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藝龍在港上市 騰訊或成最大贏家

同程艺龙在港上市 腾讯或成最大赢家

繼今年6月提交IPO申請書後,同程藝龍(00780.HK)終於在5個月後走到上市的最後一步。

11月26日,同程藝龍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開盤10.78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0%,以開盤價計算,同程藝龍市值221.51億港元。至此,中國曾經的Top5在線旅遊公司(攜程、去哪兒、藝龍、同程、途牛)全部上市。

此次同程藝龍上市,頭頂著“港股OTA第一股”的光環備受關注。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較於“港股OTA第一股”,同程藝龍似乎對外界稱自己為“小程序第一股”更為感興趣。之所以如此,在同程藝龍內部看來,同程藝龍合併以來,依靠微信小程序的流量傾斜,用戶數據保持著較快增長,在公司內部也認同自己當前依靠微信生態不斷壯大的發展路徑。正因如此,此次同程藝龍的上市,也被外界認為騰訊是最大贏家。

市值不如預估

同程及藝龍分別創立於2004年及1999年,2017年12月29日,同程網絡與藝龍宣佈正式合併,並於今年3月完成合並。合併之後,雙方整合酒店和交通等資源方面的優勢,並加快了進入資本市場的進程。

此次上市無疑是同程藝龍實現資本化的重要一步。同程藝龍在公告中透露,按每股發售股份發售價9.80港元計算,經扣除承銷費用及佣金和本公司應付全球發售相關的估計開支,估計本公司將收取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2.51億港元(約合11.1億元)。

至於所得款用途,同程藝龍方面稱,所得款項淨額約30%預期將於未來24至36個月用於加強產品及服務供應以及旅遊服務供應商及用戶基礎;約30%預期將於未來24至36個月用於其認為符合整體業務策略的潛在收購、投資、合資及合夥機會;約30%預期將於未來24至36個月用於加強其整體技術實力;約10%預期將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以9.8港元的發行價來計算,公司完成全球發售後的總市值約為201億港元(約合178億元),這與此前的估值相去甚遠。今年6月同程藝龍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之際,曾有消息稱同程藝龍估值在約為340-426億港幣。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的低估值與近日全球科技股大環境不利有關。近日,多隻科技巨頭股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美國科技股整體的持續大跌,並引發全球股市振盪。這也讓在港股上市的同程藝龍受到波及。

騰訊或成最大獲益者

此次同程藝龍赴港上市,也算是填補了港股此前無OTA企業的空白。而作為國內OTA企業在港股上市的第一股,同程藝龍似乎在盈利能力方面也具有獨特性。

一直以來,OTA行業因同質化和價格戰,讓眾多玩家陷入連年的虧損之中。只有行業巨頭攜程,是該行業唯一一家實現常規盈利的企業。而合併後的同程藝龍,則成為了第二家常規盈利的OTA企業。

根據此前披露的同程藝龍招股書顯示,截至6月30日,同程及藝龍合併後總體收入為28.3億元,2018年上半年總計實現盈利8.45億元,超過同程藝龍2017年全年6.86億元人民幣的盈利水平。

而快速盈利的背後,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同程藝龍目前所獲得的成績,微信小程序的賦能不可忽視。記者瞭解到,合併後的同程藝龍沒有再開發獨立的App,取而代之的是“同程藝龍網”和名為“酒店機票火車”的微信小程序。

這樣的做法,似乎與騰訊是其最大股東這層特殊關係有關。6月披露的招股書顯示,騰訊為同程藝龍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92%。

也正是在微信生態的流量傾斜下,同程藝龍的用戶數據也保持了不錯的增長。

2018年上半年,同程藝龍在騰訊旗下平臺上的月活躍用戶達到1.24億,按年增長約66%,其中6月這一數字達到1.28億,按年增長約74%,包括來自微信錢包及QQ錢包的1.06億月活躍用戶及來自其他騰訊旗下平臺的2,140萬月活躍用戶。

其高速成長的小程序生態給資本市場預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同程藝龍上市首日,收盤暴漲26.53%,報價12.4港元,市值為255億港元。這也意味著騰訊門下再添250億上市新成員。因此,此次同程藝龍上市,也有不少人認為騰訊是最大受益者。

而綜觀當下在線旅遊市場,飛豬代表著阿里系;攜程系背後有百度;而騰訊則相繼佈局新美大、同程藝龍、馬蜂窩等公司。在線旅遊行業最新一輪的戰爭也成為了互聯網巨頭BAT之間的爭奪戰。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同程藝龍成功上市,也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騰訊在在線旅遊領域穩固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程藝龍上市首日,騰訊股價也上漲2.34%,收盤價也逼近300港元,為298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