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大学值得出省吗?

BjMr_T


很多同学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考虑省外的二本大学,

比如说:“省内只能三本,省外可以上二本、或者是本身的高校选择不多,但是可供选择的省外二本的大学离家距离很远等原因。所以对于究竟要不要选择距离更远的省外二本大学很是纠结。

首先对于高考填志愿的择校问题上,可以说是影响个人人生的大事,这样一个问题是不可能会有统一且标准、更让所有同学满意的答案。所以对于省外二本大学究竟是否值得,我只能是单方面的从个人就业及发展的角度上,给大家一些建议.


如果你的个人情况是属于下面这些情况的,我建议你选择省外的二本大学(前提是你的高考分数要够,不再皆是空谈)

NO.1 本省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没有雄厚的经济支柱产业

我国的经济发展分布如果从地域上看,是属于“东强细弱”的格局,这点是和美国相反的(美国是西强东弱)。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往往能够影响到教育,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等,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大学的省份很可能就是自己以后工作就业的地方。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它所能够提供的优质就业机会、资源和平台优势也会更加的显著,对于个人的发展前景也会更加的有利。而且大城市往往会和国际接轨比较深,很多社会新产物也会首先登陆和普及大城市(比如共享单车和无人售卖店等都是在北上广深首先试点),这些对大学生的眼界、思维和格局的培养都是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的所以你是内蒙古自治区、西藏和宁夏等省份,如果你有去上大城市的二本院校的机会,还是建议出省的。

NO.2 省内高教教育资源比较的稀缺

虽然我国总体上高教资源雄厚(截止到2017年,全国已有2914所高校),但是从分布上看发达省份和不发达省份之间的高教资源差距悬殊,分布是不均衡的,一般高教资源实力与经济实力想挂钩。

中西部省份的教育资源普遍匮乏,没有形成高实力的高校密集网比如说:河南、广西、贵州、宁夏和青海等这些省份,都是没有一所985重点大学,即便有211工程大学,在全国的排名也是比较的落后,总体高教实力和资源都是比较劣势的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去省外读一个不错的二本大学,这样对自己未来也比较有帮助(前提是分数只能上二本院校的哇,而不是说让你放弃本省211的大学去选择省外不错的二本大学)

NO.3 省外有部分院校的专业特色性要比省内院校强

这个主要是考虑专业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本省内对于某一专业没有强势的院校,但是省外的二本高校对这个专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和平台,甚至是具有一定的行业垄断性,那么此时是可以选择出省的(前提是这个专业具有发展前景而且应用实践性强,就业待遇你也能够接受),这些专业在大类上一般是医科类、财经类、师范类专业,还有就是军校。


那么以上就是我建议出省读一个二本的情况,接下来就是说说我不太建议出省读二本的情形。

NO.1 确定毕业后要未来打算回到本省就业的

在前面也说到,你读大学的省份很可能就是你以后就业工作的地方那么这时候确定在自己毕业后是需要回到老家的工作,可能会失去一些就业优势因为如果你在省外读二本大学不是的特别的出名(很多二本大学的名声都是地方性的,出了省很少人能够认识),那你回到原籍地就业,面对地方性企业很可能会不知道你在省外读的这个大学,这样难免会质疑你的毕业院校这样是比较不利的所以有这样一种打算的,我建议你还是留在省内读大学会更加的有就业优势

NO.2 本身省内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已经处于全国前排的

你本身已经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陕西等这些经济、教育资源雄厚的省份,就没有必要选择省外的二本院校了。例如你是北京的考生,那就没必要选择省外的二本了,北京的高校资源已经全国第一,经济更是没得说,在北京还选不到合适的院校,难道在其他省份还能挑到更好的?所以这我是不建议出省的。

NO.3 自身高考分数不是特别有优势的

这是分数是硬伤如果你的分数不是在超过本省二本线比较多的话,或者说即便出省还是读一个一般的二本大学,我认为是不必要的因为出省读一个二本大学本来就是冲着专业强势和学校去的,倘若分数不够优势,想进入省外大城市比较好的二本大学是比较难的。那么还是选择在省内的读二本大学吧,还可以经常回家看看父母。


对于究竟应不应该选择省外二本大学,或者值得与否。从客观因素上应该考虑:地域经济背景、教育资源实力和自身高考分数。根据这个出发点,如果自身分数条件允许,尽量往经济经济发展更好,高教实力更强的省份靠拢。倘若自身分数一般,还是建议留在本省会更加有就业优势。当然个人主观因素也不可忽略,具体选择还是应该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毕竟以后的路是要自己走的,只要自己不后悔就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哈哈,字数好像写的有点多了,其实我也不想的,可是每次写着写着就快上2000字了,大家难免看下来难免会视觉疲劳,但是力求全面可以说是我的初衷,所以感谢各位能够读到这里,祝大家生活愉快!


