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棣會派個太監下西洋?

小菊菊看世界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派鄭和這麼一個宦官帶領龐大的船隊下西洋,原因大致有這麼幾個。



首先是信任。眾所周知,朱棣的皇位來得並不太正派,是通過所謂的“靖難”,從侄子明惠帝朱允炆手裡搶來的。正因為這一點,朱棣對自己的兄弟、南京的舊臣有種天然的戒心。率領如此龐大的船隊下西洋,並且船上還帶著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對於朱棣而言,是萬萬不敢交給不放心之人的。那麼,誰更放心呢?燕邸舊臣。鄭和自幼被送入燕王府充當宦官,是朱棣看著長大的。這麼一個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自家家奴,朱棣自然比對其他人更加放心。這其實也是後來明朝宦官之所以能夠大規模掌權的原因之一。而且,鄭和對朱棣也的確是忠心耿耿。



其次,鄭和是宦官。鄭和是宦官,沒有家室,沒有子女。這樣孑然一身之人,自然是沒有野心的。而且,作為宦官,在官場上是非主流的,是遭到鄙視與排斥的。之所以能夠掌權,完全是因為皇帝。如果沒有皇帝的支持,他們什麼也不是,就是一個家奴而已。把一支龐大的船隊和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交給其他人,率兵反叛、擁兵自重或者擁兵在外海自立門戶等等,這些可能性和不確定性都是真實存在的,也是朱棣擔心的。任用一個為主流排斥的宦官,首先缺乏號召力,很難成事。其次,沒有家室、後代的宦官,反叛自立也只是為他人做嫁衣,吃力不討好,沒有誰願意去幹。同時,宦官作為皇帝的代表,對於隨船的軍隊將領也起到了實際上的監軍作用。



再其次,鄭和是元朝的色目官員之後,擁有深厚的伊斯蘭背景,其父馬哈只曾經赴麥加朝聖,對於阿拉伯半島的人文、地理應當說,鄭和家族有著先天的優勢。同時,鄭和又曾經跟隨“黑衣宰相”姚廣孝(道衍和尚)參禪,受過菩薩戒,有著深厚的佛教背景。而下西洋所到之處基本上都是伊斯蘭教和佛教地區,鄭和具有先天優勢。而且,其色目人的長相多少也有那麼點兒親和力。



此外,鄭和自身的能力也是一個方面。鄭和出身元朝官宦之家,如果不是敢上了元末明初的亂世,鄭和是絕對不可能成為宦官的。因此,鄭和並不甘心僅僅做一個家奴。在自身的文化修養、航海知識的學習等諸多方面,鄭和都是非常用心的,跟隨姚廣孝參禪,多多少少也有這方面的意思。有了這些,鄭和實際上已經具備了一個外交使節、一個船隊統帥應有的素質和能力。否則,朱棣也不可能將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一個只會溜鬚拍馬的家奴,不是嗎?



除了以上幾點,有人認為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也是為了尋找蹤跡全無的朱允炆。就這個觀點而言,如此秘密的任務,朱棣絕對不可能交給普通官員來完成,而貼身宦官鄭和便成為了最佳的選擇。不過,個人對這一觀點持保留態度。


不務正業歪醫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以下幾個:

第一,鄭和是朱棣的心腹

鄭和是14歲時候,調入朱棣的燕王府服役的。

朱棣認為鄭和聰明伶俐,又頗有才華,對他開始培養。

鄭和是在朱棣身邊長大的,到下西洋時候已經生活了20年,和朱棣的感情比較深厚。

朱棣是政治家,身邊部下都是政客,爾虞我詐,你死我活,本來沒有什麼感情可言。

但鄭和不同,他跟隨朱棣多年,參加了靖難之役,此戰親自帶兵打過仗,經受過重重考驗,深受朱棣信任。

第二,鄭和是太監

中國古代皇帝為什麼會寵信太監?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太監幾乎不可能篡權。

為什麼?

