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死后,他最得力的保镖晚清最后一个大内高手“宫猴子”去哪里了?

超能博士


“宫猴子”是个艺名,其人真名叫做“宫宝田”,电影《一代宗师》里宫羽田的原型。

这是个武林高手,他是著名八卦掌宗师董海川的徒孙。说起宫宝田的履历,不复杂,但接触的都是些大人物。做过慈禧、光绪的近身侍卫,也做过张作霖的军团总教练,那么,张作霖死后,宫宝田到底去了哪里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这个可以“飞檐走壁”的宫猴子。

1、进宫当了大内侍卫总管

宫宝田(1870-1943)是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出生在山东威海乳山市马石店镇青山村,因家境贫寒,13岁到了北京给米店当学徒。可惜学徒没干多长时间,机缘巧合下入了八卦门。

23岁时,宫宝田的武功已经登堂入室,绝对的独当一面。1897年,27岁的宫宝田由于名声在外,被招进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先后做了慈禧和光绪的近身侍卫,并且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八国联军进北京城时,宫宝田护驾有功,被赏赐黄马褂一件。

身为大内总管,宫宝田对清政府的腐败看得一清二楚,慈禧逐渐老去,光绪腰杆子还不硬;八旗子弟,满清贵族,都在混吃等死;而军队和政府疲软的好像一根绳子。

1905年的一天,宫宝田对所谓的“功名利禄”彻底“心灰意冷”。于是向“老佛爷提出了辞呈”,理由是因为练功导致身体受伤,要回家静养。无奈的慈禧“准了”。

就这样,宫宝田回到了阔别20年的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

2、入了奉军当了总教练

家乡的日子平淡而朴实,如果没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宫宝田可能就这样平淡到老了。但,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大官”,有多大呢?就是比以前的“皇帝”小一点点,这个人就是张作霖。

此时的清朝早已灭亡,张作霖听说大清最后一任大内总管辞职在家时,心里不禁打起了算盘,自己还缺一个称职的军队总教练。于是,张作霖来了,带着自己的诚心和热情,还有救国救命的理念。

无疑,宫宝田被打动了,就此开始了总教练的生涯,这年是1922年。

对于张作霖,宫宝田还是比较认同的,因为张对曾经的皇帝始终保持着“彬彬有礼”,和日本也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可以合作,但绝不容土地有失。

就这样,宫宝田带出了不少优秀的军官;张作霖,也还是那样,始终没让日本轻松进入东北的土地。

日本人终于恼了,在1928年的6月4日,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从此奉军的“坚硬”仿佛也丢了。

看到张学良与蒋介石开始搞合作了,宫宝田再次辞职回家了。

3、弘扬中华武术,培养八卦人才

这次,宫宝田哪里也不去了,因为已经是“58岁”了,算是迈入老年了,他想做点对中国武术有帮助的事,他不想让师傅的衣钵在他这里断了。

从哪里着手呢?从收徒弟,建拳馆开始吧!

说做就做,宫宝田在家乡、烟台、黄县、海阳等整个胶东半岛,组织起了数十个民间八卦拳馆,并且广招门徒,精心授艺,希望在国难当头之际,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就这样,八卦掌开始散向全国,影响力逐渐增大。

抗日战争时期,转战胶东的八路军将领许世友曾登门拜会,两人交流地非常开心。

宫宝田收徒首先重视的是人品,在教武艺的时候,不仅教授掌法、拳法,还非常注重武德的培养,注重对弟子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宫宝田最得意的弟子叫王壮飞,跟着宫师傅十来年,终成一方宗师,成为建国后八卦掌的第三代宗师。另一位爱徒刘云樵武功也是非常了得,后来 成为了台湾正宗八卦掌大师。

1943年6月27日(农历5月25日),宫宝田在青山村病逝,终年72岁,遗体安葬在本村。

宫师傅虽然逝去了,但八卦掌在徒弟王壮飞、刘云樵、姜胜武等人的努力下,变得枝繁叶茂,传播到了全世界。

蓝风破晓


东北王张作霖拜访一位名震天下的武林高手——宫宝田,此人的轻功来无影去无踪,出神入化,因此张大帅携重金慕名而来。

然而,映入张作霖眼帘的却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小老头,张作霖大失所望,甚至怀疑自己走错了门,他不敢相信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就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武学宗师“宫猴子”。



