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參加乾隆“千叟宴”的很多老人都被皇帝折磨死了?你怎麼看?

柳侍墨


千叟宴的來歷

清朝的千叟宴,並非乾隆皇帝開創,而是自乾隆的爺爺康熙皇帝玄燁開始舉辦。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正在過60歲生日的清聖祖玄燁,認為:"自秦漢以降,稱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綿長,無如朕之久者"。於是決定舉行熱鬧異常的慶典,在一系列慶典活動中,康熙下了一道聖旨,昭告天下“年65歲以上者,官民不論,均可按時趕到京城參加暢春園的聚宴”這就是千叟宴的雛形。

這一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在暢春園正門前舉行了規模宏大的宴會招待前來朝賀的官員、百姓。

在前來參加宴會的人裡,90歲以上33人,80歲以上538人,70歲以上1823人,65歲以上1846人。康熙皇帝讓自己10歲以上20歲以下的皇子、皇孫為老人們執爵敬酒、分發食品。

在這次宴會上,康熙寫了一首名為《千叟宴》的詩歌,千叟宴因此得名。

挨凍、著涼,千叟宴上老頭都被乾隆折磨死了

乾隆皇帝一生一共舉辦了兩次千叟宴,分別是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和嘉慶元年正月初四。和康熙皇帝把宴會時間定在氣溫回升的陽春三月不同,乾隆皇帝舉辦對了兩次千叟宴都選在和氣溫很低的正月,地點也選在了高大的乾清宮和皇極殿,裡面是高大空曠的殿宇,外面是寒冬,加上第一次千叟宴對食品保溫措施做的不到位,前來參加千叟宴的老人忍著寒冷的氣溫,吃著冰冷的飯菜,很多老人回去之後沒過多久就病死了。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後人把老人們的死歸罪於乾隆皇帝,私下裡說千叟宴上的參加宴會的老人都是被乾隆皇帝給折磨死了

和珅出了個主意,改變了現狀

面對這第一次千叟宴的教訓,在嘉慶元年,乾隆皇帝舉辦第二次千叟宴時,負責操持宴會軍機大臣和珅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辦法,徹底讓參加宴會的老人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食物。


乾隆千叟宴腰牌

和珅想出的這個辦法就是讓大家吃火鍋,和珅選擇火鍋作為第二次千叟宴的目的,就是減少了飯菜傳遞過程中熱量的流失,同時也避免了服務人員的勞動強度,讓老人們自己動手就能吃上熱飯熱菜。

也正是這個原因,第二次千叟宴過後,老人們的死亡率果然沒有提高。


八臂哪吒城


在真正講述千叟宴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清朝時期,出現一個名叫李慶遠的老人,他活了多少歲呢?根據當時的記載,有的人說他活了256歲,然而清朝歷史也不過是三百年不到。古人也雲:彭祖之智不出堯舜禹而八百。

據說他一生經歷了清朝九個皇帝,先後娶過24個老婆,一生當中生育了180多個孩子。由於其非常的長壽,還自己悟出了一套長壽的秘訣,也有很多人前來巴結他。比如說在民國16年的時候,有一位大軍閥楊森想要巴結蔣介石。

把這個老人請過來,讓他給蔣介石提了一幅字,並且深得蔣介石喜歡。蔣介石在瞭解這個老人之後,為了讓世界瞭解我們的人瑞,還把他推薦給時代週刊。當然也有很多人懷疑他的壽命作假,希望尋找出證據來證明他的真假。

有人拿乾隆時期的千叟宴來說事,當時乾隆廣邀天下老人。而出生於康熙十六年的李慶元,乾隆年間舉行的千叟宴他已經是118歲。古人七十古來稀,這已經算是人瑞了,為什麼千叟宴上面的記載沒有他?
有關於他壽命的真假,這裡也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只是想給大家講述下,乾隆的千叟宴到底怎麼回事,最後為何有何麼多的老者被折麼死。清朝時期總共舉辦過四次千叟宴,乾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第四次了。

