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代來秦不僅保住了韓趙兩國的安全,還成功地離間了范雎和白起

長平一役,秦國雖取得了勝利,卻因為坑殺四十萬戰俘而失了道義,列國都開始同情戰敗者趙國,愈發地視秦國為荒蠻殘暴之國。長平坑殺慘劇的始作俑者白起卻沒有因為四十多萬條性命喪失其手而感到一絲的愧疚,反而愈發驕橫起來。長平之戰過後的第二年十月份,白起順利地收回了早就該屬於秦國的上黨,並一再請求明襄王趁趙國國力空虛,發兵攻取其都城邯鄲,一舉滅了趙國。白起一面徵詢昭襄王的意見,一面悄悄地進行了部署。他命王齕佔領了皮牢,司馬梗攻下了太原,準備一得令就親自率領秦國大軍,直搗邯鄲。

蘇代來秦不僅保住了韓趙兩國的安全,還成功地離間了范雎和白起

秦國要攻打邯鄲的消息嚇壞了趙孝成王,作為趙之鄰國的韓國此時也感到了一絲涼意。兩國國君商議,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末),合縱家蘇代受趙、韓兩國之託,踏上了前往秦國勸兵之路。蘇代,東周洛陽人,是縱橫名家蘇秦的兄弟,在他之下還有一個弟弟名叫蘇厲。蘇家三兄弟都以在各國縱橫為生,尤其是大哥蘇秦,名揚天下,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蘇家雖然家境貧寒,但蘇代和蘇厲都以蘇秦為榜樣,努力學習縱橫之術,希望能名留青史。從蘇代的經歷來看,他也是歷經坎坷和磨難,終於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這次他受韓、趙兩國所託,帶著大批的金銀財寶來到秦國,首先踏入了范雎的丞相府。雖然范雎也是靠嘴皮子起家,但蘇代在各國遊歷多年,面見過多位國君,無論是在膽量、經驗,還是在實力上都不遜於范雎。

蘇代來秦不僅保住了韓趙兩國的安全,還成功地離間了范雎和白起

一見范雎,蘇代就劈頭說道:“趙國一旦被秦國所滅,天下再無人敢於秦國對抗。秦王稱帝后,定會封武安君 ‘三公’的爵位。武安君在南邊破了楚國白鄢、郢等地,與佔領了漢中地區,前段時間還殺敵幾十萬賺得幾十坐城池,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和召公也不過如此吧。武安君一旦位列三公之上,您要如何自處?到那時就算你不甘心,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武安君位居你之上了。”

蘇代來秦不僅保住了韓趙兩國的安全,還成功地離間了范雎和白起

范雎想了想,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蘇代見範睢心有所動,便馬上給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他先從天下大局入手,說秦軍圍困上黨,上黨的百姓在馮亭的帶領下依附了趙國,可見天下的百姓都不願成為秦王的子民。一旦韓國被滅,燕國肯定會趁機分一杯羹,吞併趙國北邊的土地,而東邊的土地也會歸齊國所有,這樣一來,秦國也佔不了多少好處。如此看來,不如趁勢與韓趙兩國修好,讓他們割讓城池作為代價,以免武安君再建立傲人的功勳。

蘇代不愧是縱橫名家,幾句話就戳到了范雎的痛處。出於自己的利益,也為了牽制自己的對頭白起,範睢馬上上書昭襄王,說韓、趙兩國願意割地求和。而從秦國方面說,將士們歷經了長平這一場大戰,已經是疲意不堪,實在不宜在次出征,且秦國已經因為坑殺戰俘的事失了道義,如果再咄咄逼人,恐怕會大失人心。如此一來,不如保存自己的實力,體養生息,等到有好的時機再將韓,趙兩國拿下,如此也彰顯大國風範。

蘇代來秦不僅保住了韓趙兩國的安全,還成功地離間了范雎和白起

其實這是個解決的辦法,一旦韓國喪失守衛,燕國肯定會趁機佔領趙國一部分土地使得趙國不得不依附於燕國,為秦國所有,范雎想了想,讓他們割讓城池給燕國增加燕國實力不如先不攻打他,不讓他們聯合。不得不說蘇代真不愧是縱橫名家,他先從天下大局入手,立足帝王的利益上,給他們帶來了多少好處。如此一來趙國也不用被迫分一杯羹給他人了,可見天下百餘人都比不上范雎一人,他僅用幾句話就戳破了事實真相,避免武安君試圖吞併趙國,及時上書昭襄王,百姓都不理解范雎的做法。用北邊的土地,建立國家的功勳。讓大家安心成為秦王的子民。而後又能體會到戰士的辛苦,他們已經是疲憊不堪,實在不宜發動韓趙兩國戰爭,便以他們願意割地求和為由說服秦國。而東邊的土地也會歸齊,還能趁勢讓韓趙兩國出賣自己的利益,也能牽制自己的對頭白起。

秦昭襄王一 向信任范雎,基本上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此時聽范雎分析得頭頭是道,於是就同意了韓、趙兩國的求和之舉。秦國這邊放出話,韓國就說國意獻出洹雍之地,而趙國也願意割讓給秦國六座城池。公元前260年十二月,秦國答應了韓、趙兩國割地求和,第二年一月就將前線的軍隊悉數撤回。

蘇代來秦不僅保住了韓趙兩國的安全,還成功地離間了范雎和白起

從結局來看,蘇代此次來秦還是十分成功的,不僅保住了韓國和趙國暫時的安全,還成功地離間了范雎和白起

但范雎罷兵休整的建議和最後撤兵的結果讓白起大為惱火,就因為這個謀臣的幾句話,秦國就白白錯失這麼好的戰機。他也失去了一個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其實客觀分析,長平之戰後的確是趙國最虛弱的時候,此時進攻是再好不過的。而范雎為了一已私利,就勸昭襄王退兵,於國於民都是無益的。范雎這麼做很明顯是對功勳卓著的白起起了戒心,而因為這件事,白起也對范雎多有怨言,和秦昭襄王之間也產生了嫌隙。至此之後,秦國將相失和,還會讓秦一統天下的時間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