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消費市場並不是很活躍,消費的前提是收入及收入預期,有一個較好的消費前提能夠帶動消費市場,畢竟人都有消費慾望
,而從消費慾望到落地,這之間的差距是消費能力,亦或者說是收入能力。比較有意思的是,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多數人擔心市場會出現通脹,慶幸的是,通脹沒有來,反而現在擔心通縮到來。通縮即是通貨緊縮,當市場上流通貨幣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至下跌,造成通貨緊縮。
構成通貨緊縮的三要素分別是(下文會具體分析):一是物價的普遍持續下降;二是貨幣供給量的連續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全面衰退。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構成通貨緊縮三要素中,只有經濟全面衰退並沒有成立(多說幾句,今年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為6.5%,創下近年來新低,但我國6.5%的經濟增速放在世界上來看,依然名列前茅)。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出現回落,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更是創下自2016年11月以來新低。一場通縮的預期娓娓道來,對我國經濟有多大影響?
多數人的需求在降低,警惕通縮的到來
近日,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環比下降0.3%。從環比來看,鮮菜和豬肉價格雙雙回落,鮮果價格上漲。而受國際油價回落的影響,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4.9%和5.2%,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12個百分點;
2018年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2.7%,前值 3.3%,環比下降0.2%,創下自2016年11月以來新低。從這兩個數據上來看,CPI與PPI增長勢頭出現回落,尤其是PPI指數已經是在低位徘徊,往往會進一步間接影響到CPI指數。
(長期看兩者波動關係是靠攏)。通過這兩個數據來看,市場接下來會不會出現通縮?從上述說到構成通貨緊縮三要素來分析的話,第一點,多數物價有普遍回落的潛力,這從整體的CPI指數和PPI指數已經反映出來。第二點,經濟學家弗裡德曼有一句名言,一切通脹都是貨幣現象。
從今年來的貨幣增速來看,廣義貨幣m2增速持續徘徊在歷史低位(8%附近,以前都是兩位數增長),貨幣供應量由此減少,導致市場上的錢變少了,多數人或者企業的資金鍊比較緊張,從市場上賺錢難度在提高。
第三點,當前全球經濟同步增長的勢頭出現分化,無論是主流發展中國家經濟還是多數發達國家經濟均出現下行壓力加大,最終往往會直接影響到市場需求。
換個角度來說,當經濟下行壓力顯現,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多數人的收入預期或不太理想,在疊加上醫療、教育、房貸的剛性支出,對有效需求的消費產生擠出效應。當然,我國經濟全面衰退是不可能出現的,我國經濟的韌性足,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廣闊,都給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帶來動力。
據說今年冬天會格外的冷,2018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太多的經濟事態在發生,用一句話說是:“經濟的十字路口”。
而值得慶幸的是,在當前國內經濟所遇到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從上到下都在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一些歷史遺留的經濟問題也在著手解決,所以說,哪怕市場出現通縮,相信也是暫時的,未來我國經濟是光明的。
閱讀更多 財經記者報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