宫宝田让张作霖站在十米开外的地方,用枪来射击他,张作霖一连开了两枪,宫宝田面带微笑,泰然自若的站在原地。当张作霖准备射击第三枪的时候,宫宝田轻描淡写的说道:“如果我现在出手,大帅已经是个死人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颇有点星爷电影《功夫》中斧头帮请火云邪神出山的味道。张作霖彻底折服,如获至宝,聘请宫宝田做了东北军的武术总教练兼自己的贴身保镖。

宫宝田可谓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江湖奇人,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八卦连环掌创始人董海川的高徒尹福的得意弟子。宫宝田13岁那年,经尹福引见,第一次面见一代武学宗师董海川,董海川称赞他骨骼清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并再三叮嘱尹福务必悉心调教,将来必成大器。



名师出高徒,在尹福的精心授艺下,宫宝田的武艺突飞猛进,后来董海川亲授八卦拳谱,23岁那年,宫宝田已经登堂入室,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武艺。因宫宝田特别擅长轻功,飞檐走壁,身轻如燕,所以人送美誉“宫猴子”。

光绪二十三年,宫宝田奉诏入宫,任护卫首领,加封四品带刀侍卫。随后庚子国难爆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和光绪仓惶西逃,宫宝田忠心耿耿,办事得力,护驾有功,深得慈禧和光绪赏识,御赐“皇马褂”一领。面对病入膏肓的清廷,宫宝田心灰意冷,萌生去意,遂称病辞官,回到家乡开设武馆,招收弟子传授武艺。

再后来就是被张作霖请出山,多次保护张作霖化险为夷。1928年春,宫宝田奉命留北平保护张学良,不久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一代枭雄张作霖被炸身亡。未同行的宫宝田悲伤万分,向张学良递交了辞呈。



宫宝田回乡后,深感国难当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奈其年事已高,无力报国,终日郁郁寡欢。后来他决心以教武育人的方式报效国家,在家乡等地组织建立了十数个民间八卦拳社,广招门徒,精心授艺,培养出了一大批武学精英,著名武学大师王壮飞就是宫宝田的得意门生。

1943年6月27日,宫宝田在青山村病逝,终年72岁。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由老戏骨王庆祥扮演的宫羽田的人物原型,就是宫宝田。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死,宫宝田此时在保护张学良,幸免于难,之后他便成了张学良的贴身保镖。九一八之后,张学良放弃东北,东北沦陷。宫宝田无法接受这种现状,便回山东老家乳山归隐。归隐期间,宫宝田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开师授徒,传播八卦掌

宫宝田的师父尹福是是董海川的得意弟子,名动京城。宫宝田出师后也已经是名动京华的人物,并成为大清最后一位大内武术总管,得到光绪和慈禧的赏识。回到家乡后,由于他的名气很大,武林中人纷纷前来找他,有的是来挑战,有的则是来拜师学艺。无论是来挑战还是来学艺的,宫宝田都来之不拒。因此,八卦掌得到了大力普及。

二、积极参与抗日

抗战爆发后,宫宝田在家乡义务培训抗日勇士,传授给他们拳脚功夫。1941年,许世友曾经专程去看望宫宝田,两人相见恨晚,互相切磋武艺。传闻宫宝田在许世友面前亮了几招。最精彩的就是宫宝田表演了一段八卦刀法。他在空地上舞刀,旁边一个人往他身上泼水。一套刀法下来,宫宝田身上滴水未沾,而泼水的人却成了落汤鸡。

(晚年宫宝田)


迷蝶梦文史社


“宫猴子”的真名叫宫宝田,山东乳山人。因出众的轻功和灵活的头脑被称为“宫猴子”。他是清末大内高手,慈禧的贴身侍卫,之后又成为“东北王”张作霖的贴身保镖。

宫宝田出身贫寒,年少时在京城的米行做学徒,因天赋出众,被京城著名的八卦掌传人尹福相中,并收他为徒。经过几年的刻苦修炼,宫宝田的武功大有长进,在师祖董海川的举荐下,宫宝田成为一名皇宫四品带刀侍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多亏他一路护送,慈禧和光绪皇帝才得以毫发未伤。但晚清的腐败和宫廷的倾轧让他心灰意冷,1905年宫宝田无奈选择隐退。

