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县黑龙镇:全面提升“两貌”增强群众幸福感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孙喜增 尹建伟 )今年以来,唐河县黑龙镇全镇上下下足“绣花”功夫,做到“五个到位”,紧盯“两貌”改善,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进一步擦亮了河南省文明乡镇、河南省卫生乡镇、河南省绿化模范镇3个“省”字号牌子,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责任到位。

该镇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七改四有一树”专班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以4个管理区为单位,分片划段,明确责任,量化任务,细化分工;书记、镇长一线督战,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各村也成立了村“容村貌整治”和“七改四有一树”专班,明确脱贫责任组长负总责,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公益性岗位包卫生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人员到位。

该镇按照镇村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注重发挥公益性岗位和集中突击主力军的作用。在27个村(社区)都组建了专职环卫队伍,一名村干部任环卫队长,目前该镇公益性岗位和专职环卫队员达到200余人,采取定人定路段、定自然村,每天对道路、公共场所以及群众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和运送,垃圾日产日清,定期对村庄的池塘、水沟进行疏通,确保每个工作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在该镇开展的“志智双扶”活动中,尤其是在赵庄、赵朗庄2个贫困村,动员全体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承担环境整治任务,并结合户容户貌情况,发放相应的积分卡,凭卡在各村同心超市免费领取奖励物品,以此激发了贫困户参与两貌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各村由村扶贫专干负责,组织统一的“七改四有一树”施工队伍,对贫困户按标准进行改造提升。

设施到位。

该镇对境内G234、黑郭路两侧提升改造,并加大村庄垃圾池、垃圾收集点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做好农村垃圾处理,采取“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四级联动。投资60万元,建垃圾中转站1座,占地1500㎡,日可处理垃圾50吨;购置垃圾清扫车1辆、垃圾转运车3辆和洒水车2辆;新建垃圾池350个,垃圾临时收集点22处;集镇及公路沿线投放大型移动式垃圾箱220个、果皮箱350个、商住户统一发放垃圾桶1000个;在袁坪、乔庄等试点村每户村民发放垃圾桶1个,共发放530个,确保垃圾不落地,并及时转运、处理。

投入到位。

该镇在“两貌”改善资金投入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采取“镇里投一点、村里筹一点,群众集一点,社会人士捐一点”的模式,汇聚社会各级力量改善居住环境。镇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各村(社区)进行激励,第一次向村划拨环境整治补助资金13万余元,第二次向村划拨环境整治补助资金2.4万元,镇政府花费10万元为各村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在乔庄、深井郭、张庄等7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探索群众有偿支付垃圾处理费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做好村容村貌的同时,我们加大投入,进行户容户貌提升,统一对贫困户房屋进行七改,统一购置四有物品,累计投入达338万元,已拨付70余万元,目前全镇贫困户“七改四有”工作全部完成。

管理到位。

该镇在集镇环境整治中,管建并重,把城管大队、环境整治工作队、治安巡逻队三队合一,组建环保城管大队,由一名副科级干部担任大队长,队员人数达到20人,专门服务集镇及沿路沿线管理和重点工作,推进镇村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通过支部书记、脱贫责任组长大比武等活动,将环境整治列入对各村重点考核项目,通过现场观摩评比、定期汇报、督导检查、流动红黑旗等方式,强力推进工作开展。每周召开一次包村干部环境整治汇报会,汇报工作进度、难题,典型做法,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破解难题。2018年11月24日镇组织了各村支书、各责任组长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的村容村貌整改“七改四有”整改观摩评比,对评比前两名的小李营村委、三官庙村委各奖3000元,第3-6名的村委各奖2000元,第7-12名的村委各奖1000元,对后两名的广佛寺村委、杨庄村委各发放一面黑旗。镇政府规定,连续三次评比落后的,支部书记降为支部副书记。镇聘请第三方技术人员,对每一户贫困户的“七改四有一树”工作进行检查评估,达到标准的,有镇财政对改造费用进行补贴。以此激励全镇上下做好“两貌改善”、“七改四有”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村容村貌“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和贫困户的“七改四有一树”达标工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