊特(Thomas Collier Platt)召喚到位於第五大道的酒店,這個人被稱作“紐約最容易受騙上當的老闆”。普萊特曾擔任過兩屆國會議員,當時他正在參議員的第二個任期上。當普萊特召喚羅斯福的時候,他和羅斯福的區別在於,他是紐約州共和黨的領導人。1910年,《紐約時報》撰文評價普萊特“沒有任何人在參議院或眾議院的影響力比他更小”。然而,《泰晤士報》接著解釋說:“但作為一個政治領袖,沒有人比他行使了更大的權力。”

普萊特主動建議將更大的權力賦予羅斯福,他大膽地提出讓羅斯福競選紐約州州長,只要羅斯福承諾他不會被他的改革議程衝昏頭腦。

兩人達成了一項純粹的政治交易。羅斯福同意在得到贊助後,與普萊特的人進行協商。選舉結束時,羅斯福在五位競爭者中獲得49%的選票,最終當選。但羅斯福的成功當選對“最容易受騙上當的老闆”普萊特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因為羅斯福並沒有按照普萊特的願望行事,沒有支持普萊特建議的候選人。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羅斯福要轉向管理商業活動。普萊特為此大動肝火,憤怒地罵道:“我想把這個笨蛋攆走,我再也不想讓他在我的州里胡作非為,我要趕走他。”普萊特意識到唯一能趕走羅斯福的辦法就是讓他擔任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職務,此人是美國第一任副總統。約翰·亞當斯曾說,“那是人類能夠構思或想象出來的最無足輕重的一個職位”。就這樣,普萊特讓羅斯福放棄紐約州州長的職位去當美國的副總統。

羅斯福根本就不想當這個副總統,並威脅要拒絕提名,但普萊特利用“泰迪”的名聲來反對羅斯福。羅斯福最終贏得了1900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幾乎全部選票,唯一的一張反對票是他自己投的。羅斯福對於當選並沒有表現得過於興奮,他說,“我只想當一名歷史教授”。其他人也不是很開心。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不止一次見過羅斯福。在羅斯福就職典禮後,馬克·吐溫說道:“我看這個總統明顯是個瘋子。”來自俄亥俄州的參議員馬克·漢納(Mark Hanna)是共和黨的要員,他直接問選舉負責人:“你們難道沒有意識到,這個瘋子根本不適合當總統。”

1901年9月14日,漢納說的這個“瘋子”開始行使總統權力。

2

1901年9月7日是個星期六,這一天股市對麥金利遇刺一事很快做出回應(1952年以前,紐約股票交易所星期六也開放,有一個縮短的交易時間段),道瓊斯工業指數損失4.4個百分點,收盤於69.03。但媒體報道稱麥金利並未死亡,指數重新回到原來的點數,大部分損失得以彌補。當得知麥金利病情惡化之後,股票價格再次下跌,就在麥金利死亡的前三天裡,指數下跌6個百分點,這正是白宮裡反對商業進步的所謂“改革者”所希望看到的。但正當美國人對股市重振感到絕望時,羅斯福當選總統這一舉動預示著他“將繼續毫不動搖地堅持麥金利的和平繁榮政策以及捍衛祖國的榮譽”。

儘管羅斯福持續建設繁榮美國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但是美國確實比以前更加富有,社會繼續保持進步。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主管在1890年說過,美國西部地區已經平定,所謂的“邊境”已經不復存在。那些留在城市裡的人們正在享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從1896年底到1900年底,美國經濟增長迅速,當時的年平均增長率為6%,而股票市場的樂觀情緒也在上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40.45點上漲到70.71點,漲幅為74.8%,其中包括1897年增長22.2%,1898年增長22.5%。據《波士頓先驅報》(Boston Herald)報道,1899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了9.2%,“如果一個人在過去的這一年裡都沒有賺到錢,那麼他就再也沒有賺錢的希望了”。隨著美國的新世紀即將到來,參議員昌西·迪普(Chauncey Depew)這樣說:“沒有一個人不會感受到,美國1900年的實力已經是1896年的4倍,美國人在知識層面和愛國主義層面得到更多認同,美國更加有希望。”

