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还有哪些其他见解?

道道道ing


从无而至有,谓之道。

道就是从无形(意识,古人称之为:精神)至有形(物质)的过程。

物极必反,有形的必然会返归于原本无形的状态。

故曰:反者道之动!

有生于无:有形的物质(地),生于无形(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了有形的天地,然后有万物。

万物必然会返归于原本无形的状态,包括地球。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天生地,地返天。天地可以反复!

天地含精(精神),万物化生。

阴阳,其实就是物质和意识。老子朴素的称之为有无。

阳萧萧发乎天,阴赫赫发乎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发乎天者,归于天,发乎地者,归于地。所以,人死是精神(阳)和肉体(阴),阴阳两分。精神归于天,天人合一。骨骸归于地,入土为安。

所以,阴阳即是无形的精神(意识)和有形的物质。

天乃道,天即是道,是大的精神、意识体。

精神、意识在天,所以称天道。

天地万物的形成,都是精神从天分离出来,故曰:道生一。

精神聚而成气(未见形也),故曰:一生二。气,居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故曰:冲气以为合。

气再聚,凝结成形、质,即肉眼可以看见的物质——地。故曰

:二生三。

天地形成,而生万物,故曰:三生万物。

物极必反,返归为一(精神)。

所以,道即是无,无形的精神(意识)。

精神在天,故曰:有天道。

精神凝结成形、质(物质)在地,故曰:有地道。

人有精神和骨骸,故曰:有人道。

精神(意识)就像水,凝而坠地,蒸而升天,从无形至有形,又从有形回归于无形。不断交替循环,生生不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故曰:天行健。

所以,人们要遵循这样的循环规律,自强自律,从善不息!


西蜀府河人


原创思想,看了一些回帖,实在是对老子误解太深,老子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说道从来就是与事物发展相反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你走强,道就要使你走弱,反之你走弱,道就要使你走强,如果你是弱者,道就要使你变为强者,所以不会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即所谓`风水轮流转’,由此,道达到随时维系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动态平衡的结果。看看人类社会,曾经的强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曾经是何等的不可一世,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昔日王侯门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们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所以,千万不要去当破坏平衡的霸主,超级大国,因为那是道首先要惩罚的目标!不称霸,切记!切记!


孤猴78345271


理解“反者道之动”,核心是抓住“这个“反”字的意义。

这个“反”字的意义存在于《道德经》的两段话中。

一段话是《道德经》通行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段话描述了道的性质,并且说,面对这样可以为“天地母的“混成”物,作者把它叫做“道”,加给它一个称呼叫“大”。之所以叫做“大”,是因为在可以称呼的事物中,没有比它更大的了。

再看。“逝”,行,即变化,离开本体状态的运化。“远,极。“反,返回,通返。意思是,道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到边际,就返回本体。

从这一段话可知,整个“反”的过程,是指两种变化,一种是道变化为德,由“无”变化到“有”, 道自身的变化是变出和自己本质相反的具体事物,是离开本体的“逝、远”过程,道变成非道;一种是变化到边际返回道本体的过程,德变化回道,由“有”变化到“无”,非道变成道。这两种变化,前一种“反”是相反相成的“相反”的意思,后一种“反”是返归本体的“返归”的意思。


“反者道之动”,就是对这两种过程的概括。“反”的意思,就有这两种意义。

“反”的意义,在《道德经》里有一个称呼,专门指“返归”这个意思,这就是“复”。

这赋予“反者道之动”一种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原理。那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是具体事物,守道的途径就是“复归其根”。


这层意思表现在另一段文字里,即《道德经》通行本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万物并作,是道的变化现象,是“逝、“远出来的事物。“吾以观复,是说认识道、遵守道,正确的途径是“观复”。观复,就是观“反”,就是体验观察事物由“有”向“无”回归的过程和规律。