太監不能生育,沒有後代,那做皇帝還有什麼意義。皇帝就是為了世代掌握國家大權,而太監最多在死前能夠榮華富貴就行了。

歷史上,也沒有太監篡位的先例,至於劉瑾、魏忠賢之流最多是權臣而已。

因為這個原因,朱棣非常信任鄭和。

第三,鄭和本來就是外交家和軍事家

上面說了,鄭和是朱棣的心腹,而朱棣幾乎是馬背上的皇帝。鄭和跟隨朱棣征戰,親自帶兵打過不少仗,屢立戰功,就是這樣才被被賜姓“鄭”。

他本來叫做馬和。

有學者認為,鄭和於1403年(永樂元年)曾出使暹羅(泰國),還有學者依據《明史紀事本末》等的記載 ,認為鄭和曾於1404年(永樂二年)出使日本。

雖然這還待考,但鄭和作為外交家四處出訪是事實。

所以,鄭和既然是外交家和軍事家,就非常符合這個職務。

鄭和船隊登陸爪哇三寶壟時,正值東哇與西哇戰亂之際,場面混亂不堪,將鄭和所帶士兵誤殺了近百餘人。鄭和以果斷的外交手段,壓服土王屈服,奉上黃金予以補償。

而面對三佛齊舊崗海盜陳祖義的近萬人大軍,鄭和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其打垮。

第四,鄭和的外形和宗教信仰

眾所周知,鄭和是回族。

而當時鄭和船隊到達的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地,很多都是伊斯蘭教的勢力範圍。

鄭和的穆斯林身份,比較容易和當地土王搞好關係。

另外,鄭和外形不錯,身材魁偉,器宇軒昂,善言談,也符合宣揚大明的標準。


所以,說白了鄭和是大名的精英人物,也很符合承擔下西洋的重任。


薩沙


鄭和下西洋在我國古代外交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頁,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使明朝再一次實現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之所以朱棣會派太監鄭和下西洋,我認為主要還在於以下四點原因。


一、鄭和的家庭出身使他具備航海的基因。

鄭和本姓馬,出身於是元朝雲南梁王麾下的一個回族貴族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多次跋涉千里,奔赴阿拉伯半島的麥加進行朝聖,是家族當地的“哈支”。

受家庭的影響,鄭和本身對航海路線是較為熟悉的,同時他內心也應該具備航海家所需要的冒險精神。

二、鄭和眼界開闊、知識淵博。

明朝是建立在元朝的基礎上,而朱棣的燕王府更是建立在元朝大都之內,所以燕王府有很多來自元朝的藏書。

鄭和在於少年時代進入燕王府,在朱棣身邊服侍。因為朱棣對隨從文化的需求,所以鄭和不僅能夠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又能隨意閱讀王府的藏書,這就使鄭和的眼界更為開闊,知識淵博。

三、鄭和具有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

鄭和雖然是太監,但作為朱棣的侍從,更隨朱棣深入草原追擊北元就成了必然。

在後來的靖難中,鄭和又跟隨朱棣南下,為朱棣奪取帝位立下了很多功勞。

正因為鄭和更隨朱棣從抗擊北元,再南下靖難,歷經無數次戰役的考驗,出生入死,使得他具有軍中的實戰經驗。

四、鄭和在永樂朝的最終身份。

靖難成功後,朱棣登基為帝,是為永樂!鄭和也因功升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僅此於司禮監,這在明朝的太監體系中已經很高了。

同時,鄭和在永樂元年又成為朱棣軍師姚廣孝的親傳弟子,開始篤信佛法,廣傳佛經。

所以站在朱棣的角度去看,要建立大中華文明圈,實現漢唐時期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在當時的人選中,恐怕沒有誰會比鄭和更合適了。

一個自幼在身邊長大,具有文韜武略,又信佛的心腹太監,才能真正領悟朱棣內心深處的心思吧!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鄭和七下西洋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當時的歷史中,縱觀世界這都是一大壯舉,當時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這個,至於朱棣為什麼要讓鄭和下西洋的原因人們至今都在討論,有人說是讓鄭和去找朱允炆的下落,也有人說是在宣揚國威,那麼下西洋便罷了,為什麼還要讓一個太監去呢?

鄭和原名是馬三寶,十歲的時候被閹割送去了朱棣的燕王府,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鄭和一直跟著朱棣南征北戰,並且給朱棣立下了不少的功勞,朱棣又是自幼在燕王府長大,他還懂兵法會謀略,朱棣非常的喜歡他,也將他視為心腹。

鄭和是個穆斯林,他從小耳融目染,他也想去聖地朝拜,所以他自己也學習了非常多相關的知識點,從他個人角度來看,他是想去麥加的,只不過以他個人的能力來看,這完全是不可能的,當得知朱棣要下西洋,鄭和是非常開心的,所以他會極力的爭取這個任務。