隨著“邊境”的消失和股市的繁榮,美國企業的規模和複雜性都在增長。1882年,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的標準石油公司的律師團設計出了“信託公司”,這是一種全新的金融機構,該機構能夠讓洛克菲勒和他的管理人員控制標準石油公司所擁有的合夥企業和分公司。1882年,僅石油信託公司就控制了美國90%以上的煉油產能,大約有80家不同的信託公司,涵蓋了大量的工業領域。

1898年,當新澤西州開始允許一家公司持有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時,一種新的公司形式與信託公司聯姻了。第二年,特拉華州採取了更加自由的規則,由此控股公司誕生了。到1904年,318家信託公司控制了商業領域,從鋼鐵、銅、原油和煤油到鉛和亞麻籽油。

1901年12月3日,羅斯福總統向國會提交了他的第一份簡報。他先是歌頌麥金利的功績,然後話題轉向國家的產業,尤其是產業自身的問題。他指出,工業發展的複雜性在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環境汙染、城市擁擠、普通工人和實業家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羅斯福隨後還發出警告:不要以可能危及美國產業復興的方式與企業打交道。他說:“現代商業機制非常微妙,必須十分謹慎,不要以輕率或無知的態度對待產業發展。有些人譴責大規模的產業合併,許多人甚至充滿恐懼和仇恨。”

羅斯福接下來的話題從仁慈地打敗那些商人轉向呼籲聯邦政府監管“公司合併”來刺激那些商人,所謂“公司合併”是一個合法的虛構故事,允許一個集團限制自身的責任,並通過合併重組的方式將整個合併後的公司看作一個長期存在的實體。這種合併形式剛剛出現,羅斯福就對其持不同意見,這些合併後的大集團公司有著政府授予的決定性優勢,所以必須加以監管。他還呼籲聯邦政府檢查驗收那些大公司參與的州際商業活動。他說,那些虛設的機構,那些股份合作公司以及其他形式的公司聯合體,無論根據任何法律法規而存在並享受特權,均應該接受政府的正當監管,公司運作的完整準確信息應該以合理的時間間隔定期向社會公開。那麼怎樣向社會公開呢?羅斯福給出了一個思路。他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的生產力有了極大的提高,那些舊的法律與習俗已經不夠用了。”

當羅斯福擔任海軍司令助理秘書時,他曾宣稱,那些“戰爭中的勇敢者,或者從事類似戰爭相關工作的人都應該得到嘉獎”。現在他似乎找到了類似於戰爭的新工作,以及新的對手。如果商人們對新總統的前進道路還感到驚奇的話,那說明他們根本就沒認真關注過他。

3

詹姆斯·J.希爾(James J.Hill)和E.H.哈里曼(E.H.Harriman)彼此互不喜歡,儘管他們倆都吃了很多苦,並且在建立鐵路帝國的過程中積累了鉅額財富。希爾最初想成為一名捕獸者和毛皮商人,但他的職業生涯是從做一名小職員和搬運工開始的。最終,他成功擁有了北方鐵路公司,並獲得了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這意味著他控制了西北地區大部分鐵路業務。希爾基本上是自學成才,只在洛克伍德學院做過一段時間有獎學金的學生。儘管沒有太多優勢,但希爾的鐵路帝國在一定程度上是他與摩根和範德比爾特家族合作建立起來的。

1901年,希爾從西北方向開始建設的鐵路剛延伸到明尼蘇達州,他就急於將鐵路網擴展到芝加哥。芝加哥是一個煙霧籠罩、味道酸臭的城市,也是美國中西部的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為此,希爾收購了芝加哥、伯靈頓和昆西鐵路,稱之為“伯靈頓鐵路公司”。這條鐵路從明尼蘇達州到芝加哥,再從芝加哥折返向西,依次經過艾奧瓦州、密蘇里州、內布拉斯加州和堪薩斯州。在J.P.摩根提供融資的情況下,北太平洋鐵路公司擁有了其大量股份,但並沒有完全控股。於是,兩家公司達成一項協議,由北太平洋鐵路公司收購伯靈頓鐵路公司及其8000英里(約12874.8千米)軌道,其中大部分軌道和E.H.哈里曼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軌道平行。