骨子里的谦卑


上大学,即使是二本,我也建议出省。

大学的目的是深造,知识上,人格上,人脉上,视野上。出省,让我们走到更宽广的天地,获得不同的体验。

视野更广阔

我在东北上大学,从陕西到东北,几千公里。四年大学,让我对异域文化,有了更多了解,视野更加开阔了。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不同思维相互激荡,差异想法激发创新。


我的母校

人脉资源更广

本省二本,多是本省学生,文化背景相同,地域背景不变。虽然更有利于短期适应和交往,从长期来看,缩小了人脉圈子。多个朋友多条路,我今天的同学,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做老师后,我和他们分享,交流不同地域的教育教学,也有利于我的工作。

体验更丰富

出省上大学,不可否认,会有更多苦头。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可我坚信,经历就是财富,因为吃过更多苦,经历更多,也会有更多异样的财富。比如,春运。故乡。亲情。这些概念,都是我远离家乡之后,有了更多的深刻认识,对我的成长,也有很多的运用。

没有到达过远方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这是我近几年的感悟吧,我很感激几年的求学远方,给予了我很多新鲜的思维,鲜活的文化。表面上,读大学只是身体走远了,实质是思维走出去了,对人生的体悟深刻了,这些,才是大学给予我的,比知识本身更有益的财富。

你们觉得呢?


高考加油站


自己以自身经历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

个人认为二本非常有必要出省!本人16年安徽文科考生,高考519(文科一本线521

),这个成绩在本省只能上一些非常差的一本,还必须要填征集志愿,例如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和安庆师范大学之类!但是那年征集志愿很多高分填,几乎没有希望!当然了还有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


但是我们来看看我的排名全省一万五千多…虽然很垃圾,省内学校全国排名也不太好看,选择面不是太好!

当我们将眼光放到省外,红豆的同学,没有我高,但是却去了辽宁省的大连海洋大学,还不错哦!以我当年的分数可以去

山东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

这两所大学只要填了志愿服从基本上都可以被录取,也只是比最低投档线多了几分!但是这两所学校都是全国一百出头点的学校!

虽然没有好的专业,但是只要你努力就可以申请转专业,并且这些学校硕士点博士点有很多,保研本校的名额很多,保送到名校的也有不少!

最最重要的事,谢谢学校大部分本省都是一本招生,省外二本招生,绝对赚了!!!


红豆君


2018高考志愿填报时,不少考生在选择院校时遇到纠结的问题:一本压线分,为了考上一本大学,该不该选择省外偏远,选择冷门专业;二本分数,是报考本省院校还是报考省外院校,报考省外院校是否值得?我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报贵的,只报适合自己的,我建议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一是若考生所在省内重点大学较少,考生较多,比如河南省、江西省、山西省、海南省、浙江省等省市,211大学仅有一所,若想考上本省重点大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若是压线分考生选择省外重点大学是不错的选择,即使偏远也是值得的。因为,就业单位招聘时越来越多重视第一学历,大型央企和著名企业把本科学历211、985作为招聘第一条件。

二是二本考生,首先要选择招生二本专业的一本院校,不少高校省内招生一本生源,省外招生二本生源,选择院校为首要,而不是考虑省内省外。

三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专业,二本考生要以专业为重,注重实践性、就业率、考研率,而不是院校省内外,基本上二本院校相差不多。


清爽自然考研与高考


值得出省。我有例子为证。我女儿那年高考,二本线超四十分。在我们安徽省己经没有好的二本。安工业,安理工,安财经等都从一本招生。我就选择了河南好的二本院校河理工。河理工全国排名166名,安理工排名256名。河理工在各个方面远超一本安理工。这样二本学生既能上好学校,又能得到好的教育。我认为二本出省最值得!



