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徽人口净流出全国第一?

用户68734454


我来主动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是安徽人,我也因为是安徽人而自豪!

其次,我非常不赞成这个问答。觉的有点没事找事,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自古有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说法,人离开的多了,是不是安徽就不好了呢?这样的题目本身有地域歧视的嫌疑。

那么,为何安徽流出人口第一?这个数据从何而来呢?好了,既然回答了,就不管它的真实性了吧。

人口的流动,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学业,各种上学外流,安徽是教育大省,学生的考学能力非常强,著名的毛坦厂中学被称为高考工厂,那只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

二是职业交流,无法说数据,只说亲身感受吧,我十年前来到江苏,先前的一家公司,总部里安徽口音几乎是官方语言,后一家也是安徽人好多,而且都是管理层,为什么呢?查一查江苏前五十强企业的老板的籍贯,答案就有了。

还有某省,出差了几年,参加了一次老乡会,都是领导和BOOS才能才能参加的,好几百人,着实吓我一跳。

还有就是打工做小生意的吧,我装一套小房子,材料供应商,施工的,物流,也就接触二十几个人吧,一问竟然有一半也是老乡。

我在外面这么多年,几乎老乡们无处不在,倍感亲切!

三是经商,徽商闻名天下,上面也提到了,自然不用赘言。就说一个小故事,前年去青海,够天高地远了吧?一个外省人做东,事先并不知大家的籍贯,结果席间叙情,九个人里,七个安徽人,场面瞬间爆了!我要说其中一个按世俗的眼光来评判,他可能来自一个农村的穷地方,其貌不扬。但他做出来的事最光彩了,那年玉树地震,他带着自己一辆破旧的挖机去救灾,异常拼命,事后当地领导非要留他在当地搞施工,发财了!现在是哪个地方很大的一家企业了。当然,安徽人的勤奋和经商才能,我能举出很多很多。

至于官场,我就不说了,太敏感,全国人民都知道。

总之,安徽人也是很牛的!

我不是吹嘘安徽人,同样,其他省份的也一样有这些交互性的流动和优秀的人们,要不改革才40年,我们就有如此的发展成就?!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安徽是个文化底蕴很厚重的地方,传统和中庸是比较典型的性格文化,也因为这些,安徽人到那个地方都能扎得住根,且多与世无争,安安静静地做事,不喜欢张扬。就拿江苏来说吧,那么多的大佬精英,但很少因为安徽闹出动静,有人说这是因为安徽人不团结,没凝聚力,其实不然,安徽老乡们非常热情、聚会时同样非常有氛围,这恰恰说明安徽人的包容性很强,包容性很强,融入性就强。这或许就是安徽人被人认为流出多的主要原因吧!

一味地夸可能不好、让人吐槽,也说下安徽的不好吧!一个老百姓的视觉。我们安徽也算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也在华东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但安徽的发展却不尽人意,GDP在本地区基本是垫底,与所在的区域不匹配。政府治理的事,我不妄言了。就从社会层面来说说,一是安徽是科教文化大省,但这么些年,优势没有充分释放,过去,我们拼产业搞不过人家,可以说底子查,不占区域优势,位置尴尬,也确实没有沿海的资源,但现在中国经济转型了,科技创新是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应该发力了吧?二是未来的三驾马车,投资外贸这两个马车安徽没实力,但安徽是农业大省,三农发展肯定是中国内生经济和内需增长的动力,安徽该发力了吧?

在说下城市,安徽没一座特别有特色的城市,都是不尴不尬的,跟别人后面一样摊大饼似地扩大,等你也高楼林立了,人家已经转型搞智慧城市了,后发的优势给白白浪费了!!!徽派建筑徽派文化,是安徽闻名世界的,但我们除了在嘴上、名片上,还有安徽的山水文化,园林文化,真正体现在发展规划上的却很少,不扬长何来避短呢?挖掘文化的东西,可做的文章就太多了,除了经济、城市发展,还有农业、旅游等等方面。

如果说人口外流人口有地域差别的原因,经济不发达,房价的外溢冲击,缺乏活力的社会机制,缺乏吸引人的大格局、大规划,也算是个原因吧。

不知不觉胡说了这么多,大家拍砖可以,千万别粗口。老乡们看我辛苦,求加个关注做个朋友,或者给个赞!


楚天144542405


  • 全国净流出人口最多的不是安徽


  • 净流出人口依次是:山东、河南、吉林、湖北、北京等。
  • 安徽是净流入人口大省。
  • 净流入人口依次是广东、浙江、新疆、重庆、江苏、安徽等。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看大数据,


大数据。

江苏 山东 广东,果然强大。


大大银河界


如何看待安徽人口净流出全国第一?安徽城史来回答。


安徽的净流出人口确实很多,2017全国流动人口大数据显示 ,安徽人口净流出数量高居全国第一!仅2017年一年就流失近15万, 10年间流失962.3万人!

我就拿我的经历来说吧,我老家是皖北的,上完小学一批同学不上了,上完初中一批不上了,上完高中一大批不上了,不上去哪呢?


