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的多。

——卡耐基

孩子掌握的语言越来越丰富,用还不是十分准确的词句表达想法,提出疑问。但孩子受整体能力的局限还不能完全靠自己探索世界,因此这个阶段和父母的交流非常珍贵。有时候我们不耐烦孩子的种种提问,但要知道,这种幸福是季节性的,很快他们就要加入学校同龄团体的圈子,当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和父母之间的语言交流也从那么多的提问变成更多的反驳。

妈妈要用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渗透你的观点,良药苦口加点糖,而不是强按牛头不喝水的针锋相对。

宁宁说:“妈妈,我觉得自己胖了,不漂亮了。”我说:“是吗?我觉得很美丽呀?身材很好,哪都正合适。”她问:“大腿呢?屁股呢?”我说:“大腿很好,屁股也很好啊,肉肉的,多可爱,再说,女人就是要有一点肉的,有曲线美啊。有适当的脂肪可以保持身体热量平衡,只要不是气喘吁吁的大胖子,就不用太担心体重问题。”她疑惑:“什么是体重?”

我拿出电子秤,站上去,数字刷的跳过一大圈,我压抑住内心的沮丧,说:“看,站上去仪表数字就显示出多少重量,是轻还是重。”她也站上来,数字指针只轻微动了一点,18公斤。她问:“我多重?”我说:“十八公斤,很轻,正常范围。“她问:“你呢?多重?”我想了一下说:“很重,比你重很多,大约是三个宁宁一起站上来那么重。”她听明白了,说:“你该减肥了。”我晕。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宁宁放学回来很不高兴,说:“小朋友都是猪。”我心里很想说:“你才是猪。”但我没说,蹲下来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大家都是可爱的猪宝宝吗?老师是猪妈妈,对吗?”她说:“我讨厌小朋友,我讨厌老师。”我再问:“发生什么事了?有什么不高兴的?和妈妈说说好不好?”她不说,一个人气哼哼的换鞋进屋。我没有再追问。

晚上睡觉前,我把她抱在膝盖上,说:“小朋友都喜欢宁宁,不过他们也都是小孩子,有时候会只顾自己高兴,要是你和小朋友有什么不愉快,就直接告诉他好了,或者过一会再一起玩。”她没说话,我接着说:“老师要照顾很多小朋友,有时候就不能发现你不开心了,你可以过去跟老师说你为什么不高兴,请老师帮忙。班里那么多小孩,大家都要努力让自己过得舒服自在,老别扭着多难受,是吧?”

她靠在我怀里,抓着我的头发,说:“妈妈,我想你,我在幼儿园很想你。”我说:“妈妈给你摘过蒲公英,还记得吗?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说,你们长大了,就要飞到别的地方去,交朋友,过自由快乐的生活,但不管你们在哪,妈妈都爱你们。”宁宁说:“我是蒲公英宝宝,你是蒲公英妈妈。”我说:“是啊,妈妈爱你,但是你会有自己的生活,妈妈不会永远在你身边,你要能自己开心的生活,和很多朋友一起开心的玩,心里爱妈妈就好了,妈妈都知道。”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学龄前幼儿经常模仿大人的说话方式,也总把大人的观点拿来主义。有时候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明白大人在说什么,也喜欢参与进来,仿佛这样自己就成为了大人中间的一个,这个行为的真相是孩子想得到更多的接纳,得到更加平等的融入圈子的机会,圈子也包括家庭和成人世界。大人们在聊天的时候,孩子也在听,不管是不是参与了讨论,有时候他们不自觉的把大人的观点也变成了自己的观点,不管对错,拿来再说。

比如妈妈说:“姥姥脾气最坏了,总大声训斥人。”孩子很快也会这么说:“姥姥脾气最坏了,总大声训斥人。”甚至孩子可能把这句话带入自己的个人情感评价体系:“我不喜欢姥姥,姥姥脾气最坏了。”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一点不比大人差,如果妈妈表现出对谁的反感,孩子也能很快感觉到,并自觉加入妈妈的阵营。所以这个时候和孩子的谈话就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后果,起到的正向或负向的作用,也就是所谓“聊天要有出发点”。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孩子的语言能力越来越成熟,词汇量越来越大,有研究说明孩子三岁后能掌握大部分日常交流所需语言,少部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超越其当前实际年龄的平均水平,因素多种。但不管怎么说,孩子开始流畅的表达观点,提出疑问,和父母交流,寻找答案,要求回答。

而父母的回应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是有正强化或负强化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有目的的聊天,有出发点,每次谈话都是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机会,其意义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内容,更主要的是配合孩子大脑发育、认知模式建立,思维习惯养成、良好性格塑造等。