“观复”很重要,它揭示了“反者道之动”的原理的深一层意思,也是“反”字的深层意义。老子认为,支配我们的是道,是“无”,而我们能面对的是德,是“有”,通过德和“有”,我们才能达至于道,由“有”到达“无”。在此基础上,老子建立了一套守静、贵柔、尚无、崇虚、用啬等理论。

在研究中,人们都认为“反者道之动”,是一种道的循环论。我认为并非如此。道的变化,不是循环方式,而是不重复的“非循环”变化。《道德经》没有类似“道是自我重复这样的论述。道归回本体,再不可能重复自己的变化,所以这种变化就不是循环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反”不是循环性的过程。


热带雨林的午后


反者道之动。文言文语句的精炼总是让人过多的去理解,结果一句话就能整出长短不一的解释,而且由于解释者在不同时期所受限制不同,解释的意思也深浅不同。这样一来,让人反而不知所措不明就里。

就老子这句“反者道之动”来说,题主就已经给出了三个解释,也看过其他一些解释,总觉得不能简洁明了的给出个解释。人家老子五个字的一句话,就给弄出几十个字的解释,而且还各有各理,这叫人如何理解呢?

个人认为古语解释,不能掺合今人的思维,毕竟社会发展变化很大,何况上千年的演变呢?所以我们必须按照每一个字相对应的含义来解释才能让人一目了然。

首先,“反”字古语也是有多个含义,但是在这句话中,“反”就是反复周而复始这一个意思,其他象反对、相反、反转、反应、反动等意思跟后面的“者”相连贯就有点牵强。因为,“者”虽然也有多个含义,但在这句话中,“者”是“反”字的助词,表示什么什么的人什么什么的事什么什么的情况什么什么的现象之类的,那么“反者”连起来就是反复或者周而复始这种情况或现象的意思。如果用“反对、反动、相反、反转、反应等这种情况或现象”这样明显感觉语句别扭,如果用过长的语句解释,如题主给出的“运行规律的反向性或者两个事物的相对性”之类的解释,明显就是现代思维,老子是不会这么想的,成语才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词,所以周而复始比较正统且明了。下面“道”字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自然规律,古语解释为天道。而“之”字做为天道的助词起一个连贯作用,可以译为的,也可以不译。最后的“动”字做为天道的补语在这里意思为改变、变化。

好了,现在把“反者道之动”的解释连贯起来就是:周而复始的现象就是天道的变化形式。


自由需自立


“反者道动之动”语出《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译文“阴阳运动的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物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论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精辟卓见的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本质。“反者道之动”是说阴阳的相互交替作用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阴阳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只有阴阳两者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才可能进一步呈现出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运动态势。阴阳运动过程都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运动形式,整个运动过程会呈现出你强我弱的动态联系和阴阳运动之间的自调性。以及阴阳运动交感相错、相反相成、消长转化、离合、反照、平秘的运动属性。


手机用户落霞孤鹜


反着,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但就这段话而言,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其实它已经有了很多同义词,或是叫做物极必反,或是叫做月满则亏,又或者是不为己甚,又或者是国人所说的“中庸之道”……

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用“毋太过”来总结这句话,可谓是简明扼要了。就如冯友兰先生所说,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凡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坚持和外在的言行处事,都离不开“中庸”,都要讲究一个“分寸”,一个“度”。许多人可能会惊叹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中庸》不是儒家经典吗,怎么会和《道德经》产生关系了?没错,《中庸》是儒学中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但凡大道,其实在最根本上是殊途同归的,只是不同的学派有了不同的说法。《中庸》所阐述的境界,与道家的“阴阳”实在是异曲同工之妙。“反者,道之动”则是儒道思想的根源之出。道家很讲究阴阳平衡,追求无为的境界。孔子在为《易经》作传时,同样提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后世儒学更同样赞同“居安思危”的防患意识,注入此类,数不胜数。可见,“反者,道之动”并非《道德经》一家的见解。