第一次在康熙五十二年,當時恰逢玄燁60大壽。他認為:自秦漢以降,稱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綿長,無如朕之久者。就說從秦漢以來,皇帝有193個,但是像我這麼長壽的沒有一個。所以借60大壽的機會,他想舉辦一次千叟宴,這件事情當然交給禮部侍郎來做。

“今歲恭遇萬壽六旬大慶,非尋常可比。”整個活動舉辦的場面非常的宏大,整個3月期間,所有的京官全部都是穿蟒袍、補褂,打破了只穿七天朝服的習俗。而且根據康熙的規定,只要是年滿65歲的老人。不管是京官還是地方人員,全部都可以來到皇宮當中赴宴。
消息下發出去,一時間引起了全國的反響,畢竟這是一種天大的榮譽,可以近距離的接觸皇上。結果等到宴會之時,90歲以上者33人,80歲以上者538人,70歲以上者1823人,65歲以上者1846人。10到20歲之間的皇子皇孫,全部都出來給這些老人發放食物。

而且年齡越高給的寵幸越大,比如說80歲以上的人,可以到康熙這邊來喝酒。90歲以上的老者,可以來到宮門內就餐。80歲以上的在宮門外就餐,其餘的就比較遠了。但是不管怎麼樣,只要可以過來的人,全部都給他們賞了銀子。據記載總共有老漢6600多人,老婦也有7000多人。可見女人的壽命自古以來就比男人的長。

第二次發生在康熙六十一年,也是康熙在世的最後一年。在這場宴會上面,康熙做了一首七律《千叟宴》,也算是終於給這場宴會起了名字。但是這一次不是宴請天下,主要是一些退休的老官員,雜七雜八的加起來剛剛過了1000人,所以才有的這個稱號。


第三次是在乾隆五十年,於乾清宮在正月初六舉行。之所以會舉辦這次盛宴,是因為在這一年乾隆添了五世玄孫。這在現在是很少見到的情況,除了古代這種結婚比較早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這次前來赴宴的60歲以上老者超過3000人,其規模要比康熙年間舉行的都要大。

最後一次千叟宴是在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嘉慶元年,因為他準備在乾隆六十一年把皇位傳給十五子嘉慶皇帝。當時乾隆皇帝已經是86歲,所以要求也有所提高。前來赴宴的老人,年齡必須在70歲以上。宴會的時間定在正月初四,地點則是在寧壽宮的皇極殿。

這次宴會邀請了5000多人,然而真正趕過來的也只不過是3000多個。在這一次宴會上面,除了沿襲之前的賞金銀之外。乾隆皇帝還給百歲以上的老人,賞了六品的官職。90歲以上的老人,則是給了七品的官職。然而乾隆年間辦下來的兩次宴會,實在是死了很多的老人。


古代說的七十古來稀,很大原因是因為古代的生活條件不好。有時候就算是簡單的感冒發燒,也有可能最後引起重大的疾病。還幸虧是中國基數大,才倖存下來這麼多年老的人。但是也別忽略了中國地大物博,這些老人真正的趕到京城,身子骨有幾個能受得了?

就說是現在,你讓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從安徽趕到北京。如果讓他坐火車,估計到了北京身子骨都要散了架。更何況古代沒有什麼快的交通工具,最好的也是馬車牛車。再加上路不好,趕到北京城還能活蹦亂跳的就沒幾個了。

再加上參會的人員實在是太多,在吃飯上面也是個問題。比如說乾隆年間的3000多人的宴會,等到宮女太監把所有的東西送到桌子上面的時候,很多的飯菜都已經涼了。更何況舉辦的時間還是正月份,天氣還是非常的寒冷。不像是在康熙年間的兩次宴會,舉辦時間都是在3月份,正是氣溫回升的時候。
幸虧在乾隆六十年舉辦的千叟宴,和珅給出了一個建議,讓這些老人吃火鍋。所以極大的減少了這種不必要的傷害,老人吃的飯也都是熱乎的。雖然有著旅途的勞累,但是好歹宮廷裡面的條件好,給的照顧也非常好。所以在第二次宴會當中,這種情況就大大的減少了。