去打工,去创业!这只是皖北社会现象的影射,家里条件一般,不上学能干嘛呢,穷则思变,只能打工,改变生活。每年春运也能看出,阜阳火车站年年上央视,背后生活的心酸谁能知呢。

就拿阜阳来说吧,在江浙沪地区打工的特别多,打工、做生意的都有,有条件的把小孩也到那里借读,为的就是一家人团聚,小孩也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毕竟安徽的大学太难考了。


没有条件的,小孩只能在家上学,留下大批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留在家乡,你现在回农村看看,很多房子都是没人种的,土地也只能外转出租,这都是一些人口流出留下的社会现象。

现在皖北地区普遍都大力扶持回家创业,兴办实体企业,希望能留住外出打工的人,但是大家关心的是工资,工资没有江浙高,想留住人还是任重道远的。


读者对人口流出,外出打工有故事想说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与其他读者交流沟通。

安徽城史,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安徽城市的前世今生,更多精彩,关注安徽城史。


安徽城史


先说年前的一次聚会吧,年底最后几天,一个偶然机会参加了南京无为商会的聚会,无为是安徽一个规模不大的县,但是当天参加聚会的人不少,据说在南京的无为县商人就有好几千,整个无为县在南京生活工作上学经商等加起来有两万多。


这仅是安徽的一个县在南京的数字,整个安徽省在南京的人有多少,没有具体数字,估计都超过江苏本地人了。曾跟一个安徽朋友讨论东北人才流失问题,他嗤之以鼻,说安徽比东北严重多了。


人员流失,总结起来无外乎因为经济水平和工作生活环境问题,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安徽的经济一直落后于周边省市,有江浙沪这几个富邻居做对比,人又喜欢追求更好的生活,于是大量往江浙沪流失。而且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去过安徽不少地方,原以为只有皖北人员流失严重,因为皖南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都要比皖北好很多,后来知道皖南人员也流失厉害。这就要说到工作生活环境了,一个在南京先工作后创业的泾县朋友说的好。他说同样的工作南京的工资比老家要高一倍多,后开创业也想过回老家,结果直接被亲戚骂了一顿,说一个卫生证明在老家两个月还办不下来,这样的环境你来创业后面还不知要被敲走多少钱。


凡尘往事


安徽人穷怎么了?怎么了?!



微海国际


答:安徽历史上是个穷省,穷则思变,变就得向外跑。

安徽人除了勤奋以外,再就是胆小,向外跑不敢跑得太远,而且喜欢与老乡一起抱团混。

上海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人文背景、经济条件很适合安徽人生长。所以,当下的上海,2800万长住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从安徽流入的。

由于一代出来混的安徽人大都不愿回到故乡生活,造成了二代安徽人的子女没人带,在沪借读的皖乡适龄儿童逐年增加。

全国各地的安徽人很多,上海现象是一个缩影,但充分证明了安徽人口净流出全国第一个本质原因。


0老三两0


我是一个安徽人,准确说是安徽北部宿州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清楚数据是怎么来的,但是跟我想象差不多,我来用事实告诉你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拿我要创建公司的事情来说吧,我在江苏与上海的不同境遇(北京广州深圳我都没去过),我要创建一个电商互联网公司就因为一个执照问题,一个章我在安徽竟然用了42天没有完成,具体原因不明!江苏隔壁县的7天完成,上海12天完成!这个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最后把平台开在了上海跟江苏这就是原因!

房价这个考虑的其实不太大,准确的来说像安徽北部的房价想买有钱还是能买的,首付不过十来万如果你这个钱没有,不是你穷是因为你不行!这种人在全国也都是少数,县城价格5200(我们有个合伙的公司在哪里做房地产的价格我们都清楚,基本刚需型比较强,有就能卖,能卖基本1个月卖完。所以证明并非穷的问题!)

收入,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去北上广深闯一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人才的流出原因无非也就是收入,例如我们做互联网的只能去北上广深苏杭这样的城市,别的地方不现实,或者说没那么多机会吧!

人才的流出对于安徽来说是硬伤但是也是必然,没办法的事情,江苏作为人文城市也流失那么多,不能跟浙江比。

最后回答之前有个哥们说,安徽人上海的很多公司说不要安徽人这样的说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你会发现新兴公司的产业很多安徽中高层管理,以及企业老板,你说这句话是非常具有有色眼镜,就如同你去认为河南人去偷井盖的这样的逻辑是一样的,还无根据性!


阿斗趣事



MisterPolaris


安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作为农业大省支持苏浙沪发展二十多年,简单的比喻,原来我们一样穷,安徽种豆子,苏浙沪开豆腐店,而且安徽豆子必须低价卖给苏浙沪,吃豆腐还必须从苏浙沪买。二十多年下来,贫富自然分了,2000年前苏浙沪普遍严重缺电,靠安徽电力大力支援,没电,你让他去发展?要电可以,10元一度。这就是安徽贫困的主要原因,看看安徽和苏浙沪差别越来越大,实在不象话了。才要安徽放弃农业大省,发展工业,安徽人确实够种,2000年后才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工业,能有今天的局面和成绩,实在不易,继续发力,经济增速很快,紧追苏浙沪。安徽对苏浙沪的发展作出二、三十年的重大贡献,中央应支持安徽发展了,重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应该放到安徽发展了,这样才能平衡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