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中將加上將”是個什麼樣的軍銜?你怎麼看?

燕赤霞二世


知識點,為了防止將星氾濫和凸顯陸軍上將之威譽,根據國民政府1935年頒佈的銓敘條例,陸軍上將的名額是受限制的,規定特級上將1人(名字不用說了)、一級上將9人、二級上將12人,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正式銓敘的三個等級陸軍上將的名單上限為22人。

(何應欽是首批九名一級上將)

特級上將其它人就甭想了,因此從二級上將晉升一級上將,或從陸軍中將晉升二級上將,都得排隊按順序補缺,前面沒有位置空出來就得等著。比如一級上將張學良1937年被審判褫奪軍銜,軍委會總參謀長湘軍元老程潛補缺,同年滇軍元老一級上將朱培德病故,軍委會副總參謀長桂系白崇禧補缺。

說明:對高級將領軍銜的“追授”不受此限制,活人不能跟死者相提並論,比如“四川王”劉湘在1938年病死後立即追晉陸軍一級上將。

(此時陳誠是中將加上將銜)

如果二級上將的位置出缺了,現役陸軍中將們再按順序晉升,這個數字在和平時期是基本夠的,比如人民軍隊現在一般就維持在20幾個上將的規模,但是在戰爭時期顯然不敷分配了,戰功、軍職和特任都要求有更多的上將名額,但是規定又不好破壞,於是1936年補充了《陸軍中將加銜暫行條例》,就此出現了“陸軍中將加上將銜”這一軍階。

說白了,你老兄的職務、資歷、軍功、停年都已經夠條件晉升上將了,但是前面二級上將包廂的座位滿員,你就暫掛著上將軍銜先幹活,但是銓敘軍銜仍然是中將,也拿著中將的工資,但有優先遞補權,可以理解為“準上將”軍銜。


(銓敘軍銜任命書)

什麼時候前面空出位置來了,再按順序頂上,此時軍委會銓敘廳才正式行文記檔,算你真的上將了,揀幾個答友們比較熟悉的說明一下:

1936年第一批獲得“中將加上將銜”、開始排隊晉上將的有:張發奎、餘漢謀、張治中、錢大鈞、陳誠、衛立煌、薛嶽、孫連仲等。也就是說,早年的“五虎上將”裡只有劉峙、蔣鼎文和顧祝同是正牌子陸軍二級上將,陳誠和衛立煌是準上將。



張自忠將軍1939年授“中將加上將銜”,1940年戰死後直接追晉陸軍二級上將。大家應該發現張將軍後來很少佩帶軍銜,個人感覺應該是對這個特殊軍銜的尷尬。

胡宗南1945年獲授此銜,黃埔生第一名。湯恩伯、羅卓英1946年獲授此銜,終兵敗大陸期間此銜共頒授55名,逃臺後停止。

(職務軍銜任命書)



需要注意的是,國民黨軍隊的軍銜是有兩套體系的,即“銓敘軍銜”和“職務軍銜”。前者是軍人根據學歷、資歷、停年等逐步晉升的正式軍銜(永久軍銜),只要不是退役或被褫奪,就永遠存在,有國民政府的正式文書;後者是根據軍人擔任的職位臨時適配的軍銜,只需軍事委員會的任命書即可,一旦職務被撤銷仍然恢復銓敘軍銜,這才是臨時軍銜。

比如廖耀湘擔任新六軍軍長時,職務軍銜是中將,但銓敘軍銜才到“騎兵上校”,這個之前有專答。



而“中將加上將銜”與職務並不掛勾,屬於正式軍銜,這就是不能稱之為“臨時上將”的原因,因為這有悖於正式軍銜和臨時軍銜的區分標準,容易引起混淆。

在1946年換裝美式軍服前,除特級上將有明顯區別外,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加上將銜”沒有區別,全部掛三顆星領章。

1946年以後,特級五星、一級四星、其它為三星。




(1946年以後的肩章)


度度狼gg


中華民國陸軍一階軍銜



傑哥208733768


民國時期,國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海空軍還沒有這麼高的軍銜)有一個現在無法理解的軍銜稱呼叫做中將加上將銜。



各國的軍銜制度其實都大同小異,國軍時期的軍銜也不例外,分為二級上將(相當於現在的上將)、一級上將(相當於大將或元帥)。另外還有個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也就是一個象徵性的東西。

中將加上將是指合於晉任上將者,因為員額所限,先加上將銜。待二級上將出缺,正式授予上將軍銜。
中將加上將,其服制軍銜與上將相同,行使上將職務,但俸薪仍照中將最高俸額支給。 總結以上,就是不是不想直接給你上將軍銜,只是因為名額不夠。中將加上將就是你幹著上將的活,拿著中將的錢,都有名額了,再給你升上將,謝謝。


軍林天下


小夥伴們都知道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張將軍抗日殉國前就是”中將加上將銜“的,”中將加上將銜“這是一種什麼情況?

