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縣十大特產

1.通渭苦蕎麥 地理標誌產品

通渭苦蕎麥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現轄行政區域《通渭縣人民政府關於劃定通渭苦蕎麥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請示》通政發〔2016〕81號甘肅省地方標準:《通渭苦蕎麥》(草案)……

通渭縣十大特產

2.通渭蕎圈圈

通渭特產蕎圈圈以開水燙蕎麥麵,拌小蘇打,調成糊狀,旋入特製的木勺,再浸入沸油鍋炸制而成。其形如鐲環,色如蟹肉,味帶天然之香甜,鬆軟可口,極具特色。通渭人喜歡吃蕎圈圈。通渭蕎圈圈以開水燙蕎麵,拌少量小蘇打,調成糊狀,旋入特製的木勺或鐵勺中,用八成熱的油……

通渭縣十大特產

3.懶疙瘩

家鄉的麵食有兩大類,一類是“甜飯”、一類是“酸飯”,一般人打招呼問:吃的撒(啥)飯?回答說:吃的甜飯!或說:吃的酸飯!甜飯是相對酸飯而言的,就是不放酸菜的,說起酸菜,老鄉們大概都知道,但外地人很容易就想到是東北的酸菜了。甜飯主要是以小麥面為原料:有扁……

通渭縣十大特產

4.通渭甜醅子

甜醅子是通渭的傳統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為莜麥,二是青稞,三是小麥。做法相同。 做法是將莜麥或青稞(去外皮)簸淨,清水洗去雜質,入鍋煮熟(表層開口),瀝出涼冷,加入甜醅曲和勻,裝進壇中密封,保持恆溫(15℃上下),經3~5天發酵,開壇……

通渭縣十大特產

5.通渭長面

通渭飲食,首推“吃長面”。長面,不特指某一種麵食,而是指諸如臊子面等各式各樣的麵條(用麵條,其實也有點對不起長面)。嚴格地來說,它是一種總稱,稱長面更多的是特指精神而言。精於農耕文明、講究禮儀的通渭人,以前每至春節祭祖敬奉祖先、開春首次春耕、八月秋播……

通渭縣十大特產

6.通渭紅豆草

通渭特產紅豆草被稱為“牧草皇后”,是豆科紅豆草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寒抗旱能力強,產量高,種子成熟早,營養成分齊全均衡,牲畜喜食,一次種植可利用4——6年,最大特點是牛羊食後不得鼓脹病,根瘤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有效阻礙水土流失,具有花工少、投入……

通渭縣十大特產

7.煮洋芋

煮洋芋洋芋的問題,太複雜。通渭人沒有未曾吃過洋芋的,對洋芋的態度卻四分五裂,愛之者恨不得每天吃,恨之者總說一輩子不吃也不想。前者肯定是家庭條件不錯,是偶爾為之,後者肯定是小時候吃傷了。煮洋芋,當然簡單。挑好的,最好是皮比較沙的那種,洗淨放在鍋中,然後……

通渭縣十大特產

8.通渭漿水面

經驗豐富的主婦用新鮮的芹菜煮熟之後,加入原漿盛入乾淨的陶瓷缸中,經過數日發酵而成。稠的稱酸菜,稀的叫漿水,清冽芳香。煮麵之前,酌量小心舀取清冽漿水,先在鍋中熱油,次投地艽,來熗漿水。地艽是一種長在野外,盛開著小藍花的草本植物,有著誘人的獨特香味。投,……

通渭縣十大特產

9.通渭油餅

油餅,精細小麥粉發麵之後,擀成稍薄的圓餅,順勢在中間挖個小眼。別的地方那些懶婦是直接切一刀,不似通渭婦女那般講規矩,放在滾開的胡麻油鍋中,三翻一轉圈之後,熟了。外黃金亮,裡嫩外酥,既用於祭祀,也用於春節走訪親戚,一家四個。通渭人做油餅,陣勢浩大,而制……

通渭縣十大特產

10.通渭油餅子

油餅子,則是用烙的方式。發酵好的麵粉擀成圓形一大張,熱油鍋滑入,轉動,然後再翻再放油,中間依個人喜好雜入綠色如蔥等等,色相極佳,出鍋之後一切為四,層層疊起,金黃色發亮,捲起一大角,真是美不勝收。相比油餅,較為家常,平常出行,即以此食。吃了通渭的油餅子……

通渭縣十大特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