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7000对10万打了两个月,城破亡国皇帝封神

1453年春天,土耳其人的攻城正式开始。之前的巨型火炮发挥了作用,仅仅一天,外墙的一大部分就已经变成废墟。幸亏君士坦丁十一世身先士卒,打退冲锋。在当天土耳其人的攻城结束后,拜占庭开始修补城墙,他们把木桩打入碎石缝隙,借助这种新结构重新建起简易城墙,继续抵抗第二天的炮火。就这样,奥斯曼和拜占庭一攻一守。这样的过程竟然持续了将近两个月。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7000对10万打了两个月,城破亡国皇帝封神

尽管如此,相比于困守在城中的拜占庭,奥斯曼一方显然有着更大回旋余地。为了分散拜占庭靠近陆地一方的守城力量,奥斯曼调集舰队试图从海上夹击。但在君士坦丁堡之外,拜占庭用巨大的铁链封锁了海湾。穆罕默德二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命令士兵砍树做成圆木,再把这些圆木涂上润滑油。把70艘战船放在圆木上,利用人多势众的优势,凭空把船翻山运进拜占庭的港口。这不仅相当于切断了拜占庭的食物补给线,并且城内守军还要分出很大一部分力量,应对海上的攻击。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7000对10万打了两个月,城破亡国皇帝封神

在围攻的同时,土耳其人还采用了挖掘隧道的方式,想以这种方式,暗中穿过城墙,出其不意地从后面进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挖掘者是塞尔维亚人。他们本来应该是拜占庭帝国的同盟者,但却在奥斯曼人的攻击下,倒戈成为了帝国的破坏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倒戈的情况?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拜占庭长期以来内部的民族矛盾。

在古罗马早期,罗马帝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无论是亚美尼亚人、埃及人还是拉丁人,都以“我是罗马人”自称。但当帝国迁都到东部进入了拜占庭阶段,领土面积大大缩小,并且主要集中在古代希腊地区,“希腊中心主义”就开始滋生。这种希腊中心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在帝国的高层,永远是希腊人拥有话语权;在思想层面,整个社会也是统一的希腊文化。那些后加入的民族的文化、习惯得不到尊重。虽然名义上臣服于拜占庭帝国,但内心的归属感不强。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7000对10万打了两个月,城破亡国皇帝封神

拜占庭虽然早期征服了很大疆域,但它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像曾经的罗马帝国那样包容的多民族文化。这种根源,就在于它骨子里过度的优越感。如果把拜占庭比喻成一个公司的话,我们就很容易看到症结所在。“拜占庭这家公司”早期创始者是希腊人,他们是原始股东,始终在心理上保持着强势地位。而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亚美尼亚这些后来加入的人,虽然对帝国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就像一个个单纯的打工者,对拜占庭这家公司的希腊文化,你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反正你没有什么发言权。长此以往,就出现了矛盾。就像我们看到现在的很多公司一样,在规模小的时候,大家都很抱团,但随着规模大了,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想法也就开始出现了。这个时候作为管理层,尤其是创始的核心团队,如果不注意打通新老员工之间的阶层分化,不注意笼络人心,就很容易出问题。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7000对10万打了两个月,城破亡国皇帝封神

拜占庭“这家公司”的问题,就在于前期只重视疆土的扩张,而后期却忽视了内部的团队建设。就这样,在很多外来因素作用下,比如十字军东征,比如土耳其进攻,这些后来者就越来越意识到:原来我不是拜占庭人,我是塞尔维亚人,我是保加利亚人,我是亚美尼亚人,那我为什么要拼死保卫别人的国家?所以你看,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本来大家在面对共同的敌人、共同的任务面前应该是不分彼此的,但如果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这么想,那这结果还能好的了吗?

总之,随着外部攻势一天比一天吃紧,而内部的人心又开始离散,拜占庭的军队士气慢慢衰落下来。尽管皇帝仍然斗志不减,但战争毕竟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团队协作。像君士坦丁堡这么大的战役,那更是空前巨大的协作。所以,眼见大势已去,到最后连朝廷大臣们都请求君士坦丁十一世逃走,建立流亡政府。但这个时候,这位皇帝只剩下一颗必死的决心,他要与君士坦丁堡共存亡。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7000对10万打了两个月,城破亡国皇帝封神

决定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经过几十天的拉锯战,穆罕默德二世失去了耐心,他宣布5月29日星期二,将是总攻日。得到这个消息,君士坦丁堡城内反而异常平静。前一天晚上,圣索非亚大教堂里,代表天主教的拉丁神父和代表东正教的希腊牧师并肩,进行了拜占庭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全基督教范围的礼拜。之前那些曾经把天主教看作异端邪说的拜占庭民众都沉默了。君士坦丁十一世发表了最后的演说,这像是为帝国葬礼的最终致辞。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7000对10万打了两个月,城破亡国皇帝封神

5月29日凌晨1:30,奥斯曼提前发起了总攻,所有火炮一起发射。由于非常突然,根本来不及修复,城墙出现了巨大裂口。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大军长驱直入,但由于拜占庭皇帝身先士卒地拼死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将近天亮。随着城防塔楼一座座被摧毁,守城士兵越来越少,君士坦丁十一世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他抛下了象征皇权的节杖,大喊一声“城池已经失守,但我还活着”,然后催着战马冲入敌阵,消失在了乱军当中。

后世有人传说,在城破的时候,一名天使下凡拯救了这位英勇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把这位拜占庭的末代皇帝变成了大理石像,藏在君士坦丁堡下面。在如今的希腊,至今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基督徒再次征服这座城市的时候,他就会重返王位。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战,7000对10万打了两个月,城破亡国皇帝封神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