1922年,在东北王张作霖的盛情招揽下,宫宝田选择出山,出任奉军的武术教练,同时担任张作霖的贴身保镖。宫宝田在张作霖手下兢兢业业,寸步不离左右。不仅为奉军培养出一大批武艺出众的人才,还多次为张作霖化险为夷,在危机中救下他的性命。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宫宝田的保护,张作霖恐怕早就死在仇人和日本人的暗杀之下了。

1928年,张作霖留宫宝田在北京保护张学良,而张作霖则被日本人炸死在了皇姑屯。张作霖死后,宫宝田心灰意冷,再次辞官回乡开起了武馆。回乡后,宫宝田广收学徒,创立“宫氏八卦拳”,并将拳法发扬光大。抗日期间,宫宝田心系国家,教导弟子习武强身,切勿做汉奸。1943年6月,宫宝田病逝,终年72岁。


石头说历史


宫猴子就是瞎编的,别看前边那些回答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谁拿的出宫宝田给慈禧和光绪当贴身侍卫和侍卫总管的官方记录?一个都没有,因为清朝根本不会让这么一个人当侍卫。

就更不要说什么慈禧的贴身侍卫了。清朝皇宫侍卫只有满洲上三旗出身的人才可以担任,并且全部都要出自于善扑营,而且一个四品侍卫,根本就是中等职位,侍卫首领都是从二品。

并且,清朝皇宫所有侍卫都有黄马褂,根本不存在什么,因为护驾有功,武功高强,才特别赏赐黄马褂,说白了,黄马褂就是清朝侍卫的工作服,每个人都有一身,根本不稀奇。并且所有清朝侍卫都有带刀的权利。

真正有品级的侍卫都可以带刀,护驾慈禧出北京逃亡的,也是颐和园的满洲八旗护卫亲军,根本没有什么宫宝田什么事情。


烽火观察


这个所谓的张作霖保镖宫宝田,我在正经的历史资料里查不到这个人。


目前我在知网唯一能查到的关于宫宝田的论文是《“宫猴子”宫宝田对武术的传承和推动》,作者是王晓,工作单位是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这篇论文发表在《兰台世界》2014年第6期档案解读栏目下面。


《兰台世界》是辽宁省档案局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它的综合影响因子是0.047。


这个0.047代表着什么呢?我举几个历史学界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抗日战争研究,综合影响因子0.411


史林,综合影响因子0.253


近代史研究,综合影响因子0.983


清史研究,综合影响因子0.520


而改版后,全面红彤彤的《炎黄春秋》杂志,注意是杂志不是期刊哦,综合影响因子0.078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兰台世界》虽然名义上是核心期刊,但是这本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还不如全面改版后销量大跌的一份文史杂志。


明白了这篇论文以及刊登期刊的分量,我再来说说里面的内容,严格来说这篇论文基本上是把网络上关于宫宝田的各种事迹汇总一下,基本上四品带刀侍卫、贴身侍卫、庚子逃难勇斗土匪、躲张作霖子弹这些段子,这篇论文都有。


我之前回答过关于宫宝田的问题,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宫宝田的这些事情全是吹牛13。


清朝惯例,二等侍卫是武四品,除了满人,汉人里只有武举中的武榜眼、武探花才能被授予二等侍卫头衔,还不一定能当差;而我查了光绪二十年甲午科、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这三科武举,很抱歉,别说榜眼、探花,就连武举人都没有一个叫宫宝田的,连武举人都不是,作为汉人的宫宝田根本没资格当侍卫。


另外,根据雍正帝以来的惯例,清朝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都是由善扑营满蒙摔跤手担任,宫宝田一个汉人,有个P资格担任贴身侍卫。


至于庚子年带着慈禧、光绪逃难,勇斗土匪,别逗了,慈禧逃难的时候有董福祥3000甘军护驾,哪家山大王眼睛瞎了敢抢董福祥的军队?


