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宋江不招安,反而造反,那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

十二安


宋江造反是有可能夺取天下的,前提是坚持到金人入侵。

历史上的宋江,只是一小股流寇,后来被张叔夜招募千人轻易剿灭,肯定不具备造反夺取政权的能力。这里我们说《水浒传》中的宋江。

《水浒传》中的梁山兵力当然比历史上强得多。宋江曾经自夸时是“雄兵十万,上将百员”。按书中,宋江在征讨辽国和方腊时,曾几次和卢俊义两路分兵,每一路都是三万余人马。这么计算,加上留守部队等,梁山巅峰兵力应该是小十万。而且其中颇有不少天下一流的猛将。能够数次击败童贯、高俅率领的朝廷征讨军就是明证。

不过,凭借这些兵力,暂时在梁山打败朝廷征讨是可以的,要割据一方却差点味道。因为一个势力要长久坚持,至少得有充足的经济来源。梁山早期费用靠了晁盖的十万生辰纲,后来打祝家庄、曾头市,以及李应、柴进等人的钱财维系,再往后已经支持不住了,诓骗卢俊义上山一个目的就是解决经济问题,打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也掠夺了一些金银钱粮。毕竟,半道上收买路钱,能养活王伦的几百人,养活不了宋江的几万人。

可是,等周围郡县都劫掠一遍后又如何呢?朝廷以后会把这些地方变成军寨,不会再给你送钱了。梁山要获得稳定收入,总不能光靠劫掠。最终,还是无非两条路,一是接受招安,吃皇粮,给皇帝卖命。二是自己拉开造反的架势,占领州郡城池,自己征收赋税,如同方腊那样。

但这第二条路对梁山难度很大。以前梁山背靠山寨,抵挡官军进攻,然后趁空隙出击周边郡县,打了就走,可以说很是主动。一旦开始占据州郡,那么官军征讨就不必上你水泊了。他们只要分兵攻打郡县,你救还是不救?不救,你的地盘就丢了,还是没钱;救,你就得离开水泊的地理,去和官兵逐个争夺城池。这样实力消耗会比过去背靠水泊快得多,而且对军事的要求也更大——《荡寇志》里面梁山已经发展到40多万人马,就是占了若干州府,然后这样被逐渐剿灭的。

所以,如果大宋一直是江山如故,那么梁山要造反难度很大。凭借梁山108人中的狗头军师吴用,是没法承担这么大的战略规划的。梁山也缺乏治理地方搞经济的人才。所以算起来招安才是正途。

只不过,如果梁山能看到未来之事,多坚持一阵倒是可以等到机会。方腊死是在1121年,而到了1126-1127年,就发生了靖康之耻,金兵进入,北宋灭亡。那时候,北方成为了一片群龙无首的地段,名义上交给金人的傀儡张邦昌。但广大民众则奋起反抗金人。

如果能坚持到那时候,宋江凭借这数万精兵和数十员猛将,确实可以割据一方,乃至夺取天下。但前提他必须补充大批新的人才,尤其是真正能规划战略的军师类人才和适宜治理国家的文官类人才。


巴山夜雨涮锅


实话,其实很伤人,梁山不招安,如果真打的话,没有半分可能夺得天下的。

说梁山无法得天下,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 内部原因:说实话,梁山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梁山一百零八将分为好多个小集团,宋江虽然是头把交椅,但他本人在梁山中,无论文涛谋略,心机智慧还是武艺功法,全都不算出众,之所以可以服众,不过是因为他讲义气。换句话说,就是大家给你面子。但面子是别人给的,给你面子你才有面子,如果不给你,那么你凭什么服众。而梁山众人的想法也无法统一,就拿招安这个事情来说吧。梁山里边分歧就极大,但宋江有办法压制分歧没有,没有办法。很简单一个道理,假设宋江和林冲有了分歧,宋江不是没有办法杀掉林冲,这点宋江能够做到,但杀掉林冲之后呢,宋江能当老大靠的是义气,一旦他动了刀子,义气也就没有了,那么他还靠什么管理梁山,还凭什么服众,梁山将马上面临分裂。所以梁山缺乏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如果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宋江完全没有办法的,只凭这一点就注定了梁山得不了天下。

2.宋的原因:在水浒传中的宋军被写得不堪一击,屡屡被梁山击败。但实际上呢,如果宋真的对梁山重视,或者是梁山真的要做大,准备颠覆天下,那么它能否成功的关键,其实也取决于宋的战斗力。

那么当时宋的战斗力有多强呢。征伐梁山宋的主力西军根本没来,西军也就是种师道、种师中兄弟手下的军队,也就是水浒传中常常提到的老种、小种经略相公,梁山中好多人其实原本不过是西军的中下级军官。若是他们来了,梁山胜算几何?

