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八期沙龍——歌德《浮士德》討論紀要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論書|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八期沙龍——歌德《浮士德》討論紀要

地點:梅園書房

主講:欽文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評議:盧盛舟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

此次讀書會的主講人欽文老師分別從歌德生前的經歷與時代背景、歌德之前的浮士德題材及主要作品、《浮士德》的創作歷程及其內容、浮士德與德國戲劇傳統、浮士德在中國的接受等幾大版塊展開敘述,為我們閱讀《浮士德》提升了廣度並延伸了維度。同時,欽老師在多處介紹與闡述中引入中國的歷史或現象進行對比或舉例,更便於聽者理解。

讀書會伊始,欽老師先從一副歌德潔白肅穆的大理石雕塑肖像引入,肖像呈現的潔白肅穆之感有利於塑造偉人在人們心中的偉岸形象,但實際上是真實經典人物在人們心中的一種變形與誇大。在此基礎上,他為我們普及了大理石被用作歐洲經典人物的肖像建造原料的起源,溫克爾曼認為白色的大理石給人以偉大和靜穆的感覺。這種審美的定式和闡釋被後世人普遍接受,也直接影響了十八世紀的藝術創作。出土後失去色彩的兵馬俑也造成了類似的審美誤會,後人普遍認為灰色基調體現了秦人的素儉以及一種“斯巴達式”的震撼。

論書|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八期沙龍——歌德《浮士德》討論紀要

為了讓讀者多角度地瞭解歌德,欽老師推薦了《歌德談話錄》。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文藝青年艾克曼如何去接觸並瞭解歌德這樣一個大神級的人物,由此影響自身的文學生涯。此書作為僅有的一本德國文學被列入中小學生推薦書目,事實上,它非文學作品,而是唯一的一部文學理論作品,大概是因為形式較容易被中小學生接受。目前值得推薦的有朱光潛的節譯本和洪天富先生的“全譯本”(惜無艾克曼的自序)。

歌德生前經歷及創作背景

歌德生前說過這樣的話,大意是:之所以人們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物,是因為他生活在一個歷史鉅變的時代。歌德生活的年代,正是歐洲資本主義狂飆突進時代,此時歐洲正面臨社會結構的巨大轉型。拿破崙戰爭、法國大革命、美洲獨立以及1848年革命醞釀等都是這個時代的劇烈表現,而正是歌德通過他的文藝作品使得這個年代的歷史風貌得以流傳下來。

論書|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八期沙龍——歌德《浮士德》討論紀要

歌德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生活優越。喜歡文學,兒童時期進行過文學創作,也時常去劇院看戲。他的父親聘請了私人教師給歌德授課,在此環境的薰陶下,他擁有牢靠的語言基礎和文學素養,這造就了其閱讀古典作品的先天優勢。大學時期他遵從父親心願選擇了法律專業。

維蘭德向魏瑪宮廷舉薦了歌德,歌德隨王子去了魏瑪。到魏瑪後相當長時期,歌德的文學創作停滯期。期間,他擔任公國的行政職位,負責公務應酬。由於出身市民階層的他與貴族同僚在思想觀念上難以產生共鳴,貴族同僚對其也有看法。因此他不辭而別,外出度假,去了意大利。這兩年時期很重要,它幫助歌德瞭解許多意大利古典文化,為其文學創作的題材和風格埋下深根。歌德一生經歷多次感情。他曾愛上一個牧師的女兒,此事在他的詩《告別與聚會》中可以反映,而此詩也在德國抒情詩中佔有很高地位。之後他愛上已婚女子夏洛特,由此撰寫了《少年維特之煩惱》,也因此作成名,成為各個階層的偶像。有心理學家推測歌德多次感情無疾而終的原因很可能是其與女性交往有一定的障礙,而在意大利,歌德有了一定意義的男歡女愛,這突破了歌德自身的生理障礙。意大利學者寫的《匿名在意大利》考證了歌德在意大利的的生活,歌德自己的《意大利遊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在意大利的所見所思。回到魏瑪後,歌德請求減少職務,但是隻擔任了魏瑪劇院院長等少量職務。魏瑪因為歌德一度成為德國文化藝術中心。魏瑪在德國曆史的特定時間裡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後來的《魏瑪憲法》和以魏瑪命名的共和國,都體現了這座小城市的特殊地位。