史之策


隨著參加“千叟宴”的老壽星們鬧肚躥稀,很多人一病不起,大清的康乾盛世也劃上了嗚呼的句點。

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惡趣味——粉飾太平,越是民不聊生,越是要刻意做些貓兒蓋屎的勾當,這個傳統習慣,在乾隆時代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之所以說新臺階而不說發展到了極致,是因為這種無恥愛好,永遠都會有後來者勇攀高峰,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當千叟宴舉辦過後第二年,乾清宮大火,燒燬了很多自己的寶貝,如喪考妣般悲慟之餘的乾隆學會了“罪己詔”這種自我批評方式,這種無恥簡直就登峰造極了,這比粉飾太平更有欺騙性,須知,至今還有人為這些廉價的自我批評而唏噓感動稱頌一代明君呢。

清朝雖然自詡得位最正(你看,這個結語本身還是粉飾,但骨子裡大約還是慌張的,異族翦戮入駐中原,比任何時代都擔心百姓的記憶力太好,好到記清楚他們的來歷。為什麼一個政權要禁止言論自由?與乾隆同時代的華盛頓給出了三個解釋,第一條就是——它過去做了壞事,怕大家提起。

大興文字獄之後,思想實現了難得的統一,這份“文治”功德堵塞住悠悠萬民之口,就問你,憑弘曆哥這份成績單上的貢獻,諸君感不感動?

不敢動,不敢動!

那就來慶祝慶祝吧~

“千叟宴”本是弘曆哥的爺爺康熙的專利,這哥們考證之後,認為自己是秦漢以降當皇帝時間最久的人,值得紀念,於六十、七十這兩次整壽舉辦了兩次,第一次弘曆哥還小,第二次都已經12歲了,也在宴會現場也感受到了這份熱鬧。

作為聖祖幾乎是指定的接班人,弘曆哥對康熙不缺少尊重,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他為了不超越祖父,在位六十年就當上了太上皇,祖父辦了兩次“千叟宴”,他也只舉辦了兩次,絕不逾越,一次是他在位五十週年時,另一次就是宣佈退位之後的第三天。

第二次千叟宴,也是千叟宴這項活動的宮廷絕唱,由於乾隆本人也已八十六歲高齡,就把上次參會標準60歲改為了70歲,在86歲的皇帝面前,60歲簡直是小屁孩兒。

最後的參會人數是3056人。

雖然說宴席是在寧壽宮的皇極殿開宴,但皇極殿中除了太上皇本人,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員和王宮貴胄才能入席,藩屬國家的使者官員就被趕到殿廊裡了,等到級別更低的前百名官員們排滿了丹陛甬路和丹墀左右,剩下的參會人員,包括老頭老太太們,寧壽門外露天廣場地方寬敞,風景又好,十分合適!

要知道,那天可是正月初四,這千叟宴弘曆哥總得發表點感言吧,主持人總要按部就班的走程序吧,三跪九叩大禮總不能省略吧,飯前感恩一個也不能少吧。假如你有命順利的走完這全套程序,恭喜你,就可以坐在桌邊感受北京城的凜冽寒冬了!

更不用說從家鄉到京城來回兩趟的舟車勞頓之苦了。

更不用說適應了晚年清淡飲食的腸胃還要承受滿漢全席的油膩之苦了。

更不用說見到太上皇他老人家排場鋪陳、皇恩浩蕩、由此激動萬分引發的心臟考驗之苦了。

......

