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靠什么生活?

乡野趣谈


大部分辞官回到家以后,肯定是衣食用度不愁的,因为家里怎么也在任上已经买了田了。不说别的积蓄,单单几十亩田地,就足以过上古代的小康生活了。

所以,只要不是骄奢淫逸的人,辞官以后,种种田,读读书,游山玩水,都没问题。

比如明朝第一权臣张居正,曾经在考中进士,做了几年翰林院编修后,对朝廷里严党把持朝政和内阁里明争暗斗不满,于是告假回乡,隐居起来了。张居正隐居的这段时间,总共有三年多。大概是从嘉靖三十三年到嘉靖三十六年。

他本来野心极大,无奈严党当时势力正炽,自己又只是个没有实职的翰林,他寄希望的内阁次辅徐阶这时候又只会隐忍,而不敢轻易向严嵩发出挑战,所以张居正一气之下,找了个借口回到家乡江陵隐居,过起了田园生活。

按照张居正的说法,他家里本来是非常贫穷的,他小时候过的是穷日子。张居正在自己的文集里曾说:“余少苦贫笃。”他辞官回家时,给徐阶上书,曾经说自己:“起自寒士。”总之一直在说自己多穷多穷。

他的祖先张关保,是明太祖旗下的一个小兵,曾跟着大将军徐达平定江南,最后因战功封千户,子孙后代也可以世袭千户的爵位。但是到了张居正曾祖张诚这里,张诚是次子,没资格世袭千户,只能自己谋生。

所以,张居正这一支就很贫穷,张居正的曾祖就带着自己的家人搬到江陵这个地方谋生。张诚生了三个儿子,次子叫张镇,是张居正的祖父。张居正的大爷爷张鉞善于理家,张家开始富起来了。

可是,张居正的祖父张镇,是个放浪的人,对家里不管不问,跑到藩王辽王家里做了护卫。所以张居正这一支还是很贫穷。

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是个老秀才,从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到张居正中进士,点翰林,张文明都没考中,最后只好放弃了。毕竟自己的儿子都比自己先考中,自己还考个屁啊。张文明曾经连续七次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实在不适合这条道路,还好,他生了个好儿子张居正,是个神童。

当然,虽然张居正口口声声说他从小受穷,可是,他家里仍然是有佣人,有奶妈。这说明,他家比普通老百姓要强得多。

这都是因为他祖父的大哥,张鉞善于治家,而他的曾祖父张诚又特别希望家里出读书人,出科举人才。所以全家都对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爱护有加,花钱供他读书科举,张居正的曾祖对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异常宠爱,作为武人世家,出了张文明这个读书种子,全家自然非常高兴,并着意培养。

到了张居正小时候,又表现出神童的征兆,因此,即便张居正的父祖都不能置产业,但是张家好歹还有个张鉞支撑。仆人有了,奶妈也有了。

即便如此,张居正这一支仍然是过的不够好。因此张居正考中进士,做了翰林以后,花钱在老家买了几十亩地。他们这一支,总算有了点产业。

在张居正辞官归隐的这三年多里,他就在老家这几十亩地上讨生活了。

当然,张居正一介文人,怎么会懂得种地呢?他也是把田地包给附近的农户租种而已。这些田地,除了他自己占用了几亩,盖了一座小院子,种了一片竹子和树林,其他的都租给别人种,除了交朝廷的田赋,其他的收入都归了自己。

在这三年间,他基本上谢绝客人,闭门读书。偶尔去辽王的府上宴饮,一方面是他的祖父曾在辽王府做护卫,有关系,另一方面是辽王喜欢吟诗作赋,而张居正是翰林出身,辽王正好找到了酬和的人。

除了这些活动,张居正还曾经游山玩水。他到过武昌,到过衡山,到过长沙。

对于没有野心,没有抱负的人,这样衣食无忧,游山玩水,耕读为乐的生活,自然是人生快事。但是张居正是有抱负的人。

三年时间他就厌倦了,他内心终于又蠢蠢欲动了。他在民间,见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也看到了朝廷的腐败,官吏的不作为,严党的横征暴敛。所以,他又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北京,重新投入了朝局的漩涡中。要为国为民干一番有意义的事业。


西堤君


古代官员辞职归乡是有条件的,不是说走就走那么容易的,为父母守孝和厌倦官场怀才不遇是辞官的两个常见原因。但辞官之后生活来源各不相同,生活状态也是差异很大。一般大部分官员在做官时,有了一定积蓄,会去置办一些田产,以作为退隐的本钱。这是比较普遍的生活来源。

