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平桂区简介

平桂区

平桂区,隶属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位于广西的东北部、贺州市的中部,隶属于贺州市,距贺州市城区中心仅6公里。东与贺州市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2014年)。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1]

2010年,平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65亿元,年均增长12%,三个产业比为由2007年的22:49:29调整为18:54:28。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1.2%提高到34.6%。

2016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贺州市平桂区 [2] 。2016年12月2日,平桂区正式挂牌成立 [3] 。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4]

简介

平桂区,隶属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位于广西的东北部、贺州市的中部,隶属于贺州市,距贺州市城区中心仅6公里。东与贺州市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2014年)。

2007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管辖共9个乡镇(街道),124个行政村、1246个自然村(屯、寨)、2468个村民小组,境内主要居住有汉族、瑶族、壮族等民族,总人口52万(2014年)。

2010年,平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65亿元,年均增长12%,三个产业比为由2007年的22:49:29调整为18:54:28。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1.2%提高到34.6%。

2016年正式设立行政区。

历史沿革

平桂始设于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广西官府设官办矿务局于西湾。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广西省矿务局在西湾设立办事处,署理平乐、桂林矿务,故得名“平桂”,并一直沿用。

2007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为贺州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2007年8月3日管理区筹备组正式进驻平桂开展各项筹建工作。

2016年7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贺州市平桂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平桂区管辖西湾街道、黄田镇、鹅塘镇、沙田镇、公会镇、大平瑶族乡、水口镇、望高镇、羊头镇共9个乡镇(街道),124个行政村、1246个自然村(屯、寨)。 [5]

乡镇名称主要辖区西湾街道1个街道黄田镇辖黄田村、安山村、英石村、担石村、公和村、下排村、东水村、里宁村、长龙村、黄田寨村、新村村、清面村、浩洞村、路花村14个村。

鹅塘镇辖鹅塘村、栗木村、厦岛村、湴田村、凤田村、 丹村村、 塘面村、 山岛村、 新塘村、 华山村、 垌坪村、 芦岗村、 锦塘村 、盘谷村、 明梅村、 大明村、 槽碓村17个村。沙田镇辖25个村。公会镇辖24个村和1个街道。大平瑶族乡辖大平村、宗文村、威竹村、里头村、古那村、龙槽村6个村。水口镇辖6个村。望高镇辖12个村和1个街道。羊头镇辖12个村和1个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桂区位于广西的东北部、贺州市的中部,北纬24°27′20″ 东经111°28′27″,距贺州市城区中心仅6公里。东与贺州市八步区毗邻,西邻钟山县、昭平县,南接梧州市苍梧县,北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辖区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

气候

平桂区属亚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气温为19.9摄氏度,年均日照时数为1549.1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558.1毫米。

水文

平桂区境内有贺江、五拱水河、小凉河、大平河等支流。主要河流有贺江、富江、临江属西江流域,归珠江水系。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平桂区水能蕴藏量25万千瓦以上,可开发水利电力装机容量达15万千瓦以上,有武爽电站、临江电站等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大小电站30多座。

植物资源

2008年,平桂区全区森林面积达8.58万公顷,森林覆盖面达42.4%,有稀有珍贵树种和珍贵野生动物20多种。

矿藏资源

截至2014年,平桂区探明矿种有60多种,主要有锡、钨、黄金、银、锰、铁、稀土、花岗岩、大理石、高岭土等,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大理石矿产基地,远景储量达26亿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望高镇和黄田镇)。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平桂区总人口52万,境内主要居住有汉族、瑶族、壮族等民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0年,平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65亿元,年均增长12%,三个产业比为由2007年的22:49:29调整为18:54:28。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年均增长40%。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1.0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8亿元,年均增长45%。城镇化率由2007年的31.2%提高到34.6%。在自治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由68位提升到40位左右。

2014年,一至十月,平桂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4382万元,同比减收1307万元,同比减少2.3%。前十个月,平桂管理区国税部门收入、地税部门收入、财政部门收入分别为16901万元、 20380万元和17101万元,其中财政部门收入已完成年度任务数的201.2%,完成较快。

第一产业

2010年,平桂区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9亿元,年均增长7%。水产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2%,成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

2013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7.43亿元,增长3.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3.7%;林下经济年产值为2.38亿元,涉及林地面积达到15.4万亩,通过林下经济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农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壮大,新增嘉华速冻等规上企业,以及隆鑫食品公司新生产线投产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9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8%。

第二产业

截至2010年,平桂区有工业企业3988家,其中采矿业企业120家,制造业企业3868家;从业人数27862人,其中采矿业企业从业人数1989人,制造业企业从业人数25873人; 2007年,平桂区实现工业企业(不含平桂飞蝶股份有限公司,下同,该公司2007年产值为5.94亿元)总产值54.16亿元、工业总收入55.65亿元、工业增加值10.17亿元、利润总额2.68亿元、上交税金5798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5家(列入统计口径的有26家),从业人数7064人,实现工业总产值9.82亿元、工业总收入9.24亿元、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利润3590万元、上交税金2800万元。