1794到1795年,歌德與席勒有一定的交往。此時期由於雙方的相互敦促而成為了歌德在文學創作上的高速發展期。

1805年席勒逝世,歌德失去了重要的文學伴侶,在此期間獨自完成了《浮士德》後半部分,晚年主要在整理前期作品。

論書|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八期沙龍——歌德《浮士德》討論紀要

歌德在德國文化上的地位

歌德堪稱德國文學史第一人、德國文化的象徵、歐洲文化甚至世界文化的象徵。德國著名的歌德學院是紀念歌德的標誌性建築物。在某次國際上選出的世界文化四位偉人中,歌德是其中一位。但歌德的身份並不只是一名德意志人 在更大程度上,他是歐洲人。在歌德時期,還未出現作為民族國家的德國,歌德本人也對狹隘德意志民族信仰表示不屑。而歌德筆下的浮士德,也未被標明德意志人的身份,而是從古典歐洲一直到近代歐洲,做了時空和國別的穿越,成為西方文化的象徵。這種現象與作為中華文化象徵的孔子可以進行對比。孔子所在春秋戰國時期也無今天意義上的民族國家概念。歌德在民族主義方面缺乏對德意志民族性的認同感,德意志人也不認為歌德具備此精神。很長一段時間裡,席勒被當作德意志文化的傑出代表(雖然這源於一種誤會),地位甚至高於歌德。他著有《威廉•退爾》,此作被認為是德意志民族的文化投射,由此席勒被冠以德意志民族英雄之名。而後欽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一座歌德與席勒並肩望向遠方的銅雕。這表明兩人是德國文化史上的兩座高峰,實際相差10釐米的兩人卻身高相當,說明在德國文學史上並駕齊驅。

歌德之前的浮士德題材及主要作品

圍繞浮士德(煉丹師)的傳說故事有很多,各個版本均為創作者自行創作出的形象。馬洛作品《浮士德博士的悲劇》問世,《浮士德》的傳播達到第一個高峰。而歌德最早受牽線木偶戲影響,在不到二十歲時決心寫一部自己的浮士德,然而最終完稿時體現的想法與二十歲時對浮士德的建模仍大有不同。而另外,讀者的接受也和作者的本意有很大的差別,拿浮士德與民間情色小說對照舉例。閱讀民間情色小說時讀者衝著情色部分而去的現象在《浮士德》中多有體現,讀者同樣喜歡《浮士德》中花天酒地、意亂情迷以及反抗世俗的情節。而結尾在當時為了合乎出版的正當性,與情色小說一樣選擇了歸一輪迴,一切終以虛無化。

論書|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八期沙龍——歌德《浮士德》討論紀要

《浮士德》的創作歷程

第一階段是《原浮士德》,宮女在文學集會上將歌德口述的浮士德手抄記錄下來,後來的學者發現後將其整理出版。故事較片段化,銜接不流暢,不完整。與後來的留存的手稿對比,可看出有很多變化。

第二階段出版《浮士德:一個片段》,反應冷淡。而片段的出版實際與歌德當時的創作觀念有很大的關係,這體現了一種浪漫派想法:既然人生和世界都不是整體的,那麼作品也不應該是完整的,這才代表了真實的生活本身。歌德41歲,出版全集。出版商對歌德及其市場有一定的信心。

第三階段主要由席勒敦促、鼓勵歌德完成《浮士德》。此時的歌德已由表現個體命運轉變成將浮士德作為人類命運的縮影。

第四階段是歌德去世前幾個月完成了《浮士德》並令手稿生前不得出版。對此世人有以下兩個猜測:

一是《一個片段》未引起較好反響,歌德認為同時代無人理解他的寫作。二是《浮士德》是歌德耗盡一生精力著成的宏偉鉅作,歌德擔心難以承受可能產生的過多負面評價。

《浮士德》的作品內容

在熟知的五個悲劇:學者悲劇、愛的悲劇、從政的悲劇、美的悲劇以及事業的悲劇中,值得一提的有三點:一是愛的悲劇中浮士德愛上格雷辛而後卻始亂終棄。從同情角度來看,愛不能成功是一種社會悲劇,反映了傳統世俗價值觀、道德觀以及宗教束縛年輕人不能自由相愛。而從狂飆突進的天才觀來看,天才可以做一切事情。包括真實面對自己的情感。這也衍生出現下流行的一句名言“是否可以愛一個自己愛的人”,儘管“愛那個人”可能對世俗價值觀有一定的僭越。二,從政的悲劇富含歌德自傳性色彩,體現了宮廷的政治亂象。實際上歌德不是理想主義者,是現實主義者,未產生建立烏托邦的觀念。三,在美的悲劇中浮士德與海倫孩子早早夭折,此中有很強的隱喻。聯繫歌德的意大利之旅,現代人回到古典,想把二者結合是不可能的。這注定是一場悲劇,其實歌德並未完全遁入古典。而本書的其一突破點在天上序曲即上帝和魔鬼的約定中,與以往浮士德作品不同,這時上帝平等地和魔鬼平等對話、打賭,浮士德也在實現上帝的意願即向善。

論書|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八期沙龍——歌德《浮士德》討論紀要

浮士德與德國戲劇傳統

《浮士德》在歌德去世後二十年才上演。而在漢諾威世博會上,《浮士德》第一次全本、一字不落地被搬上舞臺。下面欽老師為聽眾分別播放了三個不同舞臺版本的“梅菲斯托假扮浮士德向前來討教的青年學生解疑答惑”情節以及 “浮士德在自己的書齋中陷入知識追求的精神困境”的情節。由此產生如下對比:在電影版中學生的形象發生了變化,由正常人到矇頭蒙腦,更加貼近書本形象。而在漢諾威世博會片段,浮士德在精神危機中表現得更加壓抑,沒前兩個片段那麼爆裂。

閱讀劇的傳統原則、特點

德國戲劇傳統很有趣,有完善的藝術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內容,卻缺乏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由此產生了德國很重要的一個職業:戲劇構作。歌德之前的戲劇家萊辛開創了新時代即市民時代,開始將市民放到悲劇作品中,市民不再是被挖苦的對象,而是正義的形象。在狂飆突進時代,該形式正式成熟。若要閱讀原版《浮士德》,推薦兩個版本,漢堡版和法蘭克福版,後者有400多頁的正文和和1000多頁的附錄和評註。

浮士德在中國的接受

翻譯有無法讀出作品詩歌題材的變化的損失,用現代語言翻譯古典作品容易造成閱讀效果的錯位,導致某些地方很像打油詩。

講回推薦的譯本,最有代表性的是郭沫若譯本,該本詩性很強,嫻熟地從古典語言和現代語言的切換。名言警句也很豐富。梁宗岱譯本雖只有第一部譯本,但很精彩。周學普譯本多在臺灣香港流傳。綠原譯本批註比較多,有一定的翻譯取捨,不少段落採用了散文體。改革開放後,在中國上演的最傑出的版本是先後有林兆華、導演的《浮士德》,最近又有一部京劇作品(2017)(中、德、意合作),中外審美差異性的結合導致審美體驗不同、觀點不同。,此外孟京輝也導演過《盜版浮士德》。

緊接著盧盛舟博士展開了細緻到位的評議。他與欽老師同樣推薦《歌德談話錄》,此作與《卡夫卡談話錄》對照,有真情實感即崇敬之心和一種超越同性之情的共同特點。歌德的意大利之行的確是他一生的轉折點,由此他的感官獲得了很大的拓展。

論書|梅園經典共讀小組第八期沙龍——歌德《浮士德》討論紀要

接著他針對閱讀難作《浮士德》分享了幾點寶貴的經驗:

1.歌德是現實主義作家,他擁有對自然的一種模仿和昇華,對人性的洞察,這來自他的官場經歷。因此他的人物之間的對話都暗藏風機。這也有被啟蒙主義世俗化,對神的膜拜轉向對自然、對人的重視所影響。