不过,有的官员辞了官仍是富贵,比如那些封候封爵的,即使不做官,但有候爵之位,吕不韦在辞官后还有侯爷爵位,拥有洛阳10万户的赋税收益,就是整个洛阳地区的全部财政收入都属于他。还有的官员辞官还保留待遇,如朱熹就享有有待遇不管事的“奉祠”之位。还有些官员本就是官宦或大地主家庭出生,家境丰足,比如“划粥断齑”的范仲淹,其亲生父亲是节度掌书记,继父是县令,还有司马光,退隐写书,还有能力为邵雍建园子,可见资产丰厚。少部分官员比较清贫些,田产不多,读书农耕,但仍可以恬淡悠哉度日,相对于乡里农夫之类,有地位有知识,还是好多了。


例外状态




首先,古代能考上进士当官的人,家底一般都比较厚实,不然很难有办法把书读的那么好,读书是要花时间的,要花钱的。特别是进京赶考,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要花不少钱,尤其是南方人,比如广东和福建,进京赶考前后耗时半年多,路上要吃饭要住店,得花多少钱?



比如明朝的许多进士,都是父子兄弟,比如有的地方说一门九进士,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正德皇帝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和儿子杨慎,杨慎是状元;王阳明和父亲王华,王华是吏部尚书;还有张居正和儿子;杨嗣昌和父亲杨鹤,杨鹤是兵部侍郎,等等。

古代一个家庭想要有儿子做官,首先要置地,置很多地,然后出租或是顾长工,生了儿子后请老师慢慢教,一路从秀才开始考,最后进京赶考,要大把大把的银子。



古代不是没有寒门子弟中进士,但毕竟相当少,这部分人如果中了进士,他们反而会比较珍惜当官的日子,因为他们输不起,一旦不当官,读书赶考借的钱都还不起啊!

其实,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是古人崇高的理想,做忠臣孝子是古人最大的情怀。



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主动辞官回乡,除非是朝廷太黑暗。比如明末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祸乱朝政,不少正直官员辞官回乡,包括孙传庭、杨嗣昌等等才俊。

关键是能古代没有房贷、没有信用卡,城乡容易切换一点,即使家底不厚实,也可以想走就走,辞官回乡养活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的。


坐看东南了


首先要明白一个事实,当官的不会动不动就辞官回乡。因为这样会对他的仕途有影响,人走茶凉是常态。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在官场,慢慢就会有新势力出来。过去的关系就会慢慢淡化,当你再回到官场的时候发现官场已不是那个官场,后台也不是那个后台了。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官员会辞职还乡。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因为当官基本上是赔钱的。皇帝给发的俸禄非常低,并且只发给正职官员。大量的吏员必须有正职官员来供养,否则就没人干活。

在历史上碰到一下几种情况,官员会辞职回乡。

第一种情况,父母死了。按照儒家思想要求,必须以孝道治天下。父母死了,就要回家守孝三年。

第二种情况,大臣给皇帝提建议,被皇帝驳回。大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大臣们就回家了,不跟你玩了。

第三种情况,官场超级黑暗,一些正直的官员不愿意同流合污。官员们又担心被其他势力打压,会有其他不好的后果,最终选择辞职还乡。

回到题目上,如果辞职还乡,他能靠什么吃饭?

上边已经说了,当官如果不贪污的话,根本赚不到什么钱,说不定还要往里面贴钱。所以不能说当官才有饭吃,毕竟天底下当官的人是少数,其他人也没饿死。

另一方面,在中国历史上,生产力低下,很多人都吃不饱饭,更不要说读书。甚至一些中等收入的人,也读不起书。在中国古代读书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除非是名门望族,当地的权贵才读得起书。只有读得起书,才有可能做官,也就是说,当官的人都是有钱人。

既然当官的人都是有钱人,自然也就会有饭吃。家中差不多都有花不完的钱和种不完的地,大量的房产。

况且敢辞职还乡的的官员,大部分心中还是有底气的,要不然怎么敢辞官呢!


新知传习阁


官员辞官回乡,也要分主动的和被动的,大多数不作死的话,生活还是有保证的。

辞官的原因各有不同:

父母去世,官员丁忧,需要三年守孝,主动回家;

官场不好混,才华不得发挥,参考李白,来场大唐全国游;

在归隐和做官之间来回犹豫,例如陶渊明,最后回家种豆南山下;

父母在,不远游,如包拯辞职不当县令,回家照顾父母了;

犯错了,罢免了,给个面子,辞职回家,比如韩愈,以后还启用的;

再比如,花木兰辞官回家,因为战争打完了,女子身份被发现。带着大笔赏赐回家了。



一般能做官的,家境都不错,毕竟读书是件特别花钱的事情。即使家里差,考上秀才了,家里可以免税一定数目,一步步往上考,收益更多,比如范进中举了,商人官绅立马送来各种财物。

