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空軍的創建者開國少將陳熙:從山溝裡飛出來的雄鷹

 他是我軍第一代飛行學員,第一批飛行骨幹,第一所航空學校的創始人,曾被印度皇家空軍代表團團長譽為“從山溝裡飛出來的雄鷹”,一生還培養了大批空軍飛行員和空軍中高級軍政指揮員。

人民空軍的創建者開國少將陳熙:從山溝裡飛出來的雄鷹

陳熙將軍

他就是開國將軍陳熙。

陳熙,1918年出生於江西省興國縣興蓮鄉。1931年任少共蓮塘區委組織部部長。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時期,歷任紅一方面軍補充師第十三團連政治指導員,紅五軍團政治處技術書記、文化科科長,紅三十軍政治部秘書長。參加了長征。長征途中,在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後,分為左、右路軍北上,陳熙在朱德、張國燾率領的左路軍,三次過雪山草地。抗日戰爭時期,受黨中央派遣,進入新疆航空隊飛行訓練班學習。解放戰爭時期,奉命到東北創建我黨第一所航空學校,任飛行大隊政治教導員、政委、大隊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奉命參與組建空軍第三航空學校,並任校長。1953年10月起,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學校管理部第一副部長、軍校部部長,空軍學院第一副院長,空軍學院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首批骨幹

1937年5月,歷經千辛萬苦的紅軍西征的西路軍殘部不足500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駐新疆代表陳雲的大力營救下到達迪化(今烏魯木齊)。

在西路軍進入迪化前,毛澤東和朱德等曾給西路軍領導發過電報:遠方(指蘇聯)對於西路軍進入新疆赴遠方求學的問題已決定了。因此,目前西路軍必須到星星峽。他們(指陳雲、滕代遠、段子浚、馮鉉、李春田)在該地迎接你們。而此時的七七事變,促成了“國共合作”,中央遂決定撤銷西路軍赴蘇聯休整、學習的計劃,要求陳雲充分利用新疆統一戰線的有利環境,為我黨培養各方面的軍事人才。

根據新疆國民黨政府主席盛世才的要求,陳熙等西路軍官兵摘下了紅帽徽、紅領章,換上國民黨軍服,被編成了一個“新兵營”。

鑑於盛世才為了擴大自己的軍事實力,在迪化開辦了一個航空訓練班,對外稱航空學校,公開招生,培養飛行員和機務人員,還請了大量蘇聯專家執教,陳雲遂向盛世才提出中共派人參加航空學校學習。盛世才雖不情願,但礙於蘇聯顧問華西里將軍,只得同意。

陳雲隨即在西路軍挑選了25名年輕、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共產黨員進入航校,連同來自延安的戰士共43名飛行學員分成了兩個班,25名學飛行,18名學習機械維護。陳熙即是25名飛行員之一。

由於自己是放牛娃出身,雖在紅軍隊伍裡學過一些知識,但文化程度依然非常有限。為不能給紅軍丟臉,給黨抹黑,面對枯燥、深奧的理論,陳熙拿出長征爬雪山、過草地的精神刻苦學習。白天,他聚精會神地聽講;熄燈了,打著手電在被窩裡看書;操場上,舉著飛機模型汗流浹背地演練。隨著學習時間的一天天過去,一道道難題被攻克,一個個讓人莫名其妙的飛機構造原理也被他解開。

1938年4月,飛行班開飛後,陳熙先後駕駛過蘇制烏-2型雙翼初級教練機、埃爾-5型雙翼偵察機、伊-15型雙翼殲擊機和伊-16型單翼殲擊機,共計飛行1000多個起落、300多小時,飛行技術達到了作戰水平。

四年後,陳熙掌握了高深的飛行原理、繁雜的計算和“放單飛”技術,熟悉了飛機的複雜結構和各部件的性能,成為我軍第一批飛行骨幹。

在新疆的學習快要結束時,盛世才突然翻臉,無理地關押和迫害我黨幹部和學員,甚至連家屬也不放過。對此,航空隊的同志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當時蘇聯領事館就在被監禁飛行隊員的附近,隊員們一致要求與蘇聯領事館取得聯繫,但盛世才不僅拒絕,而且暗藏殺機。既然不能公開聯繫,也就只得秘密聯絡。由於飛行隊員被高牆阻隔,手無寸鐵,只有翻牆才能出去。陳熙自告奮勇,擔當起“信使”,曾三次利用夜幕,踩著戰友搭成的人梯翻牆出去與蘇聯駐新疆領事館聯繫,反映飛行隊員遭到關押監禁的真實情況,又一次次返回學員隊伍中來。在輿論的譴責、我黨的抗議下,盛世才的暴行有所收斂。1946年6月,陳熙和戰友們回到了延安。