鄭和之前已經通過書籍瞭解了不少各國的地理文化等等,相比其他人這一點是有優勢的,鄭和在下西洋之前已經出使過很多的國家,並且任務都完成的非常圓滿,這一點讓朱棣很滿意。除此之外鄭和還有豐富的造船經驗,在下西洋之前,是他和別人一起合作監造船隻的,這樣的人無異於在大海上更加的吃香。

朱棣之所以派鄭和下西洋,與其太監的身份毫無關係,最主要的的原因是鄭和是最佳人選。最後請大家腦洞打開一下,假如說鄭和當年走的是殖民掠奪之路,後來的歷史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尋找建文帝之說、從海上包抄帖木兒帝國之說、震懾倭寇之說、宣揚國威之說,事實上鄭和下西洋很可能並不是只具有單一目的——朱棣儘管雄才大略力,但就其登基的經過事實上就是篡逆。通過這種非正常手段得到皇位的朱棣迫切需要做出成績以顯示自己作為皇帝是順應天心民意,對自己的皇權構成威脅的任何勢力都必須堅決打擊——無論是建文舊臣,還是帖木兒帝國或倭寇。下西洋既震懾了明王朝的戰略對手,同時也可以向海外諸國宣揚天朝上國的威德。那麼為什麼朱棣不選擇一名朝廷官員擔此重任,而是選擇了身為內廷太監的鄭和呢?在此之前明太祖朱元璋曾置鐵牌於宮門曰:”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然而在朱棣時代內廷宦官的權力開始膨脹——根據《明史》的記載:“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

朱棣繼位後對建文舊臣的猜疑防範就一刻也沒停止,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他恢復了本已被朱元璋廢除的錦衣衛的偵察刑訊職能,但他仍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用起來並不方便,同時朱棣對錦衣衛本身也並不太放心——畢竟在錦衣衛系統中也有不少是建文帝時代的舊臣。基於這樣的心理朱棣決定成立一個新的情報組織,這一組織不僅監察百官,同時也負責監察錦衣衛——這個情報組織就是設立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東緝事廠(簡稱東廠)。東廠總部設在京師(今北京)東安門之北(一說東華門旁),在全國各地乃至藩屬國朝鮮皆設有分支機構。由於東廠提督由內廷太監充任,由此開啟了明代宦官干政的先例。作為以非正常手段奪取皇位的朱棣對朝廷大臣總是有些不大放心,相比之下內廷太監則被視為是皇帝的自己人——畢竟太監的權力來源於皇帝,只能緊緊依附於皇帝、聽命於皇帝,任用起來顯得得心應手。事實上這一時期不只是鄭和下西洋,在明王朝其他幾次大的軍事或出使行動中也普遍使用太監——明永樂年間宣慰東北女真部落、建立奴兒干都司的亦失哈也是一名太監。

不過朱棣之所以將下西洋的重任交託給鄭和也不完全是出於私心:要知道當時的中國官僚系統對出使海外其實是充滿抗拒心理的,以致於在朱棣死後當初反對下西洋的朝廷官僚們迅速展開反攻倒算——我們今天歌頌鄭和下西洋使國人大開眼界,使國威遠播異域殊方,然而在朱棣死後朝廷的主流話語其實是對鄭和下西洋一片聲討,將其視為禍國殃民之舉。即使在朝廷大臣中間或有幾個較為開明的,也不大可能頂住來自整個官僚系統的壓力去完成這一歷史性的重任。相比之下太監屬於皇帝的“私人”,外界的評價對他們是無所謂的,他們是完全只對皇帝一人負責的,只要皇帝確定了下西洋的目標他們就會盡力去完成。如果把鄭和換成一個飽讀四書五經的傳統官員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言必稱子曰詩云的老學究站在一個只穿著樹葉、獸皮編織的兜襠布的熱帶酋長面前談交易——這畫面太美,我忍不住想笑。

鄭和之所以被選中除了他的太監身份之外,他本人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鄭和祖上是來自西亞的穆斯林,與此同時他又是一名佛教徒。鄭和同時深受中華文明和西亞文明的影響,他不是一個狂熱的宗教主義者,每當他到達一個新地方總是能充分欣賞當地文化的優點,而不是先入為主地根據自己之前所受的教育去進行道德評價,也就是說他不會因為海外一些看起來奇異的習俗而無法接受,這使他能做到入鄉隨俗。當時鄭和船隊所造訪的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地很多都是伊斯蘭教的勢力範圍,鄭和的穆斯林身份有利於和當地土著建立良好的關係,而對當地的非穆斯林鄭和也能做到足夠的寬容。另外作為穆斯林的鄭和一直有一個前往麥加朝聖的心願,也許當他得知皇帝要組織下西洋時就主動爭取由自己率船隊出航了吧。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鄭和下西洋,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航海事件,在航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朱棣之所以會派鄭和下西洋,這要從鄭和的本身說起。