2.自傳色彩很強

雖然有人反對在《浮士德》中尋找歌德的影子,是因為這樣會阻滯《浮士德》的探究腳步。但實際上我們並不反對去尋找原型。歌德在寫作中對自身的一些經歷毫不避諱。

3.代入感很強,親和力。

歌德在《浮士德》中進行了語言的表演,刻意與日常語言劃出界限,產生一定的閱讀理解難度。希望讓讀者流下智慧的汗水。

後人歸納出的浮士德精神為:不滿於現狀,重視實踐。但歌德坦言《浮士德》此作無觀念的具象化,但讀者有相同的感受,他也感到滿意。馬洛、萊辛對歌德有主題上的拔高。在歌德之後,出現對浮士德題材的重寫和逆寫,有海涅和托馬斯曼。關於浮士德在德語戲劇上的接受,推崇 1960年對浮士德題材的改編版本。此版本對話快,將詩作中的格律體現得淋漓盡致且乾淨。出演梅菲斯特的演員表演場次多,臺詞滾瓜爛熟。它也突出了戲劇的特點,不像電影一樣分鏡很多。同時,浮士德並非以鍊金術師的形象出現,而是物理學家的形象,這賦予了強烈的現實意味。而在歌德之後的時代戲劇分成兩派,一派沿襲歌德傳統,另一派則不推崇歌德。

在戲劇構作方面,德國因為閱讀劇,導演和戲劇構作的作用顯得很大。導演能脫離劇本,發揮空間很大。這有利於推動德國的後世戲劇,也出現了一些革命性話語,體現歐洲左翼分子力量,而現在的歐洲其實是更趨於保守的。

而後主持人許金晶老師對以上兩位老師豐富的演講內容進行簡短的總結,並作為影評人在對《浮士德》進行預習後,向我們推薦了兩個電影版本,一部是樂視網可以免費在線觀看的德國本土拍攝的1926年默片時代版本的《浮士德》;另一部則是2011年俄羅斯索科洛夫導演的《浮士德》。

書友們受益匪淺,也向兩位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1.德意志性是隻有民族所有還是其他民族可享的?

答:作為共性,不能作為個體性。每個民族性是不同關鍵詞的組合,特性結合體。隨著時間變化,一些關鍵詞沒落。這體現了一個動態過程。應該在特定語境中解讀民族性,而非固定。

2.歌德在創作《浮士德》第二部後半部分時年事已高,那麼這部分在藝術性上、表達技巧上相比第一部會有一定的缺憾嗎?

答:這部分的故事框架、結構的確有點鬆散。但歌德的創作過程特點一直是同時創作多本作品,且寫作方式也很特別,同一部作品並非按照順序寫下來,就像拍電影一樣,是分腳本拍的。他是把故事框架拆開,分別填充內容,再考慮銜接流暢與否的問題。另外,歌德的生命感很強,他十分珍惜時間。在第二部創作他感覺到時間的壓力,且缺少與文學伴侶一定的討論和對話。而我們知道一部作品是難以承載太多的元素和表現的東西。表現元素過多,結構上難免難以平衡。《浮士德》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內容和形式有所不同。第一部以場分,第二部則以幕分。分別是小世界和大世界。而後期的大世界的描述與第一部有所不同,故事性不太強,但立意很好。德國很多作品都有這種特點。人到了一定年紀,有了有一定的閱歷,要敢於接觸歌德。

最後欽老師建議如若無法讀德文原版,又想相對中文譯本更接近原作本身,建議閱讀英譯本,還原度會高一點。當然,讀原文是最好的。

(整理者:吳欣欣;核定者:江海一蓑翁;本文稿經主講欽文老師和評議盧盛舟老師確認;現場照片為蓑翁和到場書友自攝。)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工作人員微信,即可加入梅園經典共讀小組微信群,添加時請註明真實姓名和身份。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個人原創作品發佈平臺,從書出發,暢談一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藝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email protected]或者加我私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