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泰:區塊鏈是我經歷資本市場以來,來得最快去得最快的現象

創客貓注:本文來源於“創業邦100未來領袖峰會暨2018創業邦年會”上,創業邦創始人兼CEO南立新與洪泰基金創始人、洪泰資本控股董事長盛希泰圍繞“經濟週期的末尾與低谷”話題進行對話。

盛希泰:區塊鏈是我經歷資本市場以來,來得最快去得最快的現象

南立新(左)盛希泰(右)

盛希泰認為,現在幾乎大家都想追風口,都想找一個跟移動互聯網一樣的風口,從O2O到共享經濟再到人工智能,最滑稽的是區塊鏈,而區塊鏈是他經歷資本市場以來來得最快去得最快的現象。而他沒有投資區塊鏈是因為常識,他的直覺是區塊鏈可能有用,但不會那麼有用。

對於科創板,盛希泰表示,科創板的核心是市場化,監管部門要徹底改變思想。最終能不能達到目的,也需要時間。但他建議,能符合標準的企業要儘快趕上科創板的第一批,趕不上的也要儘量趕前幾批,而不要去看別人上沒上。

說到估值泡沫,他指出,泡沫在資本市場是褒義詞,過去一百年這個泡沫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整個估值下降是因為股市下跌,這是正常的,是對整個資本市場價格的重構。常態就是把價格壓下來,這應該是未來幾十年的狀態。財富效應會有一個擠出效應,會打一個折扣。

盛希泰:區塊鏈是我經歷資本市場以來,來得最快去得最快的現象

以下為對話實錄:

南立新:您其實已經經歷了幾輪的週期和谷底,您覺得經濟週期是什麼樣子的?

盛希泰:今年大家感受比較深刻,其實各行各業都感受到了一天比一天冷,就跟天氣似的。

我覺得每個行業從投資到創業到實體都需要根據這個情況做調整,既是終點也是起點。資金這個環節毫無疑問每年都感受到非常寒冷的環境,不僅投資人的募資難,創業者融資也難了很多,一個項目打個對摺甚至三折,這個價值非常低。

另外今天中午和一個銀行界的朋友說我們要反思一個問題,資管新規把銀行的錢給扎住了。目前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銀行太重要了,閘門一關,整個行業簫條了。二個是銀行的錢以什麼方式放出來,這是舉國上下各行各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南立新:

你覺得最不能忽視或者值得我們行業反思的事件是什麼,哪些事給你印象最深刻或者有什麼想法?

盛希泰:幾乎大家都想追一個風口,很多人想找一個跟移動互聯網一樣的風口,從020到共享經濟到人工智能,最滑稽的是區塊鏈,因為我是學文科,我覺得我沒有搞。但是很多專家一夜之間誕生,我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我也聽很多人演講,說未來金融兩大制度,其中一大制度就是區塊鏈,每個人講三個小時,這個事情是我經歷資本市場以來,來得最快去得最快的現象。當然沒有造成最大的損害這點很幸運。

南立新:您怎麼能夠保證你自己是清醒的頭腦,年初沒有跳進去,年底看區塊鏈到底有沒有戲?

盛希泰:眾人皆醉我獨醒,但是常識告訴我,常識就是常理常態。今年年初的時候很多區塊鏈的創業者,在所有的交易所掛牌需要極高的費用,這正常嗎?不正常,怎麼可能持續,根本不可能持續,肯定會完蛋。

一夜之間出現這麼多人講區塊鏈也沒有講清楚,我覺得很難持續。我的直覺是互聯網的風口太大,機會太大,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每一個領域。但是區塊鏈可能有用,但是不會那麼有用,這是我的理性判斷。基於這個思考我們基本沒有動。

南立新:中國資本市場給大家的不確定性,讓很多企業很難預測,比如說前幾年戰略新興板一些企業拆了回來,中間又停了。今年推出的科創板,是不是像新三板一樣變成一個停止的市場?

盛希泰:這個行業我做了一二十年,今天為止往前追溯最大的刺激是14年9月份阿里上市,阿里在美國上市刺激了中國企業家,包括最高決策層,包括老百姓包括企業家,包括投資人。因為前面騰訊香港上市以後漲了700倍,目前這麼跌還有五六百倍。

而過去二十年中國最大的成果就是人口眾多,成就了一批偉大的企業,中國老百姓無緣享受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每個國家的經濟體和整個國家完全正相關的,就像非洲不可能出現華爾街。我們之前資本市場超過日本,比較可悲的事情今年8月份我們的資本市場股市總市值被日本再次超越,這說明很多問題,往後看大家會感覺到出什麼問題。

當時1995年我在新加坡待了一年,當時說整個新加坡成為亞洲的中心,那時候有一個代表不可或缺,就是新加坡交易所的代表,導致很多中國企業到新加坡上市。這說明什麼呢?他們認為香港會完蛋,但是結果相反。新加坡一個彈丸之地靠什麼CDR、ADR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回到阿里,中國最偉大的民族企業阿里到美國上市,對於我們造成了刺激。

2016年網易年會我一個演講,我說中國資本市場錯過了二十年,資本市場本來是最先進的市值代表,結果跟最先進的網絡事件完全脫節。我覺得最近科創板是補回來的,但是能不能達到目的,也需要等等看。

南立新:科創板的入市條件。

盛希泰:關於新三板我最近發表很多文章,我說一個資本市場你們老被媒體誤導,任何資本市場兩個落腳點一箇中心,第一圈錢,我就是來搞錢的,不搞錢我來市場幹嘛。一箇中心必須有交易,一個市場沒有交易叫市場嗎?沒有買賣叫市場嗎?