忠笏堂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因为二本大学一来没有一本的资源,二来,大学的地点差不多就能决定你以后在什么地方工作与生活了,因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人脉圈子自然也就固定了。


再有就是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部分省份还未将二三本合并,因此就有很多人有疑问,到底是读好三本还是不太好的二本呢?说一下我自身的的情况,我是16届高考毕业生,差5分到一本线,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二本都可以选择了,但我最后选择去了一个与本部一本院校共享资源,包括师资的一所三本院校。我的理由是这样的:去了一本,你的身边绝大多数都是学习优秀的。去三本,你的身边绝大多数都是家庭条件比较不错的一一毕竟三本院校的价格比较高。所以这样来看,二本院校实在是没什么竞争力。当然,你可能说三本的学习氛围不好,那我只能说,一切靠自己,不想学习,就算去了北大清华也没用的,我在三本,但我依旧每学期拿奖学金,获国家科技类奖项,参加各种文体和科技类的比赛,并多次囊括一等奖,我是班里的班长,学生会部长。大院的老师一一我们这么称呼一本本部的老师说我比绝大多数大院 也就是一本的学生强多了!所以你看,不是环境决定你,是你决定了你自己。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愿你拥有一个美好前程,谢谢。


兔叽姑娘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人会问,二本大学值得出省吗?



首先,二本大学也是大学,也是很多同学通过努力而考取的学校,为什么要因为一、二、三本的分类而对二本大学有这样的歧视呢?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有一本大学的水平。而且,很多二本学校的学生也有很优秀的。



其次,我觉得上了大学以后就要多出去看看,所以,还不如去外地上个大学,这样也可以多长点见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时的意思是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要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也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但是运用到生活中就是要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去生活中体验。

当然,如果是要仔细分析二本学校到底要不要出省的话,是要进行认真分析的。首先是要学生所在省份有没有较好的二本学校,如果学生本身就在教育大省北上广这些城市的话,那就真的没有必要再去外省读书了,因为你们自己的城市本就很发达,且教育资源非常充足。其次,如果学生是在教育资源很不充足且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的话,我觉得就算考二本,也是非常有必要去省外读书的,至少可以去外面看看。



总之,是否要去外省读书还是看学生自己,最重要的还是要把书读好。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更多问题欢迎关注交流,成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许悠然


考了二本的分数到底值不值得出手,这就要看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了。

一、教育发达省份.

如果自己所在的地区教育比较发达,这个时候考上二本的分数就没有必要去省外读了,因为自己所在的省份教育就很厉害,出了省的话反而对自己不利。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本来他们就有着很多的优势资源,不仅这边的教育很厉害,而且经济也很发达,到时候找工作的话也是比较好找的,去了其他地方反而不好。


二、教育不发达省份.

而对于那些教育不发达地区来说,考上二本分数的话,想上个好大学,最好还是去外省上,毕竟这样的省份本来的教育资源就比较匮乏,连几个像样的一本高校都没有,更何况二本高校了。

三、经济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

如果自己所在的地区是经济发达省份的话,那么上二本高校的话,就没有必要去外省读书了。因为在自己本省上学的话,将来找工作的话会比较有利,这样的省份,比如说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

对应的如果是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话,那就很有必要去外省读书,因为去外省读书的话,到时候找工作肯定会有利一些。

四、父母因素.

有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假如去外省读书的话,到时候将来去可能会在外地上班或者是嫁到外地去了,也就是父母舍不得对孩子放手的情况,这个时候那就选择在自己本省读书了。

五、想出去走走.

有的高中生心比较野,象上大学的时候去外地上,顺便也能够看看外面的风景,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外地上大学,这样也是能够增长自己见识的。


饕餮视听


二本大学是值得出省,在什么地方上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大学四年也能让你了解那个城市,也有很多人选择了最后在上大学的城市工作,因此,上大学的地方可能就是你以后工作的地方。有必要的话去省外读大学是很好的。

当然,省内也有省内的优势,尤其是分数相对差一些的话,上省内可能更有优势。毕竟省内的大学都会在省内招收的人数多一些,还会有一些大学主要面向省内招生。这是分数如果不理想的话,这样起码可以保证有学上,保证上一个相对实力较好的大学。

对于能录到外省二本学校的学生,去外省读大学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对于中西部的学生,有机会去东部大城市读大学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去北京、上海、深圳。不得不承认,这些地方人的思维、眼界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这些城市更含有国际的元素,有助于你形成开放的眼界和格局。

其次省内大学很多学生都是省内的,虽然说生活方式、节奏、习惯大都相似,可能更利于交流,但相对没有挑战性。跟同质化的人待在一起,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利不会太大。年轻人应该更有挑战性,去多元的世界中打拼。

省外的大学一般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可以让你学习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更加有益的是,生活在这样多元的环境里,有助于形成跳跃、多元的思维,更有利于我们处理实际中的问题。

大学四年,其实也挺长的,去一个自己喜欢,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城市是很重要的。四年的时间,也很能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你所在大学、城市的性格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你,也会慢慢改变你对世界的认识、看法。