再有什么擒拿呼延灼、关胜、徐宁,似乎大宋能打的将领都被收入麾下了,事实上真正能打的将领一个都还没有出现。

梁山是什么时候,宋徽宗时期,提到宋徽宗除了他和李师师的事情之外,靖康之耻也不得不提。金兵南下,徽宗被俘北上,这也就是在梁山之后不久的事情。这里不是说徽宗,而是说北宋被灭之后,出现的绝世名将,岳飞。关胜这些加一块的名气恐怕都不及岳飞的一半,你能想象精忠报国的岳飞会投靠梁山。一旦梁山真的如同金兵那样威胁到宋的存亡,岳飞难保不会提前出现,对上岳飞我怎么都看不到梁山众人的胜算。

另外还有一个绝世名将,和岳飞齐名的韩世忠,历史上真正擒拿方腊的就是韩世忠,因为方腊和宋江,几乎是同时期的,也就是说和岳飞不同,在宋江时期韩世忠已经在军中崭露头角,要想夺得宋的天下,宋江需要打败韩世忠和岳飞这两位宋代的绝世名将,怎么看都感觉梁山上的那些人物和这两个比起来就是乌合之众,不够分量。

3.外部原因:其实外部原因前边提到岳飞和韩世忠的时候,大家也应该想到了,那就是金人。不久之后大举南下的金兵,历史上宋军伐辽不是靠的宋江,当然也失败了。

即便宋江有心一统,那也不是说一两年就能拿下宋的江山的了,你看看历史上哪次改朝换代,打上个十年八年那都是短的,一旦到时候金兵南下,宋江靠什么抵挡,局面很可能变成明末,起义军,清兵,南明这样的局面,而宋江手下的这些人物却似乎没有外拒灭辽士气正盛的金兀术,内压拥有岳韩的宋的能力,怎么看梁山都是最弱的一方。

所以从这三点来看,招安其实是很明智的,就算宋江当时预料不到有岳飞、韩世忠和金兵的出现,但其内部的矛盾以及西军的威胁那是绝对能看在眼里的。宋江就是不招安,也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


叶飘刀


假如宋江不招安,而是带领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造反,成功的几率和国足在十二强赛的几率是一样的0.02%,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宋江并不是一个明君雄主。

众所周知,宋江是个好助乐施的仁义之士,仁德广撒天下,被世人尊称为“及时雨”,同时,他心胸宽广、并且颇有领导艺术才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晚上梁山的他能力压晁盖当上梁主寨主。

但是宋江他也有致命弱点,一是眼界低,在他的眼里只想为贫苦大众解难,打抱不平,让他们不受官府欺凌,除此之外并无远大的政治抱负。他的眼光里并没有拥有整个天下的构想,他加入梁山也是被逼的,并没有想到谋天下、夺天下、坐天下。因此,当朝廷对他进行招安时,他便蠢蠢欲动,因为在他骨子里还是效忠朝廷的,他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禁锢了他思维的创新和眼界的提高。换句话,如果他不接受招安,以他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手腕,并不能当好“带头大哥”,如此一来,夺天下也就是痴人说梦了。

其次,百姓并非都热衷革命。

宋朝虽然腐败,但并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而天下百姓也没有到无衣穿无饭吃的地步,他们也没有到为了生存而群起造反的地步。因此,如果宋江率梁山好汉造反,只有少量活在最低层被欺凌的百姓会加入其造反队伍,而绝大多数因为还没有被逼上绝路的百姓会执观望态度。因此,失去了天下百姓这个“护身符”的支持,梁山好汉在梁山自营一亩三分地还能暂时维持下去,而要想夺取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再次,宋朝并非一只纸老虎。

宋朝官场虽然腐败黑暗,但朝中却不乏良忠勇将,各地均驻扎精锐之师。如果梁山好汉想夺天下,走出梁山这个易守难难的老窝,必将处处受到宋军的围剿和镇压,征伐之路可谓步步艰险,难于上青天。

