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強制復牌背後 銀億系資本遊戲死結待解

[摘要] 值得一提的是,恆逸石化近期在不斷增持股份。10月19日恆逸石化公告稱,該公司員工持股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買入4900萬股,合計增持金額達6.79億元。

首例强制复牌背后 银亿系资本游戏死结待解

時代週報記者 劉科 發自浙江

停牌近三個月的銀億股份(000981.SZ),成為證監會發布最嚴停復牌新規後,首個被強制復牌的A股上市公司。

11月19日,深交所發佈了關於銀億股份自11月20日開始起復牌的公告,原因為其在深交所要求其回覆披露覆牌時間的情況下對復牌“閉口不談”。

自8月23日以重組為由開始停牌期間,深交所屢次向公司發出重組問詢函與監管函,更直斥董秘陸學佳“未能勤勉盡責”,但仍未得到銀億股份嚴肅回應。

此次銀億股份遭強制復牌,是停復牌新規後上市公司的首例。11月6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在這一指導意見中,上市公司股票超過規定期限仍不復牌的,原則上應當強制復牌。

作為寧波知名企業,銀億股份在兩年前曾頭頂300億市值,一度風光無限;兩年後,其藉助百億併購轉型“房地產+汽車製造”雙主業。不過,一路高歌猛進之後,是70億高商譽、百億負債及不斷高企的股權質押率,截至11月26日收盤,銀億股份市值只剩177億元。

銀億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寧波市有關部門在近期已召開了協調會,希望幫助企業渡過危機。”

而在11月16日,銀億股份掌門人熊繼強在其發表的公開文章《竹杖芒鞋輕勝馬》中坦言:“銀億今天遇到的困難,實話說,前所未有。”

長袖善舞的“銀億系”

銀億股份曾是寧波地產圈的龍頭房企之一,一度比肩雅戈爾在寧波的名氣。最近幾年,其在寧波當地的口碑日漸轉差,其緣由之一是樓盤總是出現大規模的業主維權事宜。

作為銀億股份的創始人,熊續強曾擔任寧波市委辦公室秘書、寧波鄉鎮企業局副局長,1995年前後下海,以房地產起家。胡潤富豪榜的數據顯示,2010年熊續強以90億元身家成為其時的寧波首富,目前其擁有諸如寧波工商聯主席,寧波商會會長等頭銜。

2011年,銀億股份成功借殼ST蘭光,以此為基礎,熊續強開啟了A股攻伐之路。

2017年,由上交所資本市場研究所發佈的研報《A股資本系族:現狀與思考》梳理了A股76大民營資本家族。其中,熊續強家族控制的銀億系內上市公司併購次數最多,三年內完成14次併購交易,力壓海航系和復星系,成為併購次數最多的民營控股的資本系族。

此外,2014年3月,銀億股份的大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億控股”)通過收購控制了康強電子19.72%股權,並通過持續增持,獲得康強電子(002119.SZ)控制權;2016年4月,銀億系又出資8.5億元獲得河池化工(000953.SZ)控制權。

在完成上述佈局的同時,熊續強在2016年提出了要將銀億股份轉型成為“房產+汽車”的公司,並開始實施了兩次重大資產重組。

2016年4月,銀億股份以5.91元/股非公開發行5.58億股,作價33億元收購公司控股股東銀億控股全資子公司西藏銀億旗下寧波昊聖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美國全球第二大從事汽車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的生產商ARC集團的資產。

2017年6月,銀億股份通過向控股股東全資子公司寧波聖洲投資有限公司發行9.2億股,合計作價79.81億元收購其持有的寧波東方億聖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發行價8.67元/股。而東方億聖持有汽車自動變速器製造商比利時幫奇100%股權。

2018年8月28日,銀億股份發佈公告稱,擬以6.56元/股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合計作價15.83億元購買寧波艾禮富100%的股權。寧波艾禮富成立於2015年12月31日,是大股東銀億控股於2016年購入的資產。當時,日本艾禮富將其磁簧傳感器和光控傳感器業務轉讓給寧波艾禮富。

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三次海外併購事項中,銀億股份的資本運作路徑如出一轍,首先通過控股股東銀億控股設立專門的項目公司負責海外資產的收購事項,再通過上市公司向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以全部股份支付的方式購買標的資產並定增募集配套資金,最後還是由控股股東安排關聯方全部現金認購增發股份。