創辦航校

早在1945年8月,中共中央就做出了建立航空學校的決定,且把我軍的第一所航空學校建在東北。東北是侵華日軍的航空基地,日軍利用東北地勢平坦等諸多優越條件,不僅在此成立了航空訓練機構,還培養了大批飛行員和地勤人員。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日軍在東北的這些航空訓練機構、裝備、設施、人員都來不及撤走,其中有的被蘇聯紅軍繳獲、俘虜。中共中央遂立即派出了大批幹部開赴東北,在建立東北根據地的同時,建立自己的航空基地。陳熙奉命和同志們一道抵達通化市第二中學,著手建校的有關事宜,並擔任飛行大隊政治委員、大隊長等要職。

創辦航校,面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有飛機和航空器材。陳熙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在東北各地,搜尋被日軍遺棄的機場、軍需庫及工廠。他同搜尋的同志一起,從深山老林中挖掘出被日軍掩埋的航材,從荒蕪的機場蒐集起一桶桶航油;在山野追蹤老百姓的馬車,換回馬車上的飛機輪胎;殘破不全的飛機,仍被當做寶貝用馬車拉回去。

在搜尋過程中,有的同志軋斷了手腳、成了殘疾,有的累出了病。在日軍第七三一細菌部隊駐地,兩名搜索小組的成員誤入了細菌試驗室,永遠倒在了廢墟上。有的同志遭到國民黨匪特襲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搜尋小組的足跡遍及東北三省30多個城市、50多個機場。共搜尋到各種飛機120多架、發動機200多臺、油料2000多桶、航空儀表數百箱,以及各種機床設備等空軍用設備2800多馬車。

由於東北的鐵路交通在日軍投降時幾乎被破壞殆盡,這些被搜尋到的東西,只能用人拉、肩扛、馬車拖等原始方法轉運。即使在小火車能夠開通的地段,由於小火車馬力不足,翻山越嶺時,也只能靠大家推著前進。有人曾風趣地說:“人推火車、馬拉飛機,寫到空軍史中也是一大奇觀。”

東拼西湊的飛機,破破爛爛的設施,航校的教學就是在這樣一種艱苦環境中很快展開。被俘、後成為我軍教官的日軍第二航空軍團王牌飛行部隊——第四練成大隊隊長林彌一郎曾感慨地說:“補丁飛機,補丁跑道,中國共產黨創建空軍的決心了不得!了不得!”

由於飛行學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很多人大字不識幾個,更別說深奧的航空理論知識了。在教流體力學“伯努利定理”時,教官幾堂課下來,學員仍是沮喪地說:“伯努利, ‘白努力’!”

為此,陳熙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建議學校改變教學方法,倡導實物、現場、形象教學,和大家一起研討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講授飛行原理和飛機構造前,領著學員們參觀飛機,操縱傳動各個陀面、機翼面,說明它們有些什麼作用;然後再做手勢比喻,伸張雙臂比作機翼,翻轉手掌比飛機傾斜並轉彎,低頭、撅臀就算飛機下降,反之則上升。還做了許多教學用的實物模型,讓學員一看就懂。在講授發動機內的油路系統時,點燃香菸,把煙吹進發動機內的油路,看煙從何處出,讓學員知道哪條油路是怎麼走的。在講授“八-13甲”發動機時,因學員對9個氣缸形排列的工作原理理解非常吃力,教官便讓5名學員圍成圈,依次編號,各人出右手同握一根木棒,按號次順序,口唸進氣、壓縮、工作、排氣,圍著木棒轉圈圈,只轉了幾圈都領會了。

國民黨沒有停止對航校的轟炸和破壞,航校被迫一遷再遷,最後遷到中蘇邊界。但陳熙和學員們並沒有停止過教與學。

陳熙在航校,出色地完成了為創建人民空軍而培養飛行員的艱鉅任務。

出任校長

1949年7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建立空軍。毛澤東就建軍方針明確指出:一是以一年為限建立一支殲擊、轟炸機部隊,協助陸軍渡海作戰,解放臺灣。即創建一支強大的空軍,殲滅殘敵,鞏固國防。二是貸款建空軍,出錢買經驗。買飛機、購器材、請專家都要精打細算。

