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工程——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我国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自己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力发电工程。1981年,刘家峡水电站被评为优秀设计和优质工程,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游人可乘游艇溯黄河而上,入峡奇峰对峙,千岩壁立,出峡则为高山湖,黄土清波,水天一色。西行约50公里,即为炳灵寺石窟。山口有姊妹峰,形态婀娜,亭亭欲语,酷似笑迎宾客。

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工程——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永靖县境内,具有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航运等综合功能。刘家峡水电站枢纽枢纽由混凝土重力坝、黄土宽心墙堆石坝、泄洪洞、排沙洞、泄水道、岸边溢洪道、引水建筑物、厂房等组成。混凝土重力坝分主坝和副坝(分左右岸)。水库蓄水容量57亿m3,有效库容41.5亿m3,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22.5万KW(3×22.5,1×30,1×25),年发电量57亿kW.h。电站枢纽设计为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水电部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负责施工(现为水电四局),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及制造厂家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从1958年9月27日正式开工,1968年10月15日下闸蓄水,1969年3月29日刘家峡水电站第一号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12月18日,刘家峡水电站5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投产发电。1986年以后,刘家峡水电站经过大规模的设备改造,电站装机容量增加到135万kW,且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安全可靠性。

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工程——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建设期间逢“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专家撤离”“文化大革命”等事件的影响,建设者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1961年3月,国家调整基本建设计划,刘家峡水电站缓建,施工力量逐步下放。1961年初,工程建设者为11615人,1961年底,仅剩2571人。1964年1月,国家决定复工兴建刘家峡水电站,大批人员由三门峡、陆浑、新安江、义马煤矿、安口煤矿、观音堂煤矿等单位陆续调入。共和国的第一代水电人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研究大坝施工,加快施工速度,工程进度总体保持高速。

刘家峡水电站的横空出世,开创了共和国水电史多个之最: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中国当时最高的混凝土重力坝;中国当时最大地下厂房;中国第一台30万千瓦双水内冷水轮发电机组;中国当时最大的有载调压变压器;中国第一条最长的超高压输电线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