最实际的是,大城市师资好,这不得不承认。大城市经济发达,有能力也有条件提供一流的师资,这是很重要的。而且,这些城市更能请来国际上有名的学者、教授。

综上,二本大学是值得出省的。但省外相对花销大一些、学费也会高一些,还可能出现难以适应的问题。但是,转变固有思维方式,文化环境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有挑战性才有拼搏的动力。


优学优考策略


二本大学当然值得出省读。

出省读的前提条件是你得考得上,据我所知,很多学校对外地考生的名额都比本地学生少得多,这是出省读书的第一个困难。

二本大学值不值得出省你需要考虑一下这些问题。

1、高考成绩如何

2、本省内院校质量如何全国认可度如何

(1)北京上海南京的人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2)13个没有985院校的孩子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3)其他地区的孩子们

3、全国院校分布如何

4、总结

5、附录

(1)13个没有985院校的省份和地区

(2)中国985/211分布地图

以上为大纲,以下为详细说明。

1、高考成绩如何

其实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一环了,因为高考成绩决定了你有无选择权。否则省内还是省外都没什么差别。

只有有了好的高考成绩,你才有比较充裕的选择权限。

2、本省内院校质量如何

这个问题决定了你有无必要去外省读书。

为什么呢?举个例子。

(1)北京上海南京的人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如果你是个北京人,你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完全没必要啊,因为北京有着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论是发展前景和生活设施都是无比优越的,这样的类似的城市同时还有着上海、和南京。这三个城市的孩子如果想体验一把外地的生活就换个城市而已。

(2)13个没有985院校的孩子要不要去外省读书

但是对于下面13个省份的学生而言: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区,青海,河南,江西,云南,贵州,海南,广西。能够出去的就去外省去上学吧,毕竟这几个省份的教育资源贫乏到稀缺罕见的地步。以上十三个省份和地区没有一所985院校,而一个省份仅仅有一所211也是照顾性质的。这些211在全国的排名也很一般(这个一般已经是拔高了,可以说是比较凄惨的211)。

面对如此稀缺的教育资源,当然要走出去了。

(3)其他地区的孩子们

其他地区的孩子们,完全没有上面两种情况的忧虑。如果想体验外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考虑去外省读书。感觉自己的地方不错,在自己的地方读,完全没问题。

这就看个人爱好了。

3、全国院校分布如何

下面有一份211院校名单在全国各地的分布状况。大家可以看看,再决定自己是否出去读书不迟。

4、总结

总结来说,个人认为,如果成绩允许,地方教育资源又不丰富可以考虑出省读书。成绩保证了你有选择权。教育资源不丰富则迫使你去好的地方去读书。

而去外省读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增长见闻,人世全国各地的美景、美食、获得全国各地的朋友。

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如果这一个阶段有一个好的成长的话,未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个人的建议是如果能够出省读书的话还是出省读书吧,优势实在太大了。劣势至少我没想出来。那个车费有点多算不算?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阅读修身。阅读修身:一个关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会,小说,热爱阅读的教育问答达人。

5、附录

(1)13个没有985院校的省份和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内蒙古大学一所政策性211。

河北省:这个比较惨,河工大在天津,华北电力还是只有一个保定校区(总部在北京)。河北考生是很辛苦的。

山西:一所太原理工,勉强入围前100,再无他校。

西藏区:一所政策性211,西藏大学。再无一本大学。

新疆区:比较特殊,照顾性的两所211(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其中新疆大学又入围了去年世界一流大学B类。

宁夏区:一所宁夏大学。政策性211,实力一般,个别学科拥有特色。

青海:一所照顾性211,青海大学,高校资源整体较为匮乏。不过青海师大的实力也还不错。

河南:比较特殊,一所211郑州大学,不过去年入围了一流B类,河大作为百年名校但非211,去年入围了一流学科,让广大学子也颇感欣慰。

江西:一所211南昌大学,实力勉强可以,除此,江西财经、东华理工也都还是不错的大学。

云南:云南拥有一所211云南大学,实力很不错,不过去年入围了一流B类,除此之外,昆明理工的实力也较强。

贵州:政策性211一所,贵州大学,学科实力整体较为薄弱,但作为经济文化极落后省份,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很大的政策支持。

海南:一所政策性211,海南大学。法学等的实力还不错,环境美得不像话,自然条件棒棒哒。

广西区:一所211,广西大学,土木工程、新闻学还不错。除此之外,桂电、广西师大也还是实力尚可的大学。

(2)中国985/211分布地图

图片源自:圣达信教育。

放大来看,纤毫毕现。

左下角放大后的局部图如下所示:

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阅读修身。阅读修身:一个关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会,小说,热爱阅读的教育问答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