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抗癌新藥安羅替尼入醫保:藥價降下去,希望才能漲上來

肺癌是一種大眾相對熟悉和關注的惡性腫瘤。國家癌症中心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分別約佔全球的21.8%和27%。其中惡性腫瘤,尤其是肺癌嚴重影響我國居民生命健康,高居惡性腫瘤死因構成首位。隨著科技手段和對疾病認知的不斷提升,晚期NSCLC患者一線治療與二線治療格局越來越規範,生存期得以延長。但不容忽視的是,目前三線及後線治療仍普遍缺乏標準方案。

2018年5月正大天晴1.1類創新抗腫瘤藥物——安羅替尼獲批上市,成為現前唯一單藥治療晚期NSCLC有效的抗血管靶向藥,上市之初即被納入2018版《CSCO原發性肺癌診療指南》,填補國內晚期NSCLC三線治療空白。10月,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關於將17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安羅替尼作為唯一的國內原研新藥被納入醫保報銷目錄。近日,有幸採訪到福建省腫瘤醫院的黃誠教授、林根教授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周承志教授。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專家對於安羅替尼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觀點和看法。

問題:

2018年17種抗癌藥進入國家醫保,其中包括我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安羅替尼,您認為安羅替尼對於臨床醫生和患者來說,將帶來怎樣的重要意義?

國產抗癌新藥安羅替尼入醫保:藥價降下去,希望才能漲上來

黃誠教授

今年,對於腫瘤治療領域及患者來說,政府做了一件非常重要且意義非凡的大事,總共有17種抗癌藥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其中包括我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安羅替尼。它的適應症主要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

其實,在17種抗癌藥物中,佔比最大的還是進口藥物,因為售價非常昂貴。本輪國家醫保藥品專項談判,藥品實現大幅度降價,這一舉動給廣大腫瘤患者帶來重大獲益。隨著腫瘤精準醫療的不斷深入,腫瘤藥物療效得到不斷提高,病人的生存時間得以延長,生活質量也相應提高。面對需要長期服用如此昂貴的藥品,病人的負擔日益加重。這次大幅度的降價,病人經濟負擔減輕了,同時療效得以提高,病人滿意,醫生也滿意,對社會各界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這次,國內原研抗癌藥安羅替尼作為進醫保的17種抗癌藥之一,是非常接地氣的藥品,在進醫保前本身的定價也不是特別高。所以此番安羅替尼進入醫保目錄,是一件真正造福於患者、造福於老百姓,具有重要意義的大事。

國產抗癌新藥安羅替尼入醫保:藥價降下去,希望才能漲上來

周承志教授

意義十分明顯。進入醫保目錄之後,將會有更多的病人獲益。

身患癌症的病人可按照病理分為不同類型,即使是相同的病種,也需要不同的治療藥物。病人會對一類藥物沒反應,但可能會對另外一種藥物反應非常好,特別是目前的靶向藥物。這次進入醫保目錄的17種抗癌藥物,針對肺癌的有5種。由於針對靶點不同,在進入醫保後,不同類型的肺癌病人都可以得到相應的治療。這種治療型藥物是非常好的,老百姓可以從中獲益,可以讓更多、更廣泛的肺癌病人得到相應的、針對性的藥物進行治療,這是重點。

一旦治療型藥物進入醫保,之前使用的輔助藥物就要讓位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很多門診、很多病人在應用輔助藥物的時候,就會發現被醫保所限。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是大勢所趨。讓治療型藥物得到更好的報銷,讓國家去推廣治療型藥物的臨床應用,而療效不怎麼明確的輔助藥物則應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國產抗癌新藥安羅替尼入醫保:藥價降下去,希望才能漲上來

林根教授

安羅替尼進入國家醫保,我認為對於肺癌領域及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真正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這也是我個人認為最為直觀的利益體現。當然,這要感謝民族企業正大天晴所做出的努力,也要感謝國家對民生的深切關懷。

美國醫生悉達多·穆克吉曾在《眾病之王:癌症傳》中提到,癌症是人類進化的結果。這意味著癌細胞一直與人類形影不離,它永遠是生命的一部分。面對人類與癌症需要長期抗爭的現狀,就需要不斷研發、生產、引進抗癌藥品。

本次包括安羅替尼在內納入目錄的優質創新藥,代表著最前沿的製藥科技,在腫瘤治療領域有著非常高的臨床價值,是能直接讓患病人群受益的藥品。新藥即時引入醫保目錄,售價得到大幅度下降,就等於即時用最好的辦法救治病人。藥價降下去,希望才能漲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