(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

為了全面瞭解,先介紹他們的軍街銜制度。國民黨軍隊中的軍銜等級為”六等十八級“。六等是:將、校、尉、准尉、軍士、兵。十八級是:將官分為特級上將(五星),一級上將(四星),二級上將(三星),中將(兩星),少將(一星),將官共分五級。

校官分為上校(三星),中校(兩星),少校(一星),校官共分三級。

尉官共為上尉,中尉,少尉,尉官也是三級。

准尉一級。

軍士分為上,中,下三級。兵分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兵分三級。

(上圖:抗戰時國民黨軍銜圖)


(上圖:解放戰爭時國民黨軍銜圖)

特級上將(五星上將)1人,蔣介石。

一級上將(四星上將)是馮玉祥、閆錫山、何應欽、張學良、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 ,共8人。

二級上將(俗稱上將)有白崇禧、傅作義……限制數額為22人,不能超越定額。

(”布衣將軍“傅作義將軍)


二級上將下面就是中將了。上將沒有空缺位置怎麼辦?

就創造出一個名詞”中將加上將銜“。佩戴上將銜標誌,拿中將的工資,幹著上將的活。等於明確告訴你,你就是未來的上將,好好幹,一有名額馬上補上,類似於”後補上將“。

張自忠將軍犧牲後被追授上將,也就是二級上將。

小夥伴們,照心回答完畢。

(圖片來自網上)


天中照心


中國古代實際有一套“軍銜”制度,當然和現代的不一樣,但是在功能上差不多。

進入近代之後,軍隊開始近代化,這才引入了現代意義上的軍銜。

這套軍銜在開始的時候和現代是很不一樣的。

比如清朝的軍銜就有“都統”等名目,很大程度上是借住過去的名稱。

民國建立之後,孫中山的南京政府制定過軍銜,但是沒有上將的說法,而是用的“大將軍”的名字。比如有幾位辛亥先烈就被南京真服追封為大將軍。

這種軍銜容易讓人誤會。因為大將軍在古代是很高的軍銜,一般授予的人數不多。而上將這樣級別的在現在軍隊中絕不是很少的人擁有的。

袁世凱和他之後的北洋政府對軍銜也做過很多工作。北洋政府的上將很奇特的使用了中國古代的冠字傳統。比如吳佩孚被封為孚威上將軍,馮玉祥是煥威上將軍等等。

但是,在北洋時代,軍隊規模普遍偏小,一般的師長就是很“大”的軍閥了,民國初年甚至有師長控制一個省的事情出現。所以,很多時候,軍長就是上將了。這種作風一直延續到了南京國民政府初期。

南京國民政府初期,國民革命軍除了最初的八個軍之外,收編了大量的北洋軍閥部隊。這些部隊基本是原建制的被接收,為了拉攏降將,他們的軍銜往往就是一筆糊塗仗。上將多如牛毛。比如西北軍的吉鴻昌,職務就是軍長,但佩戴的是上將的軍銜。

而蔣介石嫡系軍隊內部,也普遍存在軍銜偏大的問題。基本上當上師長就是中將。比如陳明仁在30年代初出任師長,立馬就是中將。正是因為早期軍銜太高,很多蔣系嫡系將領大陸時期,職務軍長、兵團司令、剿總司令不斷上升,但軍銜始終是中將不動窩。

國民黨其實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在30年代的時候來了一次整頓,開始正規化。這次整頓應該說還是很科學的,結束了原先的混亂。

國民政府將軍銜分為職務軍銜和正式軍銜。正式軍銜是終身軍銜,需要國民政府正式批准,有嚴格的晉升年限等要求,擁有者終身擁有。職務軍銜相當於臨時軍銜,是跟隨職務走的,有職務就有相應的臨時軍銜,職務交卸,軍銜隨之消失。比如被任命為師長,師長一般是少將,那麼就可以佩戴少將的臨時軍銜,而不管實際的正式軍銜是多少。如果不當師長了,少將軍銜也沒了。

這樣的規定,實際是限制了將軍的數量。現代人理解的國民黨“將軍如毛”實際是臨時軍銜太多,因為戰亂頻仍,軍隊多,“將軍”當然多。

至於上將,國民政府對人數有嚴格規定。要想升為上將,除了本身夠格外,還需要名額有空缺,有人退役會死亡才可以補位。

這種制度下,很多夠資格的人就無法晉升上將了,因為活上將沒有想退休的。

那麼為了安撫這些夠資格而無法上位的老中將們,就出現了“中將加上將銜”這樣一個奇怪的軍銜。老中將們實際軍銜是中將,但是待遇上是上將,也可以佩戴上將軍銜。等有名額時再轉正。這很類似於現在的某副部長後面加括號,正部長級。

其實,這也是中國的傳統,比如清朝知府、道臺有些比較突出,朝廷會加一個“布政使銜”,廳級幹部享受省部級待遇。


故紙匯


說明點,就是給中將位置的符合晉升上將的標準,但上將員額滿員,沒有編制,才出現中將加上將情況。可以稱呼上將,行使上將職權,拿中將的工資,等上將缺人時,中將加上將遞補為上將。


周江濤613


看了那麼多答案,感覺都是答非所問。上將數量是有限的,中將加上將銜可以看成是副上將銜,上將銜有了空缺就由副上將銜晉升成上將銜。明白了不?簡單易懂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