E.H.哈里曼14歲輟學,他被迫離開洛克伍德學院,成為華爾街的一名信使。八年後,哈里曼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一員。哈里曼在49歲時進入鐵路行業。起初他只是個投資者,但到了20世紀初,他控制了南太平洋和聯合太平洋兩家鐵路公司,進而掌管西部和西南部的大部分鐵路業務。哈里曼通過與洛克菲勒和古爾德家族結盟擴大了自己的優勢。

聽到希爾的計劃,哈里曼要求與他一起收購伯靈頓鐵路公司。畢竟,哈里曼已經擁有一大筆可觀的伯靈頓股票,而伯靈頓鐵路線是哈里曼的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大部分路段的支線。但是希爾拒絕了哈里曼的建議,使哈里曼的鐵路公司陷入了極端危險的境地。希爾不僅可以利用伯靈頓鐵路把哈里曼從芝加哥趕走,而且一旦採納希爾設想的合併策略,伯靈頓鐵路公司向西延至芝加哥的路線可以直接與哈里曼的聯合太平洋鐵路線路競爭。

這促使哈里曼做出了一個冒險的決定。如果他不能獲得伯靈頓鐵路公司的大部分路段,從而保證自己的公司進入芝加哥建設鐵路並阻止來自其他地方的競爭者,他就要收購伯靈頓鐵路公司股東的股票。在確認希爾和摩根控制了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董事會,而且在這隻業績優異的股票中持股比例過低後,哈里曼開始悄悄購買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股票。1901年4月22日,道瓊斯指數在74.56點,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股價為101美元。到4月30日,股價升至117美元。5月6日是週一,股價達到133美元。這時候的哈里曼已經不再沉默了,因為他意識到摩根已經知道他要做什麼了。兩大陣營都開始瘋狂購買股票。而到了第二天,剛剛脫離破產危險的北太平洋鐵路公司股價漲到了149美元,而道瓊斯指數在75.02點,從哈里曼開始購買北太平洋鐵路公司股票時起就沒太大變化。5月9日是週四,當希爾和摩根的團隊最終獲得控股權時,北太平洋鐵路公司股價短暫地達到了1000美元。

1901年5月9日,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市值達到頂峰,被稱為“藍色星期四”。這是因為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市場表現打破了所有其他股票的盈利可能,其餘的市場開始跳水。5月8日和9日,北太平洋鐵路公司股票市值蒸發了10.2%,道瓊斯指數收於67.38點。5月10日《紐約時報》的新聞標題將這次事件描述為“股市大跌的災難和毀滅”。一小撮強盜大亨,鍍金時代的偶像,為了修建一條並不長的鐵路而競爭,伯靈頓鐵路公司幾乎造成股市崩盤。

最終,主要參與者意識到他們要麼繼續競爭,要麼以標準石油公司已經完善的信託公司模式一起聯手,這樣的模式當時在華爾街很受歡迎。玩家們聚在一起,他們造成的混亂甚至讓那些耐心的商人們僅僅在恐慌22天后就迅速達成協議。1901年6月1日,他們發佈了一項協議,宣佈實現“和解”。各公司總裁將把他們的所有財產合併成一個單一的實體。這艘和諧大船就是北方證券公司,摩根擔任主管,希爾領導董事會,哈里曼和其他幾位競爭者也加入進來。道瓊斯指數在“藍色星期四”的恐慌中收復了全部失地,收盤時達到76.59點,上漲了8.3%。

......

想要獲得精彩內容

歡迎訂閱《見聞閱讀》

提供閱讀的深度、廣度與梯度

釐清市場的波動、風險與週期

全新的《見聞閱讀》將主打三大概念:

緊隨市場熱點、前瞻投資選擇

精讀大師力作、領悟投資策略

系統學習理論、掌握投資工具

摧毁美股的首个完美金融风暴,都有哪些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