至於幾次千叟宴前後折騰死多少老頭老太太,小小插曲而已,官方肯定缺乏記錄,除了九十歲以上的接受過太上皇弘曆哥本人的賜酒和賜六至七品的頂戴,在官方文宣中,便只有沐浴在“弘太陽”光輝照耀下的恆河沙礫貢獻出的幾千餘首讚美詩了。


歷來現實


我國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孟子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上世紀出土的漢文帝時期《王杖詔書令》中規定;60歲以上老人經商可以免除商業稅。70歲以上老人可以獲得王杖,以此可以隨意出入官府,而且犯罪不是首犯免於追究。



千叟宴的由來

清朝時期,康熙為了晚年為了踐行尊老的傳統,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舉辦了第一次千叟宴。這次的千叟宴康熙說到;

“自秦漢以降,稱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綿長,無如朕之久者”

所以為了慶祝自己的享祚綿長,康熙在當時下令凡65歲以上老人,不論官民,都可參加暢春園的宴會。這場盛宴的安排從陰曆三月初一延續到了月末。在三月二十五的大宴上招待了普通官民數千人,並且讓年滿10歲,不及20歲的宗室子孫為其執爵敬酒、分發食品。



三月二十七日再次設大宴招待了八旗的大臣、官兵、閒散人員65歲以上者。兩次宴會參與人員超過了7000多人,也因此在當時成為了一段佳話。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69歲時為了預祝自己70歲生日,所以再次舉辦了千叟宴。但這一次僅限於八旗人員和漢族官員,參加人員為八旗子弟680人,漢族340人



乾隆的千叟宴

乾隆幼年見了康熙第二次千叟宴的情況,所以心生嚮往。在乾隆五十年(1785)時再一次舉辦了千叟宴。

這一次千叟宴的日期定在了正月初六,乾隆下令全國文武大臣、退休官員、士農工商各業人士、蒙古西藏回疆朝鮮賀正人員凡60歲以上者都可以在乾清宮赴宴。



這一次赴宴人員達到了3000多人,乾清宮內顯然不能容納這麼多人,所以當時的安排為殿廊下開50席,殿前臺階上開244席,甬道左右開124席,殿前臺階外左右382席,合計800席之多。

當時的時間是正月初六,在乾清宮內的乾隆和諸多大臣開懷痛飲。而且75歲的乾隆還和62歲的紀曉嵐為一個141歲的老人做了一副對聯;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裡面的人暖暖的吃喝玩樂,而外面的人在寒風中吃著冰冷的飯菜,很多人也因此感染了風寒。也有很多人在飲宴中直接暈倒,當時的文人為了迎合乾隆,記載為樂倒、飽倒、醉倒。實際上很多人回家之後都因為感染風寒而去世了。

乾隆在嘉慶元年退位做了太上皇,這年正月第二次重開千叟宴。這一次為了吸取上一次的教訓,和珅將千叟宴的菜品改為了火鍋,這一次也沒有了文人記載的樂倒、飽倒、醉倒的情況。但大部分人還是在寒風凜冽中吃著飯菜,實在是一種痛苦的折磨。


我是越關


趕道而來,奔波辛苦。

清規戒律,束手束腳。

忐忑不安,摒氣息聲。

禮節繁複,唯恐有失。

稍不留意,大禍臨頭。

顫顫微微,心驚肉跳。

寒風凜冽,張口進食。

年事已高,豈能抵擋。

稍不注意,病患入侵。

時僅數日,一命嗚呼。

皇恩浩蕩,民受遭殃。

獨夫暢快,眾人陪葬。

故,千叟宴,幾成送命宴。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千叟宴”是乾隆為“粉飾太平”搞的面子工程,凍死老人這不奇怪。


蟎清之祖是通古斯野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ef7372f4c23cece88a6530094132af3\

全家寶貝嬰幼兒游泳館


沒有參加過,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了!如果有機會參加一下就知道了!


在角落裡曬太陽


現代長途旅行就夠累人了,更別說古代了,水路還好點,陸路馬車連個懸掛都沒有,那個顛的,更別說都是七老八十的


jsbhjys


廢話。宋徽宗開創了瘦金體,屬於開山鼻祖級別的。乾隆就是仗著自己是皇帝鬧著玩的能比嗎?再說宋徽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並且年代久遠價值當然更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