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農村公廁展現“特色文化”

2018-11-06 13:5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陳一點 施佳琦

东阳:农村公厕展现“特色文化”

官橋村公廁

近日,東陽市歷史文化名村官橋村的一座公共廁所成了“網紅”,許多遊客都願意“到此一遊”。“公廁就位於古街的進口處,已成為官橋村特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官橋村黨支部書記陳曉華介紹。

近年來,東陽市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木雕古建遊、影視拍攝遊、生態鄉村遊吸引了一批批外來遊客。擁有800多年曆史的官橋村毗鄰橫店圓明新園,古建築資源豐富,現保留40多幢古民居和祠堂,也讓越來越多的遊客駐足。這座“網紅”公廁便是由一個三開間的東陽木雕古民居改建而成,古色古香、大氣典雅,除兩邊的功能區外,中間廳堂還陳設了許多精美的木雕和傳統傢俱,遊客方便同時,還可以充分領略官橋古村民居的魅力。

作為鄉村旅遊和人居環境的“標配”,農村公廁逐漸成為一個地方的“文明形象”。今年以來,東陽市加快補齊這個短板,實施市財政、鎮鄉街道和村委會三級共建機制,市財政安排專項獎補資金1500萬元對公廁改造新建實施等級補助,撬動了數千萬元社會資金投入。今年共啟動818個農村公廁改造和新建工程,截至目前,完工率已超90%,實現村村全覆蓋。一座座新穎別緻的農村公廁給鄉村旅遊和群眾休閒帶來極大的方便,更成為當地一道特色文化風景線。

东阳:农村公厕展现“特色文化”

正在打造大宋官窯旅遊文化區的南馬鎮瑤儀村,近日在村口和古窯址附近各新建了一個公廁,為體現官窯文化,公廁牆壁和窗口鑲嵌上古瓷片圖案,還有“千年窯址”文化介紹等;中國傳統村落虎鹿鎮夏程村將公廁選址在“中華第一民宅”——位育堂附近的一處古民居內,內部裝飾與古民居融為一體,讓遊客處處感受民居文化;已接待數百個劇組的“影視名村”先鋒村,在拍攝基地“小樹林”和村口新建了兩座影視特色公廁,並將在內部佈置劇組照和基地美圖,讓遊客更有身臨其境之感。

為讓“民生大事”更接地氣,東陽市重點在文化禮堂、文體廣場、集市街區等規劃建設農村公廁,為村民做好服務。與此同時,東陽市文旅部門在旅遊幹道、交通集散點、旅遊景區、休閒步行街等優化升級400多座“旅遊廁所”,為遊客提供方便,讓遊客感受東陽地方文化。東陽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做好硬件和軟文化提升基礎上,東陽已建立“所長”保潔維護機制,以保障鄉村公廁的潔淨美麗。

东阳:农村公厕展现“特色文化”

官橋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