鄭和是雲南人,少年時即被閹入宮,他是在朱棣身邊長大,跟著朱棣南征北戰,是“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也是在這一階段,他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和指揮才能,有膽識,有謀略,懂兵法。鄭和下西洋時,帶去兩萬名官兵,保障了航海途中的安全。


其次,鄭和是一位伊斯蘭信徒,信仰伊斯蘭教。鄭和的父親與祖父均曾朝拜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熟悉遠方異域、海外各國的情況,年少的鄭和耳濡目染,對海外情況也有了一些瞭解。這些無疑對航海工作有很大的促進。

朱棣派鄭和下西洋,除了聯繫海外各國,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讓鄭和秘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

當年朱棣攻佔紫禁城後,宮中起火,建文帝不知道去向,這一直是明成祖朱棣的一個心病,他最想知道建文帝是否還活著,因此,他讓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到海外去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但是最後仍然是一無所獲。

所以,朱棣派鄭和去下西洋,不會顧慮到他是一個太監,他對鄭和的人品、才能、有著充分的瞭解,加之鄭和對他一直忠心耿耿,誓死效忠。所以派鄭和下西洋是朱棣做出的最正確決定。

事後證明,鄭和並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先後七次下西洋,取得了航海史上輝煌的成就。


如果你喜歡這篇問答,別忘了點個贊好嗎,謝謝你的閱讀。

七十二滾拂


朱棣選擇鄭和下西洋,自然有其深遠的考慮。有關他的想法,《明史》中是這麼記載的:

“(鄭和)初事燕王於籓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鄭和早早地就進了燕王府,成為了朱棣的貼身宦官。在“靖難之役”裡面,他屢立戰功,並在鄭村之戰中立下大功,因而被賜姓鄭。

而在朱棣登上帝位以後,出於對建文生死的恐懼,朱棣必須要派人去探求他的死活。據說朱允炆逃到了南洋,那麼就應該派人去南洋察訪一下。再加上自己初登大寶,也需要派人出去宣傳一下大明和自己的威望。那麼為什麼是鄭和呢?

1、朱棣信任。作為自己看著長大的貼身宦官,鄭和是非常受朱棣信賴的,再加上宦官無兒無女無家室,派這種人出去放心。

2、鄭和有才。鄭和雖然只是個宦官,但是他的軍事才能是早就被朱棣認可的,從靖難之役中就能體現得出來。派這個人去領導當時的“無敵艦隊”,是非常合適的。

3、性質特殊。這次的出海不僅是宣揚國威,更多的是去察訪那個不知死活的朱允炆。這種事情是不適合給大臣乾的,宦官來幹更加合適一些。



青言論史


“鄭和下西洋”是令中國人富有自豪感的歷史事件,證明我們的先祖早在明朝時期,就可以乘風破浪,跨越萬里去環球探險了。下西洋向外展現了中國的國威,證明了中國並不只是陸上國家,也可以是一個海洋大國。

朱元璋曾經鐫鐵牌置宮門曰:“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朱元璋覺得宦官會誤政,於是定下了這條祖訓。但是到了朱棣的時候,“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鄭和下西洋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為什麼朱棣會打破慣例讓一名宦官執行任務呢?

首先來說說鄭和這個人,鄭和,雲南人,世稱三保太監。少年時就跟隨朱棣,在他十四歲的時候,經過調教被送入了朱棣的燕王府從侍,。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他隨著朱棣南征北伐,立下了赫赫戰功。對於自小就跟著朱棣的鄭和,朱棣自然是摸的透透的,知道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的。朱棣是把鄭和當做心腹的,自然放心鄭和下西洋,順便幫自己調查一下建文帝的下落。


我們知道鄭和原姓是“馬”,後面賜姓為“鄭”,姓“馬”可以知道他信仰伊斯蘭教,但他還是一位佛教徒,而恰好要下西洋的地方大多是信佛教的,這樣鄭和就有優勢,方便相互互交流。這也是派他下西洋的一大原因。

鄭和還有一大優勢,就是他對航海有經驗,他當過內宮監,對於營造宮殿,監造船舶,有豐富的經驗。 還有就是鄭和地理知識豐富,善於處理問題,據《明書·戎馬志》記載:明永樂二年四月,鄭和受命出使日本,“諭其國王源道義”,可見鄭和在下西洋前就處理過與異邦的問題,外交經驗充足,這樣的人自然是下西洋的最佳人選。

鄭和能下西洋,憑藉的是自己長期以來的努力,他有著別人沒有的能力與經驗,只有他才能堪此大任。他能成為朱棣的心腹,也是靠著自己的表現,並不是他善於吹噓拍馬。


歷史百家爭鳴


鄭和七下西洋聲勢浩大,影響深遠。明成祖朱棣,為什麼要任命太監鄭和作西洋節度使呢?