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16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8.2亿元,同比增长29.6%,财政收入完成4.6414亿元,比2010年增长50.69%。二是规模以上工业营业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年内石材、粉体等各类企业发展到186家,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5亿元,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创税1.81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3.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使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41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1.1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0%。

2012年,1~9月份,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0030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17.46%,工业销售产值522460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15.82%。

2013年,1-6月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9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3.66%;规上工业增加值1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1%。

2014年,截至11月底止,区完成工业投资79.29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3.6%,完成年度目标的101.65%;完成制造业投资61.2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42.3%,完成年度目标的111.33%;完成城镇更新改造投资42.53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30.7%,完成年度目标的103.73%。

第三产业

2010年,平桂区第三产业同比2009年增加值达18亿元,年均增长13%。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旅游发展迅猛,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亿元,年均增长7%。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12.87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2011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值20.22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5.9%。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0年,平桂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5%、90%。

2013年平桂管理区开展新春走基层文艺巡演活动中组织民族文化传播中心、民间文艺团体到各乡镇、村屯举办文艺巡演30多场次,观看演出的群众达50000多人。去年底,辖区水口镇水口村、大平乡威竹村、沙田镇道石村、公会镇新新村、黄田镇黄田社区5个村(社区)已列为特色文艺村、10户文艺户被列为特色文艺户。同时组织开展了《我来露一手》平桂分赛区海选、复赛、决赛。参赛文艺节目涵盖声乐、舞蹈、器乐、曲艺、小品、杂技等共71个,近300名群众大胆上台“露一手”,比拼才艺。此外还组织开展了“魅力新区美丽平桂”摄影大赛二期,评出各类奖项60多个。

教育事业

2010年,平桂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得到国家资金扶持和社会的支持,三年累计投入了2900万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平桂区共有中小学校19所。

平桂区现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2所,即朝阳中学和正誉中学,共有教师81人,在校学生929人(其中小学12个班级,学生384人;中学13个班级,学生545人)。经过几年的发展,民办教育在补充义务教育资源不足,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读书、有书读、扩大社会就业面等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平桂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卫生

2010年,平桂区新农合参加人数达32.74万人,参合率达90.67%。诚信计生活动在管理区6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得到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表彰。平桂区综合医院主要有平桂管理区人民医院、贺州广济康复医院和平桂冶炼厂职工医院等。

社会保障

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5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安排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50人,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及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民政事业发展,防灾抗灾救助水平提高,弱势群体得到较好保护。

基础设施

2012年,平桂管理区已完成投资7585.13万元,新建水利工程项目31个,完成6座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4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投入1280万元,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8个,解决了2.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入380万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平方公里;投入5086万元,完成沙田镇逸石村、狮中村、忠回村面积3000亩现代农业示范样板项目建设。

地方特产

平桂区特产丰富,其中公会晒烟、芳林马蹄、栗木莲藕、鹅塘油粘米、青梅、大平腐竹、旺牌食用油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品质纯正,美名远扬,被誉为全国"马蹄之乡"、"青梅之乡"。[18]

历史文化

平桂区的客家文化、土瑶文化、麒麟尊文化、百越文化、吴楚文化、矿区文化渊远流长,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平桂文化。境内分布在鹅塘、沙田两个镇7000多名土瑶,是当今世界唯一保存完好的土瑶支系,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与开发价值。境内出土的国宝--麒麟尊,是距今已2300多年的国家一级甲等文物。

风景名胜

简介紫云洞景区紫云洞位于贺州市区西南4公里,于1996年发现和在媒体上披露。紫云洞虽然成型于一亿九千万年前,但由于原来在海平面抬升时,溶洞内的瘀泥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自然溶蚀形成了溶洞,然后洞中的碳酸钙结晶又经历了漫长的积聚过程,各种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幕、滚石坝、穴珠才慢慢地生长和形成。玉石林景区贺州玉石林位于平桂区黄田镇,距市区18公里,与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州温泉同在一条旅游线上;贺州石林景区面积25公顷,总游览路程约13公里,观赏景点一百余处。独立于四周的石灰岩山中,被游人誉为“人间仙境”,被地学专家称作地质奇迹。

十八水十八水景区位于贺州市北郊20千米,在平桂区黄田镇,属萌渚岭之姑婆山脉,总面积18平方公里,是贺州市最新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风景区。 十八水景区水奇、石奇、树奇,被誉为“三奇宝地”,其中之水景以“大佛”、“神龙”、“七彩潭”、“黄绸布”为主体,形成落差近300米、最宽处达60米的十级跌水瀑布群。

姑婆山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的萌诸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地内,距城区21公里,是香港—广州—桂林这一黄金旅游线中间站上的—颗璀灿明珠;公园总面积8000公顷,园区内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集“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和城郊型公园的特点。贺州温泉贺州温泉景区位于平桂区黄田镇路花村,距市区16公里,距玉石林景区2公里,距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8公里,占地面积700亩。水温65℃,流量150吨/小时,含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