新三板的問題是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新三板的公司都知道的。為什麼要有500萬,沒有論證過。我作為一個投資者,我說個人所得稅目前從3500到5000塊錢,每年中國稅收少多少?3200億。說明大部分老百姓是這麼一個水平。如果你有三十萬五十萬這麼高價值的股票,你沒有兩百萬不可能,你就不是我要保護的對象。

我們老講消費升級講得太過了,最近有一個大的機關請我講課。講了三個小時,我發現一個數據覺得很吃驚,中國叫低收入人群,你們在座的可能都不在範圍裡面,因為你們體會不到中國的低收入人群,佔中國總人口的71%,怎麼分的?就是家庭淨資產50萬以下到20萬以上叫做低收入人群,這個佔了34%,為什麼這個數據很可憐。中國通貨膨脹這麼嚴重,我們票子發了這麼多,只要在農村蓋了一般的房子就不值50萬。另外低於20萬叫做貧困人口,貧窮人口占了36.8%,這是中國的現狀。這種情況下如果拿幾十萬出來做新三板的股票你就是富人。你輸了活該,同時門檻降了10倍,開戶的人很多。當時我說500萬數據是不真實的。

今天的科創板,講到門檻當時我說了我的觀點,結果說是50萬,為什麼?中國市場90%開戶數是50萬以下,根本沒有交易量。

南立新:可以嘗試一下,8萬塊錢,10萬塊錢,500萬估計是機構客戶了。至少應該是總資產的5%或者是1%是健康的水平。

盛希泰:A輪B輪C輪是投資人造出來的概念。如果有機會在市場亮一下,可能有成千上萬的帥哥追求你,目前這個是真正的問題。我們監管的時候說要處罰律師、會計師,這個錯了。誰的利益越大,造假的可能越大。如果一個企業經常造假,中介機構沒有辦法。所以這是一個悖論。

另外國際慣例只有一個就是充分的信息披露,只要把信息披露得完整客觀,這樣來判斷我們改革開放四十年,資本市場三十年,我們投資人老百姓自己會判斷,你只要給充分的披露出來就可以。所以科創板核心就是市場化。

首先監管部門要徹底改變思想,這是一個核心問題。還有一個是什麼呢?我們對於泡沫這個詞的認為一直是貶義的。但是資本市場的泡沫是褒義的。過去一百年這個泡沫促進了世界經濟發展,這是發展動力。另外這個泡沫是可控的。整個估值下降是因為股市下跌,這是正常的,是對整個資本市場價格的重構。常態就是把價格壓下來,這應該是未來幾十年的狀態。財富效應會有一個擠出效應,會打一個折扣。

盛希泰:區塊鏈是我經歷資本市場以來,來得最快去得最快的現象

南立新:從08年到現在我們的指數只比08年的最低點高了一點點。08年是2000多點。

盛希泰:

如果在座各位有符合條件的科創板應該是第一批,因為第一批才能賺便宜。

我們09年的創業板成就了那麼多企業,比他們晚一年徹底失去了機會。如果在座的即使不太符合的也要合理包裝,儘量靠攏,如果可能找到合適的券商努力趕上第一批,趕不上第一批儘量趕上前幾批。你不要看南總上了沒有,盛總上沒有,你不要看別人。

南立新:您覺得中國資本市場沒有很好的退市機制,所以處罰發行人,沒有處罰企業家。你有沒有遇到做了壞事,最後還很逍遙的一些企業家,您怎麼看這樣一個問題。

盛希泰:中國每一個上市公司,把銀行金庫大門打開,隨便讓你拉,也不如上市公司持股票套現舒服。這個利益該有多大,整個體系我認為特別需要對發生人本身,對上市公司本身誰拿錢,冤有頭債有主,如果造假必須負責任。這點券商、律師、會計師我不為這個行業辯護,因為他們就是一個附屬品,這方面我講了很多次,這是一個根治的源頭,這是市場化法制化兩條腿,缺一不可。

南立新:今年10月26號是洪泰基金成立4週年日子,每年在這個日子我發現您會發一個公開郵件,今年我看到的數字是200億,四年年完成了3億到200億的轉變,洪泰基金的全面佈局是怎麼樣的,是怎麼完成驚險的飛躍?

盛希泰:談不上驚險的飛躍,做併購是買方,只是深度不太一樣,角度有區別。我說中國有兩個鄙視鏈條,一個是違約金,中國的投資市場是違約金執行起來了,經驗豐富投資的人就必然多。

第二個是中國早期投資人做天使和VC的,項目之間鄙視,這個鄙視有點重,項目之間瞧不上。對於我來講為什麼不是驚險飛躍,因為PE不是我的目的,我覺得前面這幾年我投資了VC,我自己感覺到如果打通更好,只有再一個平臺上,大家相互借鑑經驗才有意義。

任何投資,人都是最重要的。早期只能看人這個觀點要打通,一旦說做PE的人,什麼叫PE思維?不見兔子不撒鷹。用PE思維很多方面能打通。我打造了一個從頭到尾的體系,也是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的企業,包括創業的企業家。

南立新:怎麼看洪泰基金的彙報?

盛希泰:我很驕傲的說一句,我是做金融機構做了一二十年,金融有一個定義,金融包括銀行包括證券公司,金融企業是管理風險的企業,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定義。我們大家沒有注意到這個定義,做金融機構是管理風險的企業,每個人的貸款利率不一樣,因為風險不一樣。所以這種意識決定了我這麼多年要守規矩,首先我覺得守規矩會習慣,不守規矩也會成為習慣,習慣成為自然。第二個必須分工合作。

(以上為創客貓現場報道,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