話說明成祖登基後,派往出使外國的也多是宦官。只是派遣大船隊遠航,乃曠古未有的大事,老臣們還是公推新城侯張輔出面,搶前舉薦了賢臣吏部尚書蹇義任職,應當說實堪大任,卻被朱棣一口否絕。

同秦始皇派徐福海上求仙不同,下西洋除了"君主天下,四海一家"等目標,還附帶有探尋建文帝下落的秘密使命。作為朱棣心腹的鄭和,無疑是合適人選。這自然出於對宦官的信任,宦官倚皇權而生,而且無子嗣,不用擔心去海擁兵為王,自己鞭長莫及。


朱棣曾召來當時著名相術家袁忠徹詢問:"以三保領兵如何?"袁回答:"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

可見對於任用鄭和,朱棣還是深思熟慮的。

小名三寶的鄭和,生於1371年,11歲選於宮中,兩年後進燕王府。1404年升內官監太監,僅次司禮監三品。下西洋修造海船,採辦珍奇,正是其職責範圍之事,又一貫對他忠心。尤其重要的是,鄭和具有許多他人不可替代的才能:


其一:從小在燕王府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知識豐富。他熟悉西洋各國的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又通曉阿拉伯語,有一定的航海和造船知識。其祖輩曾前往麥加"朝聖”,他對航海路線較熟,又具有冒險精神。

從永樂元年起,鄭和已進行過幾次小規模航海活動,出訪日本暹羅等國。1404年他出使日本成功,打擊了倭寇,為下西洋解除了後顧之憂,也顯示出其有卓越的外交才幹。


其二,鄭和知兵法且勇敢善戰。當時西洋各國紛爭不斷,海盜猖獗,要保證船隊安全,沒有強大的自衛武裝不行。因此朱棣還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軍銜,統領手下有兩萬餘人。而鄭和曾和朱棣出生入死,在"靖難之役”中屢立戰功,因在鄭村之戰中救主有功,而被賜姓為"鄭”。

其三,鄭和本是雲南回族貴族,由於元未戰亂而入宮,本人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同時又是朱棣軍師姚廣孝的佛家弟子,受過菩薩戒博通佛經。在鄭和出使的國家中,均以其一為國教,宗教信仰對於溝通彼此,建立友好關係有很大幫助


由此,鄭和不負朱棣厚望,從1405年開始,他和大明船隊先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大航海時代的偉大創舉。

1433年在最後一次下西洋途中,鄭和病逝於印度古裡,按照伊斯蘭教風俗遺體海葬,完成了明成祖的重託。

後其尊其遺願,頭髮和鞋子葬於南京牛首山下。鄭和墓可望出海之景,當以酬成祖知遇之恩吧。


元元的天下


首先,在之前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有派太監出使周邊的先例。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算是有祖制可依,在朝廷上受到的阻力較小。畢竟是“下西洋”算是違反祖制的。

其次,太監在明朝是宮中宦官的最高官位,品級為三品,與六部尚書相近,但沒有六部尚書那麼忙併且是皇帝的最信任的人,正好符合擔任重要使者的條件需求。

第三,鄭和不是一般大太監,他的先祖賽典赤·贍思丁是元朝時期的名臣,他的爺爺和父親都去過阿拉伯半島。鄭和是名門之後,如果不是趕上元末戰亂是絕不會做太監的。

另外,鄭和本人文武全才,早年在“靖難之役”中立下過赫赫戰功,比如決定性的鄭村壩之戰。鄭和不是那種在宮裡做奴才的宦官,他的資歷和才幹就是很多朝廷大臣都比不上。

最後,鄭和的先祖是元朝的色目人,對中西亞的宗教非常熟悉。而鄭和本人有是姚廣孝的弟子,對佛教也很熟悉。下西洋路線上的國家基本都是信奉這兩種宗教為主的,鄭和和他們交往障礙會少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