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浙江遺棄女嬰成風 官員出一計策 百姓紛紛稱讚不已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清中期的名臣,也是道光朝的一位名督撫,阮元。

阮元,字伯元,是江蘇儀徵人。阮元進入仕途比較早,是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26歲的時候考上的進士,只是時代不太好,趕上了乾隆末年,正是清朝由盛轉衰,走上下坡路的時候,錯過了所謂的乾隆全盛時期。

不過,雖然阮元出仕的時代一般,但憑藉他個人的才能,宦途的起點很高。一般士子考上進士後,可擇優進入翰林院深造,三年之後通過散館考試決定以後的出路。阮元在翰林院進修的三年中非常努力,散館考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被授予編修之職。

在第二年的大考中,阮元同樣發揮出色,並且吸引到了乾隆皇帝的注意,親自將其拔為第一名。在召對阮元后,乾隆開心得說:“不意朕八旬外復得一人!”可見阮元的才識和能力,十分得到乾隆的讚賞。

清朝浙江遺棄女嬰成風 官員出一計策 百姓紛紛稱讚不已


由於得到了乾隆的賞識,阮元正式走上仕途以後,走得非常順利,短短几年時間,就從少詹事提拔為侍郎,已經算是京官中的堂官,也就是較高一級的領導層的位置。

阮元的升遷靠的是自己的才識,而非逢迎拍馬,所以乾隆駕崩,嘉慶親政後,仍然繼續重用阮元。嘉慶四年(1799年),阮元被任命為浙江巡撫,接下來的幾十年間,阮元歷任江西、河南、湖廣、兩廣、雲貴等地的督撫之職,且歷經乾、嘉、道三朝,號稱九省疆臣、三朝閣老。

阮元歷任各地督撫,都留下了許多好的政績和聲名。而阮元為官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關愛百姓,二是重視教育。

清朝浙江遺棄女嬰成風 官員出一計策 百姓紛紛稱讚不已


先說關愛百姓這一條,阮元在浙江任巡撫時,曾經施行一項德政,被當地老百姓所稱頌。

在清朝時,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非常嚴重。因為女子長大後要嫁人,且從事生產的能力也不如男人,所以很多貧困家庭生下女嬰後,往往選擇將女嬰溺死拋棄,而這一風氣在浙江金華尤為嚴重。

阮元到浙後,把自己的俸祿捐出一部分,設立了一項基金。如果有貧困家庭生下女嬰,可以到郡學處報到,從基金中拿出一兩銀子作為撫養費用,但一個月以後要接受回訪,如果發現拿了錢還遺棄女嬰,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等到一個月以後,許多人家都已經對女嬰產生了感情,便不忍再遺棄了。

這項政策實施以後,雖不能完全禁絕遺棄女嬰現象,但卻極大減少了這種行為,因此得到了當地百姓的交口稱讚。

清朝浙江遺棄女嬰成風 官員出一計策 百姓紛紛稱讚不已


而另外一點,因阮元擔任督撫前,是學政出身,也就是地方管教育的官員。所以阮元升任督撫後,仍然非常重視教育,《清史稿》記載其“歷官所至,振興文教。”即每到一處,都大力創辦學堂,推廣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

不過,阮元這種樸實的治學風格,在道光朝時,與大學士曹振鏞理念不合,因此受其排擠。而阮元的重視教育,反而成為了曹振鏞攻擊他的把柄。

有一天,道光問曹振鏞道,阮元這麼年輕就能當上督撫,憑的是什麼?曹振鏞回答說,憑的是他學問優長。道光再問,你如何知道他學問好?曹振鏞回答,聽說阮元在雲貴總督任上,還天天刻書談文。

道光聽後,以為阮元在地方不務正業,於是下令把他召回京師,阮元也從此結束了歷時數十年的督撫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