当然,宋江如果带领梁山好汉造反,立志推翻宋朝,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也不是一线机会都没有。如果能和南方方腊这只革命达成革命联盟,南北呼应,以方腊的军队牵制住宋军主力,宋江再出奇兵直攻京城,也有一举拿下京城的机会。毕竟方腊大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这个在宋江招降后在征伐方腊时,梁山好损折大半就可见一斑。当然,这个就不是宋江一个人所能主宰的了,存在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成功的几率不会高于0.02%。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宋江的人马不受招安也翻不起大浪。《水浒》是文学作品,其与史实的贴近度还不如《三国演义》。真实历史宋江队伍的将领没有108人只有36人,而且是被打败投降后接受的诏安。

方腊起义军确凿,当时占据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义军人数几十万,其势力浩大远超过梁山,当时接受诏安的梁山人马不过几万人。对朝廷而言,宋江的队伍不过是肘腋之患,而方腊的义军才是心腹大患。而且方腊是被朝廷军队剿灭,抓住方腊的是韩世忠,而不是宋江手下的武松。

至于宋江部队是否参加南征讨伐方腊,至今史学家们还有争议而无定论。本人想,无论他们是否参加了征剿方腊,都不会作为主力现身,因为那几个人是不可能打垮方腊的,反倒会被方腊一脚就踏到地里去。


手机用户山丁子


没有半点可能,若论战斗力,宋江的起义军大概是两宋农民军中战斗力最弱的一支,属于土匪割据势力。被一个地方官张叔夜轻松吊打。

海州之战中,张叔夜只用了一千多正规军,就击溃了宋江主力,并且迫使他投降。

当时张叔夜不过是个海州知州,相当于个市委书记,手上也不是朝廷的禁军和西军等精锐部队,就是一群地方驻军。然而就能以千余人马就将横行河朔山东江苏等地,坐拥数万人马的宋江势力拿下,以此战功被朝廷加封为直学士,并很快迁知济南府。在济南又平定了当地的一些农民起义,升封龙图直学士,知青州。

其实你从小说也能看出来,宋江的梁山好汉们,战斗力和谋略着实太差,每次攻城都是吴用派时迁潜入放火,还总是失算,打个地主武装曾头市和祝家庄,都能损兵折将,宋江和吴用的智商堪忧。历史上,他们的真实战斗力,就是一群不入流的匪寇。

所以,打他们,北宋都没有出动当时的名将小种经略相公,别说种氏名将了,就是童贯童公公,他们也是打不过的,小说把他们美化太多了。

当然了,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我们是要鼓励的,所以在历朝历代的小说和评书中,他们都是好汉和英雄。


平原公子


假如宋江不接受招安,继续造反下去,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有,那就是在梦里。梦醒了呢?宋江团伙根本不可能成事。

你以为历史上的宋江真的像《水浒传》描写的那样,有一帮人马,有一百零八名好汉?那是小说家编造出来的好不好?宋江实有其人,但只不过是北宋末的一股小匪而已,为首者三十六人,手下大概也就几百人、上千人的规模。他最后也不是被招安的,而是兵败投降。

来看《宋史·张叔夜传》的记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跟同时期方腊的民变规模相变,宋江就是毛毛贼而已。如果不是水浒戏流行,你恐怕连宋江的名字都不会听说过。实际上,即便是方腊,规模也有限。两宋300余年,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民变。北宋初期最大的王小波民变,并未蔓延出川地;北宋后期最大规模的方腊民变,也才占领六个州(北宋末有三百多个州级行政区);南宋最大规模的钟相、杨幺民变,也只是限于洞庭湖一带。

宋朝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是亡于内乱的正统王朝——两宋均亡于恶劣的地缘政治与军事失败。非亡于内乱,庶几可说明宋王朝的内部系统一直尚能保持正常的运作,没有发生崩溃。

因此说,宋江一伙不可能夺得天下,除非做梦。


吴钩的钩沉


问:假如宋江不招安,反而造反,那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

《水浒》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有虚构的,要颂扬梁山,就要夸大事实。

这里问假如宋江不招安,继续造反,梁山军能不能夺得天下,这都是看《水浒》和水浒影视,被文学作品的夸大给蒙蔽了。

宋江造反和梁山的结局不用假设,也无需我们回答。史书早已有记载,宋江造反招安和梁山军马的结局就是惨败,宋江被杀。

请看史书译文一段描写:

宣和元年(1119),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河朔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爆发。