谈话的经典话术六要素是:启发,诱导,兴趣,快乐,关注,理解。

启发。和孩子谈话,不要轻易的直接给出答案,启发孩子自己想一想,养成动脑子的好习惯,这样将来孩子就不会事事追问,放弃自己的思考判断。很多家长出于心急,想帮助孩子,就不由自主的代替孩子回答。比如孩子生病,去看病,医生问孩子怎么不舒服,三四岁的孩子是可以表达出来的,“流鼻涕,咳嗽,头疼,恶心,肚子疼,没劲,想睡觉。”

让孩子自己先表达一番,然后再由家长补充说明,如果孩子不知道怎么说,那就要启发一下,比如:“你刚才怎么吐了呢?是不是恶心?你老是趴妈妈腿上,是不是犯困?”一方面让孩子能主动在大脑中搜索合适的词语表达,另一方面也是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诱导。有时候我们希望孩子往某个方向去,但是加入能诱导孩子因素,而不必经过家长的命令,孩子更容易有行动力。比如上幼儿园的路需要步行十五分钟,孩子有时候撒娇耍赖,想让大人抱,那么可以教孩子一首小儿歌:“走路爸爸抱着走,吃饭妈妈送到口。天长长,日久久,有手不会拿,有脚不会走,变成一个小木偶。”然后问孩子:“变成小木偶好不好啊?为什么变成小木偶了?变成小木偶还能去游乐园玩吗?还能自己用勺子吃西瓜吗?”孩子很快会跟上大人的思维,心领神会要自己走路,不用大人抱。

宁宁四岁上了中班,和爷爷玩的时间少了很多。爷爷为了挽回宁宁的热爱,每天买水果送来,讨好宝贝孙女。我总是让宁宁立刻拿一个水果给爷爷吃,爷爷则反复说:“爷爷老了,不吃了,给我孙女留着吧,爷爷吃了孙女就没得吃了。”爷爷之所以这么说,是在表达对孙女的爱,但却不知道这样的话在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别人吃了我就没得吃了,所以别人不能吃,都要给我留着。”如果孩子逐渐形成这种目中无人的自私行径,发展下去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呢?所以,家庭中的所有长辈要达成基本一致的教育理念,并付诸行动,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懂得分享,懂得尊重别人。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兴趣。和孩子谈话,要始终追随孩子的兴趣,他们喜欢色彩缤纷的,生动活泼的,喜欢游戏和玩具,喜欢小动物和花花草草,充满好奇,爱探索,爱模仿。所以为了让孩子接受谈话内容的观点,就要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切入。比如孩子不喜欢机械的学英语,家长可以在游戏中把学习生活化。在幼儿园里看见小椅子有各种颜色,就和孩子约定说“秘密语言”,指着各种颜色的椅子用英语说:“red、yellow、blue、green…”,玩秋天的时候用英语记数“one、two、three、four…”。

快乐。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生活成长更舒适健康,和孩子的谈话在积极快乐的氛围里,更融洽亲子关系,孩子也愿意接纳大人的建议。如果大人在严肃的呵斥,孩子在惊恐的哭泣,怎么可能指望大人的话能长久奏效呢?比如为了鼓励孩子爬山,锻炼身体,可以边爬山边收集美丽的树叶:“宝宝爬的真高啊,一直自己走,不用妈妈帮忙,真厉害,爬得越高树叶越漂亮,收集一大本回去给老师看,好不好?红色的树叶像什么?蝴蝶?还是花朵?”孩子也锻炼了身体,妈妈也不费劲,还亲近了自然。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关注。有时候孩子兴高采烈的对大人说自己的事,在幼儿园的见闻,或者午睡的梦,劳累一天的大人正想着买菜做饭收拾家,加上工作压力和电话不断,可能没心情听。于是敷衍说:“你说吧,我听着呢”或者干脆说:“行了行了,晚上再说吧,要过马路了,注意安全。”孩子的积极性被瞬间打击,可能过了这个时候他自己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和孩子说话,要蹲下来,专注的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的倾听,并做出回应。孩子才会以后习惯和你分享他的世界,而不会把你拒之门外。

理解。我们不但要让身体蹲下来,听孩子的话,心理上也要屏除杂念,从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孩子丢了一枚老师送的小贴画,价格上不过一毛钱,可是对孩子来说,那是她今天在幼儿园表现好得到的荣誉,还准备带回家给爸爸说说呢。可是丢了,孩子伤心的哭了,这时候我们要理解孩子,表达出同理心:“宝贝,贴画丢了,真遗憾,不过老师给贴画是为了表扬宝宝懂事,我们就把老师表扬的话告诉爸爸好了。宝宝明天好好表现,还能得到小贴画呢,以后咱们把老师给的小贴画都贴在一个大本子里,给爸爸看,给所有人看,好吗?”

爱孩子,还要学会爱,爱不仅仅是情感,还需要方法和科学。您觉得呢?


良药苦口加点糖,教育孩子的经典话术技巧六要素,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