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 一個沒有贏家的死局

上海鳳凰牌自行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家國內老牌自行車企,曾在去年同ofo簽下1年500萬輛的合作協議,被視作國內出行領域老青攜手的“鳳凰于飛”;在這組協議簽訂的當月,20國青年共同評選出的“新4大發明”中,共享單車亦赫然在列——彼時的ofo,無論產能、規模還是行業前景,皆被外界一致看好。

但1年過後,這家宣稱連接1400萬共享單車的寡頭玩家,卻“爆冷”只完成與鳳凰標定500萬成交量的4成不到;佳話破滅的同時,ofo又被捲入連續4次行業考核排名墊底、押金難退、財務危機等風波……直至近日,包括上海鳳凰、百世物流、德邦物流等9家昔日合作伙伴,紛紛變成與其對簿公堂的“討債者”,人們才終於願意相信,ofo已難復往日榮光。很多人想不通,ofo究竟錯在哪裡?

共享單車 一個沒有贏家的死局

共享單車確實燒錢,這在互聯網時代很常見,包括打車、新能源汽車、外賣領域都經歷過,雷布斯也直言不諱:“創業還是要有燒不完的錢。”但唯獨共享單車這一塊,燒了幾十億美元仍落得步履維艱的結局。這不是最可怕的,怕就怕再燒幾十億美元,仍是如此。

說白了,共享單車的誕生,要解決的就是用戶的“懶病”。公租自行車在1995年就出現了,緣何一直沒有掀起波瀾,就是在於有樁模式無法滿足消費者自由還取、隨時用車的便捷需求。而這正是共享單車引爆的臨界點,它觸及了全球範圍都沒人敢去挑戰的重資產、高風險玩法。

但你滿足了人的劣根性,就必然被劣根性打到。所以有那麼多的小區禁止共享單車入內、那麼多的車被藏到了自己車庫、有那麼多二維碼被刮掉、有那麼多車輪掛上了私家鎖。悟空單車在重慶投放1000多輛,丟失率超過90%;卡拉單車在福州莆田投放667輛,其中510輛無跡可尋。

共享單車 一個沒有贏家的死局

共享單車還“虛晃”了實體經濟一槍。此前ofo和摩拜拿到40億美元融資,足夠投放5000萬輛共享單車,如果全部報廢相當於十幾艘航母的結構剛總量,非常誇張。但人們以為這是“共享經濟帶動產業經濟,互聯經濟融於實體經濟”的伊始,畢竟鋼鐵廠有活兒了,車廠復工了,人們動起來了,節能環保的同時提拉GDP增長,何樂不為。

就像上海鳳凰收穫ofo傾贈的500萬訂單,與其背後金燦燦的4000萬純利;比如王慶坨拿到1600萬輛生意,體驗了滿地是錢的快感。但共享單車仍是爛尾,在給實體經濟帶去一絲曙光後,又親手奪回。這也是無奈之舉,在燦爛的幻想背後,品牌們真切感受到了什麼叫昂貴的運維成本、可怖的損耗支出、狹窄的增收渠道、以及無下限的需求滿足。

共享單車本質是一個高頻率、低粘性的用戶入口,是流量而不是租金收益平臺。流量變現按說是維持增益的核心大頭,卻恰恰成了品牌商起先最無所謂的環節,他們錯將流量視為不動產,視為隨時套現的金山。這才有了冗長的免費騎行週期,以及那麼不顧一切的巨量投放。卻醒悟在用戶貪婪之心日漸膨脹的節骨眼,宣告騎行收費、押金翻倍,已是晚了。這時候出海沒戲、物聯網沒門、流量廣告這條路越走越窄,ofo用押金幫用戶買理財就已看出惶恐。

他們的思路其實很簡單。朱嘯虎給ofo站臺時曾說,一輛車200塊錢,騎1次5毛,一天10次,3個月就賺回來成本。話是這麼說,但若多投放1輛呢?將直接對抵另外1輛的收入——過量投放,是一個反向中毒的過程。幾個月後,他便從阿里套現30億美元提前退出了。大家都以為小藍、酷騎等企業倒下,是ofo和摩拜夾擊的結果,直到最後才發現這本就是一個沒有贏家的死局。

共享單車 一個沒有贏家的死局

共享單車的衰敗終結了燒錢暴力美學,也無情嘲弄了堅守“互聯網成功法則”的擁躉,這其中包括卻不限於“錢多一定能贏?”“跑的快一定安全?”“市場份額為王?”等等不敗準則。

互聯網信奉唯快不破,以多輪資本為驅動,比對方跑得快就夠了。所以一段時間內,國內幾家著名車廠開足馬力,都無法滿足ofo和摩拜的投放需求。僅在北京1個城市,ofo和摩拜2017年就投放了130萬輛單車,算上報廢和丟失,總量直逼200萬。但其中75萬幾乎沒人使用,按照上文過量投放的“反向中毒”法則算來,150萬輛單車的付出打了水漂。

有份額一定贏?也不見得。去年年中ofo、摩拜2家份額達到85%,下半年隨著一大批友商倒下,這項數據已經突破95%,當年被指控壟斷的滴滴和優步,份額也總共只有80%左右,要按份額來算它們早就贏了。讓理論派崩潰的是,為什麼堅持戰略性虧損的硬仗打完之後,勝利者也倒下了?

曾經有業內人士分析過,在滴滴坐實了行業寡頭的現下,再造一個滴滴並非不可能,卻要同時滿足高頻、剛需、低替代性、低成本、封閉環境5個指標。而ofo清晰符合以上85%的條件,可結果呢?怪就怪剩下那15%吧,而你要讓他說為什麼是15%,恐怕他也說不上來。

人們總以為在競爭環境下,誰能活到最後誰就贏了。創業者也迷信這一套,但ofo和摩拜在半年內咬死了60多家友商,卻仍不能保證善終。共享單車曾寄託了多少投資者的熱血和一拍腦門的衝動,但它敗在對人性和理論的all in,一個永遠不合時宜卻又讓無數人垂涎的“必死之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