从五代到宋,由于黄河多次决口,形成一个大湖泊,称为梁山泊。宋江等起义以后,便以此作为根据地。

1120年冬,宋江的力量已经发展很大,北宋统治者看到农民军战斗力很强,便采取了剿抚并用的手段,一面派禁军数万人围攻农民军,一面进行招安活动。

宣和三年(1121)二月,宋江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被张叔夜战败,终于接受招安投降。

但不久,宋江等又重举义旗,转战各地,直到宣和四年(1122)夏天,宋统治者镇压方腊起义军后,又派禁军将领折可存领兵前来镇压,宋江战败被俘牺牲,数百农民军也惨遭统治者杀害。

以上史书描述,可以看出,宋江本不想招安,只是在战败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招安,败军之将投降是没有条件可讲的。之所以再举义旗,一定是对招安后的安置不满意。

再举义旗就是再遭惨败而被杀。

宋江造反的规模就是比较强一点的草寇,官军几万人马就能把它打败,根本没有书中和影视剧里那样声势浩大。

史实是宋江从造反到被杀只有三年,也就是所谓的"梁山军马"只存在了三年。

这支草寇怎么能夺得天下呢?





金苹果老楊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以梁山弹丸之地,想与大宋争天下,根本就不可能,宋江采取招安的策略,实属明智之举。梁山好汉后来投靠朝廷以后,战斗力也是狂飙到极点了,这主要是他的后台很硬,大宋虽然吏治腐败,但是朝廷还是很富有的,对于梁山好汉的粮饷供给,绝对不成问题,打仗,说到底,打的就是粮草和兵源,如果没有强大的粮草支应,打一二场胜仗容易,想接二连三的取胜,那是不可能的。

梁山好汉虽然个个身怀绝技,可是很多人都是草莽出身,宋江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所以这伙人是不可能会造反,自立门户的。

梁山好汉在与方腊的战斗中,的确是损失惨重,看着都令人痛心,可是战争本就如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只不过梁山兄弟的尸骨堆出了宋江的永垂不朽。即使再过若干年,世人也一样会记住宋江的。


文史坊


宋江即使起义,也不能夺得天下。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1. 大宋气数未尽,天下百姓并非活不下去了。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宋朝还是比较富裕,虽然统治者昏庸,奸臣误国,但是并未造成重大的灾难性后果,也没出现大范围的天灾人祸。老百姓都是向往和平的。如果贸然起义,是得不到老百姓拥护的,也就很难成功。

2. 梁山好汉,基本上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求生存,并不是为了造反。而且梁山好汉鱼龙混杂,江湖习气太重,受教育水平很低,格局普遍不高。这样的一群人很难发挥正规军的作用,缺少雄才大略的帅才和将才。即使起义,也只能像黄巢李自成一样失败。

3. 梁山好汉起义师出无名。他们一不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二不是真正地走投无路(因为朝廷愿意招安,愿意给他们活路)所以他们没有一个真正能说服天下人的理由去造反,也就无法得到更多人的拥护。

综上所述,宋江起义也无法获得天下。





十一在上海


首先要明白《水浒传》 其实就是一部小说而已,他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近日就暂且将这部著作当做历史来解读一番, 相信有许多人都喜欢看《水浒传》,在看《水浒传》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如说宋江最终选择的路不是诏安,选择直接造反,梁上的好汉们能够推翻统治者拿下江山吗?

答案是否定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梁山好汉都不可能起义成功。很多人可能觉得梁山好汉各个英勇神武,如果造反肯定能够取得一番成就,实际上全部是纸老虎,他们可没有胆子和朝廷去作对,似乎在梁山众多好汉中唯一说出造反二字的也就是李逵了,剩下的人打心眼里是不想真的去造反的。

古时候造反可不是小罪名,只要失败就是必死,所谓的好汉们真的有那个胆子吗?未必吧,总之从原著来看,他们是不敢的。大宋为什么一开始不灭了梁山好汉,因为在人家眼中这些人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梁山偏隅一地,想要夺天下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历史上本来农民起义胜利的就很罕见,更何况梁山还是这样子。

假如说朝廷认真了,不说别的,仅靠一个托字,这些梁上好汉们都得被拖死,梁山好汉并不是铁板一块,各种小团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这样的部队去夺天下也不太可能,更何况他们的大哥宋江一心想的都是诏安。

如果去仔细品读《水浒传》你就会发现,宋江这个人骨子里是忠于朝廷的,同时他是看不起他的这些兄弟们的,他想的只是去诏安,而不是自立为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