辞官回乡的官员,土地是第一位的,大部分都会从置地开始,这也是老习惯,在田地上经营,地主官绅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部分是二代,不愁吃喝,比如陶渊明家世不错,李白和包拯家的父亲都做过官,有家业在,不愁生活。

还有一批回家荣养的,皇帝也会给一些赏赐,本地的商人等也会有孝敬。写字作画不错的,赚钱是大大的。

只要官员本身不是太糟糕,一般是不愁吃喝的。


我是小妞,亲爱的朋友们,动动小手,点个赞呦^_^


农村妞说事儿


官员动不动就辞官的,毕竟是少数。按明朝“文死谏”的传统,因为劝谏皇帝被打死那是要青史留名,劝谏皇帝不成,炒皇上鱿鱼的也是要在史书上记一笔的,所以电视剧里的官员辞官看着特别多。

十年寒窗苦读,千里去做官不就是为了吃和穿,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想辞官。张居正为了在“丁忧”期间皇帝能“夺情”处理,几乎和整个官僚集团为敌。官员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离开以后位置早有别人。《乔家大院》里的情节,左宗棠“丁忧”结束,回朝任职,只能找乔致庸借贷十万两给吏部,所以不是万不得已谁会辞官。

官员因为各种原因辞官或者被贬回乡的,除了做官期间的积蓄,家里的田产,就算海瑞一样的清官,回家以后生活还是不错的。中国有穷秀才的称号,却没穷举人的说法,范进中举以后原本看不起他的老丈人立马跑来巴结。因为中举人以后,国家是免徭役、田赋的,家里没地的,自有地方上的乡绅地主把土地登记你名下,免除部分两人分成。辞官回乡的官员头上都顶着进士、举人的头衔,按政策一品大员回来有一万亩田赋可免,实际操作是很难精确,官员免除的田赋比实际要多。

除了免除田赋,回乡的官员可以在家办书院,招收生员,还能在地方上包揽词讼。就算清官劝谏皇帝不成,回家又不屑于做这些龌蹉事,自有大户人家请他做西席先生。能够中进士、举人的学问肯定得到承认,要是自己辞官回家的,名声一定显赫,在封建社会一定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人。有的是人出大把银子请到家里教孩子。

科举制度下,不要说辞官回家,只要你中过举人,以后就衣食无忧,只是真正做到为理念辞官有几人!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古代官员并不是动不动就辞官回乡

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就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清朝溥仪逊位也有两千多年。

中间更是跨越了很多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官场生态都不一样,比如在清朝,动不动就辞官的,纵横估计他离掉脑袋就不远了!

因为清朝是到六十岁才允许退休,即使是到了六十岁,也要向朝廷上书,请辞,说一些当今皇上圣明,千古一帝,然而自己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想要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皇帝开恩,官员才能告老还乡!

当然,在清朝之前,比如宋、明两朝,比较重孝道,如果官员父母去世,这个就要守孝三年,一般官员都会主动辞官回乡,到后来甚至演变成,父母去世,官员不请辞反而给人落下话柄。比如明朝的辅臣,张居正,就因为这事,后来还被人弹劾过。

宋朝的时候还鼓励那些岁数大的官员辞职,比如赵匡胤为了解除武将和削弱相权,甚至还来了一次“杯酒释兵权”。像宋朝著名的大臣兼文学家的王安石,因为主持变法,最高官至宰相,后来变法失败,心灰意冷,托病请求辞职,当然,官员里面真正敢称得上是多次请辞的,估计也就是王安石了。

读书人的梦想其实就是当官,怎么会轻易辞官呢?

唐朝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其实李白一辈子都想当官,结果总是郁郁不得志,李白可能因为已经成名,所以没有参加科举(考不上的话,太磕碜,也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不能考)。

另外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名人是宋朝的苏轼,苏轼其实也想当官,因为苏轼和王安石政见不和,也是一贬再贬。好不容易熬到王安石倒了,司马光这些保守派起来了,结果苏轼因为替王安石的变法说了几句话,结果又被一贬再贬。

读书人的梦想,就是当官,根本不可能动不动就辞官,动不动就辞官的,那是电视剧里面演的!

读书人其实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的目的无非就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为了当官付出多少,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怎么会去辞官。

辞职的官员或者退休的官员,不当官的话,靠什么生活?