7月26日,中央軍委致電第四野戰軍:現在必須以建立空軍為當前的首要任務……空軍領導機關由第四野戰軍第十四兵團司令部及直屬部隊和軍委航空局組成。

同日,毛澤東指示中央書記處電告在莫斯科的劉少奇,讓其向斯大林提出請蘇聯援建中國空軍:為準備在一年左右的時間,組成中國人民空軍戰鬥部隊,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臺灣起見。一、擬向蘇聯定購雅克式戰鬥機100架至200架、重型轟炸機40架至80架,並配足各項備份機件及日式或德式重磅炸彈。二、擬請蘇聯航空學校代我訓練中國空軍人員1700名,其中飛行人員1200名、機械人員500名,訓練時間半年至1年;如便,擬請續辦3年。如得同意,1700名學員擬於9月底集中,10月即可動身出國。一切費用,當由我們負責償還。三、擬請蘇聯派出高級空軍顧問3至5人,於9月來華參加中國空軍司令部及航空學校工作。四、如上述一、二兩項原則上同意,擬即派劉亞樓(將任空軍司令)率小型代表團,於中共中央代表團離開莫斯科回國之前,赴蘇參加這一計劃的商談,並組織1700名學員在蘇聯學習工作。斯大林於當日向中共中央回電說,除了航空學校不必設在蘇聯外,其餘各項蘇聯原則上同意。

10月25日,中央軍委正式任命劉亞樓為空軍司令員,蕭華為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為參謀長。

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成立。

同時,中央軍委通知各大軍區、各野戰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現已宣告成立,原軍委航空局名義著即取消,原航空局所有幹部及業務均移交空軍司令部接收。”

中央軍委給空軍的第一項使命是:在一年內訓練出300名以上能夠作戰的飛行員,準備參加解放臺灣及沿海島嶼的作戰。

沒有航校就培養不出飛行員,而沒有飛行員就組建不了空軍部隊。因此,創建航校的工作刻不容緩。半個月後,分別擬定濟南、南苑、瀋陽機場為3個殲擊機航校校址;哈爾濱、長春、錦州3個為轟炸機航校校址。作為我軍的第一批飛行骨幹,陳熙被任命為第三航空學校校長。

陳熙深知,現實條件不得不主要立足於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促使他不斷收集資料,研究籌劃、認真架構建立空軍航校的最佳方案。1949年12月1日,在幾乎一無所有的條件下,近千人的第三航空學校竟然僅用了一個月時間便開學。

航校如期開學後,缺少政治教員的問題立即顯現出來。陳熙在反映問題的同時,還向上級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經毛澤東親自批准,空軍從北京高等學校選調一批政治教員並很快分配到航校。

由於全空軍只有31名翻譯,懂俄語又懂航空術語的更是鳳毛麟角。蘇聯教官講,翻譯當場譯,一小時課等於半小時,進度大大落後於計劃,還把駕駛杆譯成“一根活動的棍子”,飛機座艙譯成“飛機上的小房子”;電壓譯成“緊張”,飛機在空中做橫滾動作譯成了“圓桶在空中旋轉”。學員們聽了大眼瞪小眼,莫名其妙,蘇聯教官也急得直髮火。陳熙又及時提出了建議。一個月後,70餘名翻譯和200餘名航空技術人員便被分配到各航校,從根本上解決了教學中的語言障礙。

為加強學校的全面建設,陳熙還嚴格要求學員,總是一個一個放單飛,培養了大批過硬的飛行員。

山村雄鷹

1954年,陳熙調任空軍軍校部任部長。為解決各類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問題,他又參與大力新建了一批院校,並對原有院校進行了調整。到1965年,空軍擁有各類院校29所,初步建立起多專業、多兵種、多層次的院校培訓體制。

“文化大革命”中,陳熙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在七天七夜“車輪戰術”的輪番審問中,他堅持實事求是,不肯趨炎附勢,更不屑與壞人同流合汙,因而受到衝擊,被迫停職。

1978年重新恢復工作後,陳熙擔任空軍學院第一副院長。他帶領全院同志撥亂反正,肅清“左”的思想影響,致力於學院的恢復與發展,清理了大量的歷史積案,及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以教學為中心上來,積極穩妥地推進教學改革,為空軍培養了大批合格的中、高級指揮人才。

在陳熙等的共同努力下,空軍從抓基礎訓練入手,航空兵加強了儀表飛行訓練、空中實彈打靶和實彈轟炸訓練,地面部隊著重抓單兵、單炮和協同操作訓練,全面開展“甲類團”訓練,積極組織合同戰術訓練和戰役集訓,空軍軍事訓練呈現出新的局面。

同時,從1979年起,空軍裝備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空軍與航空工業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武器裝備發展的方針和計劃,明確了加緊發展新一代主戰武器裝備、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的戰略目標。1980年3月和1991年,國產運-8、運-7飛機先後交付空軍部隊使用。空軍還開始研製改裝電子干擾飛機、轟-6型空中加油機,啟動研製新一代作戰飛機,開始引進蘇-27。空軍武器裝備拉開了全面更新的序幕。

20世紀80年代末,印度皇家空軍代表團來江西省興國縣參觀“興國籍將軍事蹟展覽”時,皇家空軍代表團上校團長在聽取了解說員對陳熙將軍的詳細介紹後,興奮地豎起大拇指,不住地誇讚道:“真了不起,陳熙將軍是一位從山溝裡飛出來的雄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