无论老庄孔孟,生活在一片天空下,看的是同一轮明月,同一颗太阳,经历的是同样的四季更替,两者思想有共同之处,实在不足为奇,若是完全相悖,那才是有趣了。当然,我的意思并非是说儒学和道家是为同一了,还是那句话“殊途同归”。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从《道德经》这段话中,我们大概能理解”反“这个字的意思,道家的观念里,万事万物都是循环往复的。“反”是一个过程的描述,是终结,也是回归,是最远处,也是起点。“反之,道之动”就是“道”的运动方式,用现在哲学名词来说,就是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过程。“弱者,道之用”,这个“弱”并非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弱者”,它指的是“道”的表现形式,是与“道”对应的


现在我们好讲西方那一套,尤其是在哲学上,笛卡尔、培根、叔本华、尼采等等,人家的辨证思想,人家的唯物论,人家的形而上,在国人眼里看来高尚的不得了。甚至许多人士尤为赞同黑格尔所谓的”中国人没有哲学“的说法。再往自己家里说了,《易经》是占卜的书,儒学已经不再适用时代……现在我们要解释一句《道德经》的常见之话,还要引用外国人话语加以佐证,要不然看不懂,又或者是妖言惑众,迷信之流……


鱼者佩之


老子的辩证法的核心理念就是“贵柔守雌”,推动柔的一面、守住雌的一面。柔即阴,阴阳两点中选择了那个阴,是以阴为基点,从阴的角度来发挥的一种辩证法。所谓辩证思维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从正面看到它的反面,从反面看到它的正面。老子例举了美丑、善恶、有无、福祸等许多对辩证范畴,点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同是指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没有丑何谈美,揭示出了对立双方相反相成的原则。老子同时指出了“反者道之动也”的否定原则,说矛盾的双方往往容易走向自己的反面,福会变成祸。祸也会转化成福。那如何避免走向对你不利的一面,他提出了“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应对原则,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不要为世俗之见所左右,大家都向着那个雄去、我偏偏向着那个雌;大家都奔白去了,我要守住黑,黑才能转化成白。如果你一下选择了白,白的反面就是黑,那你实际正在走向黑。主张效法水、喻意柔弱往往胜刚强,处在下位也许你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西山古贤


道德经比易经稍晚。简单讲一下易经,道德经也就立竿见影。

先说德。道德经说上德不德,易经说不事王侯高尚其德凶。看来易经是警惕“高尚情操”的。为何要警惕?因为“高尚情操”常被庸俗的人拿去换名利——事王侯。点到为止。

再说道。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易经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看来易经是推崇“反复”与“有攸往”的。为何要“往”?因为“实践出真知”——君子动口不动手之流是多么愚蠢肤浅的人。点到为止。

实事求是,还没在于事,没在于是与非,只在于求。

不经过求,就下断语,绝不符合实事求是精神。

道德经啊,它不是大咖坐到桌前喝着茶咖就能念粗茅台味道的。


兆昌416


这句话全文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我理解反的意思是通“返”,道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万物负阴抱阳,此消彼长,福祸相倚,否泰互转,万事万物一切都在阴阳消长中运行,“失和者不生,失正者不宜,其不得已焉,或灭或返,是以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都有初生、成长、衰亡的过程,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一定会衰落,事物衰落到低谷,就一定会再上升,这就是“反”,道就存在于万事万物的“反”当中,从“反”中才能体察到道的运行。

弱者道之用。弱者,就是道德经中经常提及的善于柔弱、处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只有守弱守柔,才是真正运用“道”的方法,即道之用, “用”与“体”相对应,“用”就是道的外在表现形式,人们在生活中,如何遵循道的规律而行?就是守弱、守柔,持用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能够守弱守柔,才能长生久视,行远而不殆。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欢迎指正讨论!

80后女生,品牌文化策划人,热爱中国文化,用自己的理解,解读人文生活,欢迎关注我,共探真理之妙。

玉心读人文


老子在解释道的时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曰返。这里的返和老子说的:返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两个返同义:即循环往复。老子在第二十五章解释道还说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是说道循环往复运行而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