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名生物學家譴責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材料造假,突破倫理底線

中國百名生物學家譴責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材料造假,突破倫理底線

文|米娜

就在一日間,賀建奎從神壇瞬間跌落,從頂級生物科學家,變成整個生物學界譴責的學術造假並違反倫理底線的生物怪咖。

報人民網報道,11月26日,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的消息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這個項目的研究者是賀建奎,項目還獲得了“莆田系”醫院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簽名通過。

在南方科技大學的官網上,賀建奎的身顯示的是生物系副教授。

“首名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世界性突破”等字眼,讓該消息引發了輿論狂潮。

但很快,事情就開始發生大逆轉。

上午,《今晚財訊》記者發現,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上關於賀建奎該項目的實驗和註冊信息的資料被刪除,僅僅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官網上還有英文版的該項目介紹。

下午兩點多,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宣佈此消息不屬實,醫院沒有參與此事,孩子也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出生的。

隨後,《南方都市報》通過調查發現,所謂的倫理委員會審查簽名是偽造。

而《今晚財訊》記者致電賀建奎控股的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方的工作人員聲稱:“這個項目與瀚海基因無關,這個項目可能是賀建奎在南方科技大學那邊做的項目。”記者致電南方科技大學,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與此同時,《新京報》通過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得知,該委會員此前並未收到項目的倫理審查報備。

很快,上百名科學家聯合簽名在“知識分子”微博上發佈聲明稱,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這對於中國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在全球聲譽和發展都是巨大的打擊,對中國絕大多數勤勤懇懇科研創新又堅守科學家道德底線的學者們是極為不公平的。作為生物醫學科研工作者,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據賀建奎稱,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對此,一位生物學者在知乎上表示:“艾滋病真的有必要通過基因編輯來避免嗎?——根本不需要!目前,母嬰阻斷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已可降低95%甚至以上的HIV母嬰傳染。”

該學者稱,雖然這兩例嬰兒有抵禦HIV感染的能力,但是,編輯基因後會不會使她們患上其他疾病,目前是難以預測的。因為這次編輯的嬰兒基因是CCR5,通過刪掉其中32個鹼基,使其變成一個叫CCR5Δ32的東西。“CCR5Δ32與多發性硬化,子宮頸癌,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存在相關性的。”

讓部分生物學者憤怒的是,在此之前的2017年2月,賀建奎還發布一條博客,題目叫《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尚待解決》。他在結尾處寫道:“我認為,CRISPR-Cas9是一種新技術,我們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不論是從科學還是社會倫理的角度考慮,沒有解決這些重要的安全問題之前,任何執行生殖細胞系編輯或製造基因編輯的人類的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中國百名生物學家譴責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材料造假,突破倫理底線

然而該博客發出一個月後的2017年3月,賀建奎就開始了基因編輯嬰兒的實驗。

知乎上還有生物學者稱,就此項目本身的科學意義來說,在科學上幾乎沒有任何價值突破,這次賀建奎所做的只是讓編輯的胚胎生出來了而已。因為基因編輯已經很成功了,哪怕在人類胚胎上,2015年中山大學松陽洲已經證明可行,2017年美國科學家Mitalipov也在nature上報道了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但都沒有突破“14天法則”。

根據2003年科學技術部、衛生部關於印發《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中規定:

(一)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單性複製技術或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

(二)不得將前款中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動物的生殖系統。

但賀建奎的此項研究,不僅讓胚胎存活超過了14天,且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的生殖系統,而且還讓嬰兒順利誕生,可以說此項研究嚴重違規。

那麼這個項目是如何立項的,是誰在背後支持?最後又是如何通過種種審查並讓嬰兒成功誕生的呢?這背後仍然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