正史记载,恰好是董福祥的甘军在护驾过程中屡次骚扰地方,抢劫百姓。


张作霖的所谓武术教头,我目前能查到的奉系资料里根本查不到宫宝田这个人,负责张作霖安全的是卫队旅,负责卫队旅的人叫张学良,卫队旅参谋长叫郭松龄。


综上所述,宫宝田这些事迹都可以归于吹牛13范畴。


不过查着查着,我反而对谁第一个开始吹宫宝田产生了兴趣,以我多年的经验,这种打把势卖艺的胡吹,要么是自吹自擂,要么是后人混饭吃吹先人。


果不其然,宫宝田这些段子的出处是他徒孙荣华丰接受的一次访谈,这篇稿子的名字叫《专访荣华丰老师:宫宝田八卦掌》,发表于《南方航空报·精英生活》2013年4月22日刊。


这个《南方航空报·精英生活》又是个什么报纸呢?


我查了一下,原来就是南航飞机读物,本质上和火车站小报一个级别。


报纸官网上是这么说的“《南方航空报·精英生活》是南方航空集团的机上中文周刊,服务全球华文旅行者,兼顾公商务人士和休闲旅遊人群的需要。”


这下子,我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但是,既然都查到这儿了,我又顺便搜了一下荣华丰大师的武术视频,一看才发现,荣华丰又是一个闫芳大师啊!视频在最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36, "thumb_url": "113f20004b856fd4e50a7\

兰台


“保镖”最怕什么?无非“保着保着”,最后“镖”没了。

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宫猴子”宫宝田最怕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张作霖死后,在所有军阀暗自高兴的当口,惟身为张作霖保镖的“七尺汉”宫宝田潸然泪下。

原本,事件发生时,不在张作霖身边的宫宝田并不在身边。因此,对张作霖的死,宫宝田应该不负任何责任。但宫宝田偏偏满怀愧疚,他的愧疚之心,远比当日与张作霖同行却没护张作霖周全的保镖,更甚!

自1922年被张作霖选中后,宫宝田便将护张作霖周全当作了此生最后的一趟“大镖”。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护完张作霖,他就可以告老还乡、荣归故里了。毕竟,进入帅府时,他虽老当益壮却年已不惑。

但在接下来险象环生的大帅府,他却凭借自己过人的功夫和洞察力,一次次让张作霖再生死关头死里逃生。这背后,凭借的是他宫宝田的实力,更是他对主子的一片赤诚。

话说,当年宫宝田能被选上,还有一段“知遇之恩”的小故事。

宫宝田原本是农民家的儿子,后因生计,遁入八卦拳尹福的得意弟子,并最终成为第三代传人。自此,宫宝田辞去旧差事,每日跟随尹福学习拳法。光绪二十三年,宫宝田被召入宫中,成为光绪光绪皇帝的贴身护卫,加封四品带刀侍卫。

宫宝田出身如此之地位,何德何能可以去给皇帝当带刀侍卫?因为他的功夫是真的强,史书对宫宝田是这样记载的:走如绵羊,坐如姑娘,行如霹雳。

这是什么概念呢?

想必生活在城市的你们,很少见过绵羊走路,绵羊走路有多厉害呢?即便再陡峭的悬崖,它们也可以轻易站稳。坐如姑娘就不必多说了,姑娘们多耐得住坐,可以想象的。最后一句行如霹雳,真真儿是对他功夫的最佳写照。由此,宫宝田才被冠以宫猴子的称呼。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思维,简单讲来:宫宝田就是“快准狠”,指哪打哪,从不含糊。

在宫里的这段时日里,宫宝田曾先后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近身侍卫,清廷最后一任大内侍卫总管。庚子年间,八国联军侵华,宫由于护驾得力,获钦赐黄马褂。但后来,身为大内总管的宫保田,因看透了朝廷的腐败,无法承受严重的心理扭曲,于是毅然辞官回家。

