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环流体系式微,“石油去美元化”的曙光来临?

(一)

石油美元环流体系式微,“石油去美元化”的曙光来临?

当地时间12月7日,全球市场关注已久的石油限产问题总算水落石出。欧佩克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国家达成最终协议:从2019年1月份开始,双方合计减产120万桶/日;同时,利比亚、委内瑞拉、伊朗获得欧佩克的减产豁免。

受此消息刺激,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涨幅盘中一度超过5%,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涨幅一度接近5%。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于美国来说不是好消息。美国一直为国内的高通胀、高债务所困,近期美国更是想尽各种办法来打压国际原油价格。

近几年来,美国凭借其石油美元优势,对伊朗设置各种石油出口限制,试图以此限制伊朗的石油出口;美国制裁俄罗斯、控制沙特,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独霸全球石油市场的野心。

但是事与愿违,伊朗前期已经与多个国家达成新的石油出口协议,目的就是为了挣脱石油交易的美元结算,并积极寻找美元的替代品;俄罗斯也在寻求循序渐进的石油交易的“去美元化”。

(二)

石油美元环流体系式微,“石油去美元化”的曙光来临?

欲了解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逻辑,就得深入了解历史,了解石油美元环流体系的内在逻辑。

时间节点1:197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已经取得的全球霸权,美国积极寻找黄金的替代品;当然,一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石油成为不二选择。

美国第一时间与当时全球第一石油产出国沙特达成协议,沙特承诺美元作为唯一的石油计价货币;其他欧佩克国家纷纷效仿,这样的话,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美元环流体系初步形成;环流逻辑为:美元—石油—美债。即: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石油产出国拿出石油换得的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美元重新回归美国

时间节点2:1986年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对于石油的需求量稳步上升,石油产出国手中的美元越来越多,在这个时期,美国适时建立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所,随着原油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原油作为大宗商品,开始像粮食、矿石等其他大宗商品一样具备金融属性,从此,石油的勘探、生产、运输、交易等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完美的风险规避机制。

同时,石油产出国家手中的美元资产的环流体系也发生变化,已经由“美元—石油—美债”逐步转向“美元—石油—美元计价金融资产”,从而获取高于美国国债的投资收入,也为美元进入全球金融市场与投资市场,美元的全球分布打下基础。

时间节点3:2008年

金融危机之后,石油美元体系内外交困。石油美元体系内部,广大石油产出国不甘于石油的美元结算,让美国无休止的征收“铸币税”,于是积极需求美元的额替代品,以及美元在石油交易中的比重,从而减少对于美元的依赖。外部压力在于,石油的美元结算受到其他货币计价币种如欧元、人 民 币的挑战。

(三)

石油美元环流体系式微,“石油去美元化”的曙光来临?

石油的美元结算之所以面临挑战,其实是世界格局逐步发生变化的“镜像”而已。

1、石油产出国逐渐醒悟,认识到资源依赖的危害。

过去,石油产出国往往把自己的石油美元收入再次投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但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广大石油产出国家认识到美国金融市场的漏洞,开始逐渐把精力放在本国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利用石油收入来发展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内的长期股权投资。

2、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广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金融市场更有吸引力、更受欢迎。

过去十年来,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展全球共睹,就拿印度来说,过去十年来印度股票市场的涨幅达到10倍;为了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石油输出国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向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

3、伴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石油美元投资渠道更趋分散。

过去,石油输出国更愿意把石油投资收入投资于银行、保险、房地产等金融市场,由于美国具有全球最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所以大部分石油美元回流美国。而如今,这些国家的主权基金更倾向于投资于高科技领域以及VC市场,而这些市场并非美国独霸,中 国、印度、欧洲国家都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虽然目前的石油美元环流体系发展式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依托美元霸权以及其政治、经济地位,在与欧佩克国家长期博弈过程中形成的石油美元计价依旧牢不可破,目前的美元国际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仍然难以撼动;但是各种迹象表明,石油美元在石油计价中的地位正在动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美元霸权走下神坛的日子终将来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