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動力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會不會“打”起來?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動力鋰電池佔據了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主流地位。

不過,近兩年氫燃料電池忽然“嗖”地在全國各地火熱起來,不僅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都比動力鋰電池高很多,獲得了下游車企的極大關注,甚至有言論認為氫燃料電池才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種種跡象表明,氫燃料電池正逐漸成長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未來動力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的直面競爭似乎在所難免,兩條利益鏈上的相關人士也為此互相“不看好”、“瞧不上”,一場不見硝煙的爭執在兩個行業內蔓延開來。

值此動力鋰電池邁入殘酷整合期和氫燃料電池初步導入汽車行業的關鍵時期,12月19-21日,2018高工鋰電&氫電&電動車年會將於深圳維納斯皇家酒店(寶安沙井)舉行。主流車企、動力鋰電池企業和燃料電池企業將齊聚深圳,探討新能源汽車走向、動力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產業的變革路徑。

在12月21日下午舉行,由先導智能冠名的閉幕式專場(一)“冬寒氣候的電動車賽道及動力電池變局”和閉幕式專場(二)“鋰電池下半場的同行相伴——氫燃料電池”中,知名車企、動力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企業第一次同臺發表精彩演講,一場年度思想盛宴即將開啟。

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董事長黃宏生、奇瑞新能源副總經理倪紹勇、中航鋰電董事長劉靜瑜、國軒高科執行總裁王強博士、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輝能科技董事長楊思枏、先導智能副總經理錢政偉、紅星汽車董事長李凌雲、中電力神總裁秦興才等將圍繞“冬寒賽道上,電動車與電池如何合作共贏?”、“國內外電池與國內外電動車的如何內外競合?”、“從鋰電池到固態電池,產業鏈要做哪些準備?”等話題發表演講,並展開圓桌對話。

中興智能汽車副總裁姚權力、億華通常務副總經理於民、武漢泰歌首席執行官朱水興、南科動力總經理葉江德、Re-Fire重塑科技產品工程部副總監孫北、愛德曼CEO龔靖、魔方新能源總經理華周發博士將圍繞“國內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先行”、“燃料電池產線的工藝難點與最新進展”、“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掣肘是?突破口在哪?”、“面對氫燃料電池機遇與挑戰,企業如何抉擇?”等話題發表演講,並展開圓桌對話。

一方是動力鋰電池典型企業,一方是氫燃料電池典型企業,因各自產業鏈條發展進程不同,雙方各自關心的話題會有所不同。動力鋰電池相對成熟,氫燃料電池初出茅廬,目前還談不上是競爭對手,更多的是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雙方各自堅持的立場,總會讓旁觀者感到暗暗較勁的意味。

未來,隨著氫燃料電池的發展成熟,是否必定會與動力鋰電池有一場“戰爭”?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與儲能電池汽車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關係,兩者各有所長,可分別應用在不同的場景,因此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兩者將是並存發展的態勢。”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氫燃料電池汽車與採用鋰電池的純電動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技術路線,從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看,純電動汽車更適用於城市、短途、乘用車等領域,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可能更適用於長途、大型、商用車等領域。在未來以分佈式為主、零排放為特徵的能源主體架構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會與純電動汽車長期並存、互補,共同滿足交通運輸和人們出行的需要。

事實上,不管未來是不是各自有各自的應用場所,單純從技術角度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也離不開鋰電池的配合。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高工氫電:“燃料電池要想一下子輸出很大的功率,是很難實現的,現在不可能,將來也不可能,所以未來汽車形態應該是燃料電池和電池、電機的一個組合。”

另一名資深人士則表示:“所有的燃料電池汽車幾乎都需要鋰電池作為輔助電源。因為燃料電池沒法實現快速啟停,鋰電池可以實現。除了需要鋰電池配合實現快速啟停外,燃料電池在運行過程中要實現更平穩的運行及保持長壽命,也需要鋰電池的幫助。”

在目前的實際應用中,鋰電和氫燃料電池的“組合”方案頗受用戶歡迎。

以公交車為例,目前公交車隊採購零排放公交車時,公交運營商通常在鋰電電動公交車和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之間做出選擇。這兩種技術都在現實世界運輸系統的日常運營中得到了證明,這兩種技術都實現了零排放要求。

然而,單獨使用每種技術都表現出缺點。鋰電動公交車比燃料電池公交車便宜,但它們的工作運營里程受到限制。傳統公交車很輕鬆實現遠距離運輸並可在惡劣的線路上運行,但這對純鋰電公共汽車來說是不切實際的。此外,在極端天氣條件下,鋰電電量消耗更快,從而續航里程衰減更多。另外路線沿途的充電基礎設施可能難以安裝運營成本高。

將鋰電和燃料電池“混合”後,改善不同運行工況下的總體性能。結果表明,燃料電池的續航里程長的特點,彌補了純電動公交車的不足,可保證在最具挑戰性的線路上超正常運行範圍要求工作,如在寒冷的天氣以及多段坡道線路中。

隨著鋰電/燃料電池混合動力電動公交車的應用,對運營商來講優勢有:更遠的續航里程、更好的寒冷或炎熱天氣性能表現、卓越的爬山能力、更輕的車輛自重,最大化乘客負荷、規避線路上充電基礎設施的限制、更高效的熱量使用效率。

你猜,动力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会不会“打”起来?

上圖是一款12米長的宇通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配套的是億華通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以及108.13KWh(CATL)高能量密度電池。這就是業內俗稱的“增程式”解決方案。

不過,在近期成功舉辦的“2018高工氫燃料電池全國巡迴調研”活動中,也有不少行業人士堅定地向高工氫電巡迴團隊表示,未來隨著國內大功率燃料電池研發成功及量產,必然會在車輛動力系統中起到主動力的作用,“直驅式”才是行業發展主流。

動力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到底是相互彌補,還是互相取代?歡迎廣大業內人士積極報名參與高工年會,與行業“大咖”共同探討!(報名方式見下方小貼士)

你猜,动力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会不会“打”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