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哪些小時候用過的農具?

曲奇不知道


在我們農村,一年最主要的農作物是玉米和小麥,作為地道的北方農村人,我小時候也幹過不少農活,當然最多的就是收割小麥和玉米,其實幹農活有很多樂趣,比如收割玉米時可以捎帶著捉螞蚱,還可以吃到甜玉米杆,小的時候沒少被割過嘴,想必大家都深有體會。幹農活自然用到很多農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小時候用過的這些農具。



鐮刀,這是收小麥最主要的農具,因為我是北方農村,老家是山區,各家的地都比較分散,收割機等機器根本用不上,只能用鐮刀割。記得小時候一起跟父母去收割小麥,出門前把鐮刀磨的飛快,由於用鐮刀沒有那麼嫻熟,經常被割破手,收割小麥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左手一把抓住小麥,右手鐮刀飛快的從根部割斷,整個動作一氣呵成。

鋤頭,這是在耕種小麥前翻地所用的農具,在我們農村叫刨地,把土壤松一遍然後再播種小麥,刨地是一個苦力活,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記得刨地的時候也曾掉過鋤頭,至今我還會裝鋤頭。

簸箕,這是用藤條邊的一種農具,主要是用來篩糠、揚小麥,小麥脫粒後會有很多麥皮,人們在裝袋前都會用簸箕把麥皮篩掉,在我們這邊也叫“揚場”

扁擔,用來挑水、挑糧的一種農具,一般在兩米長左右,我們農村基本上都是用柏木做的,柔韌性非常好,小時候水種玉米時,就用扁擔挑水,我自然也挑過不少,至今仍能感受到扁擔在肩上“跳動”的節奏。

你小時候用過哪些農具?不妨在下面留言,大家一起交流,我會持續解答農村的相關問題,請大家多多關注!


生活巷


當然記得啊!農具,就是用於農業生產的工具。農民朋友的好幫手,幾千年來,這些傳統農具為農業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如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傳統的農具即將被機械化所代替,農村也很少見到它的影子了。下邊就把家鄉小時候常見的農具介紹一下。


(一)犁,以翻土為主要功能並有碎土鬆土作用農用機械,使用時前面機械或牲畜牽引,人把握犁把,掌控方向和翻土深淺。


(二)耬車,播種用的工具,由耬鬥,樓腿,耬杆等組成。使用時,前面用牲畜或人牽引,把種子放在耬鬥裡,人把握耬把,邊走邊搖,掌控種子稠稀,這可是個技術活啊!


(三)耮,用荊條或藤條編制而成一種用於平整土地的農具。耮地時候前面牲畜拉著,人站在耮上,大人站上去拉不動的時候,找個小孩站上去或放一個裝有土的偏織袋子。


(四)石鈍子,小麥或其它農作物種子播種完後,人或牲畜拉上它順壟滾壓一遍,起到保墒和種子防透風作用。


(五)石滾,又叫石滾碌,小麥,穀子豆類脫粒的好幫手。把小麥穀子等攤開,石滾用機械或牲口牽引,在農作物桔杆上反覆碾軋,直到種子脫粒。


(六)鍘刀,用於農作物桔杆的切碎,是加工牲畜飼料的好幫手,工作時,一般兩人操作,鍘床上有牙,一人握鍘把,一人放桔杆,鍘草這活得小心手啊。


(七)鐵叉,用於農作物的涼曬和推垛作用。


(八)木鍁,農民曬收糧食的工具,小麥穀子等脫粒後,又大量雜質,用它把糧食隨風揚起來,把雜質除去,也是個技術活。


(九)在我們家鄉叫花柴鉗,棉花摘完以後,棉花棵靠它來撥掉,非常省勁。


(十)鋤頭,現在農村人還在用它,鋤草用的工具,也可鬆土,耕種,挖穴,開壟等作用。


(十一)菠箕,用去皮柳條或藤條編制而成半籮式器具,是揚米去糠的好工具,糧食裡的雜質靠它來完成,農村現在還離不開它。

這些傳統的農具太多了,隨著現代農業化的快速發展,遂漸被人們談忘,它時那個時代農業生產的見證和縮影。


生活就是五味醋



牆上掛的全是,你認識幾樣。


隴上雜談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作為地道的農村人,對於農村的農具還是印象很深刻的;

不是自己幹活用過,就是小時候和小夥伴遊戲玩過。

印象中最有趣的,要數這幾種:

手動打藥機

還記得97年央視春晚趙本山小品《紅高粱模特隊》裡“給果樹噴農藥”的姿勢嗎?

這種藥機使用起來就是這個模樣,一手壓著水泵,一手拿著噴頭。

看著有趣,但是比較費時、費力,使用起來效率不高;

後來逐漸發展為電動或汽油助力的版本;

再後來又發展為機械帶動(不需要依靠人工操作)的版本;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使用無人機施藥。


小時候,牛是家裡幹活的好幫手,勤勤懇懇毫無怨言。

牛肉,也是現在健身餐裡經常看到的肉類,營養價值高。

犁就是陪伴牛幹活的工具,用於農村田地的翻耕,牛拖著它在地裡來回走動,農戶跟其後。

現在隨著機械耕地的普及,很少看見用犁的人家了,連幹活的牛也在變少。


鐮刀

在農村沒有出現機械收割之前,鐮刀是可以用來割稻、割麥、割油菜、割雜草等的。

它是農戶的得力助手,就在今天也常見到,用來偶爾挖挖野菜,省力好用。


鋤頭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這就是90後小時候背得爛熟詩詞裡的鋤頭,用於玉米、山芋等農村旱地除草。

有娃說長得像是豬八戒的釘耙,是有幾分像,但還不是同一種。


木鍁、鐵叉

主要用於穀物翻打後秸稈的清除,還有穀物的收集。


石磙

這種工具繩和一塊大石頭的結合使用,依然需要馬、牛等動物朋友來提過驅動力。

小時候在農村,這種工具是用來平整曬穀場所的,也用於農作物脫粒。

後來就出現了手扶拖拉機,石磙也就慢慢消失了。


脫穗機

上面說的石磙碾壓是傳統的農村穀物收割技術,在收割機還沒有出現之前,還有一階段是機械脫穗,也就是下圖裡的脫穗機。兩圖對比,明顯解放了“馬兄”,現在要去馬場才能看見它們了。


手扶拖拉機

這是小時候在農村能夠見到的,最為現代化的機器了,那可是很拉風的交通工具。

不亞於現在人們眼裡的奔馳、寶馬。

手扶拖拉機在農村作用太多了,在配以輔助器械,用於耕地、打水、運輸工具等,樣樣在行。


中國具有悠久的農耕歷史,農具是世代農民的智慧結晶,農具在幾千年的農業發展中有著不朽的功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和進步,傳統的農耕方式已經被機械化取代,而農耕時代的生產工具,也逐漸被機械化的新器具所取代,或許最終將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它帶給這一代人的回憶,卻永遠不會褪色。 您印象中最深的農具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灣塘谷


我覺得第一名應該是鐵鍬,翻地,當個槓桿抬東西,兩頭掛上東西當扁擔,還能當武器。還有桑叉,石磙,碾子。這應該是生活用具,不知道算不算農具。

犁,耙,耮,樓,砘子,鐵具,大杆子,小杆子,真正的農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