在我国古代,能读起书的,首先就是有钱人,能够参加科举的家庭条件肯定不会差,古代参加科举首先要不是贱民不是奴隶,得有人身自由,一般还需要人举荐,这个我估计没有一定身份地位或者花钱,也没人举荐你。

所以,有钱人不一定读书(隋唐时期的商人参加不了科举),但是能读起书的,差不多都是有钱人。

当然,我说的这个有钱不一定就是真金白银,而是那种地主豪绅,在我国古代,只有四种职业“士农工商”,工商都排在后面,社会地位低,而士其实不单单是官员,更是大地主,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

在《红楼梦》中对明清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了解,贾政本身就是一个小官,每个月的俸禄其实也不多,而荣国公府那么大一家子,还要奢靡的生活,俸禄是绝对养活不了的。他们家的来源,明面上是靠收租,实际则是靠王熙凤放高利贷。

说到这里,其实古代官员根本也不是靠当官的俸禄吃饭,朝廷发的俸禄只是一小部分,很多时候犯点错误,还给罚俸半年,大多数的收入,都是来源于“灰色收入”。不然古代的小说里面,经常说“肥差”“油水”“民脂民膏”。


史论纵横


做官,是古代大多数人的梦想,即便到了现在,也仍旧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官僚主义,比如,一个小乡镇的公务员在一些中年人看来,就比得过一个上市公司的经理,这是一种十分扭曲的思维。


古代科举是文人成才的唯一方式,尤其是寒门弟子,这也与中国古代重官、农,轻商、艺有关,寒门弟子不当官,就种地。而大多数人在千辛万苦过了独木桥,求得一官半职之后,是不会主动辞官的。他们千辛万苦过来的目的就是当官,怎么会轻易放弃。

春秋时期的介之推,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年轻时帮助重耳成功上位,在重耳功成名就后介之推选择归隐山林,靠与母亲一起种地为生,但是重耳知道后,专门去找他,谁知介之推根本不想见他,无奈之下,重耳烧了山,想引出介之推,没想到,一把火把他们母子烧死了,国君十分后悔,于是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举国不能动烟火。



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本身就是晋朝的名门之后,虽然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陶渊明很穷,他家还有仆人。入朝为官的他,工作很不顺心,于是干脆辞官回去采菊东篱下了。当然,采菊只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他认识许多名人,几幅画,几首诗就够他吃一阵子了,何况,他虽穷,却也本来就不愁吃喝,不必为生活奔波。


历史密探


这个问题是伪问题,根本不能成立。总体来说,所谓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都是凭空臆想,就算有一些,也是很少的。绝大部分情况下,官员们都是舍不得辞官,因为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官员退休之后滚回家乡,都是没有退休金的,除非皇帝专门下诏给予优待,才会特别发放一段时间的退休金(终身发放的情况当然也有)。所以,只要不是跟钱有仇,谁肯辞官,丧失一大笔收入呢?当然,在古代早期,有些高官被封为列侯,保有封地,封地的百姓按时给他们纳税,也算是有固定丰厚的收入,这些收入比当官的薪水还高得多,但是,除了吃饱喝足,人大多有权力欲望。做官时可以坐堂、撒签、打人,可以武断乡曲,鱼肉乡民,退休了在家,则除了打自己几个奴仆,没有权力打更多的人,远没有当官时的威风。在这种情况下,谁愿意弃官不做?春秋时候,有个鲁国国君非常老实地承认:“当国君也没有什么快乐的,唯一快乐的就是,说一句话,没有人敢随便不听。”所以,这种快乐还是很厉害的,大多数人,是不会主动辞官不做的。当然,我们也不可否定,古代有不少官员,骨子里是文学家、艺术家、学者,他们确实不很爱做官,比如陶渊明、嵇康、李密、袁枚等等等等,但这样的人是非常少的,不可当成常态。


用户4130325716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生活一定要靠当官来保证吗?辞官回乡,从此过上普通人家的生活,那生活照样是可以保证的,只不过可能生活质量不似从前罢了。

一、

首先说明一点,古代官员动不动就辞官回乡,这只是极少数。因为当官有权力啊,有国家俸禄啊。不然为什么十年寒窗苦读?还不是等待金榜题名那一刻?


二、

虽说辞官回乡的少,但也是存在的。官场不顺,得不到重用,心灰意冷、亦或是厌倦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再或是满腹圣贤书,不甘于一帮铜臭共事的清高自傲。

总而言之,辞官的理由千差万别,但结果都是一个,老子不干了。无论是回乡,或者是归隐山林,再不济来个四处漂泊,游遍祖国大好河山,抒发心中的豪情,那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

回乡,因为有当官的背景,地位自然比街坊邻居要高,也会受到乡里人的拥戴。倘若心境够平静,种他个二亩田地,养几头鸡鸭羊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活得潇洒。虽说日子不算富裕,但生活却也足够了。

最后送上陶渊明的一首诗,来结束笔者的问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