但辞官后在家里开武馆的宫宝田依旧声名显赫,1922年,东北军阀张作霖慕名邀请宫宝田担任奉军武术教练,实际是让宫宝田做了自己的保镖。

初见面时,张作霖见其身材瘦小、貌不出众、且年岁不小了,便疑其武功有诈。宫宝田见张作霖面有疑色,便主动提出愿与张作霖比试。

随后,宫宝田便退二十步外请张以枪击之。号称枪法百步灭香火的张作霖连射两枪,皆未击中,正欲寻觅再射时,却听宫宝田在其背后说:"我若想要大帅的命,恐怕不用大帅转头了。"张佩服至极,委其为东三省巡阅使兼奉军总教练,平日里也做张作霖的贴身保镖。

自此以后,张作霖每逢重大场合都会带着宫宝田,在宫宝田的保驾护航下,张作霖多次在日本人制造的事端中得以化险为夷。

宫宝田是个完美型人格的人,这种人多少有点强迫症,宫宝田的强迫症的集中体现,就在他的“保镖”事业上。

在进大帅府之前,宫宝田就一直带着“结”,他的结就是光绪的“意外”死亡。宫宝田一直觉得,光绪的死虽然与他无关,但作为护卫,他自是难辞其咎。因此,光绪死后,他内心一直备受煎熬。

带着这个“结”的宫宝田,是抱着绝对不让类似悲剧重演的心,进入大帅府的。

于是乎,自从进入张府,宫宝田的内心一直十分惶恐,他生怕在他的护卫之下,他的主子再出任何差错。

而张大帅作为北洋军阀之正统,也算是继承了大清之衣钵,所以,宫宝田认为:某种意义上, 为他效力,也算是为光绪帝尽忠了。由此,他便格外上心。

终于,1928年,在中日敌对势力的联合打击下,张作霖还是被炸死在皇姑屯。你想啊!两次护主不力,作为一个侍卫,他的内心阴影到底该有多大?他还有何颜面,再去给旁人当保镖?

张作霖死后,悲痛难忍的宫宝田离开了东北,相比第一次离开,这一次的宫宝田更是分外沉重。因为,这意味着,此生他将彻底告别“保镖”生涯。而最后的诀别,竟这般悲壮,却是他所料未及的。

离开伤心地后宫天宝来到了华北,干什么,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教拳。

为什么教拳呢?因为,相比普通的侍卫保镖,宫宝田有着更大的理想和报复。在一次次挫败面前,这理想这抱负不仅丝毫未减,反而越发强烈了。

身为习武之人,他无时不刻不想着报效祖国,奈何年事已高,虽有心而无力。于是,他在华北诸地培养了大批习武人才,并将他们派遣出去,让他们报效祖国,以尽自己拳拳爱国之心。

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即便是教拳,宫宝田也做到了极致。在他的培养下,他的优秀弟子迅速遍布天下,别的不说,只提两个名字:李健吾、叫刘云樵。不了解这两个人的,可以去搜一下,绝对不在韩慕侠之下。

此外,他成名的弟子还有上海的王壮飞、广西的姜胜伍等。

但再厉害的人,在生老病死面前从来是无力的。

1943年6月27日(农历5月25日),宫宝田在青山村病逝,终年72岁,遗体被安葬在本村。

逝者已逝,往者不归,愿英灵在彼岸享受清明。


记者李满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什么大内高手,而这个宫宝田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内高手,最接近现代人的古代高手,也是八卦游身连环掌的第二代传人。那么这个人称宫猴子的宫宝田是怎么成为张作霖的保镖的呢?最后去向如何?


一:骨骼惊奇宫宝田

宫宝田原本是给王府送米的,经常送米被尹福认识,尹福是董海川(八卦游身连环掌的创始人)的徒弟,尹福经过不断地接触,发现宫宝田真乃学武奇才,于是引荐给师傅,董海川看见之后仔细看了下,便觉得宫宝田不凡,最后收入门下,几年后,因为宫宝田勤学苦练,其他师叔也愿意教授绝学,董海川也觉得宫宝田为人处世都是极好的,所以传授了八卦掌 、八卦拳谱。从此以后,宫宝田武艺突飞猛进,尤其是轻功一流,所以人们都叫他宫猴子。