71.8億鉅額商譽壓頂

在銀億股份的不斷併購中,公司主營業務的重心開始從房地產轉向高端製造業等業務,在其官方網站中,銀億系已經成為包含房地產、汽車產業集群在內的綜合性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層對上市公司跨境併購再融資審核正在趨嚴,其背後是前期火熱併購狂歡之下,商譽減值給上市公司業績帶來的影響。

事實上,資產重組帶來的鉅額商譽正是銀億股份的一大詬病。此前銀億股份收購比利時幫奇和ARC集團這兩筆收購使銀億股份揹負鉅額商譽。

2018年三季報顯示,銀億股份商譽為71.89億元,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162.24億元,商譽佔淨資產的比重為44.31%。這其中,東方億聖和寧波昊聖的商譽金額分別為52.47億元和16.29億元。

類似的高商譽收購今年再次上演。資料顯示,寧波艾禮富的商譽同樣高達近10億元,佔交易標的淨資產的65.38%。

浙江華僑基金的一位投資總監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如果併購後整合不佳,業績不達預期,商譽減值就是上市公司業績之雷,“一旦計提鉅額商譽減值影響整體業績,數年經營成果或付諸東流”。

在多次資產重組後,銀億股份的資金鍊似乎出現異樣。根據2018年10月16日披露的擔保公告,銀億股份目前為子公司擔保餘額達到79.6億,其達到銀億股份總資產的42.99%,考慮到銀億股份的鉅額商譽與大筆債務,其擔保風險不容忽視。

債務違約資金飢渴解

從時間線上看,銀億股份種種動作,所透露出的信息似乎便是“不想復牌”。

在8月23日停牌前前兩天,銀億股份連續遭遇股價閃崩跌停,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的部分質押股票出現平倉風險。於是,銀億股份在8月23日申請了停牌。

宣佈停牌後,深交所就高額商譽的合理性等問題在9月4日和9月13日曾向銀億股份發《重組問詢函》《關注函》進行詢問,但銀億股份未按照規定時間回應。

在此次被強制復牌後,銀億股份更大的危機,仍在於債務違約。

8月14日,銀億控股本應於這一天將質押給申萬宏源證券的4829.15萬股全部回購,但這一履約動作並未發生;8月23日,銀億控股與天風證券、雲南信託之間的債務也到期未履行回購、補倉義務,未支付股票收益權實現款。熊基凱質押給東北證券的8773萬股股票也未履行到期補倉義務。

9月12日,銀億股份公告稱,控股股東銀億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熊基凱(熊續強之子)收到5家金融機構違約處置通知,涉及股份高達4.1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17%。根據通知,這些股票未來可能被強制減持。

上述違約質押股票僅是冰山一角。

目前,銀億股份重要股東所持股份幾乎質押殆盡。數據顯示,銀億股份共有109筆質押記錄,質押股份數量共計33.1億股,市值約186億元,佔其總股份的比例高達82.18%,位列滬深兩市第一位。

除銀億股份外,“銀億系”控制的另兩家上市公司股權悉數質押。根據Choice數據,ST河化中控股股東銀億控股股份質押率100%,質押佔總股本比例達到29.59%;而康強電子銀億系股東寧波普利賽思電子有限公司、寧波凱能投資有限公司、熊基凱、寧波保稅區億旺貿易有限公司股權質押率為100%,質押佔總股本比例達到29.99%。

多家銀行是銀億控股、熊基凱所持質押股票的質權機構,包括工商銀行、包商銀行、光大銀行寧波分行以及珠海華潤銀行,其中工商銀行寧波分行涉及參考市值最多,達41.50億元。

銀億股份2018年三季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3.3億元,同比下降40.17%;前三季度營收63.6億元,同比下降25.03%,三季報扣非淨利潤同比銳減67.8%,短期借款則同比暴增30億元。

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此前銀億股份股東層面希望再爭取一些時間,當地政府也在協助公司同金融機構協調,希望引進戰略投資人等。

銀億控股得到過來自當地國資企業的支持—今年6月29日和7月19日,銀億控股與熊基凱各將1億股質押給當地國企寧波開發投資集團。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銀億控股還在甩賣一些資產,如9月20日,銀億股份公告稱,擬作價人民幣2.07億元向上海康月投資轉讓控股子公司上海銀月置業51%股權。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