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孙权为何主动提亲,关羽又为何会断然拒绝?

Kiss_誉


有两个原因,其一、避嫌;其二、辈分不对。

避嫌

孙权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俩人结成儿女亲家。碧眼儿这条计策很毒啊!关羽是什么人?刘备最信任的大将,镇守荆州,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后方高度关注。孙权是什么人?对荆州垂涎三尺的东吴饿虎。如果关羽真把女儿嫁给了孙权儿子,刘备能不怀疑关羽的忠诚?关羽就算没有据荆州自立的打算,也没有投靠东吴的打算,可是一旦刘备开始怀疑他,他无法自证清白。就算他以死明智,对孙权来说也很划算,毕竟竞争对手少了个大将。

辈分不对

我们都知道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也就是说孙权是刘备的大舅哥。如果孙权和关羽在结为亲家,他俩就是一辈的人,关羽身份就比刘备高了那么一点点。问题关键在于刘备和关羽是君臣身份,就算二人关系再亲密,也不能逾矩。如果关羽比刘备辈分高这么一点,肯定给人留下口实。关羽虽然是个傲慢的人,但这点觉悟还是有的,君臣名分不能错位。

当然,也存在关羽看不上孙权的原因,可要往根上说,关二爷出身逃犯,孙权再怎么也是累世官卿,二爷看不上孙权的条件不充分。综上所述,避嫌和辈分问题,是关羽不跟孙权结为亲家的原因。

关注厕读大历史,每天分享历史知识,品味历史智慧。


厕读大历史


孙权提出和关羽和亲,是怎么的结合?是孙权之子与关羽之女的结合。这就意味着关羽要把女儿嫁到江东去。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桩政治婚姻。关羽把女儿嫁过去就等于把女儿送到东吴去当人质。这样东吴就对关羽形成了牵制。

再一点就是关羽还想着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备的儿子【刘禅就娶了张飞两个女儿】如此一来关羽就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了【光宗耀祖啊】

所以说,孙权向关羽提亲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关羽拒绝和亲也是出于政治理由。只是二人的政治立场不同而已。

只是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孙权提亲的时候正是襄樊之战爆发的时候。关羽面对孙权的提亲,如果不同意,拒绝就是了,不要骂人嘛【辱骂来使】张口就骂!你让孙权如何下的了台?


左将军


曹操因为在赤壁之战的惨败,让其在短时间内无力再对江东发动大规模的用兵,这也给孙权和刘备有了巩固和发展的机会,之后刘备为了向蜀地进军,于是让他心中最为倚重的关羽镇守荆州。



荆州本是重地,关羽镇守荆州,也让他一跃而成为犹如诸侯。关羽镇守荆州后,孙权曾主动提亲,但却遭到关羽的断然拒绝。

那关羽为什么会断然拒绝孙权的主动提亲呢?

首先,孙权虽然是江东之主,但却非关羽的主公,当时虽然是孙刘联合,但他们始终是两个阵营的关系。现在孙刘是联合的盟友关系,可能用不多久也会成为敌人。

如关羽同意孙权的提亲,和孙权做了儿女亲家,一旦孙刘联盟破灭反目的时候,一方是结义大哥,一方是儿女亲家,那就处于尴尬的局面。

再则若关羽答应孙权的提亲,又将刘备置于何地呢!关羽素来忠义,他是不会以后让刘备为难,也不会对刘备不忠。

其次,孙权主动提亲,其实就是为了想得荆州,他之前一直得荆州而不成,所以就想通过和关羽联姻,一则可让关羽与刘备疏远而生嫌隙,二则也可以方便取得荆州。

关羽虽然傲慢(有傲慢的资本),但却心细,他是知道孙权提亲的目的的,因此他也不会答应孙权的提亲。

最后,孙权虽然为江东之主,但关羽心里其实并不看重孙权,就连江东诸英雄没没几个能让他看重的。

所以当孙权主动提亲时,关羽会断然拒绝。

关羽在镇守荆州时和曹魏交战,曾水淹曹军,关羽之名也名震当时,孙权在提亲不成而又想得荆州,最终东吴袭取荆州,关羽亦被擒而后被杀。关羽时候,刘备悲痛欲绝之下要为关羽报仇而征讨东吴,最后就发生了夷陵之战。


中孚鉴


这问题还用问啊!第一个原因,当初刘关张有约定。如果兄弟三人的孩子同性为兄弟或姐妹,异性为夫妻。所以关羽断然不会答应孙权。第二点,关羽的死有很大的概率是刘备和孙权之间的某种协议。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刘备都称帝做皇帝了,是不是应该给关羽和张飞一个王爷做?实际情况呢二人还只是将军,和后来的马超黄忠等人一样。关张二人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抛妻弃子一直跟随!二人绝对的有怨言。也肯定找刘备说过这事!但是刘备是什么人?为了收买人心宁可放弃晚年得来的儿子,关张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两个棋子。至于为什么说和孙权之间有某种协议呢?刘备领兵去进攻孙权,大败之后孙权貌似没有乘胜追击直接灭了蜀国。直接放弃了黄忠,关羽,张飞!


北阳村民





小张带你看故事


孙权一直在打荆州的主意,软的硬的明的暗的,为刘备镇守荆州的关羽当然清楚的很,对孙权必须要严防!孙权提出来想跟关羽做儿女亲家,关羽拒绝了,孙权是一方首领,而关羽是一方的高级将领,这就好比一个国家不能撇开另一个国家直接跟地方打交道一样。跟孙权来往,关羽必须要态度鲜明的划清界线,孙权直接联系关羽结亲家,把刘备置于何地?再说了 ,孙刘两家是盟友,为荆州就算不明着翻脸也难免要干仗的,关羽把女儿嫁到东吴只怕难有好日子过。看看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结局够凄惨的


立志成虫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况且关羽身在刘备阵营,政治联姻与否,并不取决关羽本人的意愿,要看刘备的意思,刘老大不同意,你想联姻也没戏,刘老大要点头了,你不干也不行。

就封建制度而言,君主与君主之间联姻很常见,为了两国友好邦交,君主与臣子联姻,是为了把臣子绑在自己的船上,让臣子更加忠于自己,但君主与别国臣子联姻,这确实很是奇葩,这相当于借助联姻关系网,把别国大臣绑在了自己船上,直接控制了别国的大臣,刘备断然不会答应,关羽本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也自然会首先跳出来反对


道德圣母


关羽政治幼稚,战略没大局观。撕破脸后还不做准备,如果那也叫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