二:入宫获赠黄马褂

光绪年间,宫宝田被召入皇宫,四品带刀侍卫,主要负责光绪和慈禧的安全问题,宫宝田不负所托,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因为护送慈禧逃跑得力,钦赐黄马褂,获得无上荣耀,正是因为这次,清廷的腐败无能彻底被宫宝田看破,所以他毅然辞职,请求回乡,在家乡教授八卦掌初级功夫。

三:貌不出众宫猴子

1922年,宫宝田被张作霖看中,便聘用他为奉系军阀的武术指导,其实就是张作霖的私人保镖,因为貌不出众,张作霖怀疑他的本事,结果一试探,发现宫猴子二十米开外连子弹都伤不了,尤其灵活,面对日本人对张作霖的种种陷害,张作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很多情况下都是宫猴子的功劳,可是在日本人策划的皇姑屯事件中,宫猴子没有陪同在张作霖身边,这次张作霖被炸死,随后负责保护张学良,可是没多久,宫猴子再次辞职回乡。

四:精心教授八卦掌

辞职后,宫宝玉先后在海阳、牟平、烟台等地组织起数十个民间八卦拳社,精心教授八卦掌,这就是他晚年的生活,他认为自己年事已高,不能为国家出力,只好将自己所学传授给这些弟子,在他的精心教导下,八卦掌也得到了推广,然而在1943年,宫宝田在青山村病逝,终年72岁,遗体安葬在本村。大内高手宫猴子就这样去世了,当世人极其惋惜。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羽评郡主


张作霖是土匪出身,早年就成立过保险队,靠收保护费为业,尽管后来张作霖成为大帅,依然保留了很多绿林作风,对于很多江湖人士还是很尊重的,比如张作霖手下五虎大将中的李景林,就是武当剑术传人,是真正的武林中人,在郭松龄反奉后,张作霖罢免了李景林的职务,李景林还创立了武馆。

问题中描述的宫猴子真名叫作宫宝田,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武术学家,在年少时机缘巧合之下学习了八卦掌,宫宝田之所以会被叫做“宫猴子”是因为其身材矮小,却灵活多便,其恩师董海川更是将“八卦游身连环掌”教给了他。

1897年宫宝田被召入宫,封为五品侍卫,成了大内侍卫,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往西安,一路上随从较少,而一直贴身保护的宫宝田成为护驾的主要力量,慈禧和光绪回宫后,为表彰其护驾之功,钦赐其黄马褂一件。

1905年宫宝田离开皇宫,回到家乡隐居,张作霖听闻宫宝田的事迹后,派人前去请宫宝田出山,担任奉军武术总教练兼贴身保镖,纵横估计当时张作霖认为其慈禧太后的贴身护卫更有面子,而非真正看上了宫宝田的武术,张作霖从骨子里对封建皇权思想还是很浓厚的,比如张作霖的专列实际上就是慈禧的“花车”改造而来。

据说张作霖见了宫宝田后,认为宫宝田其貌不扬很可能是招摇撞骗之徒,宫宝田有意露一手,就让张作霖拿枪打他,张作霖可不是一般军官没杀过人,前面已经说了,张作霖就是土匪出身,杀人越货的事可没少干,因此也就答应了。

宫宝田在20步开外,张作霖连开两枪没打中,宫宝田已经跑到张作霖的身后,双手捂住了张作霖的眼睛,张作霖把枪往地上一扔大笑道:“妈了巴子的,还真有两下子,本帅服啦!”

就这样宫宝田在家隐居将近20年出山担任张作霖的保镖。

张作霖主政东北时期,多次遭人暗杀,其中多次保护张作霖全身而退,1928年张作霖决定退出山海关,京津的形势比较险峻,张作霖就让宫宝田留在北京保护张学良,在途中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宫宝田作为贴身侍卫没能与张作霖共患难而难过。

张作霖死后,宫宝田辞别张学良回到家乡,九一八事变后,民族正义感让其意识到,学武并不是为了逞强好胜,而是保家卫国,因此,宫宝田在抗战期间在家乡传授别人武艺,希望年轻人可以通过学习武术去抗击日寇。

1941年当时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专程到宫宝田门上去拜访,原来许世友在从军之前在少林寺学过武,因此对武学大师宫宝田十分仰慕。两个人在一起探讨了武学奥义,许世友还聘请宫宝田到军区创办短期训练班,培训八路军战士,使他们能杀更多的鬼子,1943年宫宝田因病去世,享年73岁。

前几年的武侠电影《一代宗师》里面就有很多民国时期的人物,其中的八卦拳宗师宫羽田的历史原型就是宫宝田,在真实的历史中,宫宝田的经历丝毫不逊色于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


史论纵横


宫猴子,就是清末大内高手宫宝田,慈禧的贴身侍卫首领,庚子国难中护卫慈禧逃亡千里,保皇室不掉一丝毫毛。

宫宝田出身:

先来讲讲宫师傅,宫师傅从小学武,勤学不辍,学的也是近代杀伤力最大的八卦掌。

宫师傅曾秀过一段武艺,当时他还在肃王府,人山人海的人都在看戏,肃王爷在内侧。当时他手里端着托盘,里面还有茶壶、茶杯和茶点。然后宫师傅就柱子上一脚,起身而走,中间不过在他人肩上借力一次,便安稳落在肃王面前。飞檐走壁,茶水一点不撒,肃王大吃一惊,这端盘的还有这等本领,便大加重用。后来就推荐到皇宫去了。

东北军生涯:

后来东北军阀张作霖慕名而来,不说三顾茅庐,有才者都能入张大帅手下效力。初见宫师傅,张大帅是东北人,打小到大,身边的兄弟手下汉子个顶个的虎背熊腰,人人孔武有力,而宫师傅在体型上就相形见绌了。一度让大帅怀疑是有几分虚名的二流练家子,后来宫师傅近距离连躲两发子弹,震惊大帅极其手下。大帅成功将其收入帐下,担任东北军的武术教练。

想当年林冲是东京80万禁军枪棒教头,宫宝田是东北军40万士兵武术教练,着实不遑多让。

宫师傅在东北军潜心教导武术,一时间东北军身体素质提升较快,近战搏杀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当时宫师傅同东北当地武术流派相互教练切磋,形成一套适合现代近战搏杀的技巧。宫师傅作为八卦掌的代表人物,在其中起了极大作用,同时还有其他武术门派鼎力支持。

东平度县李之箭在沈阳传授螳螂拳;河北人段洛绪、段洛永、徐兆熊等人传授戳脚、翻子拳;河北沧州人郭金镛在大连传授燕青拳;山东栖霞人李树峰、孙日胜等在大连传授弥祖拳、秘宗拳。此外被誉为“霸州李”的北霸州长拳名家李茂春也曾到大连传授南山拳。

以上武术大家在推广国术方面起来极大作用,国术考试考试科目分为国术和国学两部分,国术包括着拳脚、摔跤、器械(指定枪棍刀剑),国学包括国术学、生理大要、卫生要义等。考试以比试拳脚为主(穿手、溜腿、少林十二式等),对各级考试优胜者赋予不同的称号,国考甲等前三名分别授予“捍卫”、“辅卫”、“翊卫”,乙等授以“校卫”,丙等授以“勇士”:省级为“武士”、县(市)级为“壮士”。

时任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张学良一贯重视体育,主张“强身强国”,提倡“强国强种”。曾举办武术大会,比赛期间,张学良等政府要员多次亲临现场观看比赛,宫师傅的弟子们表现出色。

辞职回乡: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炸死之后,此时宫在保护兼传授武艺给张学良。在得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大帅去世之后,一来感到心灰意冷,空有一身武艺却无从施展;二来自己年岁也垂垂老矣,气血两衰;三来一身宫式八卦掌虽传播极广,但其精要尚无真正的传人。

因而想张学良提出辞职回乡的请求,张学良也准了。

而后“918”“七七事变”都让宫师傅深感国难当头,自己一身老骨头无以报国,只能将八卦掌传授给弟子们,让他们参与到保家卫国中去。

所以在胶东半岛广设八卦拳社,教导乡民武术。大量山东武人响应号召,投军抗日,为反法西斯做出了极大贡献。

这其中都蕴含着宫宝田师傅的一番心血。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